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情是维系一个家庭的纽带,也是社会延续的根基。恋爱结婚实在是一种社会延续的责任。古人云:“食色,乃人之常情也。”渴求爱情、追求幸福是人的本性,是“上天”赋予人的一种权利,无懈可击。那里有人,那里就有生活,那里就有爱情。而吴小江的长篇小说《追魂》正是弘扬了人类社会这个永恒的主题。它,写一个31岁离婚且有小孩的江波与一个18岁的少女柳姿相知相恋相爱。演绎出一对情侣颤动心灵的真情。可他们的爱情因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终成悲剧。所以《追魂》是一部凄美的爱情小说,是爱情小说中的一朵奇葩。我喜欢长篇小说《追魂》的三个方面:
一、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给读者塑造了两个典型形象
男主角江波离婚后,从镇百货站调进县商贸商场副食部工作。工作任劳任怨,深得公司副经理肖调春的赏识。他,江波与同事柳姿在工作中渐渐地产生了感情,后来互相追求,爱得深,爱得真,爱得虔诚。
女主角柳姿是一个情窦初开的漂亮少女,因招工而招入商贸商场百货部工作。在工作和学习中认识了江波。经过一段交往,她把大于自己很多的江波当成了意中人。她用惯有的、毫不动摇的信念追求意中人。她能和周围的亲友、同事周旋,抵挡住外界的流言蜚语、蓄意中伤。但却无法挣脱父母双亲的情感桎梏。父母采用高压的手段,迫使她和江波分开,和伪装正人君子却吃喝嫖赌样样齐全的邻村痞子莫文结合。结果恶运连生,终于离婚。此时的江波对柳姿不鄙、不弃、不离,主动接近她,直到柳姿病危,奄奄一息,他还是陪护在她的身旁,乃致满足她实现登上云山的宿愿。“云山之行”的成功,可谓“两颗心撞击的火花”。特别是作品最后一章(第十三章的第一小节):“恍惚间,柳姿飘然而至,在他眼前晃动着,他努力地伸出手想抓住她。眼前又是一片空白。柳姿像被传说中的风神抓住了,向远处飘去,她拼命地挣扎着,拼命地向他招手,发出绝望的呼救:‘江波——江波——’”(作者展开了想像的翅膀,让人物喊出了真情。至于结尾的“追魂”,既浪漫又现实,不是象征而胜似象征,是想像的创新。)
这一章的第4节,卒章显志,揭示题旨追魂,简直是神来之笔。
曲折有致的情节,使男女两个主角活脱脱地站在读者的身前。
二、批判了在婚姻问题上的拜金主义、唯父母之命等封建残余的落后意识。
他们爱得深,一片真情,且举几例说明:
第六章:柳对江表示:“我只为你而生存,无你的存在,我虽生犹死”;
第十章的第2、3节:柳遭父毒打,但二者依然甜蜜不动摇;6、7两小节,江波失望后却得到柳姿动人天籁的真情的信;
第十二章的第7小节江要求(嫁给我),柳应允(我愿意)。
尽管男女双方爱得深,爱得真,如漆如胶,水乳交融,血浓于水,这是新社会赋予青年一代的权利,但由于世俗的偏见(第六章江柳之爱遭到领导与同事的非议),特别是柳家父母那金钱至上,物欲横流(第十章第二节柳遭父毒打)的迂腐,却成了破坏这一对钟情男女的祸首,成了棒打鸳鸯的罪魁。这是封建残余的流毒对青年一代的残害,应该引起警觉:尽管我们生活在今天的和谐社会中,男婚女嫁自觉自愿,神圣不可侵犯已成主流;但世俗的偏见和僵化了血缘关系,仍然在残害人的美满姻缘。虽然是个别现象,但不可忽视。长篇小说《追魂》的悲剧,客观上就是对这些封建残渣余孽的批判和否定,也是江柳等一代青年对封建残余的强烈控诉。
三、新潮的艺术风格,使读者耳目一新,给人以完美的艺术享受。
1、出色的环境描写,做到了情因景生,景因情深,给人人以美的艺术享受。差不多每章都有出色的环境描写:商业大厦的构建、平溪江畔的美丽、江波家住处的美景。第四章最后一节(第4节)从柳姿眼里流露的心情和她说的(实则是早、晚的环境描绘),而肖霞美得喜不胜言,上楼看到的屋外环境,都把人物爱美的情操写真了、写活了。第八章的第2节夜间郊游,景物衬出人物由害怕到开心的心理变化,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2、以文为媒的情节很有特色:江波的《梦之一》、《梦之二》与柳姿的《鸳鸯坟》都是相匹配的、曲折有致的美文,他们互相欣赏而钦羡。二者具备了“志同道合”、“门当户对”爱恋相结合的前提条件和思想基础。
3、有血有肉的典型细节描写非常突出。十二章第3节在病床上江波对柳姿的宽慰全是细节描写。先看人物的动作:江波坐(着重号是笔者加的,以下同)在床上,给沉睡中的柳姿理了理已剪短的头发。握着她羸弱的手……柳姿醒来后,她以为自己仍在作梦,她眨了眨眼,再定眼看他,确信这不是梦,喜悦的眼泪顿时涌上眼眶。 他看着她,她变得瘦枯如柴,昔日的风姿荡然无存……他攥着她的手,轻轻地摩沙着……他心痛地直流眼泪。(这些动作是深情真情的流露,可谓动人天籁!)
再看富有个性特点的人物对话:
“江波——”柳姿未说先噎(真是情到深处)
“柳姿——你会好起来的。”江波语言哽咽。(这是宽慰的深情)
“你恨我么?”柳姿说(担心)
“恨,但恨不起来,只觉得悲——悲伤。”江波柔情地将她拥抱在怀中……
“谢谢!”她愉快地含笑凝望着他……(作者把“情”写到人物的心里去了)
“不要灰心,你的病会好起来的。”……温存地吻吻她的前额,(只吻“前额”而不是“脸”,不是“嘴唇”,作者用词斟酌很有分寸,表现了人物有修养、举止有分寸)柳姿顺从地点点头。
江波依然攥紧她的手,柔顺地说:“睡吧,我在这儿陪你,我会一直陪着你。”(表现他们之间,关系和谐,水乳交融,恩爱有加,是一往情深的一对,却没有好的结果而成悲剧,令人深思:这是为什么?)
类似上述的细节描写很多很多,它有效地表现了人物,突出了人物的性格,深化了主题。
4、用活了“比喻、借代、想象、拟人、排比”等各种修辞格,龙其是对比。(这里我只谈“对比”)
①大对比:“自由相恋”与“棒打鸳鸯”(新旧思想的对比)
“江柳真爱”与“莫文柳姿”(假爱的对比)
②小对比:柳姿--柳姿--他在拼命的喊我(真情流露)
江波--江波--好熟悉的声音(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真情)
江波提出要求(嫁给我)
柳姿应允(我愿意)
总之,吴小江的长篇小说《追魂》既有深邃的思想内涵,又有多种多样的艺术特色,真正做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完美的统一。
艺术表现的外延和内涵虽然已经被拓展到一个相当广泛的艺术领域,但那些一味"反传统"的现代画家,在艺术实践中无论怎样标新立异,偏向所谓求新求变的极端,最终还是不能与传统的绘画或者其他传统工艺决裂的。 关键词:艺术设计;绘画;关系 人类的历史有很大一部分也可以称做是一个设计的历史,而艺术设计在现代绘画的基础上,可算做是一种延伸。艺术设计运用创造性思维,从整体和具体细处都属于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制播分离”一词是多年来广电行业的热门词汇,但因各种因素限制,长期以来进展较为缓慢。伴随着“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两块崭新的牌匾亮相,上海在全国率先整体实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制播分离的目标是促进电视台“为播出而制作”转向“为市场而运作”,解决播出机构内...
决澜社——中国画坛上第一个自觉借鉴和吸收西方现代派绘画的艺术团体,以“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上也应当出现一种新兴的气象”为宣言,轰轰烈烈地演绎着其艰辛悲壮的历史片段。2O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危机与新生、破坏与创造的并存阶段,中国在经历政治、经济变革的同时,文化艺术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帝国主义的炮舰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西方的新思潮也加快了向中国传播的速度...
人的现代性是科学的现代教育培养和传统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而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都会打上本国传统文化的烙印。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因而儒家文化中的“智仁双修”、“义利统一”和“天人合一”等思想对于人的现代性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 所谓人的现代性是指与现代化社会运作模式相适应的人的心理、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系统。人的现代性...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挖掘、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的精髓,对于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倡导社会公德、整合社会资源,并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意义。 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和谐社会实质上也是一个民主与善治的社会、秩序与法治的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宽容与友善的社会、诚实与信任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
昆仑奴之形象自唐以来多见诸于史籍,以及佛教文书和其他文学作品之中,可见昆仑奴之形象深入唐人之心。唐之昆仑主要来源为南海黑人,间或杂以一定数量的非洲黑人,分官私两种,在宫廷和各地富人家庭中服役,分布广泛,较普遍地为唐人所役使,其从事的主要工作集中在出卖劳力和技艺两种类型上,虽社会地位底下,但亦为唐代社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关键词:唐代;昆仑奴;黑人 昆仑奴在《隋书》、《旧唐书》、《新唐书》、《...
“文化外交”是指尉绕国家对外关系的工作格局与部署,为达到特定目的,以文化表现形式为载体或手段,在特定时期、针对特定对象开展的国家或国际间的公关活动。“文化外交”的突出使命就是在推动国家关系发展的进程中,发挥锦上添花或雪中送炭的作用。文化是交流清感、沟通心灵的最佳手段,有着人们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丰富表现形式,在满足人们精神上享受的同时达到潜移默化的效...
鲁迅对中国国民劣根性的犀利批判,同时表现了对他们的深沉的爱,代表了迄今为止文化启蒙的最高成就。但启蒙的历史任务远未完成,后继者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读鲁迅的作品,是在回忆一段历史,又显然是在面对现实,给人以深刻的启迪。鲁迅的思想和作品,尤其作为今天与过去的联系而发生作用。就其“为人生并且改良这人生”的写作动力和启蒙主义的价值取向而言,它并非是个人趣味的选择,而是作为建构现代...
间接回指是回指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文章在前人分析的基础上对汉语中各种间接回指的现象重新进行了分类,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认知分类方法,并用认知域堆栈以及认知域关联过程对汉语间接回指的释义过程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汉语间接回指;认知分类;释义过程;认知域 一、引言 在《英语语法》一书中,Quirket.al(1985)把回指定义为:“一个词或短语在语篇中用来(回)指同一语篇中的另一...
本文对派于港台的析词语—方言词、外来词、析透词进行结构方式的归开,归开为缩略词、派生词、类化语词,然后进行杜会心理的分析.作者认为上迷析词语在汉语中得以广泛运用,主要足因为模仿心理、商业杜会化心理、术析尚筒心理等因素所致。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和激变时,语言一定会随之发生变化。在语言的内部要素中,词汇的变化与社会的关系最密切,词汇是社会生活的镜子。改革开放以来...
影响因子:7.558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56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790
影响因子:10.092
影响因子:0.300
影响因子: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