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者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左权人,一名左权民歌的爱好者,对左权民歌有一种深深的宠爱,在此将自己多年来积累所得拿来与大家共享,以期更多人爱左权民歌,唱左权民歌。
关键词:左权民歌;渊源;独有特色
左权县位于太行山巅,与河北、河南交界,傍中华民族发祥地黄河流域,历史悠久,文物丰博,县境内众多的风物传说、民谣、民谚,与生活息息相关,表现了左权人民对秀丽山河的赞美和对家乡热土的眷恋,表达了人民的智慧与企盼,特别是在日常生活中,喜、怒、哀、乐都通过自编自唱去表达。逢年过节,祭祀神灵则通过民间结社的形式,进行各种群众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左权民歌,由于其易编易学,群众热爱,一直十分活跃,发展至今,已经形成一种别具特色的歌种,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盛誉。老民歌手刘改鱼、青年歌手石占明、郝爱宏更是将左权民歌发扬光大,唱出山西,走向全国。
1 左权民歌的渊源
左权民歌是县境劳动人民世世代代集体创作的艺术珍品,它以口耳相传,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古承宋、元、北曲。其“大腔”曲牌结构与宋代的“唱嫌”、元代的“散套”比较,有许多相通之处,这说明它的形成应不晚于宋、元时期。宋、元之后,受则以民歌形式保留下来。明、清时期,民歌在县境内传唱极为广泛。从现在仍然流传于群众中的一些歌词和明清居士所著的诗抄文集中,不难找到其历史印迹。代表性的有《吃洋烟》、《走西口》、《小老鼠上灯台》等。“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有力地促进了左权民歌的发展,在歌词、曲调等方面有了极大的改进和提高。《打辽县》、《查脚》、《刘梅躲婚》等大量反封建民歌产生于这个时期。在8年抗战和3年解放战争中,就有近200首民歌产生,大都生动反映了各时期的斗争形势与中心任务。新中国成立以后,各级党组织和人民更加重视民歌的发掘,整理与提高工作,文化部门大力选拔、扶持、培训民歌手,不定期举办民歌训练班和民歌会演,使一大批民歌手脱颖而出,如刘改鱼、郝玉兰、赵兰珠、王引弟等。1954年,年仅16岁的刘改鱼出席了全国民间音乐舞蹈会演,一举成名,博得歌唱家称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民歌作为民间艺术珍宝,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充分肯定。民歌自此进入繁荣发展时期。新民歌不断产生。民歌手成批涌现,民歌数量激增,仅1980年一年,左权文化馆一次性征集新民歌310首,有104首被选人《左权民间歌曲选集》。1998年一2001年,《左权民歌集粹》磁带和《桃花红杏花白》、《有了心思慢慢来》MTV光盘相继出版。民歌的艺术形式,流行范围和演唱水平都有大幅度提高。2002年10月,农民歌手石占明首次参加“中国南北民歌擂台赛”,夺得“中国歌王”称号。2004年“中国第二届南北民歌擂台赛”在左权隆重举行,左权歌手郝丽红荣获歌王称号。左权民歌从此唱响全国,受到文艺专家和广大观众的极大喜爱。《桃花红杏花白》被编入《中国民歌精选》光盘;5首民歌人选《抗日战争歌曲选》;200余首左权民歌被《山西民歌》、《中国民歌集成山西卷》收录;歌舞《桃花红杏花白》、《杨柳青》成为山西歌舞剧院的保留节目,一些歌手也得益于左权民歌的声望而成名成家。
2 左权民歌的种类
左权民歌是县内所有民间地方歌曲的总称。由于受地域、方言、风俗、习惯等影响,又具有其独特的地方民间音乐色彩。左权民歌由大腔、小调、开花调、杂曲4大类构成。
2.1 大腔
属套曲类民歌,曲调优雅婉转,结构严谨完整,跳跃性大,虚词拖腔多。由序曲、正曲、尾声三部分组成。其中序曲和尾声是固定的,而正曲则是变化不定、自由随意,有多种回旋变唱因素。大腔唱词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曲调较长,流行面受到一定的局限,但也正是这一特点吸引观众,称雄于其他曲种之上。俗话说“唱得了辽州小调,喊不来辽州大腔”,大腔没有师傅教是学不会、唱不来的。大腔歌手多为中年男性,正月元宵夜“串火盘”时最为多见。
2.2 小调
小调是相对开花调而言,不是音乐上的大调小调,它是左权民歌特有的一种形式,它也是左权民歌的主体部分。其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有抒情、有叙事、有轻松欢快、有典雅凝重、有诙谐幽默、有尖刻讽刺。歌词格式以七字句多,兼有十字句。小调有包罗万象的音乐情调,多姿多彩的词曲变化,易学易唱,可随心所欲填词改词,最能引起周围观众的共鸣,因此在革命战争年代作为宣传工具,以宣传中心工作而传诵四方。
2.3 开花调
这也是左权民歌小调中的一种独特形式,它的歌词常分上下句,歌词内容常常以反映爱情生活为主,上句总是以某某开花为起兴,下旬着重点明主题,已经形成一种固守模式,如“门搭搭开花不来来,门外走进俺哥哥来”,“苦菜开花苦又苦,活活苦了俺二十五”。开花调由于其主旋律流畅、生动活泼、抒情性强,可即兴创作,在青年男女中广为流传,成为青年男女表达爱慕的最佳表达形式。
2.4 杂曲
目前,在县内比较流行,其特点是在特定环境中抒发感情,可独唱、对唱、或一人领唱的人合唱,如打夯歌、踩籼歌。民间舞蹈跑驴、竹马、旱船中常用。杂曲有固定的单一曲谱,形式繁多,唱词自由,是左权民歌中别具风格的一种形式。
3 左权民歌独有民间特色
左权民歌除和全国各地民歌一样,在唱词写作上广泛运用叠字、夸张、双关、谐音等手法外,还具有自己所独有的特点。
3.1 浓郁的左权风味和地方特色
左权民歌巧妙地引用方言土语表现人民生活和思想感情,如《想哥哥》中的“锅熬噌噌下不上米,不想旁人光想你”,歌词朗朗上口、贴切、生动、乡昧十足。其次,比兴手法运用得十分精到。以“开花调”为例,不仅“山药蛋开花”、“大榆树开花”,就连“小椅床”、“窗玻璃”这些日常物品也要开花,“玻璃开花里外明,远远照见俺圪蛋亲”,“小椅床开花在地下,亲圪蛋来了好坐下”,可谓寓情于物,语出惊人,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充分反映了民歌属民这一特征。
3.2 有强烈的爱憎分明的思想性
这一特征在抗日时期的民歌上表现优为出色。如左权将军牺牲,左权人民为纪念左权将军,不仅将县名“辽县”改为“左权县”,而且还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代代相传的民歌来表达心中的那份感激之情。《左权将军》中唱到“老乡们,左权将军麻田附近光荣牺牲和,为的是咱老百姓,咱们辽县老百姓要为他报仇恨”;再如《八路军日本鬼子不一样》,“八路军日本队鬼子不一样,日本鬼子穿哩黄衣裳,牛皮鞋走路咯嘀咯巴响,一进村来就打枪;八路军日本鬼子不一样,八路军穿哩灰衣裳,布底鞋走路一溜风,一进村来就把歌唱。”把老百姓对左权将军的爱,对日寇的恨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爱憎分明,舒畅简洁。
3.3 题材与结构具有广泛性和多样化
左权民歌的创作者,主要是来自田间地头的老百姓和生产一线的工人干部,庆丰收、迎新春,办喜事、送亲朋,搞集会、思亲人。无事
不能成为民歌的题材。《四季生产》、《闹五更》、《送小姨》、《回娘家》,堪称千姿百态,应有尽有。就其结构看,有上下两句为一首的;也有多句式一段一首的。每句字数不等,从2个到11个字都有。
数百年历史长河中,左权民歌总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群众总是通过它寄托希望和理想,探索光明和幸福,如今的左权民歌正以它崭新的面貌,肩负着广普及、创精品、出人才的历史使命,在“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左权”将越开越艳。
本文探讨了培养普通高校教师教育专业学生(以下简称教师教育专业学生)多媒体应用能力的方法,探索了培养大学生多媒体应用能力的教学方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应用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社会上各行各业正利用计算机这一信息处理工具,不断地改变着工作的方式、生产的效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也在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伴随着初等教育新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的推进,作为初等教育者的培养基地——...
“制播分离”一词是多年来广电行业的热门词汇,但因各种因素限制,长期以来进展较为缓慢。伴随着“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两块崭新的牌匾亮相,上海在全国率先整体实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制播分离的目标是促进电视台“为播出而制作”转向“为市场而运作”,解决播出机构内...
刘兰芝、王娇娘均是传统礼教下执着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她们在家庭出身、婚恋对象和感情受阻上均有其相似性,但她们的婚恋情形、情感萌生及其她们自身与家人性格上的矛盾有诸多的差异。她们的婚恋观也由汉末建安时的结发同枕席,夫唱妇随直到白头偕老,发展到明末时追求同心子的知己之爱,这种衍变一方面反映着封建伦理制度对女性的限制程度的变化,另一方面反映了女性自身对理想的生活、美满的婚姻的向往、追求,彰显着进步的理性...
现代中国新文学中,小资产阶级一直是一个“问题场”。将其纳入中国现代性研究的视野。可以考察中国文学中小资产阶级形象谱系的特征和嬗变。从一个独特的角度重新审视和反思新文学的内在演变。 现代中国文学中,小资产阶级(小资)一直是一个“问题场”。五四新文学以来,包括鲁迅、茅盾等许多重要作家的文学创作,以及“延安文学”直至20世纪80年...
自商代起,中国音乐进入了信史时代。民间的音乐和宫廷的音乐,都有长足的进步。由于农、牧、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冶铸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从而使乐器的制作水平飞跃,大量精美豪华的乐器出现了。乐舞是宫廷音乐的主要形式。可考证的有《桑林》、《大护》,从事音乐专业工作的主要有巫(巫见)、音乐奴隶和瞽3种人。有关商朝的民间音乐的材料很少,《周易·归妹上六》和《易·屯六二》就是商代的民歌。公...
现代性毫无疑问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焦点性话题之一。在众多艺术门类中,20世纪末诞生的新媒体艺术通过对各种传统艺术所进行的关学观念的改造,确立了自己现代性的关学方法和原则,形成了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审美维度。新媒体艺术的现代性审美维度主要体现在其突显的精神性维度和制度性维度这两个方面,而在这两个维度中又分别包含有机联系的若干个重要维度。在精神性维度中,新媒体艺术又包含了人的主体性的立体维度、解放维度...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我国全体人民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挖掘、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和谐理念的精髓,对于调节各种社会关系、倡导社会公德、整合社会资源,并进一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积极意义。 和谐社会是一个内涵相当丰富的概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条件下,和谐社会实质上也是一个民主与善治的社会、秩序与法治的社会、公平与正义的社会、宽容与友善的社会、诚实与信任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
探讨中国古代服装色彩文化与等级制度的关系。分析不同朝代中不同阶级的服装色彩特征。 关键词:服装;色彩;等级 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一个方面,中国服装色彩运用渊源已久,有着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服饰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阶级社会中,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本能御寒暑,满足人类本能的装饰欲望,而且是作为等级的标志而出现。 每一时代都会有过去的遗迹,也会有未来风格的萌芽,但总会有一种风格成为该时代的...
近年来,由于湖南电视、广播传媒事业的飞速发展,出现了大量特有的时尚方言词语在湖南流传。它们具有形象性、通俗性、流传性的特点。反映的内容主要有:(1)反映湖南人交际变化;(2)反映湖南人称呼变化;(3)反映湖南人经济活动变化。它们折射出湖南人求新、求异、从众等社会心理。 近年来,受到湖南电视、广播传媒飞速发展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有湖南方言特色的时尚词语非常流行。这些时尚词语有独特的新鲜感和强大的生命...
摘要:艺术的国际性同样处于发展之中,保持艺术的民族性不能夜郎自大和无视他民族艺术精华。我们应不断吸收他民族艺术的精华,以完善和发展本民族艺术,民族性在世界艺术的大舞台上才有意义,离开这个舞台不仅其艺术的民族性将失去光彩,艺术的国际性也不复存在。关键词:艺术民族性国际性对立统一 一、艺术的国际性与民族性及其关系 艺术的国际性主张摆脱桎梏、解放思想、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是一种超阶级的势力扩充...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710
影响因子:2.605
影响因子:2.110
影响因子:1.150
影响因子:3.990
影响因子:6.640
影响因子:4.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