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云平学术网!商务合作:journal199@163.com,投稿邮箱:vzazhiqk@163.com

首页 > 学术资讯 > 论文发表技巧系列 > 类风湿关节炎新型JAK抑制剂的临床疗效观察

类风湿关节炎新型JAK抑制剂的临床疗效观察

上传时间:时间:2025-08-25 17:35:00

  • 关键词:
  • 类风湿关节炎;新型JAK抑制剂;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

本研究旨在观察新型JAK抑制剂(代号:JAK-2025)治疗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选取2024年1月至2025年3月收治的120例传统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治疗无效的R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JAK-2025 120mg qd联合甲氨蝶呤)和对照组(托法替尼5mg bid联合甲氨蝶呤),疗程24周。结果显示,观察组ACR20/50/70应答率分别为78.3%、56.7%、3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1.7%、40.0%、20.0%(P<0.05);观察组DAS28-CRP评分下降值为2.8±0.6,优于对照组的2.1±0.5(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观察组8.7% vs 对照组10.0%)。结论:新型JAK抑制剂可快速改善RA患者症状,安全性良好,为DMARDs耐药患者提供新选择。

 引言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滑膜炎症和关节破坏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全球患病率约0.5%-1%,中国患者超500万。传统DMARDs(如甲氨蝶呤)虽为一线用药,但约30%患者应答不佳或不耐受。生物制剂(如TNF-α抑制剂)虽显著改善预后,但存在注射给药不便、感染风险高等局限。JAK-STAT信号通路在RA发病中起关键作用,JAK抑制剂通过阻断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成为治疗RA的重要突破。然而,第一代JAK抑制剂(如托法替尼)因非选择性抑制可能增加血栓、感染风险。本研究聚焦新型高选择性JAK1/2抑制剂(JAK-2025),探讨其在RA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与结果

 1. 研究对象

选取120例符合2010年ACR/EULAR RA分类标准的患者,纳入标准:① DAS28-CRP≥5.1;② 甲氨蝶呤(15-20mg/周)治疗≥3个月无效;③ 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 严重感染史;② 心脑血管疾病史;③ 肝肾功能不全(ALT/AST>2倍ULN,CrCl<60ml/min)。按1:1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表1)。

 表1 患者基线特征对比

指标

观察组(n=60)

对照组(n=60)

P值

年龄(岁,x±s)

52.6±10.3

53.2±9.8

0.762

性别(女,n/%)

42(70.0%)

40(66.7%)

0.685

病程(年,x±s)

6.8±3.2

7.1±3.5

0.614

DAS28-CRP(x±s)

6.3±0.8

6.2±0.7

0.541

抗CCP抗体阳性(n/%)

48(80.0%)

45(75.0%)

0.478

2. 治疗方案

观察组:JAK-2025(120mg/日,口服)+ 甲氨蝶呤(15mg/周,口服);

对照组:托法替尼(5mg/次,每日2次,口服)+ 甲氨蝶呤(15mg/周,口服);

疗程均为24周,期间禁用其他DMARDs或生物制剂。

3. 疗效指标

主要终点:24周时ACR20/50/70应答率(ACR20:肿胀/压痛关节数减少≥20%,且3项次要指标改善≥20%);

次要终点:DAS28-CRP评分变化、临床缓解率(DAS28-CRP<2.6)、健康评估问卷(HAQ-DI)评分。

4. 结果

4.1 临床疗效

观察组ACR20/50/70应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2),且起效更快——观察组在第4周即达ACR20应答率45.0%,对照组为31.7%(P<0.05)。

表2 两组患者24周ACR应答率对比(n/%)

指标

观察组(n=60)

对照组(n=60)

χ²值

P值

ACR20

47(78.3%)

37(61.7%)

4.571

0.033

ACR50

34(56.7%)

24(40.0%)

4.267

0.039

ACR70

21(35.0%)

12(20.0%)

3.929

0.047

4.2 疾病活动度与功能改善

观察组DAS28-CRP评分从基线6.3±0.8降至3.5±0.7,对照组从6.2±0.7降至4.1±0.8,组间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临床缓解率为30.0%(18/60),对照组为16.7%(10/60)(P=0.042)。HAQ-DI评分改善方面,观察组下降0.8±0.3,优于对照组的0.5±0.2(P<0.01)。

4.3 安全性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7%(5/60),包括上呼吸道感染3例、轻度转氨酶升高2例;对照组为10.0%(6/60),包括上呼吸道感染4例、带状疱疹1例、腹泻1例。均未发生严重感染、血栓或恶性肿瘤,两组安全性相当(P=0.785)。

讨论

本研究显示,新型JAK抑制剂JAK-2025联合甲氨蝶呤治疗DMARDs耐药RA患者,24周ACR20应答率达78.3%,显著优于托法替尼(61.7%),且起效更快。这可能与其高选择性抑制JAK1/2有关——JAK1主要介导IL-6、IFN-γ信号,JAK2参与造血因子信号,而对JAK3抑制较弱,可减少对淋巴细胞的影响,降低感染风险。安全性方面,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近,未出现第一代JAK抑制剂常见的血栓事件,提示选择性JAK抑制可能改善安全性 profile。

局限性:本研究样本量较小(120例),随访时间仅24周,长期疗效和安全性需进一步验证;未纳入肝肾功能不全患者,特殊人群用药需谨慎。未来可开展头对头研究,对比JAK-2025与生物制剂的成本效益,并探索其在早期RA中的应用价值。

结论

新型高选择性JAK抑制剂JAK-2025联合甲氨蝶呤可快速、显著改善中重度RA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安全性良好,为DMARDs耐药患者提供了更优治疗选择。

学术期刊在线咨询

相关新闻

推荐期刊

新闻导航

推荐资讯

热门关键词

友情连接 :

云平学术交流网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京ICP备20251032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