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阶段性养成教育”是人为地将高职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半的时间,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培养目标划分为三个阶段开展养成教育。每一阶段都制定出培养目标,并根据目标制定出系列主题教育活动。通过有计划性地开展养成教育,帮助大学生塑造完美人格,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
随着每年高职生招生规模的不停增长,人数的增加导致学生专业水平、行为习惯、思维方式呈现出复杂多样性,艺术类学生更是普遍存在综合素质低的情况,对于学生工作者来讲,管理难度大。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就放弃对学生的教育。相反,我们应该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的号召,将提高人才素质作为我们重要的教育目标。通过重视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
1什么是养成教育以及当前高职艺术类学生养成教育的现状
我们现在的高职艺术学生,客观存在着如缺乏生活阅历,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的问题;而心理上同时又表现出不成熟,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任性、自私偏狭,个人主义的特点。
其次,学习习惯差。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自信心。自觉性差、缺乏主动、刻苦钻研精神,纪律涣散。
第三,生活能力及生活自理能力不强。学生宿舍中存在卫生差;就寝时间随意;饮食习惯不好,吸烟酗酒现象突出。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帮助他们养成良好习 ,塑造健康人格。
2阶段划分及每一阶段的培养目标
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高职艺术类学生的学习特点,笔者将养成教育分为三个阶段:
2.1第一阶段即是新生人学到第一学期结束半年的时间
这一阶段的任务就是以军训及人学教育为契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成功完成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第二阶段为大一下半学期至大二上半学期共计一年的时间,以专业技能学习为载体,将养成教育融人到专业学习中;第三阶段为大二下半学期至大三上期一年时间。在这个阶段,要以“就业”为导向,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对求职。
作为新生大学阶段的第一课,新生自然是十分认真对待的。通过训练中的各种规章制度以及内务整理要求,让大学生逐渐做到令行禁止、一切行动听指挥,增强组织纪律性。养成团结、严谨、高效的生活习惯。辅导员老师要及时和学生在一起总结,鼓励有畏难情绪的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及时表彰表现突出的学生,有效地在第一时间提高学生的训练积极性,从而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军训。“实践证明,参加过军训的学生组织纪律性高于没参加军训的学生。可见,军事课是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培养良好习惯,提高组织性、纪律性的有效途径。
同时,在军训期间必须同时开展人学教育,包括爱校学习、制度学习等。要让学生在第一时间知道在大学里该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要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爱校情结;召开班会,让同学们相互了解,培养集体意识;组织学生学习《学生管理手册》,让学生知晓学校的相关制度。要让学生充分了解制度在人的一生中的作用。通过制度的约束,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从“制治”过度到“自治”。
2.2第二阶段的时间比较长,在这个阶段里,辅导员老师应该和专业老师一起工作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艺术类学生非常尊重专业技能强的老师。专业老师的一句话有时比辅导员老师苦口婆心说十句话都强。专业教师应加强对学生专业知识前景的教育。通过讲座、座谈、参观、讨论、个别谈话等方式,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自己的专业,了解专业的发展前景,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辅导员应注重课堂考勤到课后作业的督促,从学习态度到学习方法,全方位关心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哪怕是今后走上了工作岗位,一样能利用良好的学习方法去不断学习和提升,真正实现“终身学习”。那么我们的教育才真的让学生“受益不穷”了。
2.3第三阶段则更多的要靠辅导员老师和就业指导老师的努力,以及专业教师的协助
在这个阶段的重点就是对学生进行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素质教育应该是大学生养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甚至可以说职业素质教育最后的结果,体现的是整个大学阶段养成教育的成果。因为用人单位会根据毕业生的工作表现、为人处事、生活习惯来判定学校的养成教育是否成功。
传统的职业素质培养很不系统,或者老师们也比较流于形式而不注重对学生的实际效果。多数老师只是“照本宣科”,毕竟在网上找一些相关的文章很容易。事实上,对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和就业指导紧密结合起来,应该要注重“早”和“专”。早,就是指不要等到学生毕业前才临时学点面试的常识,而是要提前进行职业人的素质培养。专,是指的要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实际情况来指导学生。
具体来讲,针对所有学生的讲座是必须的,比如“简历的制作指导”、“面试的技巧”、“合同和协议的法律问题”等。但是针对不同的学生,辅导员老师应该从专业老师处了解学生的专业情况,结合学生平时的表现,包括性格方面的、行为习惯方面,兴趣爱好等,对学生做出就业指导。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帮助我们的学生从容面对就业。
总之,养成教育是落实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们衡量学生最终能否成为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标准。作为教师不能让学生个个都成为爱因斯坦、陈景瑞、钱其深等,但是我们应该让学生通过学习和教育,成为有素质、有理想,身心健康的人。通过养成教育的培养,一定能够让他们学有所用,并使他们终生受益。
本文是基于对聊城市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效果进行的调查,结合调查结果分析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培训策略。这些切实可行的培训策略主要包括培训内容要“软硬兼施”、培训者要“以身示范”、采取多样化的培训形式、因材施教以及小组协作学习策略,希望这些策略能为今后的教育技术培训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为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教师专业...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导学课设计的理论背景下谈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导学课模式:支架式导学、抛锚式导学,然后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导学课设计:以学员为中心,在整个导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员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 一.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导学课设计的理论背景...
建构主义(consauctivism)学习理论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截然不同,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本文探讨了大学微生物教学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方式等方面所作的一些变革和完善。 一、引言受传统大学微生物教学方法的影响,本文发现在大学微生物教学中存在两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现象一:学生习惯听老师讲解和花大部分时间...
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初中生的道德教育面临许多新的I~'-I题,要深入探讨和研究新时期道德教育的新理念、目标、内容和方法.对传统的道德进行现代化的改造.道德教育的起始点应切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与道德需要。初中的道德教育要以基本的道德品质培养为主。初中生基本道德品质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作为一个合格公民——“社会人”应具备的心理品质和思想品质的总称。其中,...
试图构建出树立教师良好行为的策略与机制,促进师生之间的理解和对话,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减少教育失误,促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顺利发展,实现中小学教育资源的充分共享和利用,从而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顺利推进贡献自身的力量。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教学行为预防与纠正 毋庸置疑,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对于身心尚处于成长和完善阶段的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所谓“有其师必有其徒&rdqu...
介绍珠江流域的概况及特点,指出开展珠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提出珠江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思路和工作重点:一是要完善流域综合防洪减灾体系;二是要构建流域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三是要加强流域生态与环境保护能力;四是要发挥水资源综合效益,提高流域水资源综合利用能力;五是要高度重视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一轮的流域规划修编工作。2007年1月5日,国务院组织召开了流域综合...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数学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自主作用。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喜欢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学会学习。一、提出问题,预设情境,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二、延拓创新,创设情境,增长自主学习的精神;三、开放题材,联系实际,拓宽自主学习的世界。当然,要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仅停留在创设这些教学活动情境上是不够的。要想带动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师首先要有创造精神,应将课堂教学的学...
教师侵权行为在我国部分地区中小学依然存在,本文旨在对其进行概念界定、现状分析、法律责任以及防范对策等方面作一些思考,以期对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有所启示。 关键词:部分地区;教师;侵权行为 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在我国部分地区依然存在,中小学教师侵权行为作为教育界、法学界及其他有关社会各界关注和争论的热点问题,更是教育法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部分地区中小学教师侵权行为的防范对策给予一些分析...
近年来,我国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并已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素质教育的口号深入人心.但是教学中陈旧的、急功近利的因素至今仍大量存在。针对目前的教育现状,本文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为依托,探索在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对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创新教学模式构建进行了研究。 1引言 教学模式是教学思想、教学理论的具体化.是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践活动的途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
本文以网络开发技术课程试题岸的建设为背景,阐述和何从制定命题大纲和建立试题库入手,使考试规范化、科学化,从而推动教学质蚤的全面提高。 近几年,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由“精英教育”进人“大众教育”的历史性跨越。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教学意识淡薄、轻视教学、忽视质量、教学管理薄弱的情况。为了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教育部提出将高等教育工作重心进...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990
影响因子:0.340
影响因子:0.340
影响因子:6.383
影响因子:4.481
影响因子:11.278
影响因子: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