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要拥抱21世纪,就必须确立“主人、主体、主角”的人格本位的学生观,强化以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中心的学习科学的行为研究,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学习活动为基拙的新型教学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拙上。因而,创立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和谐的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笔者就此一抒己见。
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是通过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和学生相互的有效指导,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创新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所谓教师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就是教师用借助形象思维和富有激励、吸引式的情绪,去调动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促使他们独立自由地思考问题,精神自然地生长起来,并使外来的精神养料通过选择、理解、吸收和重构,真正成为活的有机体的组成部分。同时,教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了解、掌握和研究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心理素质、情感因素、智力品质、方法技巧和自我监控能力的基础上,择要精讲释疑,使学生在积极思维中认识事物,提升感受力、判断力、联想力和创造力。学生一旦有了创新欲望,就会如饥似渴地捕捉自己未知的知识,而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所谓学生相互的有效指导,就是通过学生个体的认知结果,在小组、大组内互相沟通、互相碰撞,在感受集体温暖的同时获取集体智慧中的营养,以丰富个体的思维领域。同时,静态的集体心理气氛和动态的相互协作,更有利于发挥集体思维优势,共同探索和攻克难点,从而形成更好的集体自主创新的智力背景和心理场。
所谓学生学会自主创新学习,就是学生个体在注重激烈的智力活动过程的同时,重视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通过激发的好奇心、冒险性,在积极的活动参与中不断提出新问题,探索新思路、新方法,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解决学习、实践中的新问题、新矛盾,继而为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鉴于上述自主创新学习的宗旨,其课堂教学模式包括尝试练习、小组解疑、大组答疑、演练巩固、总结评价五个基本环节,含十五个操作要点。又可称为“五步学导法”。
第一个环节:尝试练习。
①提出目标。目标力求体现自主创新学习的要求,以此作为本课教学的导向和结束时评课的标准。
②复习旧知。引导学生由此找到新知的固着点,为学生学习新知作铺垫。
③尝试练习。设计的尝试练习题必须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又与新授内容相关联,且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基础和心理需要。
第二个环节:小组解疑。
①学生质疑。提出在尝试练习中未解决的问题,请求小组予以帮助;亦可提出起警示作用的问题。
②小组合议。经小组互相合作解决疑难,教师引导学生合议解疑的思维过程,并由此明确解疑思路,尤其是关键点。使个人自学成果转化为全组成员的共同认识的成果,从而扩展和加深对新知识和有关学法的理解。
③订正或小组互批练习。学生根据习得的新知识订正错误或互批练习,再次加深对某些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第三个环节:大组答疑。
①小组质疑。提出本小组的疑难,请求大组帮助;也可提出起警示、检测作用的问题。
②大组答疑。问题的来源一是小组质疑的问题;二是教师针对学生的实际,紧扣教学目标而故意提出的问题。教师要“抓大放小”,对问题作必要的筛选和加工,使其更具典型性和代表性。
③教师释疑。针对大组答疑的情况,择要精讲释疑,并注重基础和关键点。同时注意语言、情感艺术的巧妙运用,借此诱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第四个环节:演练巩固。
①独立演练。教师要创设新概念的实际应用情境,编制好力求符合教育目标要求,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实际的变式训练题,以便学生通过演练巩固新知,加强对新学概念的理解和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②小组互助。独立演练后在小组内组织互批练习,然后合议,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第五个环节:总结评价。
①扩展。引导学生展示、辨析、比较在演练中的不同思维过程,尤其是标新立异式的思维过程,从中优选科学的思维方式。
②补正。引导学生找出演练中暴露出来的症结,采用多种方法补缺矫正。必要时重新进行变式回授,进行巩固性或补充性教学。
③总结。引导学生在自身体验的基础上总结本堂课习得的规律性知识,并纳人各自的认知系统。
④评价。评价教育目标的达成度,教与学双方的努力程度,教与学方式的科学性。评价应贯彻鼓励性评价原则,激发学生自主创新学习的积极性。可采用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必要时可在评价前进行达标检测,并在组织互批练习后作反馈评价。
如同“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样,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也有其局限性。例如,强调交流质疑,少数学生可能产生依赖心理,放松了学习;强调个性的发展,少数学生可能忽视集体纪律的约束;强调创新,少数学生可能忽视单位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多的知识和基本技能。但是,要创新就要还人以自主。只有具备自主精神才能展示其人的本质‘—创造能力,才能逐步纠正自主创新课堂教学运作过程中的弊端并使其日臻完善。
结合我国冻结工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快速强化冻结设计目标及原则,详细介绍了快速强化冻结设计程序和设计内容。指出了只要遵循强化冻结设计程序进行冻结设计,就能很好地满足深厚冲积层冻结井筒凿井施工要求,确保井筒掘砌施工安全顺利地进行。快速强化冻结设计方法可为地下工程冻结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岩土工程中,当遇到涌水、流砂、淤泥等复杂不稳定地层条件时,常采用冻结法施工。冻结法自1955年在我国首次获...
注重先进教学理念与先进教育技术的结合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建构主义指导下的经济学多媒体教学体现了“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理念,在学习情境的创设、学生思维的发展与知识的建构方面,极具优势,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经济学是公认的“难学难教”的课程,难在它的抽象性和理论性。但经济学又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是经济和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基础...
一段时问以来矿难事故在中国频繁爆发,而且一旦发生就很难拉制,这已经不能I}单归结为自然灾难或偶然现象,而应被认为是一种带有某种必然性的事件。通过对矿难原因深层次、多角度剖析,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作者从法律制度与观念建设角度,提出解决矿难问题的主要策略。 时至今日,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代化建设日益欣欣向荣。但是近年来煤矿行业接连不断地发生重大恶性...
本文从教师角色的转变,课堂“真实”语言环境的创建等几个方面,就如何设计和开展多样而有效的大学英语口语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这一问题展开论述。1.引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需求以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推广和深人,提高学生英语口语的交际能力已经成了刻不容缓的任务。由于对大多数在校大学生来说,课堂仍是他们进行语言学习和实践的主要场所。因而如何设计和开展以学生为中心、以交际为手...
本文作者就中学生的语文语感培养进行探析,旨在指导教师运用合理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语感的形成,从而帮助学生获取更为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技能。 语感是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对原有知识的一种心理体验和感悟过程,是对语言的感受、认识的一种拓展延伸。这种学习心理体验来源于学习过程和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运用。新课程语文所倡导的多样化学习途径和方法其实就是在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深人研读文本,...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自主的英语学习者,培养自主的英语学习者离不开英语教师的自主性。大学英语教师自主性可以通过教学对话、反思和英语教师教育三个途径形成。 关键词:教师自主性教学对话反思英语教师教育英语教学是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上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大学英语(包括公共英语和英语专业)教学的研究在经历了学习者因素诸多探讨(包括学习者自主)之后开始了对教师课堂作用的研究。如果说大学...
从专业课自身特点出发,分析了课堂语言、板书提炼、教材处理、知识衔接、直观教学及“点化”诱导等课堂教学艺术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吸收及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作用。也阐述了“教学有法而无定法”的观点。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学有法,是指任何一门学科的教学,都要掌握和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的确定和选择要有科学依据...
教学用的数学知识研究经历了数学知识研究、数学课程知识研究和教学用的数学知识研究三个阶段。教学用的数学知识通过对数学教学的核心活动进行分析,直接研究课堂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数学知识及其影响。它是有效教学的知识基础,应该成为教师教育的主要内容。 论文关键词:数学;教学;知识;教师教育 一、数学知识研究 传统上认为数学教师至少要掌握他所教的数学知识。班级授课制成熟后,人们开始同意这样一个原则:除了所教...
中学历史新课标的制定,对历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教师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师范院校的学生提高实践水平和研究性学习能力,拥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这实际上是对高师历史教学发出的呼吁。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探究式学习;教师教育 新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确立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倡导把学科知识融人生活主题。大学与中学的历史教学在培养目标、方向、教学任...
人类进入了信息化社会,在这个社会中,教师的发展必须具有时代的特点。教师不仅要掌握必备的科学知识、教学技能,而且必须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教师不仅要掌握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操作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具备如何利用教育技术来开展、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因此,需要对教师进行教育信息技术培训。 教师的发展必须具有时代的特点,在当今的信息化社会中,教师不仅要掌握必备的科学知识、教学技能,而且必须具备一...
影响因子:9.708
影响因子:1.380
影响因子:1.374
影响因子:0.34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67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