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传时间:时间:2025-08-26 17:39:17
一、慢性病管理政策
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提升
2025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增加5元,达到99元。新增经费重点用于"一老一小"和高血压、2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服务,结合"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和"体重管理年"等重点工作。
2. 老年人健康服务优化
体检项目扩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增加胸部数字化X线摄影(DR)正位检查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
分类分级服务:根据健康状况、年龄等为老年人提供分类分级健康服务,对健康风险较高的增加随访频次
心理健康关注:加强老年人心理健康指导
3. 慢性病患者基层连续服务
分级连续服务:慢性病控制稳定的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开展健康服务;控制不稳定的及时转诊并追踪随访
多病共防共管:统筹推进多病共防共管和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一张表
个性化指导:推进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症膳食运动基层指导要点应用
系统覆盖:2025年膳食运动指导要点嵌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生工作站或诊疗信息系统的比例要达到三分之一以上
二、传染病防控政策
1. 传染病防治法修订
2025年4月3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通过新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自2025年9月1日起施行。主要修订内容包括:
完善传染病定义和分类标准
加强新发传染病、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应对措施
健全监测预警体系和报告制度
优化疫情控制措施
加强医疗救治和公民权利保障
2. 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
新修订的《国境卫生检疫法》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主要内容:
明确海关总署统一管理全国国境卫生检疫工作
规定海关可实施体温检测、医学巡查、流行病学调查和医学检查等检疫措施
进境外国人拒绝接受检疫查验可不准其进境
加强个人信息保护,不得侵犯有关单位和个人合法权益
3.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行动方案
《全国疾病预防控制行动方案(2024—2025年)》提出十大行动:
新冠等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防控行动
重点急性传染病防控行动
艾滋病和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行动
预防接种服务提质行动
血吸虫病和包虫病等重点寄生虫病防控行动
已消除和基本消除疾病能力巩固维持行动
地方病防治巩固提升行动
重点公共卫生干预行动
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监督执法行动
疾控宣教与健康促进行动
4. 传染病风险分级管理
2025年8月,中国推出传染病暴发预警管理措施,引入四级风险分类系统:极低、低、中、高风险。疾病控制机构需多渠道收集监测数据,进行风险评估,确定公共卫生威胁,将暴发风险等级分为四级,并采取相应的预警和控制措施。
三、医疗资源布局与服务体系建设
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优化
《关于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目标:
到2027年,乡镇、街道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覆盖,行政村和社区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
到2030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更加均衡合理,远程医疗和智慧化服务基本普及
到2035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建设和防病治病健康服务能力与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发展更相适应
2. 门诊慢特病保障政策调整
病种范围扩大:城乡居民门诊慢特病病种由原来的49种扩大到68种,城镇职工由29种扩大到68种
报销比例提升:10个医疗费用高的病种(如血友病、恶性肿瘤门诊治疗等)职工医保报销比例由80%提高到90%,城乡居民由70%提高到80%
支付限额提高:如血友病支付限额从35万元提高到50万元
申报流程简化:实行随时申报、随时受理,20个工作日内办结
3. 电子健康档案开放
推进电子健康档案向居民个人开放应用,包括电子健康档案首页基本内容,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服务记录等。2025年,以县(市、区)为单位向居民个人开放比例要达到70%。
四、重点人群健康服务政策
1. 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
2025-2027年被确定为"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主要措施包括:
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儿科服务"广覆盖",90%以上服务在基层开展
在每个地市至少保证一家医院设有心理和睡眠门诊服务
在全国推广统一的心理健康热线12356
加强专业人才培养,调整儿科和精神科医务人员薪酬待遇
2."一老一小"健康服务强化
儿童健康服务:强化0~6岁儿童健康服务,做好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加强眼保健和科学喂养指导,预防儿童超重肥胖
老年人健康服务:优化老年人健康体检项目,加强体检结果分析和反馈运用,推进医养结合服务
五、政策实施保障措施
1. 资金监管力度加大
推进资金全流程穿透式监管
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转移支付监控模块加强日常监管
合理划分乡村两级分工,严格保障乡村医生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
2. 绩效评价和效果评估强化
以群众健康改善和满意度为导向开展年度绩效评价
鼓励依托信息化手段开展电子健康档案智能化筛查和质量控制
推进健康结果和满意度多渠道采集、大数据分析
3. 基层健康宣教强化
用好国家健康科普资源库,增强健康宣教科学性、权威性、规范性
结合"时令节气与健康"开展健康科普
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15年"系列活动,9月份集中组织"回顾、传承、展望:基本公共卫生'我服务 你健康'"主题宣传月
六、政策实施意义与影响
2025年公共卫生政策的实施,体现了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转变,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基层服务、完善保障机制,将进一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水平,增强群众健康获得感。特别是在慢性病管理、传染病防控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等方面的措施,将对改善国民健康状况、减轻疾病负担、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2023年第65届ASH年会将于12月9日-12日在美国圣迭戈召开,会议将公布最顶尖的血液学领域研究摘要,旨在探讨如何改善患者的管理和治疗、探寻新的治疗方案。累及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复发/难治性(R/R)大B细胞淋巴瘤(LBCL)患者的预后不佳,靶向CD19CAR-T细胞疗法是R/RLBCL患者的标准治疗。一些患者数量有限的报告提示,CAR-T细胞疗法可能也是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的有效治疗方...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对建筑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创新作为一种新概念广泛运用在各个行业,建筑设计过程中,对创新加以利用,可以提高建筑设计的水平,提高建筑的使用价值。建筑设计不仅要做到人们可以使用的基本要求,更应注重理性与感知、形象与概念等的结合,创造一个舒适安心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质的改善。创新性思维的应用是提高建筑设计的重要途径,在建...
在医疗行业,职称聘任长期被视为职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而考试制度则成为衡量医生能力的“黄金标准”。然而,当一名内科医生在笔试中取得高分,却因缺乏应急处理能力而在重症患者面前手足无措时,我们不得不反思:一张考卷能否承载生命之重?考试制度的局限性:理论与实践的割裂当前职称考试多以理论考核为主,如疾病诊断标准、药物机制等书面知识。这种模式虽能检验记忆能力,却难以模拟真实临床场景中瞬息万变的决策压力。例如,...
随着天气转暖,各地项目工地建设现场忙碌而有序,建设者们使用绿色施工的“加减乘除”,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让工地告别“尘土飞扬”,减少施工对环境负面影响。“加”强BIM技术运用当下,一些施工单位积极运用BIM(建筑信息模型)、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组织绿色施工,针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施工重难点方案设计等利用BIM技术进行研究、比选、优化,确定最优方案,不断提高施工过程中的精细化水平,一方面有利...
一场医疗反腐风暴正从湖北宜昌席卷而来。2025年春夏之交,这座长江之滨的城市因医疗系统内“1人主动离职、11人被立案调查”的连锁反应成为舆论焦点。这场由纪委主导的整肃行动,不仅揭开了三甲医院、卫生行政部门与药企间的利益网络,更以雷霆手段重塑行业生态。纪委介入:从线索排查到精准问责“问题线索处置是监督执纪的第一道关口”,宜昌市纪委相关负责人援引上级文件时强调。此次行动中,纪委采用“集中排查、分类处置...
前言 2023年11月16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恩扎卢胺用于具有生化复发(BCR)高危风险的非转移性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nmHSPC,又称为非转移性去势敏感性前列腺癌[nmCSPC]),该批准是基于III期EMBARK研究的积极结果。研究简介EMBARK(NCT02319837)是一项针对高危BCRnmCSPC患者的III期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
摘要: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伴随着城市的持续扩张与进步,建筑物的数量和规模都得到大幅提升。实际调查发现,建材的使用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需要合理选择材料。此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绿色建材因满足国家绿色环保要求,而被广泛应用,且其已成为未来建筑业的主要趋势之一。本文旨在分析绿色建材的定义,简要概述了绿色建材的重要性和种类,着重分析了建筑工程中绿色建材发展与应用,希望能够...
数字化转型正在悄悄改变我们的消费模式,为日常生活带来便利。食品标签是预包装食品展示产品信息、供消费者合理选择食品的重要方式。在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司的组织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联合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和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开展食品数字标签试点工作。近日,“数字标签”沙龙活动在京成功举行,向公众展示试点工作成果。数字标签:消费新体验近年来,公众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需求提升,消费者更加注重...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有这样的要求,中央国家机关各部门人员编制统一按照5%的比例进行精减,收回的编制主要用于加强重点领域和重要工作。 看到“精减”二字,也许有人会说,公务员考试可能要更难了,录取的比例也要更低了,大学生就业也要更不容易了。甚至有人会觉得,行政机关要裁员了。客观地讲,有这样的想法很正常。在很多人的眼里,精减人员编制,就是精减人员,就是裁员。看到精减人...
3日,国家医保局在答复全国人大代表建议时表示,在目录调整准入方面向基本药物倾斜,将国家基本药物作为医保药品目录的申报条件之一,减少限制,扩大范围。 在调整过中,支持基本药物优先进目录。除个别品种外,最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中药品已基本全部纳入基本医保报销范围。 同时,在医保支付范围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在2022年目录调整工作中,重点将国家集采中选药品、基本药物等的支付范围恢复至...
影响因子:1.38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950
影响因子:2.43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