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由于湖南电视、广播传媒事业的飞速 发展 ,出现了大量特有的时尚方言词语在湖南流传。它们具有形象性、通俗性、流传性的特点。反映的内容主要有:(1)反映湖南人交际变化;(2)反映湖南人称呼变化;(3)反映湖南人 经济 活动变化。它们折射出湖南人求新、求异、从众等社会心理。
近年来,受到湖南电视、广播传媒飞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有湖南方言特色的时尚词语非常流行。这些时尚词语有独特的新鲜感和强大的生命力,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频繁出现,传媒也为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竞相使用,为它盛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湖南时尚词语的性质
语言要素中变化最频繁、最迅速、最活跃的因素是词汇。从词汇的生成来看,反映最灵敏的又是时尚词语。什么是时尚词语呢?时尚词语是指具有很强时尚感,在一段时期内频频在新闻媒体亮相的流行词语,并具有新的词义的词汇,它使新事物、新现象与语言符号很快地发生对应关系,从而准确的反映社会现象。(于红,2004)例如《三湘都市报}2003年9月23日笫13版有标题《汪涵碰大兵,有理“策”不清》。其中的“策”(声调是长沙话的阴去55)就是一个表示“调侃地说”的方言时髦词语。可惜我们在《长沙方言词典》和《长沙方言研究》中都没有查找到。《长沙方言词典》根本没有“策”。《长沙方言研究》第70页有“策(ca人声)”。但是没有读阴去声调的“策”。从同音的“择”文读是人声,白读是阴去来看,读阴去的“策”应该是白读声音。
时尚词语又是一种流行文化现象,它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比普通新词语更加直接也更加敏锐地反映着当代城市的社会生活和人们的观念心态,体现出城市文化的特点及其发展、变化和创新。由于在一个时期里使用极其频繁,所以,和普通新词语相比较,时尚词语具有更加深刻和丰富的语言学价值和社会文化价值。
湖南时尚词语就是以长沙为中心,包括全省各地出现的反映社会特有的事物或现象的时尚词语。其中不少词语具有浓厚的湖南方言色彩,而且来自日常口语,口语色彩较强。往往是来自长沙方言,又是湖南其他方言共同或者接近的词语。由于是混合在普通话中使用,往往在语音上做了适应普通话语音系统的适当调整,又为了方便一般读者看懂,我们没有采用国际音标注音,而是折合成普通话语音用汉语拼音注音。
二、湖南时尚词语举例
三、湖南时尚词语的特点
1.形象性
形象性是时尚词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特性。用通俗的比喻引申意义,立意新奇、新颖生动、富于表现力,具有形象性。湖南时尚词语中有很多是运用比喻产生新奇效果的。例如:“吃了铁”用吃铁比喻做事情的胆量太大。“捡篓子”用拾到篓子比喻得到便宜。“提篮子”用空篮子比喻空手赚钱。“扯麻纱”把纠纷比喻成像一团乱麻一样扯不清。
2.通俗性
很多时尚词语从内容上来说,大多表现日常生活,是表达当今流行的和老百姓所关心的事物和现象。首先只通行在一文化层次较低的阶层,后随扩散,成为地域方言中的流行语。因此,湖南时尚词语具有浓厚的方言色彩,不同地域的流行语常能反映不同的地域文化。再加上创造者和使用者主要是市民阶层,所以时尚词反映的主要是社会下层文化,其褒贬色彩体现的主要是市民阶层的趣味和价值观,具有日常口语色彩,非常通俗。 3.流传性
时尚词语是在一段时间内人们喜闻乐用的词语,它一经产生并流传开来,就具有独特的新鲜感和强大的生命力,被大多数人接受。它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频频出现,甚至传媒也会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竞相使用,为它的盛行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例如:“确实”、“那确实”、“的确”等具有方言语音特色的词,通过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在普通话中偶尔插入又反复使用,已经成为湖南街头巷尾使用最为频繁的口头禅。甚至还出现专门用长沙方言表演的节目。四、湖南时尚词语反映的社会生活
1.反映湖南人交际的时尚
表现新时期新的人际关系。例如:“装文”(讲客气)、“了难”、“撩别”(做事干脆利落,不拖泥带水)。在遇到麻烦,自己解决不了的时候,一般都说:“找人了难”。又例如:“这个讶子是专门吃了难饭的。”这说明 经济 发展 时代杜会交往越来越频繁,社会经济秩序出现不正常现象,使一些非正规组织或者个人有时具有比正规单位和组织更加有效地解决间题的作用。
2.反映湖南人称呼的时尚
表现人际关系更加随和,人性化。例如:“满哥”、“大哥”、“老弟”、“靓妹”、“帅哥”、“美妹”、“细妹子”、“的哥”、“青年哥哥”等等。“满哥”是对年轻男人的一种昵称,例如:“几年冒看见。三份子长成哒小满哥”。“满爹(满爷爷)”是对中年男人的一种昵称。
3、反映湖南人经商的时尚
表现经商过程中的一些新现象。例如:“来米”(给钱)、“带笼子”(卖主设圈套引诱顾客上当)、“拣篓子,’(占便宜)、“提篮子”(自己没有本钱,买空卖空)等。“提篮子”是经商中用得最广泛的一个新词,例如“那几年真的是全民皆商,连退休老娱她都去提篮子”。
五、湖南时尚词语折射的社会心理
语言中受到社会文化心理影响最直接的就是词语。语言就像一面色彩斑斓的镜子,照射了经济、文化、心理素质各方面的特征。社会文化心理是潜藏在人们意识深层的价值和在长期 历史 中积淀的牢固的民族文化心理观念。文化心理观念主要来自本土文化传统。例如湖南的湖湘文化及独特的心理特征等会导致一种独特的区域文化形成。这种独特的区域文化直接影响人们对词语的认识和理解,大量新词语的出现说明语言承载着丰厚的文化内涵,人们又用相应的文化心理接纳这些新词。湖南时尚词语的产生折射出这样几种心理特征:
1.求新的时髦心理
人类追求新颖的共同心理,反映在语言上就是力求变化创新的心理。在社会交往中,人们经常有一种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要求个人语言更能适应不同语境交流的需要,往往不愿意使用一些用久了,用烂了的旧词语,而喜欢别出心裁地采用一些代表时代性的新词。这一点在湖南新词语的创造和使用上得到了鲜明的体现。例如商品经济中出现的一连串时髦名称:“辣妹子”、“老干妈”、“辣翻天”都是湖南特产辣椒酱的新名称;“叭叭车”(旧词)经过一段时间的流行已变成“摩的”(新词)、“踩士”、“慢慢悠”,它们都是指的是同一种 交通 工具。这些新词语的出现反映了湖南人求新的趋时心理。
2.求异的个性心理
新时期,人们在求新的基础上追求标新立异,显示自己的独特的杜会心理比以往强烈多了。正是个性意识的突显催生了一大批新颖别致的新词新语。创造时尚新词的群体中,以城市青少年群体创造的流行语最惹人注目,绝大部分时尚新词是人们在扎堆聊天中脱口而出的口头禅,既带有鲜明的个性又能合乎时代的潮流。例如:“酷”、“酷毙”、“酷呆”、“帅呆”。
3.从众的群体心理
湖南人受到区域文化的影响大多具有鲜明的湖湘群体性格特征,就是那种“蛮横”、“倔强”、“刚烈”的群体性格特质,而这种群体性格又很好地通过湖南的时尚词语反映出来。例如:“霸蛮”、“蛮有味”、“蛮劲”、“蛮巧”、“蛮绊筋”、“扳俏”、“叼搔”、“硬是”等词语都体现了湖南人“蛮横”的共同特点。
媒体可以催化这种从众心理。例如:湖南卫星电视台的《越策越开心》节目中,节目当红主持经常说的具有口头禅性质的“确实”,很快就被湖南人竟相引用,以至成为街头巷尾男女老少茶余饭后使用频率最高的词语。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新词应运而生,新词为推进 现代 汉语词汇的多样化和能产性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承载的文化信息具有重要研究价值。同时,湖南时尚词语也将成为湖南方言词汇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边塞诗作为唐诗中的一株奇葩,历来备受人们青睐。它在唐代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经历了萌芽、产生、发展、繁荣、衰落乃至日渐沉寂的过程。人们对边塞诗的关注,往往着眼于初唐、盛唐和中唐时期,留连于盛唐明朗壮大的气势和中唐哀怨幽婉的意蕴,而对边塞诗在晚唐的回响、余韵乃至沉寂的原因却大多忽略或漠视。其实,晚唐边塞诗在衰落和消亡的过程中,也留下了它自己的特点。 边塞诗是唐诗的重要一脉。人们论及边塞诗,主要聚焦于昂...
文章依据戏曲表演的特征和戏曲演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对戏曲专业技能训练及艺术修养内容进行初步探讨,阐述了戏曲演员进行专业技能训练与文化修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戏曲演员;专业技能:艺术修养 表演艺术是以演员自身来塑造人物形象的艺术,是人演人的创作活动,不要以为演员具有人类的一切情感内容,就能表现出“人物”的情感活动,而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训练与文化艺术修养。 1 专...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一直处于客体的位置上,她们是男人欲望的对象,是男人审美的客体,是男人理想的载体。男人将他们的审美欲望和审美趣味强加给女人,并借助强大的父系文化不让她们开口,不让她们成为她们自己,以使她们混淆自己的身份,以为男人所给她们的形象就是她们自己。男人们按照自己强烈的征服欲望与猎弱的性心理塑造着女性。于是乎文学上有了“侍儿扶起娇无力”,有了林黛玉的见花落泪、对月...
刘兰芝、王娇娘均是传统礼教下执着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她们在家庭出身、婚恋对象和感情受阻上均有其相似性,但她们的婚恋情形、情感萌生及其她们自身与家人性格上的矛盾有诸多的差异。她们的婚恋观也由汉末建安时的结发同枕席,夫唱妇随直到白头偕老,发展到明末时追求同心子的知己之爱,这种衍变一方面反映着封建伦理制度对女性的限制程度的变化,另一方面反映了女性自身对理想的生活、美满的婚姻的向往、追求,彰显着进步的理性...
决澜社——中国画坛上第一个自觉借鉴和吸收西方现代派绘画的艺术团体,以“二十世纪中国画坛上也应当出现一种新兴的气象”为宣言,轰轰烈烈地演绎着其艰辛悲壮的历史片段。2O世纪初的中国正处于危机与新生、破坏与创造的并存阶段,中国在经历政治、经济变革的同时,文化艺术也呈多元化发展趋势。帝国主义的炮舰打开了中国闭关自守的大门,西方的新思潮也加快了向中国传播的速度...
分析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信息化管理的一些关键环节,最后引起档案信息资源安全问题的防范,提出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城市建设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面对新形势,城建档案工作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数字化城建档案馆建设的步伐,全面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有的经济效益、社会...
本文对派于港台的析词语—方言词、外来词、析透词进行结构方式的归开,归开为缩略词、派生词、类化语词,然后进行杜会心理的分析.作者认为上迷析词语在汉语中得以广泛运用,主要足因为模仿心理、商业杜会化心理、术析尚筒心理等因素所致。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和激变时,语言一定会随之发生变化。在语言的内部要素中,词汇的变化与社会的关系最密切,词汇是社会生活的镜子。改革开放以来...
本文对派于港台的析词语—方言词、外来词、析透词进行结构方式的归开,归开为缩略词、派生词、类化语词,然后进行杜会心理的分析.作者认为上迷析词语在汉语中得以广泛运用,主要足因为模仿心理、商业杜会化心理、术析尚筒心理等因素所致。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和激变时,语言一定会随之发生变化。在语言的内部要素中,词汇的变化与社会的关系最密切,词汇是社会生活的镜子。改革开放以来...
:《国民日日报》是继《苏报》后国内最重要的一份资产阶级革命报纸,它从近代中国屡屡惨败中看到国民的劣根性,对其进行了无情地揭露和批判,并对国民性改造提出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尽管在理论上和认识上还存在着不足和缺陷,但它叻唤醒中国人的新国民意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做了积极的舆论准备。 l903年8月7日创刊于上海的《国民日日报》,继承了《苏报》宣传革命的主旨,是当时屈指可数的资产阶级革命报...
探讨中国古代服装色彩文化与等级制度的关系。分析不同朝代中不同阶级的服装色彩特征。 关键词:服装;色彩;等级 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中国服装色彩运用渊源已久,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服饰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阶级社会中,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本能御寒暑,满足人类本能的装饰欲望,而且是作为等级的标志而出现。 每一时代都会有过去的遗迹,也会有未来风格的萌芽,但总会有一种风格成为该时代的...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84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3.280
影响因子:1.910
影响因子:0.400
影响因子:6.166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