
本文对派于港台的析词语—方言词、外来词、析透词进行结构方式的归开,归开为缩略词、派生词、类化语词,然后进行杜会心理的分析.作者认为上迷析词语在汉语中得以广泛运用,主要足因为模仿心理、商业杜会化心理、术析尚筒心理等因素所致。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和激变时,语言一定会随之发生变化。在语言的内部要素中,词汇的变化与社会的关系最密切,词汇是社会生活的镜子。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陆与香港、 台湾 等地区的 经济 文化交流日渐增多,作为信息载体的语言的交流也日益加深,尤其是词汇,大陆汉语中广泛使用的新词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港台词语中吸收的,并且在吸收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创造性的运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 现代 汉语的表达,而大陆汉语对港台词语的吸收运用又有着特定的社会心理原因。
一、新词语中港台词语的来源、构成方式
1,按来源可分为三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
(1)方言词
港台地区长期使用 历史 悠久的方言—广州话(粤方言)和闽南话(闽方言),这两种方言本是祖国方言母体中的两个分支,随着港台经济文化的影响也最先流传到全国。进人普通话的方言词语以“妙鱿鱼”一词为影响最广。“妙鱿鱼”借助“鱿鱼被爆炒后成卷”这一形态特征,暗含“卷铺盖走人”之意;后又在此基础上将“炒”单独使用而表示上述含义,如“他让老板炒了”。此外,又吸收了港台词语中“炒”的第二个义项“倒卖”,组成词语“炒股”、“炒外汇”、“炒地皮”、“炒买炒卖”。近期,由这一义项又引伸出“借助舆论反复传扬某种东西”的新含义,出现了“炒新闻”、“炒明星”、“炒作”、“她的名人地位是给‘炒’出来的”等新用法。
此外,进入普通话词汇的还有:埋单(买单)、打工、水货、大排档、生猛、烧烤、收银台、发烧友等词,生动形象,令人回味。
(2)外来词(loan一word)
语言学家萨王尔在《语言论》中提出过这样一个论点,“语言,象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汉语在历史上曾经吸收过大量的外来词(借词),目前亦如此。由于香港和台湾所处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加上特殊的 政治 历史原因,两地方言中的借词是各地方言中最多的,香港汉语中的借词大多是来自 英语 ,台湾汉语中的借词大多是来自日语,也有部分来自英语。来自英语的借词,音译的如:波(ball球)、波士(buss总经理、大老板)、巴士(bus公共汽车)、的士(taxi出租车)、碟( disc唱片)、酷(cool潇洒中带点冷漠);音译加指类名词的,如:曲奇饼(cookie小甜饼)、恤衫( shirt衬衫)、保龄球( bowling ) ;意译的如:热狗( hotdog夹有西红柿片、香肠等的面包)、快餐(fastfood)、社区(community)、派对( party舞会、社交聚会)、超级市场(supermarket );音译加意译的,如作秀(make show表演)、迷你裙(miniskint超短裙);保留罗马字母形式的专用名词,如卡拉OK(无人乐队,一种配合现成伴奏演唱的自娱形式),UFO(飞碟,不明飞行物休)、EQ(情绪智力、情商)、MTY(可视歌曲、配景歌曲录象片)、KTV(原为卡拉OK录象片,后转为卡拉OK包房)。台湾语词中有为数不多的日语借词,传人内地的有:塌塌米、玄关、写真、料理(烹调)、人气(受欢迎程度)、企划(规划、计划)等等。
(3)新造词
由于文化环境的关系,港台词语较之内地一向是以“新”、“奇”著称。随着大陆港台文化交流的 发展 ,吸收到普通话全民语汇中来的新造词越来越多,其中以表现社会生活为主的,如层面、架构、构想、心态、氛围、资讯、认同、涵盖、反思、研讨、整合、互动、资深等;也有科技方面的用语,如微波炉、电脑、登月舱、航天站、脑电图、硬件、声控、光导纤维、环幕电影、 音乐 喷泉、心脏反搏器等。
从港台用语中吸收过来的新造词,往往是富有表现力的,比如,现代汉语里原有“设想”一词,指的是一种不成熟的假定想法,而“构想”一词则是指经过周密思考提出的想法,带有庄重色彩。再比如“反思”一词含有反省、思索之意,用在对历史文化现象进行批判方面,则比“反省”、“思索”更为恰如其分,更具理性色彩。
另有一些用于日常生活领域的词语,如形容糊里糊涂为‘满头雾水”、将佳得感情的人、有感情的人称为“性情中人”,形容某戏剧、电影特别精彩、卖座为“爆栩”,这些词语的使用特别富于表现力,令人叫绝。再比如一些受年轻人喜爱的词语,如感叹词哇塞(类似于“我的天”、“乖乖”)、形容词帅呆了、酷毙了、另类、出位;但语中的,如盖(吹牛)、罩得住(压得住、管得了)、摆平(将某人制服,将某事解决),及老外、老士等等,充分表现了年轻人的活泼、好动、求新、求异。
2,按构成方式可分为:缩略词、派生词、类化语词
(1)缩略词
摘取原语词中最主要的语素或信息将事物的名称或固定短语简化而成的词,或抽取并列成分的共同项,再用数字构成的词。来自港台的新词语中以简缩。
形式出现的新词很多,简缩手段的运用主要是适应了人们求简的心理,比如: 交通 普察—交等、高级工程师—高工、空中小姐—空姐、共同认识—共识、公共关系—公关、清新纯洁—清纯、偏激固执—偏执、个人演唱会—个唱、直接销瞥—直销、超级市场—超市,再如选美中的“三围”等
(2)派生词
派生词指由同一词根分别加上不同的词根而构成一系列不同意义的词,这些同一词根的新词又叫同根词或同族词。
影响大陆汉语的港台新词语中的派生词,以音译外来词的词素充当词根而派生出的词为多。如:“的士”派生出“打的、的哥、的姐、摩的、货的、轿的”,还将“三轮车”雅称为“蹬的”;“巴士”派生出“大巴、中巴、小巴、巴士站”;“酒吧”派生出的“吧台、吧女、氧吧、书吧、陶吧、网吧”等等。 (3)类化语词
类化语词是指某些词或词根的词汇意义逐渐虚化,成了词级(语级)或类词级(类语级),具有更大抽象、概括意义,而取得了类义资格,并与词根结合而构成的一系列新的“词级词’。
源自日语汉字词的外来词词级,如“族、风、屋”等,“族”,指具有相同特点的一类人,类化而成的新词:“追星族、上班族、玩车族、打工族、休闲族”;“风”,指风格,类化语词如“东洋风、西欧风、西北风(我国流行乐歌坛上曾兴盛一时的具有康放、粗犷风格的演唱方法)”;“屋”特指商号、店家,类化而成的“咖啡屋、时装屋、精品屋、西饼屋、发屋”等,内地各城到处可见。 二、新时期广泛使用港台新甸语的杜会心理分析
1,模仿心理在语言运用上的反映
社会心理语言学认为:模仿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言语生活中,当人类个体发觉某人的言语对自己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时,就会因喜欢该言语作品而倾向于接受其影响,并采取与之相类似的言语行为。言语模仿的动机有好奇心理、仰慕心理和创造心理。港台词语的特点是:新奇独特、富有表现力。大陆汉语对港台词语的吸收运用既是两岸三地 经济 文化交流的豁要,更是特定 历史 时期国人对港台经济文化好奇、仰慕心理的外在表现。港台经济的超前,文化 发展 的新奇独特,使国人从社会豁要、文化豁要、思想解放的豁要等方面对港台词语产生了强烈的向心力,于是由最初的新鲜感而产生模仿,继而又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使用的范围由沿海地区逐渐向内地扩展.并且渗透到全国,使用者各个年龄层次的都有,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汉语新词语中极具影响的一个集群。
2.新时期商业社会文化心理的语言体现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业文化逐渐成为当今 中国 社会文化的主流,商业导向的文化心态可以说是9D年代以来大众心理走向中最具引导性的部分,其他社会心态都与之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港台社会是发达的商业社会,商业文化以广告推销文化为核心,要推销产品就要刺激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常见的消费心理有求名、时尚、新奇、优越等等.作为载体的广告用语当然也要以新奇独特满足人的感官和心理斋要为制作的出发点。比如这样一则广告词,“绝对火爆非常,超豪华阵容,成龙最新猛片”,一系列形容词、程度副词的盈加,对人们求新、求奇、求名的消费心理确是一种刺激和迎合。还有一种利用情感沟通来作的广告常常会收到非同寻常的效果,常选用一些充满柔化色彩、富有人情昧的词语.如“祥和”、“关爱”、“呵护”、“温馨”,等等。富有人情味的东西总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在日常生活中也广为流传。
商业社会竞争激烈,为了能让各种压力得到缓解,更豁要人们对待生活的幽歇心态,港台词语中幽默调侃的就很多,如称“女富翁”为“富姐、富婆”,称“有影响有实力的男女出头人物”为“大哥大”、‘大姐大”。此外,“大哥大”还有一种含义,即“手持式移动电话”的指称,此“大名”传人内地,竟类推出称“无绳电话”为“二哥大”、“全自动遥控式电话答录机”为“三哥大”,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3、 现代 人求新、尚简心理在语言运用上的表现
语言社团从来就是喜新厌旧的,追求新奇刺激是人们心理的共性,而如今经历了二十多年全方位改革的中国人,已非昔日封闭时所能比。生活的丰富,思想的活跃,社会氛围的宽松,激发了人们的创新热情,强化了人们对个性化生活的追求,表现在语言运用上.便是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风格。人们再也不要千人一腔,四平八稳,而是要说得特别一点,说得新潮一点,而港台词语的新奇鲜活、富于表现力正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要。比如,不说“漂亮”说“亮丽”,不说“机会”说“机遇”.不说“百分之几”而说成是“多少个百分点”。
汉民族在语言运用上主张“言贵于省文”、“文约而事丰”的简约之美。在现代社会进人信息时代之后,信息交换非常频繁,信息载体应尽可能地经济.对词语的运用便提出了简省的要求。用简省的信息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人们的这种求简心理表现在语言运用上,便是大量使用简缩成份而构成的新词(缩略词),缩略词的简捷、灵活又的确为普通话的表达注人了新的活力。
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与 台湾 经济文化交流的愈益增多。具有独特地域特色、人文特色的港台词语必将与我们的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进一步融合,为祖国灿烂悠久而日久弥新的文化长卷再添一笔异彩。
传统社会与现代市民社会的核心价值和行为模式有着根本的差异.我们要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就必须要经过一种“典范的转移”:即伦理上确立规则道德观,经济上建立市场经济,同时还必须肯定个体的价值,提倡人权。 石元康的《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转移?》始终在追问一个问题,即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到底是否正经历一种如托马斯。库恩在谈科学革命的结构时所提出的典范转移?读完全书,我们就会发...
人的现代性是科学的现代教育培养和传统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会打上本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因而儒家文化中的“智仁双修”、“义利统一”和“天人合一”等思想对于人的现代性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所谓人的现代性是指与现代化社会运作模式相适应的人的心理、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系统。人的现代性...
中国现代设计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具有跳跃性的特征,始终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这就需要把握设计的“现代性”内涵.即民族性、时代性、国际性的本质和相互关系。 一、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概况 现代设计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是二十世纪期间发展起来的设计活动。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设计与大工业化生产和现代文明密切相关,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其设计物品以工业标准...
四言诗是在二言歌谣基础上的新突破,在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同世界万物发展一样,四言诗也有一个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作为承载一定时代内容的四言诗,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汉语言自身规律的发展而走向衰落。 关键词:残留;四言诗;碎片;《诗经》 一、四言诗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无可厚非,文学创作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没有真实生动的人类生活便没有文学创作。如《吴越春秋》中《弹...
洪秀全所创立的理想天国从最初的萌发开始,就披上了宗教的外衣,回顾中国历次以宗教为组织手段的农民起义就不难得出它最终悲剧的结局命运。至于后来的《天朝田亩制度》,尽管它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实践,也对当时的社会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跑步进入“天国”的理想固然美好、组织者的宣传也很巧妙,但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一厢情愿”。作为天国的核心&m...
刘兰芝、王娇娘均是传统礼教下执着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她们在家庭出身、婚恋对象和感情受阻上均有其相似性,但她们的婚恋情形、情感萌生及其她们自身与家人性格上的矛盾有诸多的差异。她们的婚恋观也由汉末建安时的结发同枕席,夫唱妇随直到白头偕老,发展到明末时追求同心子的知己之爱,这种衍变一方面反映着封建伦理制度对女性的限制程度的变化,另一方面反映了女性自身对理想的生活、美满的婚姻的向往、追求,彰显着进步的理性...
2005年播客在中国互联网上开始流行起来,并逐渐成为继博客之后又一个在网络上迅速走红的草根媒体。播客代表了后现代媒体的典型形态,其娱乐元素具有鲜明的后现代性特征,可集中归结为对传统文化、社会理性的消解和颠夜。但若一味地沉浸在后现代的解构狂欢中,在离经报道的道路上走得太远,就会造成社会责任、伦理道德的完全丧失。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网络媒体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2005年播客在网络上迅速蔓延,它以浅显幽...
大众传播法律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制度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由两大部分组成,一是保障大众传播活动中公民、大众媒介正当行使表达自由的法律制度;二是对表达自由进行合法性、正当性限制的法律制度。在未来的大众传播法制建设中,我们应该积极培育良好的法治环境;加强对大众传播领域里表达自由的保障;遏制大众传播活动中公权力对表达自由的侵害;促进大众传播领域中政策的法律化。 论文关键词:大众传播;法律制度;基本经验 ...
本文从界定、范围、内容、本质等方面对科学、科学探究和探究教学三者进行了比较,指出了高师生物教师教育改革出现的误区,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生物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提出以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主旨,并学会科学探究。而要学生学会科学探究,教师本身就应该会“探究”,才能更进一步探讨“探究教学”。如何培养出具有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师进行探究教学是高师教师教育改革的...
作为荒诞派戏剧的杰出代表人物,一位锐意革新的现代作家以及一位重要的后现代主义先驱,贝克特在其名作《等待戈多》中所采用的反戏剧手法不仅使其作品成劳荒诞派戏剧的经典之作,而且也呈现出了作品所秉有的后现代主义精神。这里,本文关注了两个典型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它们分别是:主体的消失和不确定性。 1 引言 塞缪尔·贝克特(1906—1989),爱尔兰籍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19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60
影响因子:7.558
影响因子:3.893
影响因子:3.887
影响因子:2.320
影响因子:2.148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