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抑郁有很多常见的修饰词,如神经症性、精神病性、内源性等;DSM中与抑郁相关的术语也很多,如恶劣心境、重性抑郁、混合特征等。然而,以上这些都不是独立的生物学诊断实体;当患者发展为难治性抑郁(TRD)时,这些概念对后续治疗的指导意义有限。
我们不妨换个思路,从临床观察到的病因学出发,更好地理解及“提纯”难治性抑郁的诊断。基于本文作者的经验,临床中有五类最常见的难治性抑郁;这种划分方法难免会有遗漏,但这五种类型或许足以涵盖大部分患者。重要的是,每种类型想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所需要的治疗选择是不同的。
社会心理应激相关
临床常见的情况包括:工作方面的挑战,经济入不敷出的威胁,不安全的生活状况/环境,以及环境方面的压力/污染(如,噪音、光照、空气质量)等。
显而易见,针对这一类抑郁患者,消除或减少应激源是最直接的治疗方法,但现实中往往很难做到。针对难以应对的社会心理应激源,有多种心理治疗形式可以直接解决。几千年来,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原理帮助很多人成功管理了他们无法改变的情况。CBT创始人之一Aaron T. Beck曾引用罗马皇帝Marcus Aurelius的名言:
“如果你被任何外在的事物所困扰,那么困扰你的并不是那个事物,而是你对它的判断。现在,消除这个判断的能力就紧握在你自己手中。”
同样,人际治疗(IPT)也可以直接解决问题源头,但可获得性远远不及CBT。目前已经有实施CBT的App,且几乎与线下治疗师提供的个体CBT一样有效;如果再配合一些电话和文字上的支持,则疗效等同于线下治疗。
对于慢性社会心理应激相关的患者,抗抑郁药有用吗?对于很多患者而言,有用。然而大家担忧的是,这种情况下抗抑郁药带来的主要益处仅仅是让人情感迟钝或麻木而已。这个听起来似乎是CBT所能带来的效果,但CBT并不会像抗抑郁药那样,让患者的其他情感反应“一起迟钝”。抗抑郁药导致情感迟钝的现象十分常见,发生在20%-94%的患者中,甚至连无症状的志愿者在服药后也可能出现。
童年创伤相关
临床常见的情况包括:情绪忽视或虐待,躯体及性虐待,躯体应激(如,持续营养不良),以及父母/子女气质类型极端不匹配所导致的严重依恋问题等。
Teicher等指出,童年创伤与“分子及神经生物学的一系列级联变化相关,这些变化使得有虐待史的患者区别于没有虐待史的患者。” 他们引用了国际抑郁症优化治疗预测研究(NCT00693849)的结果:抗抑郁药治疗可以帮助84%的没有虐待史的抑郁患者达到治愈,而这一比例在有虐待史的患者中仅为16%。
童年创伤同样与心理治疗转归更差有关,但仍有心理治疗可加以考虑。例如,针对有童年虐待史的女性患者,一项发表于JAMA Psychiatry的研究比较了认知加工疗法(CPT)与针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辩证行为治疗(DBT-PTSD)的效果。结果显示,DBT-PTSD组患者中有58%达到症状治愈标准,包括抑郁症状,而CPT组的这一比例为41%。这些数据至少表明,对于有显著童年创伤史的抑郁患者,心理治疗是需要考虑的重要治疗手段。
躯体状况或其治疗相关
临床常见的情况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卒中后抑郁及血管性抑郁,产后抑郁,以及与干扰素及他莫昔芬相关的抑郁等。
针对继发于躯体状况或其治疗手段的抑郁,可以考虑解决躯体问题或更换治疗手段。然而在真实世界中,这一做法可能也不太容易或不完全可行。
这个领域也有一些新的研究进展。例如,用于治疗产后抑郁的神经活性类固醇的出现是一个令人兴奋的进步。然而,任何新的治疗手段都带有未知的风险,而这些风险只有在使用多年之后才会显现出来。
在抗抑郁药治疗的基础上(或替代抗抑郁药治疗),行为激活治疗(BAT)等手段也值得考虑。例如,南卡罗来纳医科大学霍林斯癌症中心正在研究基于App开展的BAT治疗,并且已拥有减轻抑郁症状的初步证据。
双极性相关
首先,按照维度的视角,单相抑郁与双相障碍之间并无绝对界线,很多抑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双极性(bipolarity),表现为抑郁症状+数量及严重度不等的躁狂症状的混合状态。此外,这些躁狂症状可能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广泛性焦虑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症状存在重叠。
难治性抑郁患者存在双极性的比例很高。例如,被转诊至某专科门诊的难治性抑郁患者中,多达80%存在很强的双极性,强到足以换用以心境稳定剂为基础的治疗方案。未能识别微妙的双极性可能导致多轮抗抑郁药治疗失败;例如,一个精神科诊疗项目纳入了很多双极性未被识别的抑郁患者,这些患者在转诊前平均使用过2.7种抗抑郁药。
抗抑郁药可诱发躁狂发作及混合状态,尽管不算多见。因此,混合状态不建议使用抗抑郁药单药治疗,而心境稳定剂是最重要的选择。如果患者在联用心境稳定剂与抗抑郁药时仍出现混合状态的表现,可考虑逐渐减停抗抑郁药;一项病例系列研究显示,此举有助于减少自杀风险和焦虑。
Calkin等开展的一项研究(NCT02519543)表明,针对一些难治性双相抑郁患者,二甲双胍有望减轻抑郁症状。使用二甲双胍后胰岛素抵抗指标恢复正常的患者中,有80%MADRS评分变化达到有效标准;那些胰岛素抵抗指标没有恢复正常的患者中,这一比例仅为40%。
其他情况
例如,不存在上述四种情况,由典型的抑郁症发展为难治性抑郁。
此时可以考虑那些常规的增效治疗手段,如不同的心理治疗,锂盐或甲状腺素增效治疗,光照治疗(非季节性抑郁也可以使用),以及某些新选择。例如,赛洛西宾抗抑郁的潜在机制包括调节默认模式网络,进而可能对存在创伤史的抑郁症患者也有效。
结语
面对难治性抑郁,“治不好的时候,请质疑你的诊断”仍然很重要。在重新定义抑郁类型时,我们也可以重新定义什么是“抗抑郁药”,并为每一位具体的患者选择最安全、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尽管抗抑郁药非常有用,有时候甚至可以挽救生命,但风险也不小;有些时候,相比于安慰剂,抗抑郁药所能带来的获益很小。
笔者在长期的中医临床工作实践中,运用中药汤剂、针炙、结合推拿按摩的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取得较好的效果。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西医的现代病名,中医称腰痛症、跌打损伤、挫伤和扭伤。 笔者在临床早期遇到腰痛和坐骨神经痛的患者,治疗效果也不理想。后来听说...
GenAI使用规定写作和评审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generativeartificialintelligence,GenAI)是指具有文本、图片、音频、视频、数据、代码、模式等内容生成能力的模型及相关技术。GenAI正在影响和改变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为维护科研诚信,防范学术不端,确保科研过程和成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及透明性,《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中华医学会杂志社)对在医学科技论文写作和评审...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重要文件,对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这份文件明确指出,将严肃查处医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进一步净化医疗行业环境,维护患者合法权益。这一政策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医疗行业监管正在向更精细化、更严格化的方向发展。政策背景:行业乱象亟待整治近年来,随着医疗需求的快速增长,个别医务人员存在收受红包、过度医疗、服务态度恶劣等失德行为。这些行为不仅损...
当“合规高压+降本增效”成为行业主旋律,药企营销面临三座大山:数据孤岛、合规风险、ROI模糊。以下用1个框架、3个场景、5个动作,拆解可落地的拆弹路径。一、把三大痛点放进一张图 把营销链路拆成“数据—行动—结果”三环: 数据孤岛→环断在“数据” 合规风险→环断在“行动” ROI模糊→环断在“结果” &...
在职称聘任的激烈竞争中,许多专业人才将考试合格视为通往成功的唯一路径,却不知盲目追求分数背后潜藏着致命的职业发展陷阱。当一位教师耗费数月刷题通过专业知识测试,却因教学案例分析的薄弱被评审组质疑;或当公务员考生以高分通过笔试,却因政策解读能力的缺失在面试中铩羽而归——这些真实案例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考试合格证书可能成为掩盖能力短板的遮羞布,而非职业晋升的通行证。雷区一:知识搬运工的思维陷阱专业考试的...
在医疗创新领域,专利保护是技术成果转化的核心环节。无论是医疗器械的机械结构改进,还是药物配方的分子设计,抑或是诊断技术的算法优化,都需要通过专利申报构建法律护城河。本文将系统解析医疗专利的五大类型申报要点,帮助创新者规避常见陷阱。医疗器械专利:从原理到结构的双重保护医疗器械专利通常以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为主。实用新型专利侧重保护器械的物理结构创新,例如新型手术钳的齿轮传动设计,这类专利审查周期较短(...
在医药创新的浪潮中,两项突破性进展近期引发行业高度关注:一款不限突变类型的基因疗法向美国FDA滚动递交上市申请,以及阿斯利康公布的潜在“first-in-class”小分子药物III期积极结果。这两项进展分别代表了基因治疗与小分子药物领域的尖端探索,或将为患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治疗选择。基因疗法的“广谱”突破:从精准靶向到普适性治疗传统基因疗法通常针对特定基因突变设计,例如欧盟批准的Skysona仅适...
1、引言设备、管线等的安装涉及多个专业的互相协调,设计阶段由各个专业独立出图,机电管线的综合布置属于粗放管理,经常给后续的施工带来管线碰撞等的问题[1,2],同时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使用者的体验感受,因此传统设备安装技术亟待改进。2、BIM辅助整体预制装配式设备安装技术目前建筑行业机电设备安装过程中的水泵站、制冷机房、消防泵房等管道安装大多采用卡箍连接工艺,工艺较为成熟,与BIM建模技术可以有效联合...
在全球医药行业加速迈向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关键节点,摩熵数科与柯基数据正式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整合各自在医药行业洞见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的优势,共同打造医药企业级Agent知识平台。这一合作不仅标志着医药行业知识管理范式的革新,更被视为推动产业链协同创新的重要基础设施升级。破解行业痛点:从数据孤岛到智能中枢当前医药企业普遍面临多重挑战——研发周期漫长、供应链协同效率不足、跨系统数据割裂等问题制约着行...
新京报讯(记者冯琪)4月10日,教育部通知,第二批拟遴选1000所学校参与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推动在校园内配备急救设施设备,加强教职工、学生急救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等,提高师生急救技能,增强学校应急管理能力。 2022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名单,北京理工大学等201所学校入选,其中高校72所、高中64所、高职53所、中职12所。在全面总结首批全国学校急救教育试点工作成效...
影响因子:5.06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200
影响因子:0.28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6.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