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简要介绍了秦沈客运专线软土和松软地基处理方案和路基工后沉降量控制标准,通过秦沈客运专线动态设计实践,强调在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开展动态设计的意义,并从沉降断面布置、设备选择、观测频度、数据处理方法、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和应用等方面,系统介绍动态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秦沈客运专线西起秦皇岛,东至沈阳,是我国铁路第一条时速160 km/h以上的新建客运专线,是铁路建设史上的标志性工程。工程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引人了动态设计理念,该理念很好地指导了工程的建设,从而使地基工后沉降量的控制达到了预期目的。本文就该项目的动态设计做一介绍。
1路基工后沉降量控制标准
鉴于路基标准及施工状况对列车高速、平稳、舒适和安全的重要意义,秦沈客运专线对路基工后沉降量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一般地段要求不得大于15 cm(年沉降量不得大于4 cm ),路桥过渡段要求不得大于8 cm(年沉降量不得大于3 cm )。
2软土松软地基处理方案设计
秦沈客运专线东段,属辽河西部凌河冲积平原和辽河下游冲积平原,分布着总长度近120 km的软土和松软地基,这些软土和松软地基具有强度低、压缩性大、渗透系数小的特点,在路基本体达到一定密实度标准后,地基的沉降变形控制成为保证秦沈客运专线路基高标准的关键和重点。针对松软、软土地基的不同物理力学指标情况,设计分别采用排水固结法和复合地基法进行地基加固处理,部分地段还结合采用土工格栅(室)加筋垫层。当采取这些措施后,路基工后沉降量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再结合采用堆载预压进行处理。
3开展动态设计的必要性
秦沈客运专线建设成败的主要标志是铁路运营后能否实现既定的速度目标值,能否实现速度目标值的关键在于路基的工后沉降量能否满足要求。作为我国铁路第一条时速160 km/h以上的新建客运专线,如何控制大范围软土和松软地基地段路基的沉降量,此前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因此引人动态设计理念很有必要。引人动态设计可以达到2个目的:一是检校设计理论,由于自然条件的千差万别,计算理论的假定边界条件与实际情况往往存在差异,这将导致理想与现实的差异;二是指导施工,根据施工组织变化的需求,通过沉降分析调整预压土高度和预压期,调整设计路基抬高值。不论是哪个目的,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保证工程的高质量。
4开展动态设计的方法
4.1数据的采集
4.1.1观降断面的布设
在软土及松软地基地段设置观测沉降设备,设置的原则是每隔100-200 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每个路基桥涵过渡段设置2个观测断面。
4. 1. 2观降设备的选择
可以选择的观降设备有沉降板、沉降水杯和沉降管等。采用沉降板观测沉降,操作简单,水准测量线路短,但容易受到施工车辆的干扰,尤其是在施工繁忙阶段,沉降板容易遭到破坏。如果将沉降水杯的进水、溢水和排气等三管置于路基非施工便道的一侧,进行水准测量时可不必上下路基,水准测量比较容易,但灌水和找稳定水面的时间较长,且在寒冷的冬季进行观测时三管容易上冻。采用沉降管观测的数据比较准确,还可以得到整个断面上各点的变形值,但仍需要配合进行水准测量,且水准路径长,管的造价很高。在工程实践中,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不同的施工组织要求,进行不同的选择。
4. 1. 3测量仪器及精度的选择
由于最终的数据处理结果要控制在毫米级,所以现场观测水准应精确到0. 1 mm。根据不同等级水准测量精度及相应闭合差大小的对比,水准测量采用二等为宜。
4.1.4观测周期
施工期间一般每填筑一层,进行一次观测,如果2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每3d至少观测一次。路堤经分层填筑达到预压高程后,在预压期前2一3个月-内,每Sd观测一次,3个月后7一15d观测一次,半年后一个月观测一次,一直观测到预压期末。
4. 2数据的处理
采用Excel软件,可以很方便地对现场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根据时间,填土高度和沉降量,以时间为横坐标,纵轴上正方向以填土高度为坐标,负方向以沉降量为坐标,可以很方便地绘制实测“填土一时间一沉降量”关系曲线。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将一些明显异常点剔除。
4. 3数据的分析
根据实测“填土一时间一沉降量”关系曲线,将其拟合成某个函数曲线,进而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最终沉降量。常用的拟合曲线有双曲线和指数曲线。
4. 3. 1双曲线法基本原理
如图1所示,将实测沉降曲线上拐点B以后的部分按照双曲线拟合延伸。
由公式(3)可见t’和t' /s’关于和a线性变化,这样,如果有一组足够多的数据,就可以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到和a的值。
各时刻的拟合沉降值:;=so +s'
最终沉降量:一so+
4.3.2指数法基本原理
如图2所示,将实测沉降曲线上拐点B以后的部分按照指数曲线拟合延伸。
公式(6)中In ( ds/dt)和t是变量,如果有一组足够多的数据,就可以通过线性回归的方法得到、二值,即为最终沉降量。各时刻的拟合沉降值由公式(5)给出。
4.3.3分析
前面介绍的是数据分析的基本原理,所考虑的上部荷载假定为一次加载。但高速铁路对路基本体的密实度要求很高,在填筑过程中严格限制了每层的层厚,所以地基的上部荷载是分级加载的。基于地基的沉降是各级荷载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通过编制程序,将复杂的逐级加载问题交由计算机完成,进而拟合出较为理想的沉降曲线。
利用沉降曲线可以得到推算的总沉降量和工后沉降量,将其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可以对未来沉降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进而达到指导施工的目的。
5工程示例
5.1工程概况
该段地基采用袋装砂井处理,袋装沙井深8m,间距1.2 m,直径7 cm,地表设砂垫层,厚0. 5 m,中间铺设一层土工隔栅。地基各层各项指标见表1。
5.2沉降估算
按照0. 2标准确定压缩层,即压缩层计算到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比不超过0. 2,由此确定压缩区为表1中前4层,按照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的总沉降量为53. 8 cm,工后沉降量为2. 5 cm .
5. 3动态设计
2001年下半年,部分单位对施工组织计划进行了调整,有个别地段将提前铺轨,根据这一变化,应有关方面的需求,设计对未来沉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当前实测沉降量为27. 9 mm,根据现场资料,采用修正指数法和修正双曲线法对观测数据进行拟合,推算出未来沉降值和工后沉降量。根据这一推算结果,工后沉降量可以满足提前铺轨的要求。
6结束语
秦沈客运专线软土地基地段动态设计实践,在高速铁路建设过程中,引人动态设计的理念,可以有效地检校设计理论,并对施工组织能进行有益的指导。
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通过引导学生对数学信息的处理再现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建构主义认知学习理论是指导中学课堂创新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理论依据.特别是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对于指导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一分重要的意义.学习小是山教师把知识简单的传递给学生.而是山学生自己建构的过程.学习小是被动接收信息.而是主动地...
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成为困扰着国家、社会、教育者、家长以及大学生自身的一个突出难题,造成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试图从经济学的视角去分析这一问题,利用经济学中的不对称信息理论剖析大学生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并寻求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期待能为改善我国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状提供可以参考的理论依据。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信息不对称 众所周知.市场按其交易对象主要分为产...
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分析了国内外网络教学系统的现状,结合认知科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了自主学习、自适应学习与协作学习等三种教学模式,设计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块. 论文关键词:网络;建构主义;自适应;自主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系统也层出不穷.基于WWW模式的网络教学以Internet网为桥梁,缩短了教师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解决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这项工作不仅要求国家的经济能够持续稳定发展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还要求各地方政府采取更多积极有效的措施落实中央关于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各项政策要求。文章针对高校毕业生这一特殊的就业群体所面临的就业困境,透过政府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培育与调控的考量、分析,寻找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的有效途径。 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全球经济形势趋紧、总量大幅度...
采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分析了高职学生心理特点表现及影响因素,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方法及策略。一、高职学生心理与行为特点及其表现当代高职学生中多为独生子女,在家中享有特殊的优待和关照,这一方面给他们的身心发展和学习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他们在思想和行为上产生过多的依赖,部分学生表现出、"理和行为的不适应,具体表现为:1.性格方面:在体育课堂中,部分内倾型的学生好静少动,不善于交际,习...
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机械制图》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品尝学习的成功体验和乐趣,以便更快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现在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都不是很高,对抽象事物的接受能和思维理解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的对《机械制图》这一门课程来讲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探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机械制图...
充分运用电教媒体可以变革教学结构?优化教学情境和学生学习过程?促进学生主动发现、自觉领悟、自主发展?有效地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学习质量的效率。1提出问题和假设教育改苹深化发展的一个大的标志是教育卞体概念的提出。人的卞体性是人的素质发展与提高的关键因素。而现代教育技术正好是对学厂}一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能有效地控制教学过程中各因素促进教学结构的变苹和学习...
家训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先辈们数千年的教育经验,十分值得我们借鉴,尤其是“熏渍陶染”、“德教为先”、“情法兼施”等教育方法,对我们当下的教育工作仍然有着很好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家训”,又称庭训、庭诰,家范、家戒等,是用以规范家庭成员行为及处理家庭事务的一种准则。{它是中国传统宗...
语言走信忽的载体,也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培养交际能力走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中.创造友好的教学坏境,营造良好的交际气氛,开展丰畜多彩的课堂交际活动以及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师生之间建立融洽、健康的情感和人际关系,为有效实施各种教学手段典定基础1、精心设计课堂的开场白,活跃课堂气氛。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多年的教学实...
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的/}几命线,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是改苹和发展的最终体现。文草论述了开展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必要性,教学评价的功能、原则、内容及评价体系。建立、健个一套教学质量}}If控体系,对于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培养高素质的人刁有着积极的41用。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小断扩大深化,教育质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是改革和发展的最深...
影响因子:2.250
影响因子:0.2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460
影响因子:27.160
影响因子:1.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