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从界定、范围、内容、本质等方面对科学、科学探究和探究教学三者进行了比较,指出了高师生物教师教育改革出现的误区,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生物基础教育新课程理念提出以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为主旨,并学会科学探究。而要学生学会科学探究,教师本身就应该会“探究”,才能更进一步探讨“探究教学”。如何培养出具有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师进行探究教学是高师教师教育改革的一大重任。在培养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误区:生物教师在教育中培养了师范生的科学知识和探究教学技能,却没能真正培养出会探究的教师,严重出现了脱节现象。到底问题出在哪里?本文就其中的主要原因——没有给科学、科学探究和探究教学的关系划清界线进行分析。
一、科学、科学探究和探究教学的界定
“科学(science)”是一个常用词汇,尽管几乎人人都耳熟能详。但却很难找到关于它的严格定义。每一本字典都给出了一个解释,但每一种解释都不同,这就给人们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科学”一词,英文写作science,它源于拉丁文scientia,原本的意义为“知识”或“学问”。在古代西方,科学被称为自然哲学,寄居在哲学母体之内,并没有独立的地位。后来,人们为了把哲学与科学区分开来,逐渐采用science来指代科学家的工作。在中国占代.“科学”一词的意义相当于“格致之学”。据《札记·大学》所载:“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1896年,著名启蒙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在《变法通译》一书中首次使用“科学”一词,“五四”运动时期。陈独秀、李大钊等革命先驱大力倡导科学与民主,从而使“科学”这一概念在我国广为传播。最终从科学的本质高度概括出它的定义,科学是人类探究周围世界客观规律的活动。
科学探究严格来说。也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大多数的研究给出的科学探究定义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对可能的答案作出假设与猜想,并设计方案,通过实验、调查、搜集证据,对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得出初步结论。
探究教学指的又是什么呢?综观现有的探究教学研究文献,其中大多数要么只讲什么是探究或科学探究,以为探究教学便不言自明.要么干脆对这个概念避而不谈,而直接讨论某学科领域探究学习的具体模式或方法。从学习角度来说,虽然也有少数人提“探究教学”或“探究法”,但大多使用“探究学习”一词。探究学习的界定不可避免地受界定者个人观念的影响。探究学习不同于自然界的各种现象或事物,是一种客观存在,对其本质特征加以抽象.然后就可以概括出定义来。西南师大徐学福博士在他的博士生论文中给出了一个定义:“它是一种有待我们根据对探究学习的认识去创造的实践活动,即人为实在。就是一个业己存在的探究学习实践,不管实践者理论如何薄弱,或事先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探究学习,它也总是在一定观念或想法的指导下进行的.只不过实践者的想法与探究学习观恰巧相符罢了。”
二、科学、科学探究和探究教学的比较分析
1.范围在某种意义上科学是人类反映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心理问题等复杂现象及其规律的知识体系,像生物学就是一个科学知识体系。另一意义上,科学也是人类认识和解释周围世界客观规律的方法体系。观察、假设、实验,求证等,都是科学最常用到的、典型的方法,而科学探究的操作活动包括观察、提问、实验、比较、推理、概括、表达、运用及其他活动。科学探究只是一种获得知识的方法。从这个意义上,科学包括了科学探究。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科学探究的定义则是:“科学探究指的是科学家们用于研究自然并基于此种研究获得的证据提出解释的多种不同途径。探究也指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家的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研究自然界所用的方法而进行的种种活动。”这实质上指出了科学探究包括科学领域的探究和课堂中的探究。探究教学实质上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入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从这个意义上,科学探究包括探究教学。
2.内容。科学包括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科学探究可以是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探究。探究教学可以把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探究引入课堂。探究教学有两个维度:一是思想层面。二是操作层面。所谓思想层面,是指应首先把探究教学看作是一种观念或指导思想,如同其它任何形式的教学一样,探究教学也必须以现代教学理论为指导,并结合自己的特点从整体上形成独具特色的探究教学思想。所谓操作层面的探究教学,是指还要把探究教学看作一种操作模式或方法,反映探究教学是如何进行的.以便人们能从实践中去把握它。
3.本质科学的本质高度概括地讲.是人类探究周围世界客观规律的活动。其方法主要采用观察、假设、实验,求证等,其结果是构建了并且还在继续扩充这博大精深的科学知识体系,其价值是将人性中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转化为一种卓有成效的认知模式,转化为宏伟壮丽的科学事业,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科学探究从众多的定义来看,还是一个有待明确的问题。下面列举的只是其中的两例。(1)“科学探究是一般探究的‘子集’,它的对象是自然界,是在某种信仰和假设的指导下进行的”。(2)“科学探究是一种系统的调查研究活动,其目的在于发现并描述物体和事物之间的关系。其特点是采用有秩序的和可重复的过程:简化调查研究对象的规模和形式;运用逻辑框架作解释和预测。探究的操作活动包括观察、提问、实验、比较、推理、概括、表达、运用及其他活动”。
探究教学实质上是将科学领域的探究引人课堂,使学生通过类似科学家的探究过程,理解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的本质,并培养科学探究能力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法,也就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
三、高师生物教师教育中出现的培养误区——忽视科学探究的过程
当前高师生物教师教育中为了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提倡的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倡导科学探究教学,从而对高师院校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等进行重整,以期培养出会进行探究教学的教师。然而一直以来存在着误区,可以用关系图表示:
科学一科学探究(科学过程)一探究教学(重视)一(忽视)一(重视)
从关系图我们可知道.要真正达到会进行探究教学,就不只是教授科学知识和探究教学技能就能达到的,中间的科学过程不进行.则出现脱节。一直以来,高师院校都是大学本科阶段教给学生大量科学知识。改革之后也只是加上一门教给学生探究教学技能的课程。高师教师教育过程缺少了所谓的科学探究过程,最终只会培养出会按照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进行教学的探究教学,而没有培养出基础教育新课程所需要的会探究教学的教师。殊不知,探究教学的思想层面与操作层面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其中思想层面要通过操作层面体现出来,而后者也必须接受前者的指导。忽视思想层面,探究教学就会走向机械、僵化,固步自封;而忽视操作层面,探究教学只能是纸上谈兵,无法落到实处,二者都是片面的。探究教学方法的教学是一个内容很丰富的过程,师范生要学会基于科学方法的教学,为了科学方法的教学。科学方法的过程体现科学的本质,是科学探究能力提高的前提。因而师范教育不应该只设专门的课程加以学习。而应该注重大多课程中科学方法的教育,这才真正有助于培养人的创造才能和创新精神。
中国现代设计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具有跳跃性的特征,始终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这就需要把握设计的“现代性”内涵.即民族性、时代性、国际性的本质和相互关系。 一、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概况 现代设计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是二十世纪期间发展起来的设计活动。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设计与大工业化生产和现代文明密切相关,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其设计物品以工业标准...
以“绿色、科技、人文”为理念的奥运给北京带来了很多变化,最显著的是建筑,凝聚着自主创街智慈的奥运场馆已成为北京城的街地标。这些地标性的建筑同样是时代审美的产物,体现了后现代性。 2008年对于中国人来说最大的事倩莫过于举办奥运会,正在迅速发展中的中国需要了解世界,也同样需要世界的了解。奥运会在北京的举办成为世界人民充分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人民和自然风光的最佳窗口。以&l...
文章依据戏曲表演的特征和戏曲演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对戏曲专业技能训练及艺术修养内容进行初步探讨,阐述了戏曲演员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与文化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戏曲演员;专业技能:艺术修养 表演艺术是以演员自身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是人演人的创作活动,不要以为演员具有人类的一切情感内容,就能表现出“人物”的情感活动,而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训练与文化艺术修养。 1 专...
《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艾迪-本德伦葬礼的描述,小说展现出一群思想幻灭与精神疏离的现代人形象,反映出福克纳对现代人处于异化状态的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上帝和人与社会。 《我弥留之际》是美国南方作家福克纳于1930年的杰作。小说讲述了本德伦一家将其主妇艾迪·本德伦的遗体从居住地老法国人湾运到40英里外的杰弗生镇安葬的经历,从而刻画了一群思想幻灭与精神疏离的...
构建和谐社会要以每个人的内在和谐为基础。它对每一个公民在素质上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欣赏不仅能够培养人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神境界,从而构筑人的内在和谐,并达到其最终目的——培养全面发展的、完善的人。 关键词:和谐社会;音乐欣赏;内在和谐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共中央在新的...
栏目制作方法是提高栏目整体质量的重要因素和环节。活动的主体的选择,解说词与画面关系的处理方法;背景资料的搜集运用和配音配乐选择定位,综合运用,可有效提高栏目质量。随着电视节目的日益栏目化,栏目质量成为决定一个电视媒体得失乃至成败的重要因素川。而栏目质量的决定因素,除了特色定位、形象包装、品牌效应、栏目管理等宏观因素以外,具体的栏目制作方法仍然是栏目质量产生过程的重要环节和因素。同时,电视栏目的组织...
洪秀全所创立的理想天国从最初的萌发开始,就披上了宗教的外衣,回顾中国历次以宗教为组织手段的农民起义就不难得出它最终悲剧的结局命运。至于后来的《天朝田亩制度》,尽管它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实践,也对当时的社会历史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跑步进入“天国”的理想固然美好、组织者的宣传也很巧妙,但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则是一个理想主义者的“一厢情愿”。作为天国的核心&m...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对于日本来说,集团性是其社会文化的核心。在讲求资历的日本场所型集团社会中,序列意识构成是日本纵向社会的基础。在序列意识的基础上,日本形成了以武士道的“忠义”和儒家思想的“和为贵”为核心,以“忠孝恭顺”为宗旨,成员服从集团,下级服从上级的集团性文化。 广义上讲,“集团”亦即...
爱情是维系一个家庭的纽带,也是社会延续的根基。恋爱结婚实在是一种社会延续的责任。古人云:“食色,乃人之常情也。”渴求爱情、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是“上天”赋予人的一种权利,无懈可击。那里有人,那里就有生活,那里就有爱情。而吴小江的长篇小说《追魂》正是弘扬了人类社会这个永恒的主题。它,写一个31岁离婚且有小孩的江波与一个18岁的少女柳姿相知相恋相爱。演绎...
“制播分离”一词是多年来广电行业的热门词汇,但因各种因素限制,长期以来进展较为缓慢。伴随着“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两块崭新的牌匾亮相,上海在全国率先整体实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制播分离的目标是促进电视台“为播出而制作”转向“为市场而运作”,解决播出机构内...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9.040
影响因子:1.700
影响因子:3.912
影响因子:0.14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