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述大学文化与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内涵,阐释了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发展的关系。并对制约当前大学图书馆文化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对今后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有所帮助。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开始由扩张的竞争逐渐转入内涵建设的竞争.代表大学内涵建设的大学文化研究开始提上日程,也日渐成为高等教育工作者重视的课题。大学图书馆文化不仅仅是大学文化的基本构成要素,其本身还是大学文化的一个缩影和象征。因此。无论是为了着力建设大学文化,还是大力发展大学图书馆事业,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建设与研究都应成为新时期图书馆人重新思考的重要内容。
1 大学图书馆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研究大学图书馆文化.首先应当明确大学文化的内涵。大学文化就是以大学为载体。经过长期办学实践,通过历届师生传承和创造。历史地积淀、选择、凝炼、发展而形成的精神成果,是高校的价值追求和内在灵魂。大学是以探索、追求、捍卫、传播思想和文化为目的。以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公共知识分子为主责,继而负有引领社会先进文化、创造先进文化、引导社会价值观、规范社会行为的使命.对人类文化素质改善和提高、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具有不可替代的重大公共影响力和推动力的文化组织。因此,对大学而言,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本分和本真。
大学文化要素具体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等几种形态。大学文化的生成就是这几种形态之间的内聚与整合过程。即以物质文化为依托,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行为文化为外显的一个有机统一体。
大学图书馆文化是大学图书馆及其工作人员。以大学文化为背景。以图书文化为基础.在图书馆信息资源管理和提供利用服务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特殊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准则、道德规范、心理态势、知识体系及外在形象等意识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总和。应该说。大学图书馆文化是在特定的“土壤”中生长和发育起来的。这块“土壤”就是大学图书馆的建筑、环境、图书、制度、工作人员和读者。而这块“土壤”为大学的一部分,从这块“土壤”中培育出来的文化理所应当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大学图书馆的馆舍、设施、图书、环境、布局、美化等各个表面,既是大学图书馆文化的物质载体.同时也是大学文化的物质载体,它是大学和大学图书馆精神文化的外在表现。受大学图书馆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制约,具有从属性、被动性,人们往往从这些物质文化形态上看出这个图书馆及大学的精神面貌。
(2)大学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属于大学文化的制度层面。它以图书馆内部先进的组织管理模式以及各种成文或约定俗成的规章制度为表现形式.是大学图书馆群体应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的总和。没有制度文化的保障。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建设将成为一句空话。
(3)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学习过程中的所产生的各类活动文化属于大学行为文化。它包括领导行为、中间管理人员的行为、其它工作人员自身的行为、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及其他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处世行为等,它是大学文化中外显的行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图书馆精神文化是在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意识和文化观念.是一种以意识为形态的深层文化,主要表现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思想意识、文化素质和职业道德等多个方面。它是整个大学图书馆文化的核心部分,既体现了历史精神。又充满了时代气息。是大学图书馆文化的精髓,它与大学精神文化一脉相承。同时又充分展现图书馆所特有的文化品位。
2 大学图书馆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关系
2.1大学图书馆是体现和传承大学文化的栽体
图书馆是一所大学的文献信息中心和集散地.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也是大学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同时也是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有人比喻图书馆是大学的心脏。从图书馆的建筑到内部的环境无不体现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图书馆通过其特有的教育和服务功能在一代代的师生中传承着大学文化精神。正如黄达人所说:图书馆是大学的象征、是地标。
2.2大学图书馆是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
大学图书馆的作用不仅具有教学辅助及科技咨询等作用,而且更重要的是起到传承文化的作用。置身于其间。你应当不自觉在感受到一股清新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感受到一种浓重的文化氛围把你包围,你会自觉不自觉地为其所感染.从而融化为这种文化的一部分。一所大学.要不断传承发展其独有的大学文化,同时,也要不断创新发展大学图书馆文化与主相适应。
2.3大学图书馆是大学文化服务育人的课堂
服务育人是大学图书馆的基本职责。发挥图书馆的教育职能为培养人才服务.越来越受到大学的重视。现代大学图书馆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图书馆的服务已渗透到教学科研的各个环节,参与到大学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一是图书馆通过丰富的馆藏向读者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可以帮助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为师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图书馆利用自身的电子资源和网络资源优势.引进优秀的电子读物、各种文献数据库和爱国主义影视资料.用正面向上的数字资源信息引导学生,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其网络资源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三是图书馆是人类精神文化的宝库.通过宣传推介古今中外的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最新的信息资源,通过深层次的知识整合后的服务。满足读者不同的信息需求.从而提高读者创新求知的文化素质和教学、科研能力。图书馆历来是高校教师进行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图书馆通过为师生提供良好的阅览条件和读书环境.使学生受到知识和人文环境的熏陶。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知识素质和人文素质,而且对于培养良好的校风和学风,从而形成优秀的大学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3 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制约因素
3.1资金因素
目前,各个大学由于扩张都相对带来了资金短缺的负面效应,经费供需矛盾都表现较为突出。财务运行困难较大。一是由于大学的合并、换建,需要大量贷款用于学校后续发展,学校从整体运行方面来考虑,即使没有削减图书采购经费,也会削减图书馆其它方面的建设资金。二是大学图书馆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学校拔给的固定运营经费。自筹及吸纳社会资金的能力较弱.加上有些大学管理制度的限制.大学图书馆没有独立经营的权力.从而也就失去了自身造血的能力。资金因素的制约,致使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进程缓慢,渐渐落后于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进程,从而影响着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推进。
3.2资源因素
当前,大部分大学图书馆现有存量信息资源还不能满足进一步提高读者服务质量、保持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一是图书总量不足,特别是新书购人的比例明显偏低。二是图书馆的电子信息资源的建设步伐还远远跟不上信息技术发展的速度.大部分高校基本没有形成为本校学科专业提供完备服务的电子资源信息库。三是图书馆馆舍的面积及现代化设备等.都与现代大学图书馆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相差甚远。
3.3人才因素
大学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的教学辅助机构,其人员的整体素质明显低于大学教师的整体素质,这也是不争的事实。在许多大学里,图书馆往往成为接收引进人才家属的部门,许多在竟聘过程中无法适应教学、实验等岗位的人员也被安排到图书馆来.而图书馆专业人才的引进又往往不是学校总体发展过程中引进人才的重点,专业人才的短缺严重制约着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特别是大学领导者对图书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在待遇和人员的后续发展出路等方面给予的政策也不多,从而致使大量人才外流.而图书馆紧缺的高水平计算机人才却无法引进.更无法留住,使大学图书馆在建设发展过程中往往受制于人才的紧缺。
3.4观念因素
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过程中,严重受到“书本位”观念的制约。许多大学图书馆工作都是围着书本转。而现在的大学图书馆,早已不是只要满足传统的借阅方式,而是越来越追求个性化、人性化的服务。这种“书本位”的观念成为大学图书馆发展中的桎梏,无法满足大学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因此,必须尽快向“以人为本”观念转变,这也是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核心理念。
众多因素的制约成为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与发展的“瓶颈”,如何打破这个“瓶颈”,是我们在大学图书馆文化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也是关系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而解决这些约束因素。需要大学的领导层与大学图书馆工作者的共同努力,需要把其放在大学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整体考虑。只有彻底解决了这些问题,大学图书馆文化的建设才能更上一层楼,才能充分发挥大学图书馆的文化作用,才能使大学图书馆真正成为大学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基地。
本文对派于港台的析词语—方言词、外来词、析透词进行结构方式的归开,归开为缩略词、派生词、类化语词,然后进行杜会心理的分析.作者认为上迷析词语在汉语中得以广泛运用,主要足因为模仿心理、商业杜会化心理、术析尚筒心理等因素所致。 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当社会生活发生渐变和激变时,语言一定会随之发生变化。在语言的内部要素中,词汇的变化与社会的关系最密切,词汇是社会生活的镜子。改革开放以来...
西街文化具有明显的后现代性特征,表现为三个方面:对现实的疏离所形成环境氛围的狂欢化、经营者对生活本真品质的追求导致的商业活动休闲化,媒体传播所造就的西街故事的传奇化。西街特有的文化生态是其作为旅游景点的主要卖点,和其他的原生态景点一样,西街面临本土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尖锐冲突。现代商业操作可以再建造更多的“西街”,但西街的精神和文化是不可被复制的;作为旅游目的地,西街的看点就在...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继承、发扬优秀的民俗文化,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从江西优秀的民俗文化入手,从四个方面分析优秀民俗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江西民俗文化;和谐;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全国人民正在积极行动起来,投人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是当下最热门的...
本文从需要层次理论、激励理论作用及身心发展规律方面,进行了医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性化心理学的探讨。医学生是大学生中特殊的群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医学生的思想观念及行为方式也都随之发生重大的变化,这就要求对医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决不能仅仅从教育学角度去认识和考虑问题,而是必须在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信任人的基础上从人性化心理学角度去思考和指导思想政治工作,才能与时俱进,收到实效。 1从需要层...
傅乐淑是一位有深沉爱国情怀的海外学者。她一生勤于治学,富于藏书,晚年又把藏书捐赠给内蒙古大学。通过对她的藏书的初步整理和对她著述的粗浅研究,可管窥她丰富的生活世界。 傅乐淑先生是一位杰出的女性,生前任美国匹兹堡都昆大学历史学教授,在中西关系史、宋元文化史研究方面成绩卓然。晚年希望将自己的藏书捐赠给中国边疆的大学图书馆收藏使用。笔者服务的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有幸成为受捐方。在学者身后捐书已不为时尚的当...
新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电影流派之一。多以真人真事为题材,描绘法西斯统治给意大利普通人民带来的灾难。这一系列的坚持写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和方法,使意大利电影抛开了过去那种浮夸的形式,转向了真实的社会生活内容,对于世界电影艺术朝着更加切近生活的方向迈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好莱坞电影在二战后出现了一个低谷期,但是在经历国内一系列运动和欧洲电影的影响下后,又很快完成了历史性蜕变,由旧好莱坞转为新好莱坞,迎来...
传媒时代的来临使文化发展呈现出新的特征:传统文化固守的“文以载道”的出世性被消解,文化消费性代之而起。鲍德里亚揭示西方发达国家已经从生产型社会转向了消费型社会,从而文化附着于物更具有符号意义。文化的消费性取向是:一方面,人们通过文化实现或展现出更多的自由与个性,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另一方面,文化打破了传统文化的统一性诉求,越来越成为时代的无厘头,也喻示出多元价值纷争。面对传媒...
《我弥留之际》是福克纳的代表作之一。通过对艾迪-本德伦葬礼的描述,小说展现出一群思想幻灭与精神疏离的现代人形象,反映出福克纳对现代人处于异化状态的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上帝和人与社会。 《我弥留之际》是美国南方作家福克纳于1930年的杰作。小说讲述了本德伦一家将其主妇艾迪·本德伦的遗体从居住地老法国人湾运到40英里外的杰弗生镇安葬的经历,从而刻画了一群思想幻灭与精神疏离的...
现代性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发展的必然方向。从静态角度看,现代性具有整体性;从动态角度看,现代性具有发展性;从综合角度看,现代性具有多元性。从一般规律看,文化发展具有一定客观必然性,也具有一定主观能动性。实现中国文化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增强当代文化建设的现代性,需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增强我国文化建设现代性的基础;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奠定我国文化建设现代性的底蕴;以文化交流为契机,加快我国...
本文通过各种激励方法的分析,阐述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正确运用激励,激发职工的意志、挖掘人人内在法力,鼓舞人们奋发向上,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便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做好工作。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激励;方法 激励方法是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方法,是开启人们心扉的钥匙。所谓激励,就是激发和鼓励,通过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激发人的革命意志,挖潜人的内在潜力,鼓舞人奋发向上的精神。心理学告诉...
影响因子:3.150
影响因子:4.971
影响因子:0.388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3.346
影响因子: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