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主要讨论了研究性教学策略给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带来的变化,提出了创设研究性教学的阅读问题情境,并用实例说明了研究性教学策略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近年来,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正在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受到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作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理念催生的一种全新的作为教学策略的研究性学习,则是从教师“教”的角度去实践研究性学习。这种以教师通过引发、促进、支持、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就被简称为“研究性教学策略”。
教师的研究性教学策略与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是相互依存的关系。教师实施研究性教学策略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进人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进行学习的状态,即“研究性学习状态”。在教师成功实施研究性教学策略的情境下,学生既是研究性学习活动的主动者,又是教师研究性教学策略的受动者。
为了适用这一发展需要,在阅读教学中,英语教师必须充分了解研究性教学策略给英语阅读课程与教学带来的种种变化,认清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实施研究性教学策略的必然性,努力学习研究性教学策略与英语阅读课程整合的基础理论。
1研究性教学策略引发英语阅读教学的变化
研究性教学策略对英语阅读课程带来的巨大冲击,表现在英语阅读课程实施层面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其中,英语阅读教学环境、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师生角色方面的变化最为显著。
1. 1教学环境的变化
与传统的静态的教学环境相比,研究性教学策略为英语阅读教学构建了一个开放的动态阅读教学环境,教学环境不只局限于“场所”,而是包括“阅读资源、教学模式、教学策略、阅读氛围、人际关系”等要素,它与教学活动共存共生。
1.2教学方式的改变
在研究性教学策略中,教学方式由传统的“教”为中心逐渐向以“学”为中心转变。单一的班级授课制转变为个别化教学、小组教学、班级授课、协作学习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由原来单纯的词句讲解、归纳与演绎的讲解转变为“主动探索”、“协作学习”、“会话商讨”和“意义建构”等多种新型阅读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1.3教学过程的转变
基于研究性教学策略的英语阅读教学,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共同探求新知的过程。教学不再是教师踏实地实施课程计划,而是师生通过问题探究、协商学习、意义建构等活动,将教学活动转化为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过程,学生在自我探究、自我发现、自我建构的基础上获得知识、形成能力。
1.4师生角色的变化
教师从传递英语知识的权威转变为学生英语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设计者、开发者、社会语言文化的诊释者、教育的研究者和学生的合作伙伴。而学生则从被动接受的知识容器和知识受体转变为主动建构的知识主宰、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学生在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中,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丰富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设研究性教学的阅读问题情境
在研究性教学中,问题探讨是一种教学模式与方法。其基本理念在于激励、强化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参与意识为着眼点,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开放而又活泼的学习氛围。在研究性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教师应以研究性学习中思维活动的几个主要指向,即从证据(知道了什么?如何知道的?)、观点(从谁的观点来看?从什么角度立场?)、联系(彼此之间如何联系?原因与结果是什么?)、推测(倘若·……会是怎样?有没有变化?)、适宜性(它为什么重要?它的全部意思是什么?)这个体系为基础,根据阅读教材的具体内容开发出适宜的基本问题。基本问题在具体方向上驱动着具体的教学过程,通过让学生集中关注那些有着意义结果的问题,便产生了以探究为特征的活跃的课堂气氛。从回答问题的角度思考教学内容,这是研究性教学问题情境创设的关键,它打开了驱动学生探究的问题之门。课堂教学从熟悉的内容授受中解脱出来,进人学生主动探究的未知领域;工作的焦点由教师转向了学生,转向了一种更具建构性的方式—要求学生自己发现问题的道理和意义、探究问题并提高自己,它将给人(包括教师和学生)以深刻的满足感。
以(Managers for the Twenty一first Century》为例,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之前,可以根据主题的指向或话题的核心,提出相关的热身问题(Warming一 up questions),如What do you suppose to be a good manager’s central role? How do you think managers for the 21”century will be different from managers to-day? What do you think will cause the difference?这些问题可能引发多种可能的答案、观点及导致其他问题的研究方向。因此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会下意识的关注这些问题,仔细审视文章的整体内容,区分重要和非重要观点,并在阅读中运用概括信息策略,对文章内容进行取舍与浓缩,整理出文章主要内容的梗概,这是较难的认知活动,它能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能力。
3研究性教学策略在课堂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对于研究性教学策略在课堂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应着手一个基本环节,即研究性教学策略下英语阅读教学设计的探索。
一般来说,研究性教学策略下的阅读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人手:
一是借助“模式”教学:创设情境,诱导深入—放手自学,独立思考—组织讨论,交流成果—质疑问难,评点整合—拓展提高,课外延伸。
二是运用“策略”阅读:主要有情境与体验策略、习得与操练策略、反思与评价策略。
三是利用“专题”阅读,即建立问题库和课题目录;制定研究方案,建立协作组;占有信息,汰选组合,形成见解;展示成果,交流成果,物化成果。
其中,借助“模式”教学是课堂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最广的,“策略”阅读与“专题”阅读都是建立在“模式”教学的基础上深化而成的。在这里,需要认识到的是:模式不等同于模式化。所谓“教无定法”这句至理名言反映了课堂教学的复杂性和灵活性,反映了课堂教学中突出的艺术性的色彩。对于研究性教学来说,也是如此。
下面就以文章(Preserving Our Planet》为例,具体谈谈“模式”教学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步:创设情境,诱导深人。
上课之初,教师先在黑板上写下Preserving Our Planet,并在preserving和planet两词下划线,然后从证据、观点、联系、推测、适宜性这lL个角度提出问题:What kinds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ave ap-peared on our planet in recent years? Do you know how much damage human activity is doing to the environ-ment? Have you got some ideas about how to preserve our planet?学生们就围绕这些问题积极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协作学习的方式来形成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说不出英语的直接用中文回答,然后老师把一些关键词写在黑板上,如:global warming , ozone depletion ; acid rain,等等。
第二步:放手自学,独立思考。
接下来,教师请学生自主地阅读《Preserving Our Planet》这篇文章,并要求学生找出每个段落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 ),使学生对文章有了初步的整体感知,然后要求学生再回过来思考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同时在理解的基础上,大胆地提出问题,并具体分析这些问题的回答。如:What if there is no car in the world? Wh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 so important
第三步:组织讨论,交流成果。
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别进行“个人探究”和“小组研究”,列举出人类造成的一些环境问题( environmental problems humans should be responsible for) , [.}及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等等,从而引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可持续管理(sustainable management ),并将一些关键词列在黑板上。这样在对所提问题进行分析归类的同时,学生也掌握了一部分单词。
第四步:质疑问难,评点整合。
在学习并掌握了有关词语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疑难句型,并且用新的情境加以操练,使学生在掌握文章的内容,完成了英语阅读教学的基本任务的同时也掌握了单词、句型,达到了疏通文意的效果。
第五步:拓展提高,课外延伸。
在学习并掌握了有关词语和句型后,要求根据所讨论的话题写一篇短文,内容要求涉及以下三点:1、近年来,地球环境遭到严重破坏;2、原因及危害;3、我认为应采取的措施。通过短文写作,深化对所学词句的理解,并广泛地加以应用。
研究性教学模式与其他教学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最大的区别在于研究性教学模式更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不是把知识直接展示给学生,而是需要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一步一步地自行探究或者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探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使学生获得更大、更多、更广泛的自主权。这种教学既是对教师的一种挑战,同时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挑战。对教师来说,是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努力和不断地探索的。事实证明,在开展研究性教学策略的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积极探究的成分增多了,英语学习的兴趣也更浓了。
瑞典教育在20世纪60年代迎来了发展的高潮期,从最初教师教育计划到后来的在职培训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因此教师以及相关教师教育的一些事件与这些任务和期望有着非常迫切和复杂的关系。一般来说,这包括为教师提供合适的职业支持和培训,还涉及到如职业道德、职业结构、教学思想、教学文化、策略中心,教育质量以及教育研究在职业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等等。 一、引言 在瑞典,不同群体的人们之间的生活水平已经变得很接近...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现代性的一个后果。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解长期以来存在着误读。本文在厘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涵义的基础上提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刚刚开始,正在由输入状态走向双向流动的鼎立状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而形成的,是现代性的一个后果。所谓国际化也就是国家间联结的增强。在中世纪,整个欧洲不同地区人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联系,然而“横贯欧洲大陆的基督教世界、伊斯兰的乌玛...
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一个成功的导入法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和兴趣,能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本文试对历史课堂导入法进行了探讨。新课导人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或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课堂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中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它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心设计导人方法,能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兴趣,使...
公路客运在与铁路客运进行激烈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局面,铁路客运给公路客运 带来全方位、深层次的冲击。面对这一形势,公路客运必须对自己的战略重新定位,找准适合自己并能发挥自己优势的目标市场。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公路客运要通过并购做强做大,取得规模效应。对目前的态势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公路客运并购的必然性,然后从公路客运自身的问题研究出发,结合公路客运的特点,指出横向并购应是公路客运并购选择的主要模式,并对...
好习惯的保持是人的良好素质、优良品质的外在表现。培养高中艺术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具有重大意义。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要由家长、班主任、老师、学校密切配合。对艺术生要更加关爱,要用好奖惩机制,要及时抓住其闪光点表扬奖励,使之树立自尊、自爱、自强的观念,树立只要不断努力就能成功的信念。英国哲学家休漠说:“习惯是人生的伟大指南”。好习惯的保持是人的...
英语新课程改革的重点是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本文认为学生的写作却I练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础训练,包括阅读、背诵和复述三项内容;二是写作实践,包括仿写、指导写作、自由写作和连续写作四个阶段;最后是修改完善,包括自改、教师面批和多层面修改三个环节。经过这样的层层递进和循环往复,学生不但能...
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有其广泛性、多样性、灵活性等特点,我们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特殊性,积极创新教学模式,逐渐形成了体现课程特色的点面结合范式。点:即开展专题化教学,抓住理论教学这个根本点;面:即充分发挥高校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编织校园大形势政策教育之网,强化自身实践教学。点与面相结合,使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渗透到丰富的实践活动之中,促进形势与政策教育向活动化、经常化和持续性方向发展,...
我国的教育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形成了培养统一型人才的基本模式。使学生习惯于按常规办事,善长继承和模仿,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创新精神,不具备创新能力。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的需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化,探索一种崭新的能够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模式就愈发显得重要了。 一、探索创新教学模式的思想准备 1.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 建构主义作为认知学习理论的新发展,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师角色、学习环...
文章根据处理某隧道坍方的工程实践,论述了公路软弱围岩段隧道施工应尽早封闭成环、重视监控量测工作、加强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对同类围岩隧道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1工程概况 某隧道为分离式隧道,设计净空断面为14.0m×5.0m,曲墙复合式衬砌结构。按新奥法施工,进出口段采用大管棚、超前小导管、型钢支撑或超前锚杆、钢格栅拱架成洞。隧道特点:①隧道地处丘陵地貌,山坡坡度约为10°~3...
讨论贵州大学图书馆自迎评工作以来所发生的变化,与此分析产生变化的原因。 图书馆的构成,主要包括文献信息资源、读者、工作人员、技术方法、建筑与设备等基本要素,这些要素的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构成了图书馆这个发展着的有机体。其中,文献信息资源是图书馆赖以生存和开展工作的物质基础,读者是图书馆的服务对象,工作人员是图书馆活动的管理者和组织者,技术方法是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基本手段,建筑与设备则是图书馆的物质...
影响因子:0.200
影响因子:0.938
影响因子:1.673
影响因子:0.790
影响因子:3.080
影响因子:0.610
影响因子:0.370
影响因子: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