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部分中学养成教育明显滞后。本文主要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中学生自身因素四个方面阐述造成养成教育滞后的原因。
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种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因此,在中学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部分中学养成教育明显滞后。本文试探究部分中学养成教育明显滞后的原因,期盼对学校加强和改进养成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社会转型时期,各种问题的产生,是影响学校养成教育发展的客观原因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重大变迁之中,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是中国社会的一次深刻变革,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着举世瞩目的变革。在此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也被推入一个动态的发展阶段,人们的行为方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非规范性。由于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影响,加上西方以“个人主义、金钱至上”为核心的价值观的冲击和封建主义“不劳而获、贪图享乐”残余思想的影响,致使权钱交易、贪污腐化、索贿受贿、卖淫嫖娼、吸毒贩毒等社会腐败、丑恶现象滋生蔓延。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现象无疑会给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的中学生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不可避免地对学校的养成教育造成了负面影响。
在转型过程中,青少年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一方面为新的经济动力所驱动,萌发了许多新的内容,注人了许多新质;另一方面也遇到了一些矛盾和冲突,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这必将影响青少年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特别是价值观念的形成。身处校园又相对单纯的青少年学生对此既常感到困惑和不解又自知无能为力,这种不平衡会导致一定的逆反倾向,对外部事物一概反对,甚至借助反常的过激言行来表达。社会变迁作为重大的应激源将不可避免地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心理冲突,包括重利轻义、重己轻人等等。主要表现在:多元文化的碰撞导致那些心理素质差、认知能力弱的中学生在各种消极文化迅速蔓延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迷茫、焦虑、消极、冲动、偏激等心理障碍,进而引发行为失范;不良事件如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公款挥霍等,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了高强度的负面效应,从而必然对学校的养成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二、学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缺失,是导致学校养成教育滞后的直接原因
学校是学生最集中的场所,青少年在学校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应在做人等自我修养方面得到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重智轻德,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抓教学质量,简单地以分数划线;部分学校只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课堂上的满堂灌代替了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社会“两张皮”,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脱节,致使学生道德水平有所下降,行为走样。
我国传统德育也因其自身的困境而无法给予青少年以有力的价值引导与行为塑造,在偏差行为的防治中表现得软弱无力。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并未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脱离广大青少年的生活实际,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不仅忽视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缺乏切实可行的教育内容,片面注重道德原则和道德知识的灌输,空洞说教。大部分普通中学面临升学率压力和争夺生源的压力,学校不得不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补课,考试频繁,题海泛滥,以应付日趋激烈的竞争。重智育轻德育,重行政管理轻思想教育,重教书轻育人,过分地强调和追求升学率,以致大大加重了学生们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这势必造成学生心理、行为异常,思想空虚,意志脆弱。
不民主的师生关系,使本来已经很单调、冷漠的学校气氛又蒙上了一层可怕的阴影,学校这块令人神往的乐土失去了应有的魅力。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非民主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有些教师或班主任对学习成绩好的、听话的学生偏爱,对后进生缺乏耐心细致的教育帮助和有效的管理与引导,或粗暴对待,或避而不教,或采取空洞的“形式教育”。不少教师过多地扮演着“学生行为惩戒者”的角色,把“听话”作为最有价值的道德标准,把对“听话”学生的培养作为自己工作中的最大满足,师生关系演化为一种主宰与臣服的关系。部分教师不能一分为二地对待不服管教的学生,对他们一味地批评、斥责、讥讽,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人格遭受践踏,丧失了自尊心和上进心,导致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效果不理想。
三、家庭教育的误区,间接影响了学校养成教育的巩固与提升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发展。现在的许多中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娇惯、纵容、溺爱,致使孩子任性、懒惰、自私,在生活中不能自理,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使学生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有的父母忙于工作,特别是那些经商的父母,常年在外,只是及时地满足、充裕孩子的生活花费,却缺少交流,使孩子缺少约束,缺少关爱,缺乏对别人的理解。
有的父母受自身的职业、文化水平的限制,对孩子使用不适当的教育行为、不科学的对待方式,不能逐渐地向孩子传输正确的行为标准和价值观念。而有着偏差行为的青少年也认为,他们的家庭缺乏凝聚力,缺乏感情表达,缺乏温暖和乐趣,亲子冲突多,父母信任低。由此导致青少年做出偏差行为以满足其需要,而青少年偏差行为又会使父母对他们采取更加不积极的对待方式,从而陷入恶性循环之中。同时,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和学校应试教育的双重影响下,很多父母往往重视孩子智力的开发、特殊技能的培养,忽视道德品质教育、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有的家庭育人思想不端正,教育方法不恰当,或“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切,对子女要求过高。孩子达不到家长的过高期望,轻则训斥,重则体罚;或虽重视子女的学习和智力发展,却忽视良好品德的培养;或家庭成员对孩子的要求不一致等。这些不正确的思想和方法都会给孩子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引起子女的过度焦虑,诱发心理障碍,导致中学生的行为失常。
四、中学生自身的性格特征,是影响学校养成教育发展的主观因素
作为思想敏感、行为可塑的知识性中学生,他们思维敏锐,但片面性较大,容易偏激。他们热情,但容易冲动,有极大的波动性。他们的意志品质日趋坚强,但在克服困难中毅力不够,往往把坚定与执拗、勇敢与蛮干、冒险混同起来。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容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与行为。在观念上和行动上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迫切希望从父母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开始积极尝试脱离父母的保护和管理。对许多事物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并为坚持自己的观点而争论不休。对成年人的意见不轻信、不盲从。
中学生精力充沛,血气方刚,反应敏捷,上进心强,不安于现状,颇具“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他们对未来满怀希望,乐于开拓。中学生的内心世界变得丰富多彩,但又不轻易表露出来。他们非常希望有单独的空间,好象有什么秘密的东西不愿让别人知道。心理发展的闭锁性使中学生容易感到孤独,因此又产生了希望被人理解的强烈愿望。他们热衷于寻求理解自己的人,对“志同道合”的知心朋友,他们能坦率地说出自己的秘密。中学生对现实生活的很多规范都很感兴趣,对新事物既敏捷又易接受。热心参与社会活动,乐于对社会事物发表自己的意见,在学校生活中,自治、自理、自立的要求强烈。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日趋增强。他们开始以从未有过的认真与严肃思考自己未来的生活与职业前途。中学生自身兴趣爱好的差异也会影响情绪的波动,比如,有的学生兴趣广泛,他们的不良情绪可以通过这些兴趣进行调节,而兴趣少,甚至没有什么兴趣爱好的学生,他们无法排解心中的郁闷和不快,这样长期下去,就可能产生不良的情绪,从而会产生不良行为。
文章讨论了电子商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方案。建构主叉学习理论关于知识、学习和教学的阐释给电子商务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范式,对改变电子商务课程的教学现状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和积极意义。一、引言电子商务课程是指电子商务概论及电子商务实务等与电子商务相关的课程,它是电子商务专业和经济类、管理类及与商务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电子...
回顾珠江流域片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以及其江河流域规划与水工程建设的历程,对目前开展的珠江流域片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中,各分区的供需水量平衡、合理配置水资源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O前言 目前,我国水利部门正积极开展全国、流域片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3个级别区域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工作,这与全国第一次水资源评价和水资源利用规划编制,相隔已有20多年了。与以往相比较,现在人们在重视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
分析了电力系统信息安全的应用与发展存在的安全风险,安全防护方案、安全肪护技术手段及在网络安全工作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对信息安全的解决方繁从技术和管理2个方面进行了研究,探讨了保证电力实时运行控制系统和管理信息网络系统信息安全的有关措施,同时以朝阳供电公司为例,进一步进行有针对性的剖析。 论文关键词:电力;信息安全;解决方案;技术手段 1电力信息化应用和发展 目前,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硬件环境已...
高师数学学科教学论课程存在着重理论性、轻实用性的倾向。事实上数学的概念、定理、公式都是对实际生产、生活的高度抽象,它们有理论性的一面。也有实践性的一面。因此师范生要有一定的数学实脸经历以及数学实脸的教学经历。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引入适当的数学实验,重视数学的直观基础,有利于突破数学“抽象难学”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1问题引出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引人适...
本文从知识管理与教育技术的关系出发,分析了教育技术借鉴知识管理理念的可能性,以及利用知识管理、创新教育技术的一些想法,并列出了知识管理在教育技术中的一些形式与现状。 知识管理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逐渐凸现出来,它关于知识及与知识相关的资源和过程的管理方法与管理技术可以为教育技术实现理论的创新与应用的拓展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一.知识管理与教育技术概述 20世纪90年代初,知识管理的概念首次出现在管...
本文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从新知识观的视角出发,着重论述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化学课堂动态生成教学在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动态生成是对教学过程生动可变性的概括,是对以往强调过程的预设性、计划性、规定性的一个重要补充和修正。化学世界中物质变化的多样性、复杂性,物质性质学习的阶段性和理论理解的有限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认识能力的差异性以及随着科学知识的不断发展和学生思维的空前活跃...
建构主义(consauctivism)学习理论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截然不同,其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本文探讨了大学微生物教学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方式等方面所作的一些变革和完善。 一、引言受传统大学微生物教学方法的影响,本文发现在大学微生物教学中存在两个比较普遍的现象。现象一:学生习惯听老师讲解和花大部分时间...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学习方式有重要影响。文章从学习材料的预备性、学习活动互动的有效性两个方面对如何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来指导理论力学教学进行了阐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生完成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当今的建构主义者对学习和教学做了新的解释,这是学习和教学理论在杜威、维果斯基、皮亚杰和布鲁纳等的思想基础上的又一次大综合和大发展,是为改革传统教学而进行的...
公路隧道动态设计是在预设计的基础上,对衬砌结构进行合理的修改,以使其适应更为具体的围岩条件,在隧道施工中得到广泛应用。主要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公路隧道动态设计的特点及设计方法。 0引言 新奥法作为隧道工程设计施工的方法和原则,目前在公路隧道工程设计施工中被广泛应用。在依据新奥法原理建设的现代隧道中,按照设计规范规定,依据施工之前的地质调查、钻探及物探等资料,采取工程类比方法进行设计。由于地质条件的...
本文通过对商13-45块进行了油藏数值模拟和剩余油研究,确定了剩余油分布,认为构造和井网完善程度控制了剩余油在平面上的分布,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生产实际中,提出了下步潜力方向。 关键词:断块油藏;数值模拟;剩余油;构造 1、地质情况简介 商13-45断块内共24条断层,其中有13条断距相对较大(10~30m),延伸长度较长,将整个断块分为9个相对独立的断块。其余断层断距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