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云平学术网!商务合作:journal199@163.com,投稿邮箱:vzazhiqk@163.com

首页 > 学术资讯 > 行业要闻 > PROTAC技术攻克BRD4不可成药靶点

PROTAC技术攻克BRD4不可成药靶点

上传时间:时间:2025-07-29 15:48:58

  • 关键词:
  • PROTAC;技术攻克;BRD4;不可成药靶点

在药物研发的漫长征程中,“不可成药"靶点曾被视为难以逾越的高山。这些靶点因缺乏传统小分子结合口袋或结构复杂,长期无法被常规药物有效干预。然而,PROTAC®技术的出现,正以革命性的方式改写这一局面——它像一把分子级别的"智能剪刀”,能够精准识别并降解致病蛋白,为攻克传统疗法束手无策的疾病带来曙光。

BRD4:表观遗传调控的"枢纽蛋白"

含溴结构域蛋白4(BRD4)作为表观遗传调控的核心因子,在炎症性疾病和多种癌症中扮演关键角色。这种蛋白通过识别组蛋白上的乙酰化标记,调控基因转录网络的"开关",但其缺乏传统药物所需的明确结合位点,长期被归类为"不可成药"靶点。清华大学团队的研究揭示,BRD4还能形成特殊的生物分子凝聚体(biomolecular condensates),这种动态结构进一步增加了靶向难度。PROTAC®技术通过同时结合BRD4和E3泛素连接酶,给目标蛋白贴上"降解标签",使其被细胞内的"垃圾处理系统"——蛋白酶体识别并清除,从而绕过了传统抑制剂的设计瓶颈。

临床突破:从实验室到病床的加速度

目前全球已有13款靶向BRD4的药物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其中PROTAC®分子表现尤为亮眼。Arvinas公司开发的候选药物在I期试验中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三个剂量组(35 mg、70 mg、140 mg)均未出现剂量限制毒性,且未观察到2级以上不良反应。更令人振奋的是,2025年公布的III期VERITAC-2试验数据表明,基于PROTAC®的Vepdegestrant在治疗ER阳性乳腺癌时,疗效显著优于传统药物氟维司群。这种"以降解代抑制"的策略,正在将BRD4靶向治疗从概念验证推向实际应用。

技术优势:精准医疗的分子蓝图

与传统小分子药物相比,PROTAC®具有三重独特优势:

1.靶点范围革命性扩展:如同为药物设计装上"广角镜头",能识别蛋白表面的任何可结合区域,而不仅限于活性位点;

2.作用剂量显著降低:因其催化降解特性,药物分子可反复利用,临床前数据显示纳摩尔浓度即能实现持续效果;

3.克服耐药性潜力:通过彻底清除靶蛋白而非暂时抑制,减少了突变逃逸的可能性。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的"PROTAC-target protein-LLPS"研究方法,更是将这项技术与生物相分离理论结合,为理解BRD4凝聚体的动态调控提供了全新工具。这种多学科交叉的创新,正推动PROTAC®从单纯的降解工具升级为探索细胞奥秘的"分子探针"。

未来挑战:跨越"最后一公里"

尽管前景广阔,PROTAC®的临床转化仍面临递送效率、组织选择性等瓶颈。当前进入II期试验的BRD4靶向PROTAC®药物,需要平衡分子大小与细胞穿透性——就像设计既要能钻过门缝、又要扛起重物的"微型机器人"。此外,如何精确控制降解程度以避免过度清除必需蛋白,也是优化方向。行业正在探索双功能分子工程、组织特异性载体等解决方案,这些突破将决定PROTAC®能否真正成为临床常规武器。

在创新药研发的马拉松中,PROTAC®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跨越从实验室到患者的距离。随着对BRD4等靶点认识的深化和工程化技术的进步,这种"定向清除"策略或将成为攻克疑难疾病的通用平台——它不仅重新定义了"可成药性"的边界,更预示着精准医疗即将进入"蛋白质组调控"的新纪元。



学术期刊在线咨询

相关新闻

推荐期刊

友情连接 :

云平学术交流网属于综合性学术交流平台,信息来自源互联网共享,如有版权协议请告知删除,ICP备案:京ICP备202510320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