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对派于港台的析词语—方言词、外来词、析透词进行结构方式的归开,归开为缩略词、派生词、类化语词,然后进行杜会心理的分析.作者认为上迷析词语在汉语中得以广泛运用,主要足因为模仿心理、商业杜会化心理、术析尚筒心理等因素所致。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和激变时,语言一定会随之发生变化。在语言的内部要素中,词汇的变化与社会的关系最密切,词汇是社会生活的镜子。
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大陆与香港、台湾等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日渐增多,作为信息载体的语言的交流也日益加深,尤其是词汇,大陆汉语中广泛使用的新词语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港台词语中吸收的,并且在吸收的基础上进一步作了创造性的运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现代汉语的表达,而大陆汉语对港台词语的吸收运用又有着特定的社会心理原因。
一、新词语中港台词语的来源、构成方式
1,按来源可分为三种:方言词、外来词、新造词
(1)方言词
港台地区长期使用历史悠久的方言—广州话(粤方言)和闽南话(闽方言),这两种方言本是祖国方言母体中的两个分支,随着港台经济文化的影响也最先流传到全国。进人普通话的方言词语以“妙鱿鱼”一词为影响最广。“妙鱿鱼”借助“鱿鱼被爆炒后成卷”这一形态特征,暗含“卷铺盖走人”之意;后又在此基础上将“炒”单独使用而表示上述含义,如“他让老板炒了”。此外,又吸收了港台词语中“炒”的第二个义项“倒卖”,组成词语“炒股”、“炒外汇”、“炒地皮”、“炒买炒卖”。近期,由这一义项又引伸出“借助舆论反复传扬某种东西”的新含义,出现了“炒新闻”、“炒明星”、“炒作”、“她的名人地位是给‘炒’出来的”等新用法。
此外,进入普通话词汇的还有:埋单(买单)、打工、水货、大排档、生猛、烧烤、收银台、发烧友等词,生动形象,令人回味。
(2)外来词(loan一word)
语言学家萨王尔在《语言论》中提出过这样一个论点,“语言,象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汉语在历史上曾经吸收过大量的外来词(借词),目前亦如此。由于香港和台湾所处的特殊的社会环境,加上特殊的政治历史原因,两地方言中的借词是各地方言中最多的,香港汉语中的借词大多是来自英语,台湾汉语中的借词大多是来自日语,也有部分来自英语。来自英语的借词,音译的如:波(ball球)、波士(buss总经理、大老板)、巴士(bus公共汽车)、的士(taxi出租车)、碟( disc唱片)、酷(cool潇洒中带点冷漠);音译加指类名词的,如:曲奇饼(cookie小甜饼)、恤衫( shirt衬衫)、保龄球( bowling ) ;意译的如:热狗( hotdog夹有西红柿片、香肠等的面包)、快餐(fastfood)、社区(community)、派对( party舞会、社交聚会)、超级市场(supermarket );音译加意译的,如作秀(make show表演)、迷你裙(miniskint超短裙);保留罗马字母形式的专用名词,如卡拉OK(无人乐队,一种配合现成伴奏演唱的自娱形式),UFO(飞碟,不明飞行物休)、EQ(情绪智力、情商)、MTY(可视歌曲、配景歌曲录象片)、KTV(原为卡拉OK录象片,后转为卡拉OK包房)。台湾语词中有为数不多的日语借词,传人内地的有:塌塌米、玄关、写真、料理(烹调)、人气(受欢迎程度)、企划(规划、计划)等等。
(3)新造词
由于文化环境的关系,港台词语较之内地一向是以“新”、“奇”著称。随着大陆港台文化交流的发展,吸收到普通话全民语汇中来的新造词越来越多,其中以表现社会生活为主的,如层面、架构、构想、心态、氛围、资讯、认同、涵盖、反思、研讨、整合、互动、资深等;也有科技方面的用语,如微波炉、电脑、登月舱、航天站、脑电图、硬件、声控、光导纤维、环幕电影、音乐喷泉、心脏反搏器等。
从港台用语中吸收过来的新造词,往往是富有表现力的,比如,现代汉语里原有“设想”一词,指的是一种不成熟的假定想法,而“构想”一词则是指经过周密思考提出的想法,带有庄重色彩。再比如“反思”一词含有反省、思索之意,用在对历史文化现象进行批判方面,则比“反省”、“思索”更为恰如其分,更具理性色彩。
另有一些用于日常生活领域的词语,如形容糊里糊涂为‘满头雾水”、将佳得感情的人、有感情的人称为“性情中人”,形容某戏剧、电影特别精彩、卖座为“爆栩”,这些词语的使用特别富于表现力,令人叫绝。再比如一些受年轻人喜爱的词语,如感叹词哇塞(类似于“我的天”、“乖乖”)、形容词帅呆了、酷毙了、另类、出位;但语中的,如盖(吹牛)、罩得住(压得住、管得了)、摆平(将某人制服,将某事解决),及老外、老士等等,充分表现了年轻人的活泼、好动、求新、求异。
2,按构成方式可分为:缩略词、派生词、类化语词
(1)缩略词
摘取原语词中最主要的语素或信息将事物的名称或固定短语简化而成的词,或抽取并列成分的共同项,再用数字构成的词。来自港台的新词语中以简缩。
形式出现的新词很多,简缩手段的运用主要是适应了人们求简的心理,比如:交通普察—交等、高级工程师—高工、空中小姐—空姐、共同认识—共识、公共关系—公关、清新纯洁—清纯、偏激固执—偏执、个人演唱会—个唱、直接销瞥—直销、超级市场—超市,再如选美中的“三围”等
(2)派生词
派生词指由同一词根分别加上不同的词根而构成一系列不同意义的词,这些同一词根的新词又叫同根词或同族词。
影响大陆汉语的港台新词语中的派生词,以音译外来词的词素充当词根而派生出的词为多。如:“的士”派生出“打的、的哥、的姐、摩的、货的、轿的”,还将“三轮车”雅称为“蹬的”;“巴士”派生出“大巴、中巴、小巴、巴士站”;“酒吧”派生出的“吧台、吧女、氧吧、书吧、陶吧、网吧”等等。
(3)类化语词
类化语词是指某些词或词根的词汇意义逐渐虚化,成了词级(语级)或类词级(类语级),具有更大抽象、概括意义,而取得了类义资格,并与词根结合而构成的一系列新的“词级词’。
源自日语汉字词的外来词词级,如“族、风、屋”等,“族”,指具有相同特点的一类人,类化而成的新词:“追星族、上班族、玩车族、打工族、休闲族”;“风”,指风格,类化语词如“东洋风、西欧风、西北风(我国流行乐歌坛上曾兴盛一时的具有康放、粗犷风格的演唱方法)”;“屋”特指商号、店家,类化而成的“咖啡屋、时装屋、精品屋、西饼屋、发屋”等,内地各城到处可见。
二、新时期广泛使用港台新甸语的杜会心理分析
1,模仿心理在语言运用上的反映
社会心理语言学认为:模仿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言语生活中,当人类个体发觉某人的言语对自己很有吸引力和感染力时,就会因喜欢该言语作品而倾向于接受其影响,并采取与之相类似的言语行为。言语模仿的动机有好奇心理、仰慕心理和创造心理。港台词语的特点是:新奇独特、富有表现力。大陆汉语对港台词语的吸收运用既是两岸三地经济文化交流的豁要,更是特定历史时期国人对港台经济文化好奇、仰慕心理的外在表现。港台经济的超前,文化发展的新奇独特,使国人从社会豁要、文化豁要、思想解放的豁要等方面对港台词语产生了强烈的向心力,于是由最初的新鲜感而产生模仿,继而又在模仿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使用的范围由沿海地区逐渐向内地扩展.并且渗透到全国,使用者各个年龄层次的都有,成了改革开放以来汉语新词语中极具影响的一个集群。
2.新时期商业社会文化心理的语言体现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商业文化逐渐成为当今中国社会文化的主流,商业导向的文化心态可以说是9D年代以来大众心理走向中最具引导性的部分,其他社会心态都与之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
港台社会是发达的商业社会,商业文化以广告推销文化为核心,要推销产品就要刺激消费者的购物心理,常见的消费心理有求名、时尚、新奇、优越等等.作为载体的广告用语当然也要以新奇独特满足人的感官和心理斋要为制作的出发点。比如这样一则广告词,“绝对火爆非常,超豪华阵容,成龙最新猛片”,一系列形容词、程度副词的盈加,对人们求新、求奇、求名的消费心理确是一种刺激和迎合。还有一种利用情感沟通来作的广告常常会收到非同寻常的效果,常选用一些充满柔化色彩、富有人情昧的词语.如“祥和”、“关爱”、“呵护”、“温馨”,等等。富有人情味的东西总能引起人们情感上的共鸣,进而在日常生活中也广为流传。
商业社会竞争激烈,为了能让各种压力得到缓解,更豁要人们对待生活的幽歇心态,港台词语中幽默调侃的就很多,如称“女富翁”为“富姐、富婆”,称“有影响有实力的男女出头人物”为“大哥大”、‘大姐大”。此外,“大哥大”还有一种含义,即“手持式移动电话”的指称,此“大名”传人内地,竟类推出称“无绳电话”为“二哥大”、“全自动遥控式电话答录机”为“三哥大”,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3、现代人求新、尚简心理在语言运用上的表现
语言社团从来就是喜新厌旧的,追求新奇刺激是人们心理的共性,而如今经历了二十多年全方位改革的中国人,已非昔日封闭时所能比。生活的丰富,思想的活跃,社会氛围的宽松,激发了人们的创新热情,强化了人们对个性化生活的追求,表现在语言运用上.便是个性化和多样化的风格。人们再也不要千人一腔,四平八稳,而是要说得特别一点,说得新潮一点,而港台词语的新奇鲜活、富于表现力正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要。比如,不说“漂亮”说“亮丽”,不说“机会”说“机遇”.不说“百分之几”而说成是“多少个百分点”。
汉民族在语言运用上主张“言贵于省文”、“文约而事丰”的简约之美。在现代社会进人信息时代之后,信息交换非常频繁,信息载体应尽可能地经济.对词语的运用便提出了简省的要求。用简省的信息符号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人们的这种求简心理表现在语言运用上,便是大量使用简缩成份而构成的新词(缩略词),缩略词的简捷、灵活又的确为普通话的表达注人了新的活力。
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的愈益增多。具有独特地域特色、人文特色的港台词语必将与我们的民族共同语普通话进一步融合,为祖国灿烂悠久而日久弥新的文化长卷再添一笔异彩。
沈从文的创作文本固然展露出作家对至善至美人性的格外倾心与热情颂扬,但也揭示了都市上流社会的“阉寺病”,凸显了下层劳动者的奴隶根性和“看客”心理,对诸多国民劣根性进行冷峻剖析与理性批判,昭示出重造国民精神的迫切性,呈现出明显的启蒙特征。 论文关键词:沈从文;国民性批判;“阉寺病”;奴隶根性;“看客”心理...
国民性改造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严复、梁启超、孙中山、李大钊、鲁迅、毛泽东等许多思想文化先驱都对这一课题进行过悉心探索,掀起了一股国民性改造的热湖。认真研究他们的国民性改造思想,对于今天实现人的现代化和和谐发展。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国民性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形成的,其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普遍具有并重复出现的文化、社会心理及行为方式的特征总和。中国近现代国...
鲁迅对国民劣根性的总结是在鬼神文化背景下进行的。鬼神文化是因,国民劣根性是果。经由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与批判,鲁迅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深刻反思,从而完成了对传统文化中占据主导地位的鬼神信仰的彻底否定和批判。鲁迅一生致力于国民性问题的探讨,尤其是在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与批判方面做出了前无古人的卓越贡献。但长期以来,人们在充分肯定这方面成就的同时,却相对忽视了他对鬼神文化与国民劣根性之间内在关系的探讨。事实...
本文重在分析中学课本所选取的鲁迅作品中的看客现象,从具体的人物事例中来看人性的毁灭并追根求源,进而感受鲁迅先生渗透在作品中的哀怒之情。 作为一代文豪兼思想家,鲁迅先生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描绘了“看客”这一群体形象。对于这些看客,先生是深恶痛绝的,正如他在《(呐喊)自序》中所说的:“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
中国现代设计在近三十年的发展中具有跳跃性的特征,始终没有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设计。这就需要把握设计的“现代性”内涵.即民族性、时代性、国际性的本质和相互关系。 一、中国现代设计的发展概况 现代设计是西方文化的产物,是二十世纪期间发展起来的设计活动。现代设计与传统设计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现代设计与大工业化生产和现代文明密切相关,与现代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其设计物品以工业标准...
青春电影主要是指以青少年生活为题材的电影。在近些年出现的美国青春电影中,青少年的形象大钵可以概括为积极的、浪漫的、堕落的以及颠覆性的青少年形象等几种,这些形象的出现和青少年的生活状态与心理特征等方面的因素紧密相连。由于好莱坞成熟的商业体制以及美国文化的影响力,好莱坞青春片这一美国类型电影越来越频繁地进入普通观众的视野。实际上,除了好莱坞之外,在世界范围内都曾出现过一些引起人们关注的青春电影,而上世...
文化自觉是文化建设的基础,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到中国目前的文化处境,文化自觉要求一个文化群体首先要认识自己的文化,并有能力理解所接触到的多种文化,努力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并从这种多元化的文化格局中审慎地选择适用的文化资源,利用这些资源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创造性的发展。所以,中华文化的现代性建构必须参与到所谓的“现代性”建设中,参与到当代重大现象的分...
评价帝王应该有三要点:我们的作者不要把这些帝王看成是天生的,离开他们历史就不能前进;我们的作者们应当把帝王置于历史发展潮流中去把握,看他是顺应历史潮流,还是逆历史潮流而动;要写出帝王形象的思想和心理的复杂性,定量分析没有意义,需要的是写出他们的悖论式悲剧。1帝王形象创造需要“主体意识”的参与 有的学者说,历史题材的文学创作是“双声话语”,既要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作用,对于发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科技导向作用,提升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区域技术创新的作用体现在技术创新理论、技术创新环境和技术创新绩效三个方面。.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进行管理,其经费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拨款,同时接受国内外单位和个人的捐赠。从1986年自然...
四言诗是在二言歌谣基础上的新突破,在艺术上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同世界万物发展一样,四言诗也有一个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作为承载一定时代内容的四言诗,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汉语言自身规律的发展而走向衰落。 关键词:残留;四言诗;碎片;《诗经》 一、四言诗的产生 马克思主义文艺观认为生活是文学创作的源泉。无可厚非,文学创作来源于真实的生活,没有真实生动的人类生活便没有文学创作。如《吴越春秋》中《弹...
影响因子:11.8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889
影响因子:3.201
影响因子:0.290
影响因子: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