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技工学校拐工作的关健是抓好养成教育。文章分析了技工学校加强养成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技工学校养成教育的恩路和对策.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明确要求职业教育:“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行.要培养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的技能人才,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关键.长期以来,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多注重说教或抓典型、树模范、大张旗鼓地搞宜传的方式进行品德教育.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却忽视了对个人良好习惯的培养.而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确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一点一滴的养成.古希腊的哲人就曾经指出:“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德只能在习性或制约中寻求”.所谓“习惯成自然”,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就是其品德、人格的体现;国民的行为习惯,就是一个国家道德水准的体现。
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既包括正确行为的指导,更注重良好习惯的训练.它具有连续性、一贯性的特点。养成教育虽不是德育的全部,但却是德育中最实的部分,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它是德育的“质”的指标。
技工学校培养学生的定位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它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很强的市场生存能力,应当让企业拿了就能用.用了就说好。加强对学生在校期间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就是学生走向市场能否被认可的关键因素。
那么技工学校的养成教育应当怎样人手呢?
技工学校的养成教育应当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人校塑造阶段;第二阶段为在校养成阶段;第三阶段为就业强化阶段.侧重点应放在对各种良好习惯的训练,包括思维习惯、语言习惯的强化培训。训练的过程要注意细节管理,避免粗放式管理。
人校塑造阶段从新生入校开始。这一阶段因为学生刚结束义务教育或墓础教育,基本上还不能够惫识到自己已经走上一条职业之路,相应就会带来一些不良的习惯和产生对职业教育认识的偏差。所以,这一阶段非常重要,人校塑造阶段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以后养成教育的效果。人校塑造阶段训练的主要内容为严守纪律、遵纪守法教育与生活习惯训练。侧重职业理想信念的初步建立。采取的形式为军事化训练、内务检查评比、一日生活常规的训练、对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对专业方向的认识.在这个阶段,班主任的工作量很大,要紧密配合军训教官的军训,迅速熟悉掌握班上同学的情况和特点,工作时注惫随时纠正同学中出现的不良习惯,并加强对良好习惯的训练.要求班主任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和注重细节的管理方法.
在校养成阶段时间比较长,贯穿了整个学校学习生活阶段.在校养成与学习专业技能紧密结合.与学习专业技能相辅相成.好的习惯养成可以促进学风建设,而好的学风又将激励学生自觉养成好的习惯.所以这一阶段的养成教育必须与学风建设紧密相连。但良好习惯的养成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一个反复的过程,所以要求训练必须持之以恒,训练要有狠劲,不见实效决不收兵。同时,训练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六结合:(1)激发兴趣与严格训练相接合;(2)明确要求与具体指导相结合;(3)检查评比与自我评价相结合;(4)纪律约束与自我要求相结合;(5)反复强化与积极疏导相结合.(6)侧重养成与多层面跟踪相结合。
就业强化阶段为准备就业的前一至两个月.在就业前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对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保持就业稳定有很好的帮助。学生突然从学生阶段走向工作岗位,一时是很难适应环境的变化、人事关系的变化、劳动强度的变化.所以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以加强体能训练为主,执行严格纪律制度,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学会如何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方法,明确发展的方向.在强化阶段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当模拟工厂的管理模式。让学生在实际的训练中感受到工厂管理的方式。
技工学校养成教育是品德教育的基础,是学风建设的必要保证.只有把养成教育抓好抓实,才能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论文转载于论文天下: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free.10026582.1/
通过分析松柏煤矿斗岭矿区的煤层特征及产出规律,得出了矿区煤层主要分布在二叠纪晚世早期龙潭组上段,俗称“龙潭煤系”。煤系含煤35层,可采煤层为2,4,5三个煤层,相互以20"25m的间距产于煤系地层中,层位较稳定,但发育程度不同。4煤发育最好,其次为煤层。三可采煤层都属于不稳定型的第一种情况。矿区地质构造复杂,煤层赋存于被一系列逆(掩)断层和正断层所切割的倒转背向斜中。断层对...
本文通过对印度各级教育改革特点的分析,吸取其中成功的经验,对我国教育改革提出建议。 一、印度的教育现状及改革措施 印度教育经过独立后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大多数邦已实行“十、二、三”新学制。但由于印度两极分化严重,广大人民生活贫困;由于宗教和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人口增长率过高,愚昧落后的现象很普遍。因此,印度的教育存在着许多短期内难以克服的困难。例如...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因素。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直是政治课教师不断探讨的重要课题。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的心理成份之一,也是教学成败的一个关键。思想政治课的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强,是学生最缺乏兴趣的课程,这已成为政治课教学的主要障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贵阳市居民体育活动主体、体育活动条件、体育活动形式的内容进行调查,分析研究了贵阳市居民体育生活方式现状及构建体育生活方式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体育活动主体;体育活动条件;体育活动形式;体育生活方式 历史发展进程表明,在现代社会中,体育的意义、作用和价值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种变化突出表现在新世纪的体育已进人人们的休闲生活,已走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列中来,体育已成为...
从分析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变化入手,总结了当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得出现行的专业课程体系部分课程已不能适应毕业生就业需要。针对目前课程体系设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思路。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发展高等教育进程中较早设置的专业,作为农业经济和农业企业管理相结合的本科专业,为国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门人才。从外部条件来看,在市场经济...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在于广大的一线教师,而新教师作为教育的生力军,他们的教师素质将影响基础教育改革的进程和教学质量。而新教师的素质又是检验师范教育质量的标尺之一。师范教育的使命是培养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合格教师,因此师范教育应立足基础教育.导正教师信念。提高师范技能.培养能够胜任基础教育的师范毕业生。 教育是民族的基石,教育质量决定着国家和民族兴衰成败的命运。而新教师作为教育事业的生力军,他们的可...
教师侵权行为在我国部分地区中小学依然存在,本文旨在对其进行概念界定、现状分析、法律责任以及防范对策等方面作一些思考,以期对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有所启示。 关键词:部分地区;教师;侵权行为 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在我国部分地区依然存在,中小学教师侵权行为作为教育界、法学界及其他有关社会各界关注和争论的热点问题,更是教育法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部分地区中小学教师侵权行为的防范对策给予一些分析...
以解决如何在有限的学时中开展内容多、涉及面广的大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以及怎样弥合零起点和非零起点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差异等问题为主要目的,分析当前大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特征和教学现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内容、在大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如何应用和实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问题。一、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必要性最近几年,随着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计算机应用的日益普及,我国中小学逐步开设了‘...
就业市场的开拓和建设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完善的就业市场有利于提高学校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认真分析了目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有效开拓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对策。 l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困境 2003年是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规模后本科生毕业的第一年,当年的毕业生增幅达到46.2%,此后几年,我国每年大学毕业生以20%左右的速度快速递增¨。200...
社会激烈的就业竞争必然导致失业现象的存在,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遭遇困难。面对艰难就业市场,高校教育应分析大学生的就业优、劣势,适应就业竞争的要求,从教育理念、课程设置、教学形式上加强教育改革,提高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素质,努力适应社会对新时期人才的需求。一、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状况市场经济的激烈就业竞争使失业成为社会民众担忧的_个重要问题。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后,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使得大批的农业劳动力解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