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结合粮食加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设置特点。探讨了在粮食加工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如何实现教学内容的信息化问题,主要阐述通过构建教学资源库及网络平台等手段实现信息.技术与教学内容相互整合的方法。
论文关键词:课程 教学内容 信息化
教学内容信息化是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以电脑多媒体和网络环境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对教学内容进行动态修改,实现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及环境虚拟化等,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本文针对柏食加工墓础课程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井借鉴文献所报导的有关信息化建设的方法和经验,在新的教育思想与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对信息技术与校食加工基础课程有效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1粮食加工基础课程大纲的设置特点
粮食加工基础是我校四年制本科粮油加工专业方向的主干专业必修课程,共54学时,其中理论授课48学时,实验授课6学时,计2.5学分。本门课程主要介绍稻谷加工、小麦加工,玉米加工及大豆加工的基本理论,荃本工艺及加工设备的结构、原理。操作规程等。其课程内容设置如下图所示:
该课程里面系统地介绍了现代粮食加工厂的工艺过程,机械设备及加工原料、成品、副产品的性质等。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粮食加工的从本理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掌握粉米厂、大豆加工厂等工艺设计的基本方法。
2重视教学资源建设,为实现粮食加工基础课程教学信息化打下良好基础
丰富的高质量的教学资源是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自主探索的前提条件。结合粮食加工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的设w特点,我们自主开发出一套粮食加工基础课程视频资料库和课程教学资源库。视频资料库中包括适于129600秒授课的以网页形式编写的TI论教学CAI课件,共计300多幅课程电子幻灯片,涵盖了稻谷加工、小麦加工、玉米加工和大豆加工工艺学等大纲中规定的全部授课内容. 另外开发出可播放3128秒的动画资料119个,可播放2700秒的实验操作教学视频可播放2800秒的教学参考视频,含300多幅的设备、产品和工艺流程图的图片资料库;课程教学资源库包括和10几个相关网站的链接、300多篇参考文献及20多种参考书目录。并且利用主干教材、辅助教材和相关参考资料,开发出粮食加工墓础在线测试题和答案2500题、扩充测试题1100题,以论述题、名词解释题、判断题、简答题、填空题的形式分布于教学内容的各章节中。
和某些专业课程一样,多年来,我们在粮食加工甚础课程的教学中一直倡导实施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但在实际工作中,山于教学资料不足,教师在讲授教学内容时为顾及多数人的学习能力而力求面面供到,以致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较少影响了课堂效率。教学实践表明,采用信息技术开展粮食加工墓础课程的教学后.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可以通过网络,C A工课件等途径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相关知识。能够较好地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3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粮食加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实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而是高层次的融合与主动适应。在这一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在进行粮食加工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改变了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从粮食加工基础课程的整体观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影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枝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
3.1把大纲中规定的各部分授课内容整合成教学专题.在网络课室中进行情填讲授
在已经试验的教学实践中,依据现代教育理论的要求,根据现有教学技术条件及该课程教学中知识点的特点,选择针对个性强、功效大、代价低的教学煤体进行优化组合,分别设计网络环境下模块化多媒体组合的课堂教学结构。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设计了启发讲授型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稻谷小麦等谷物的加工原理及副产物的综合利用等教学环节中)示范强化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应用于稻谷、小麦等谷物加工工艺的教学环节中),自学辅导型的课堂网络教学摸式〔应用于稻谷,小麦等谷物的加工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要点等教学环节中).把每一教学模式下各专题内容的教学要求、教学进度、各专题课的目的、重点、难点,以及要讨论的话题,要回答的问题向学生讲授十五分钟左右。再根据教学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接受能力,把较为抽象的、较难理解的内容变得具体化,使学生易于接受,并使学生有所侧重地选择。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在线学习,充分利用网上资源,重视发挥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形式,辅以问题为中心、以任务来驱动学生在线学习的方法,允许学生网上点播重学,也可以通过教学论坛、BBS,E-mail等方式进行讨论和答疑,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不断加以完善并灵活运用.
3 2构建具有良好交互功能的粮油加工基础课程信息平台,使学生改变学习方式
教学实践表明,师生的互动在教学过程中占有蔽要的地位,在粮油加工基础课程教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构建了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具有良好交互功能的教学服务平台,具体包括(约同步方式和共享电子白板。针对粮食加工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特点,我们创设出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以及实施的可操作性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开始前,首先通过同步学习方式向学生提问,让学生带着间题进入课堂情境教学当中。如:稻芥的结构及各组成部分的化学成分助角质呸乳与粉质胚乳的区别,稻芥的加工特性,若谷、碾白及白米分级的基本原理,接下来利用教学服务平台的资源,通过CAI课件向学生讲述稻谷的结构特牲与加工工艺的关系,老谷之后还要对糙米进行碾白及成品整理的原因等,讲授约15分钟。之后,学生进入主题学习.首先浏览课件主页,阅读本单元的教学目的、内容、学习提纲,然后利用教师提供的课件,让学生AR绕教学RI点、难点,通过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期间,教师进行适当的提问、辅导和答疑,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活跃课堂气芬,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思维旋力。(2)异步方式和论坛。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E-mail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互。教师也可以在论坛上就某个问题让学生进行异步交流,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共同解决或把解决的答案发布在论坛上,使学生能够得到及时的指导,(3)同步异步式—智能答疑系统。学生可以将问题提交给系统,如系统中已有问题的答案.则直接反馈给学生,如系统没有检索到对该问题的解答,系统将通知学生。井进行后续处理。如,学生可以将“擦离碾白、碾削碾自及混合峨白的特点,等课堂情境时间内未能理解的问题发布在论坛,寻求教师的资助,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解答,或者通过智能系统获得答案
3 3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实现粮食加工产品生产工艺的计算机优化
水稻、小麦等谷物加工的工艺月标能否实现往往取决于工艺参数的设置,如在玉米淀粉枪的生产工艺过程中,工艺参数的确定需要同时兼顾生化反应过程和酶制剂的活性特点等多利,囚素。影响粮食加工产品生产过中的参数多且复杂,即使是各参数之间也往往存在多种相互作用,因此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必须对各种参数进行优化。传统的粮食加工产品生产工艺参数优化方法是采用正交实验法.该法效率低、时间长,需要做大量的单因子实验,而使用计算机优化则优化效率大为提高,如采用目前国内较为先进的优化软件RSA,MFHX,RCO等可对多个粮食加工产品工艺参进行优化,使原本复杂的优选过程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随着粮食加工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用计算机来优化粮食加工产品复杂的工艺过程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在粮食加工摧础专业课程教学中引进先进的、实用性强的信息技术知识,通过学习,触类旁通,使学生既强化了计算机操作训练,又改进了学习方法、学习思维,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其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运用先进的前沿的信息知识解决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
以上将‘粮食加工基础”课程的关键知识、课程重点,难点与前沿知识整合成专题的情景教学方法,学生6遍认为有助于降低学习难度,节省阅读理解时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向题的能力,把视听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使之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井茂的、丰富多彩的、立即得到反馈的人机交互方式.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形成自主学习动机从而有效地引导和鼓励学生利用网上优良资源协作学习和自主学习.
4结语
通过信息技术应用与否的教学对比试验,应用信息技术的试验班均比对比班(常规教学班)测试成绩提高且成绩分布更理想。通过两个学期应用信息技术优势与粮食加工基础课程有效整合的教学实践,我们创立了新型的“主导—主体相结合“的教学结构,即以新型教学环境的营造来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初步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作为指导,在《医学心理学》的教学实践中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情境创设和协作学习、学生自主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并对学习效果进行有效的评价。这一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切合了现代医学教育培养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迫切要求。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模式;医学心理学 现代医学理念已经逐渐完成了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
文章从公路工程施工过程及程序方面论述了工程内业资料的重要性。公路工程资料是反映工程实体最终成果的重要性文件,它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在工程施工,竣、交工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公路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有人把在室外完成的工程称为“外业”,而把室内完成的工作称为“内业”。内业资料常被人误认为是内部资料工作,其实它和工程的“外业&rdquo...
介绍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图书馆纸质外文期刊订购的调整策略。 高校图书馆订购的外文期刊绝大多数属于科技类期刊,对于各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起着非常大的支撑作用,特别对于研究型重点大学而言,外刊的齐备程度几乎是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对图书馆关注的唯一重点,图书馆年度经费中很大一部分用在了外刊的订购上。然而在外刊价格逐年上涨的形势下,图书馆有限的年度经费很难维持外刊订购的连续性,外刊订购品种只能一减再减。虽然...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读写能力普遍过关,而会话能力、交际能力较差,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我国传统英语教学在口语教材和教学方法方面相对滞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不但强调学习者对客观知识的内在建构,而且重视教学中师生、生生之间的社会性相互作用,因此该理论中的合作学习、交互式教学在英语口语教学中应被广为采用。 我国的大学英语教学目前己经走到了后教法时代,后教法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学习理论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教育要拥抱21世纪,就必须确立“主人、主体、主角”的人格本位的学生观,强化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科学的行为研究,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为基拙的新型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拙上。因而,创立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和谐的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笔者就此一抒己见。 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是通过教师...
知识管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具有很大的空间。从知识管理与本体结合的角度切入,提出基于本体的教学知识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并对其关键技术做出简要阐述。 知识管理在发展早期仅是基于数据库或文档管理的初级技术,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知识管理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并拥有很广泛的发展前景。目前知识管理越来越多地被企事业用来提高技术和竞争等,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管理应紧紧和知识活动联系在一起,首当其冲的便是...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广普及,信息化的教育环境将是教师主要的工作环境,信息化的教育环境需要培养教师与之匹配的教育技术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信息化教育环境的优势.信息化教育环境中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本文仅列出笔者认为的当前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养的重点,以期引出更多、更深入地研究. 论文关键词:信息化教育环境;教育技术能力;教学设计 21世纪,我们的国家比以往的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
当前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必须适应时代的要求,只有建立起面向现代性的理论体系,才能为我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提供保证。具有现代性诉求的大学生法治教育体系,集中地体现为三个方面,即理性主体培养的价值目标、基本教育内容的权利义务性以及方法选择的多元化。唯有将法治教育的价值目标、基本内容和多元方法整合到统一的体系当中,才能为我国的法治化建设培育出优秀的公民。 论文关键词:现代性 法治教育 大学生 党的&...
目前高职高专公共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受教学方法的约束,制约了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融会贯通与应用。在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可采用“实例建构协作”式教学方法,利用建构实例提高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能力,并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高职高专教育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在本专业...
在阐述隐性知识概念的基础上,对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中的隐性知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影响参考咨询服务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因素,最后论述了图书馆实现参考咨询服务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策略。 参考咨询服务是基于读者需求的信息资源利用开发工作,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和开发智力资源等社会职能,是“图书馆工作的心脏”。科技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引导着图书馆的服...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119
影响因子:0.730
影响因子:3.975
影响因子:5.435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5.220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