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通过对商13-45块进行了油藏数值模拟和剩余油研究,确定了剩余油分布,认为构造和井网完善程度控制了剩余油在平面上的分布,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生产实际中,提出了下步潜力方向。
关键词:断块油藏;数值模拟;剩余油;构造
1、地质情况简介
商13-45断块内共24条断层,其中有13条断距相对较大(10~30m),延伸长度较长,将整个断块分为9个相对独立的断块。其余断层断距相对较小(<10m),延伸长度较小。且有侵入岩,在油层内均形成岩墙,具有封堵作用。沙二下为三角洲相沉积,地层厚度约230m,岩性以砂泥岩互层为主。储层平均孔隙度20.4%,平均渗透率32.4×10-3um2,属常规低渗透油藏,油层埋深2250-2480m,含油砂组3个(一+二、三、四),含油小层39个,小层厚度平均1.5m,含油面积5.0km2,石油地质储量727×104t,全部投入注水开发。
2、开发现状及特点
该块自1975年以来的开发历程中经历了注水开发夺高产、低渗油田正常稳产、产量递减、加密调整完善注采井网及低产稳产五个阶段。至今,钻遇井109口,共有68口井采过油,40口井注过水。
开发特点主要表现为:①为常温常压低粘未饱和层状断块低渗透油藏;②大段合注合采,造成层间水驱动用程度不均,水淹程度不均;③由于井况的损坏造成平面注采不完善,地层压力下降,储量动用状况变差。
3、模型的建立
3.1网格模型
根据油藏实际特点,选用从LandMark公司引进的VIP油藏数值模拟软件,选择黑油模型,建立了一+二、三和四3套砂层组的三维三相地质模型。
选择网格方向时,将控油主断层方向作为X轴方向,采用均匀的直角坐标网格模型。选择网格大小时,主要考虑到 计算 机运算时间和适应井距的网格间距。综合结果,X轴方向划分78个网格,Y轴方向50个,网格步长约44.2米。
模拟层的划分,既要满足模拟研究的目的和目标,又要考虑储层的物性和油水系统关系,同时还应考虑到资料的完整性。经综合权衡,将目标区分为36个模拟层,模型的总节点数达140400个。
3.2构造模型
在建立数模构造模型之前,首先对三维地质建模的地质模型数据进行网格粗化,然后将网格数据输出到VIP 数值模拟软件,形成数值模拟构造模型。
3.3储层属性模型
三维建模输出到VIP的有效厚度模型、孔隙度模型、渗透率模型和原始含油饱和度模型。
3.4流体模型
流体模型主要描述油藏中流体的物理性质,数据主要是通过实验室实验得到的。原油饱和压力平均11.9MPa;原始油气比92.7m3/t,体积系数1.30,地层原油粘度0.82mPa.S,地层水粘度0.3mPa.S,地面原油密度0.87g/cm3,地面原油粘度7.34mPa.S。
4、 历史 拟合
经过对区块储量、日产油、含水率、累积产油产水量进行拟合,输出曲线反映其变化趋势与实际点基本吻合。 5、剩余油研究
5.1剩余油分布
5.1.1平面分布
1)受构造因素控制形成剩余油滞留区
在小断块和断层遮挡的边角处有剩余油富集。如在一~四砂组的商13-381~商13-171井区、一砂组的商13-194井区由于受断层遮挡,水驱难以波及,仍然有较高丰度的剩余油富集。
2)注水井与注水井之间形成剩余油富集区
由于注水井之间两侧驱动水的推进,两条水线尚未相接时,在水线前缘间形成剩余油区域。如商13-543至商13-55井区,东边有商13-52和商13-54井注水,西边有商13-73、商13-63及后来转注的商13-542和商13-546井注水,在两侧注水井之间形成丰度相对较高的剩余油富集区。 3)储量分布分散的地带存在零星剩余油
这是由于距离注水井远、无井点控制、未能水驱波及,或无采油井点而造成,它们多以零星片状分布于油层中。在油藏东部的商79、商13-258和商13-13井区,仅单井钻遇商13-544和商13-195井区由于储层薄,储量丰度低,形不成注采关系等,仍有一定的剩余油分布。
5.1.2纵向上剩余油分布
相对采出程度大于110%的小层有9层(一+二5三3.5.12四5.6.7.8.11),多分布在4砂组的上中部。相对采出程度在80至110之间的有15层(一+二2.3.7.8三1.2.6.9.10.11四1.2.3.4.9),储量动用程度中等。相对采出程度低于80的有12层(一+二1、4、6、9、10三4、7、8四10、12、13、14),主要分布在4砂组下部和1+2砂组的上部,储量动用程度较差,采出程度低于11.8%。在同一砂组组内部,储量动用程度也有较大差异,尤其4砂组,14小层以下未动用,10、12和13小层动用程度差,采出程度小于8.5%,5~8小层动用程度最好,采出程度达18.0%以上。
5.2剩余油潜力
根据油藏数值模拟结果统计,对每个小层进行潜力分析,参照地质储层分类和储量动用分类办法,可分为三类:
一类潜力层:单层剩余可采储量4.0×104t以上,共10个小层,主要分布在一+二砂组和三砂组,剩余可采储量60.7×104t,占总剩余可采储量的52.5%。这类油层一般也是地质分类的一类油层,储量基数较大,由于注采井网不够完善,采出程度一般低于平均采出程度,是下一步剩余油挖潜的重点。
二类潜力层:单层剩余可采储量在2.0~4.0×104t之间,共11个小层,均匀分布于三个砂组,剩余可采储量35.0×104t,占总剩余可采储量的30.3%。这类油层一般是地质分类的一、二类油层,储量基数中等,注采井网相对完善,采出程度一般低于平均采出程度,挖掘剩余油仍有一定的潜力,是下一步剩余油挖潜的一般潜力层。
三类潜力层:潜力较小层,单层剩余可采储量小于2.0×104t,共15个小层,多分布于四砂组,剩余可采储量20.0×104t,占总剩余可采储量的17.3%。
6、结论
①油藏数值模拟结合动态分析,为老区调整指出了调整方向和目标。
②注采系统的完善程度控制着剩余油的分布,而储层的沉积微相及非均质性是影响剩余油分布 规律 的主要因素。发现研究区剩余油的分布表现为:平面上受构造因素控制形成剩余油滞留区、注水井之间形成剩余油富集区、储量分布分散的地带存在零星剩余油。纵向上富集区在4砂组上中部。
③根据油藏数值模拟结果统计,得出研究区剩余地质储量615.9×104t,其中强水淹储量44.3×104t,中强水淹储量80.4×104t,中水淹储量86.2×104t,弱水淹储量108.4×104t,未水淹储量296.6×104t。而运用油藏工程和数值模拟两种方法 计算 的最终采收率目标值为30.9%。
本文根据工程力学课程的特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环节等方面,阐述了对提高工程力学课堂教学的认识,对进一步推进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论文关键词:工程力学;课堂教学;多媒体教学;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以知识为媒介的交流过程,是按照教学大纲,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向学生演示教材,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环节,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于近几年高...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现代性的一个后果。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理解长期以来存在着误读。本文在厘清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涵义的基础上提出,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刚刚开始,正在由输入状态走向双向流动的鼎立状态。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伴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而形成的,是现代性的一个后果。所谓国际化也就是国家间联结的增强。在中世纪,整个欧洲不同地区人们之间也存在着相互的联系,然而“横贯欧洲大陆的基督教世界、伊斯兰的乌玛...
开展以人为本为特征的各种创新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学习的自主性,教学效果显著。文章从教师和学生在创新教学中的地位及职责、学生成绩考核方式的变革及课堂教学技巧的应用等方面,对以人为本的创新教学进行了探讨,以期使教育者在实施中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待被点燃的火种”,中国科学院院士、英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如是说。这句话可以说是对以...
青少年素质的培养?始终是中职学校教育的第一任务。学生素质的提高?依抽于养成教育的实施。因此?班主任作为班级直接管理者?养成教育就摆在首要位置。本文从中职学生的现状出发?提出养成教育的具体内容。井探讨如何立足学校大环境与完善班级小环境?来实施养成教育.及思索在实施过程中学生接受教育的方式、教育计划的制订、教育内容的体现等方面要如何注意地问题。 良好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人的素质要素?它甚至可以被看成是一...
自20世纪9O年代建构主义理论被引入我国教育技术领域以来,建构主义对现代教学的影响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近年来,教育技术领域的专家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力图建立一套能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全新的教学设计理论与方法体系,虽然其基本思想及主要原则已日渐明朗,但其对体育专业学生专项学习的研究涉猎很少甚至没有,本课题致力于本方向的研究。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也称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
随着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今天,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和谐课堂已成为一种时尚。作为思品课教师,一定要与时俱进,努力创设学生学习的和谐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蓝天。“师生互动式”的课堂教学方法是营造和谐课堂的一条有效途径。所谓师生互动,就是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教与学相统一的交互影响的过程;就是把教学活动看作是师生间进行的一种生命与生命的交往、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和沟通...
就地下管线综合规划与管理中所遇到的管线同步建设、重复开挖道路、合理利用地下空间、管线间距控制、档案管理等问题介绍了一些具体的做法,从而做到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布置所有管线,做好客观控制及管理市政管线的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道路下的市政管线也日益复杂。由于各市政管线多数未能和道路同步施工,使城市道路二次开挖现象非常严重,不但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人力、物力...
随着21世纪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社会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国在世纪之交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基础教育改革。本次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改革后的课程目标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其中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为立足点,重视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是此次基础教育英语课程改革的一个引人注目的变化。 关键词:中学英语探究教学板块设计 ...
一、标题标题应简洁明了,准确概括研究的核心内容,一般不超过20个字。例如“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个性化教学研究”,直接点明了研究的依托手段(信息技术)、学科(初中数学)和主题(个性化教学),使读者能快速了解研究的大致方向。二、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背景:阐述教育领域相关的现状和问题。结合教育政策、社会需求等宏观背景进行分析。研究意义:理论意义:说明研究对教育理论体系的丰富或完善作用。实践意义:强调研究...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基本要求,是全社会所认同的道德规范。但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失信现象愈演愈烈。如何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建立一个诚信的就业市场,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毕业生就业失信的现象及负面影响 1.简历“注水”,推荐材料弄虚作假。毕业生求职自荐材料,是招聘单位了解、评价毕业生素质和能力,决定是否面试、录用的重要依据。一些毕业生为了能引起用人单位的注意...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984
影响因子:0.106
影响因子:1.36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4.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