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开展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建构主义的提出与建立对指导学习过程的研究和促进教学改革的进行具有普遍意义。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有独特的优势。
论文关键词:高科技时代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学模式
1问题的背景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是知识社会。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表明,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起点是科技的高速发展,其因果链是:科技的高速发展(挑战)学会生存(策略)学习化社会、终身学习自我教育学会学习。学校教育要探索学生的主体性学习,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传统教学现在还大行其道。具体地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利用讲解、板书和各种媒体作为教学的手段和方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学生则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在这种模式中,教师是主动的施教者(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学生是外界刺激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内容;教学媒体则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方法、手段。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四要素各自的作用清楚,彼此之间的关系明确,从而成为教学活动进程的一种稳定的结构形式。从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看,还未跳出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
2理论基础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开展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模式的探索,离不开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当前,教育理论学派林立,异彩纷呈,都不同程度地推进了教育教学的改革。其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因适应时代的要求而迅速崛起。“在教育心理学中正在发生着一场革命,人们对它叫法不一,但更多地把它称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笔者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构建新型的高中地理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建构主义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是对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正如皮亚杰在《发生认知论原理》(1981年)一书导言中指出的:“认识既不能看作是在主体内部结构中预先决定了的一它们起因于有效的和不断的建构;也不能看作是在客体的预先存在着的特性中预先决定了的,因为客体只是通过这些内部结构的中介作用才被认识的”。概括起来,建构主义有三个重要观点:①对个人以本身经验来解释现实、理解世界、赋予意义。(世界是个人头脑创建的,事物由个人方式理解。)②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情境性。③重视小组学习。
3新型模式的建立
3.1地理知识建构的适宜性
建构主义的提出与建立对指导学习过程的研究和促进教学改革的进行具有普遍意义。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有独特的优势:①学生有大量的地理知识的经验背景,有利于建构新知识。学习总要涉及到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学习者总是以其自身的经验,包括正规学习前的非正规学习和科学概念学习前的日常概念,来理解和建构新的知识和信息。作为生活在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中的学生,通过各种书刊、杂志、电视、电脑等多媒体及自身的生活实践,大脑不断地接受地理知识的刺激。②许多地理内容是真实性任务,有利于情境性教学。这种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如人类面临的沙漠化问题、水资源危机等都是情境教学的绝好内容。同时,多媒体的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提供虚拟现实,把火山、地震等内容设置成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地理的情境性教学锦上添花。③地理学习有较多的背景知识、真实性的任务及多元的解决问题的措施,都会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师组织社会性教学(合作学习、交互式教学)的有效性。如让学生讨论所在地的城市化问题、劳动力的迁移、城市交通的合理规划等,学生都会兴趣浓厚,积极参与。
3.2具体模式的形成
根据以上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分析,及其同地理学科结合的探讨,我们可以形成较明确的教学观念和思路。再以皮连生先生的“六步三阶段教学”模式(陈述性知识:注意与预期、激活原知识、选择性知觉、新信息进入原有命题网络、认知结构重建与改组、根据线索提取知识。)为线索,可建立以下四步模式。
3.2.1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开始上课,先放录像或多媒体课件的一些地理情境内容,如天体的运行、生态的破坏、地震火山的爆发等动态的、实况的内容,以展示现实中的、专家探索的过程或有待解决的问题,让学生去思考。由于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它不仅包括结构性知识,而且包括大量的非结构性的经验背景。这时,学生会根据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背景知识,试图去同化(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非人为的实质性联系)。此时,教师指出该情境中主要是要解决什么地理问题,如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森林的作用及破坏森林的后果等,即这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使学生思考的目标明确。并安排几分钟时间给学生浏览一下课本,把有组织的信息呈现给学生。事实上,这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了皮连生先生的“六步三阶段教学”模型的前三步:注意与预期、激活原有知识、选择性知觉。
3.2.2分组讨论
主动建构完成了前面的程序后,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进行讨论,这是建构主义提倡的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即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中的发言,是他们对新知识同化后的认知结构,由于各自不同的建构,发言也各异。如资源问题、能源问题、人口问题、环境问题等,学生针对此类问题都能讲出自己的见解。如通过炸开山体把从印度洋来的暖湿气流引到我国内陆、开发各种新能源的设想、向太空迁移人口等,都是出自学生之口。每个学生的发言,他们都在以自己的经验为背景建构对事物的理解,而通过讨论,可以使他们相互了解彼此的见解,从而形成更全面的理解,以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这是“六步三阶段教学的第四步:新信息进入原命题网络。
3.2.3代表发言
及时反馈各小组讨论的结果,派代表到讲台上发言。此时,各小组都会把自己建构比较成熟的结构拿出来亮相。如一个小组在讲“地热”时,用坐标来分析地热增温率,横坐标是深度,纵坐标是温度,并画出坐标图,这是书上所没有的,是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表现。通过这样的代表交流,学生的学习信息得到了反馈。对学生而言,可以不断地反思和深化自己的思考过程,有利于学生建构能力的发展。就教师而言,了解了学生的建构状态,为下一步的指导提供了依据。这一步是“六步三阶段教学”模式的第五步:认知结构重建与改组(陈述性知识)。
4结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认为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同时又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创设情境分组讨论信息反馈共建图式”的教学过程中,分组讨论和信息反馈,这两个环节主要是学生的主体性活动,也是整个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部分,在课堂教学的时间分配上也是最多的。在这两个环节中,学生把当前学习内容中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形成意义建构。“联系”与“思考”是意义建构的关键。创设情境主要是教师用客观事物激起学生的情感活动,并提供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知识。共建图式是教师指导学生去进一步探索,去发现规律,去主动地进行意义建构,使学生朝着有利于建构的方向发展。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景性。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在学习中的自主地位,强调学习中的情感因素。网络环境下的外语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语言应用技能训练为主要内容,这与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所主张和创造的学习环境相一致,本文分别对三者进行了分析并找出三者间存在的共性。 一、引言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为特点的...
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针;坚持已开展多年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改革考试方法,推出了系计式考试方法;开展多方面教学活动使学生逐渐成了教学活动主体,教师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和辅导者. 细胞生物学是一门具有边缘性、综合性和实验性的新兴学科,发展迅速。近年来,迫切感到细胞生物学无论从教材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很难适应目前教学进展。主要问题在于,教材越编越厚,具有明显的综述性质。...
教育实践中,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既有区又有内在关联。在一定范围内,传统教学方法具有现代性。能在新课标下实现教学的有效性乃至高效性。1.关于传统教学方法的界定。传统和现代的界定必然需要一定的标准,标准不一样,结果会不同。传统和现代有着紧密的联系,而一个绝对意义一卜的划分标准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为了研究的需要这种划分还是必要的。从宏观上,传统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方法是两种教学传统体系,也是互相对...
近几年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有许多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它们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启示,学习借鉴这些创新的理论,可为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提供一个越级提升与蛙跳式发展的机会。 教师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资源,积极推进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努力培养造就优秀教师,已经成为各国教育研究的关注点。近几年来,国外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关于教师教育以及教师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培养的研究非常兴盛,在...
工程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自古以来就体现着人类活动的目的性,一是对人(军用工程),二是对物(民用工程)。但是随着人类社会文明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工程活动主体的目的处于不断演化之中,工程创造活动已由当初的单一目的向多目的、多任务转变,而经济目的更是首当其冲。 论文关键词:工程活动主体;工程目的;演化过程 1工程和工程活动主体及工程目的 工程是人类的一种实践活动,古代早已有之,只不过没有如今的&l...
本文主要讨论了研究性教学策略给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带来的变化,提出了创设研究性教学的阅读问题情境,并用实例说明了研究性教学策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正在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受到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催生的一种全新的作为教学策略的研究性学习,则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去实践研究性学习。这种以教...
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制度是开放型教师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试图在全面认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的社会意义的基础上,审视我国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现存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以推动我国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制度的建立和教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对策 教师教育机构指凡是承担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和其他学校教育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机构,主要包括师范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多媒体技术与《机械制图》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机械制图》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品尝学习的成功体验和乐趣,以便更快更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提高。 现在中职学生的整体素质都不是很高,对抽象事物的接受能和思维理解能力都存在一定的差异,特别是的对《机械制图》这一门课程来讲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笔者结合教学实际,探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机械制图...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设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致使艺术设计教育不得不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艺术设计人才。教学理念的推陈出新,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是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的关键。文章对创新思维的基础、创新教学的核心、创新教学的过程及创新教学的实现手段等进行了探讨,提出建构科学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及与之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 这是一个不断变革着的世界,传统的教育模式正...
从向综合化发展和突出现代教师教育特色的角度,分析了当前师范大学的发展和改革共识,同时指出师范大学改革面临的种种困境,提出必须通过持续的深化改革,师范大学才会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20世纪末以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进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变革,如合校、扩招、缴费上学等,这些变革给我国高等教育带来了崭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师范大学受到外部形势挑战和内部发展需求双重的压力,也进行了大幅度改革,整个体系发...
影响因子:2.360
影响因子:11.719
影响因子:2.71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01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40
影响因子: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