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信息技术发展十分迅速,有关信息技术发展对城市诸方面影响的研究也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从相关研究综述出发,寻找新的研究切入点,发展城市信息化管理,对国家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就着重从城市管理的规划、数据管理等层面,对城市管理信息化做了初步探讨。
信息化是推动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已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综合竞争力、现代化程度和经济成长能力的重要标志。加快城市信息化建设对于提高执政能力,实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各项职能,带动全社会信息化,具有重要意义。无论从科学的定义上,还是从管理的定义上,数字城市均可视作是人类发展的台阶式进化,其中既包含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文化方式和人际关系的社会经济变革,也包含着决策、管理、服务和廉正建设的革命性进展。中国数字城市的建设,对中国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对国家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中国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
是实现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战略准备对于一个高效、便捷、动态的数字城市建设而言,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居于战略基础地位,形成数字城市信息基础设施规划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了不断更新的技术进步,也包括了不断提高的城市管理水平,同时还牵涉到城市立法与决策的相应转换,从而为信息城市数字化水平的整体提高,编制出高质量的发展蓝图。同时,数字城市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作为最必要的战略准备,还必须针对每个城市的自身特点及城市的发展方向,严格地从空间布局、网络构战、数据处理、应用领域、信息安全和效能评估诸多方面,作出与传统城市规划相连接的整体思考。在不断完善本规划的总体建设方案的同时,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建设事业信息化建设的阶段目标及具体任务,完成建设领域信息应用平台的总体建设框架、关键技术、标准体系、主要应用服务系统和保障体系的规划设计。初步完成建设行业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空间数据基础设施(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以及其他应用服务系统、数据资源整合和信息标准体系的技术方案设计,并根据建设事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和实际能力,有计划、有步骤地分期分批组织实施。
2建立数据信息平台,是实现城市管理信息化的战略基础
在数字城市建设中,地理空间数字图形只反映了城市的自然属性,还必须把社会、经济各种信息与之结合起来,包括市政建设、商业、工业、教育、医疗、交通、人口、环保等各种信息,这样数字城市才有实用性。而要取得这些信息,必须将城区规划地图与统计的社会经济数据相结合纳入到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之中,建成城区的基础地理信息平台。这也是数字城市的基础。一个城市的信息化程度,从源头上取决于该城市基础数据库的容量、速度、便捷性、可靠性、可更新能力和智能化水平。城市数据库的建设,将为促进数字城市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建设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过程中,首先要重视建立共建共享管理机制。由信息化主管部门会同市规划委、市公安局等部门,制定各城市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库建设指导意见和使用管理办法,明确空间地理信息库的建设、更新、运行、交换共享和使用的职责和任务,形成统一的政务信息图层叠加机制。逐步开展建设领域基础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通过基础信息的收集、整理、编辑加工等流程,形成建设领域可供参考的知识库体系,并分阶段建立远程教育系统,逐步推进网络教学与职业培训工作,改善建设领域知识结构、优化信息资源,充分发挥知识指导实践的作用。
3加速信息化城市建设的标准化建设,建立建设领域信息化标准体系
标准化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又一大瓶颈。由于缺乏统一标准,数据格式各异,给社会化的数据共享、交换带来极大不便.同时由于缺乏统一规划,使国内相关软件存在低水平重复开发,总体效率低下。尽快建立科学、合理的数据处理和信息管理技术标准已成为当务之急。按照建设部相关专题标准研究制定符合我省要求的建设领域信息化基础标准、信息网络和计算机基础标准、信息分类和编码标准(包括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建筑业、住宅与房地产、其他行业)、信息技术应用标准(包括电子政务、电子商务、G工5、GPS、CAD、IC卡等)和信息化安全标准。制订建设领域信息化技术政策与管理办法。根据对于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及建设领域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技术政策与管理办法,规范建设领域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要求,解决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强化信息化建设的整合意识,开放意识、共享意识。
4建设信息共享交换统一公共服务平台
在加强各专项指挥部信息化基础建设的同时,应该项目建设与系统整合并重,不应以工程项目建设为主线,而应以总体架构为主线,以共享整合为主线。消除信息孤岛,要从架构方面统筹,从平台建设入手,通过建设信息共享交换统一公共服务平台对现有的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实现共享,避免重复建设。
5加快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建设.搭建联动、互动机制平台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促进了行政部门之间、与公众之间的联系与协作,打破了信息封闭、资源独享的格局。在城市管理领域引入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加速数字化建设,有利于行政规划、行政许可、行政审查、行政合同、行政执法、行政服务等手段的综合运用,以及行政管理部门之间、与公众之间的融合。减少办事环节,降低百姓办事成本、市场投资成本。随着数字化技术、网络普遍走进家庭,网上查询、网上办事、网上参与管理都将成为现实。
此外,建立城市管理应急机制,也是完善联动机制的重要一环。城市管理的大局性、关民度、敏感性、突发性迫切需要应急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它不仅是部门协作好坏的集中反映,更是考验执政能力的具体尺度。
加强高职学生学习养成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教育任务与使命的必然要求,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学生学习养成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应围绕培育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观、正确的学习态度以及支撑其可持续发展的学习力来选择路径与方法。 一、学生学习养成教育的含义所谓学生学习养成教育,是指教育工作者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目标、积极的学习精神、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必要的学习方法,即关于回答并明晰...
本文根据笔者参与过的公路旧桥加固与管理经验总结,结合目前省内多数公路旧桥加固与管理的方法,有关加固与管理方法进行浅析。 关键词:桥梁;旧桥加固;管理 河南省鹤壁市的公路旧桥一般都具有一个通性:荷载等级低、使用年限长的特点。从技术资料分析,大多数桥梁是三不知:①不知基底地质;②不知基础深度;③不知隐蔽部分的尺寸。从桥梁技术状况分析,由于河床屡遭洪水冲刷,河床底部加深,桥梁墩台基础外露、冲空,产生...
珠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的主体成果形成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20多年过去了,珠江流域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原规划的一些部分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流域水利建设与管理的需要,与加强流域管理和强化水利社会服务职能的目标不相适应,迫切需要开展流域规划修编工作。在回顾原规划的基础上。探讨了流域规划修编的总体思路厦修编的重点和主要内容 论文关键词:流域规划;修编;思路;珠江流域 1珠江流域规...
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师院校办学理念调整的需求,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的需要,可以满足高师学生的求知欲望。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加搔高师与中小学(幼儿园)合作,建立兼职教师队伍是创新教师教育的主要途径。 高质量的专业师资队伍是高师院校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是教学的主导力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人们普遍认为,“双师型”教师是职业教育对专业教师的一种特殊要求,它与...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使本已严峻的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雪上加霜。面对急剧变化的就业环境,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应紧跟现实,认真分析、准确把握当前毕业生面临的就业环境。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正确引导毕业生理性看待当前的就业形势,在危机中寻找机会,从而顺利实现就业。 当前,始于美国的金融危机已经蔓延到全球,引发经济下滑,不少产业受到冲击,投资需求萎缩,从而引起对新增劳动力需求的大幅减少,中国的...
本文通过对学生在《都江堰》课堂上关于“做官当作何样的官?”的探讨进行分析,得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的一些动态,引发对他们的教育思考,从而提出教育的设想与对策。 1《都江堰》课堂讨论体现的中职学生思想动态特征 《都江堰》是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中的名篇,被收录到中职语文第一册第五单元——历史之思中。文章在让我们领略都江堰山水风光的同时,赞颂了都江...
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调整的主要发展方向,今年以来,我国每万元GDP能耗比1980年下降了65.5%.工业“三皮”缩合利用产值为1985年的14.6倍。但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依然明显,我国姻铁、电力、水泥子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平均高出20%左右;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以上。 根据国家的规划,到2010年,中国将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法规...
长期以来,数学教育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驱动下,课时增加,资料泛滥,学生和教师在数学的学与教上是十分辛苦的,但获得的数学教育效果与所付出的辛苦是不成正比的。高耗低效的熟练度训练己成为阻碍素质教育的痛疾,因此,创新数学课堂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是函待解决的问题。 对于创新课堂教学方法,许多老师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我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应对措施:一,改变教学观念,关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学习信心;二...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旅游管理专业教学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旅游管理是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一个新兴专业,学科的特点要求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采用主题、情境、案例等多种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提升各方面的知识技能,以及进行角色的转换。旅游管理专业是面向旅游市场,培养应用型旅游人才为主、研究型旅游人才为辅的一个新兴专...
中学生物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是突出学生主沐地位.从生物学科自身的教学规律出发.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素质为主要目标的教学模式.它具有突出自主性、强调多样性、重视多向性、提倡和谐性特征。与之相适应的教学策略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具有生物学科自身教学特色的操作对策系统构建自主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在中学生物的课堂教学活动巾,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不断提高学生的主体意...
影响因子:0.050
影响因子:0.400
影响因子:2.297
影响因子:4.018
影响因子:1.400
影响因子:2.339
影响因子:0.830
影响因子: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