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是交际的一个重要环节,听力训练在外语学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目前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弱点,如何提高大学生听力水平,是广大英语教师共同关心、探讨的问题。本文从学生的英语听力现状人手,提出了一些提高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策略,以强化课堂效率,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提高其英语听力水平。
一、当前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现状
听、说、读、写是学习和运用语言必备的四项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交际的重要形式,是他们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基础和手段。但从学生反映出的实际语言技能来看,明显表现出不均衡的特点。根据一份对大学生“初人大学的听力、会话、阅读、写作和翻译等五种技能中最不适应的技能”的调查统计显示,被调查的300名大学生对大学听力课不适应的百分比为75. 94%,是问题最集中的一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薄弱。语音是听力的基础,由于地域、方言以及高考不考听力等因素的影响,有部分学生发音不准,对英语的发音规则也不太了解,缺乏对英语语音的连读、失爆、弱读、同化以及英美英语的发音差异等等方面的知识,一些一看就懂的句子听起来却不懂。对语法知识的一知半解,英语背景知识的知之甚少,这些都是影响听力水平的主要因素。从目前情况看,我院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普遍偏低,“聋哑”现象较为严重。学生反央最突出的问题就是“最害怕听力”。针对这些现状,笔者提出了如下对策:
二、英语听力教学策略
1.让学生明确提高听力的必要性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工具,而语言是有声的,也就是说,有声语言是第一性的”。从上英语课开始,教师就必须向学生阐明听力课学习目标,讲明学习语言一开始就要从听力起步,听是理解和吸收口头信息的交际能力,口头表达和传递信息的交际能力要在听的基础上进行培养和提高,只有听得准,才能说得对,因此,提高听力不仅有利于说、读、写三项技能的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开展日常交际,只有让学生明确听力课的目的,并有了听的愿望,他们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听力的活动。
2.注意基础知识的培养,听力训练由浅人深,泛听与精听有机结合
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非一朝一夕之功。平日只注重语法教学,考前临时突击训练听力,很难收到好的效果。要提高学生的听力技能,关键在于平时的坚持。教师可从多听教学听力录音带人手,由浅人深,由易到难,逐步培养学生的听力技能。即:
(1)培养听力,突破语音知识关。
语音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不完全爆破、意群、连续、音的同化与失音、句子重音及语调。方法是:认真听,注意模仿,用心识记,并跟老师或录音机纠正,坚持反复训练和检测。确保学生发音准确后,方可进行词、句的训练,然后逐步过度到段落及篇章。语音学习是外语学习的关键,正确的发音及语调是顺利进行口头交际的基础,是听力能力提高的必要条件。
(2)泛听、精听有机结合。
听力主要有两部分组成。即迅速地辨音解义的能力、理解语言内涵的能力。在为学生播放录音材料前,可根据所听内容,结合具体目标要求及检钡组题,设置问题,让学生心中有数,以利于听的过程中有所侧重。具体做法是:播放第一遍录音时,要求学生泛听,针对问题捕捉有关信息,了解内容,进行整体感知。对于一时听不懂的个别单词或句子,千万不能停留,要舍得放弃。同时,为了便于记住重要信息,有必要做到边听边记,把重要信息(如时间、地点、事由、原因、方式、数字等)的关键词记下来,从而迅速捕捉所听内容的主要信息。且精听应在泛听的基础上,先把录音内容从头至尾听一遍,再把听不懂的地方反复听。若有些地方实在听不懂,也应尽量听清每个音节,然后再翻开书对照一下。接着合上书再从头至尾听一遍,直到完全听懂为止。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使学生提高辨音能力以及听力理解能力。当然,无论泛听还是精听,最好都不要先看听力材料。只有泛听与精听有机结合,才能使听力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
3.尽量多掌握有关英语国家的背景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特定的文化产生各具特色的语言背景。目前的英语教学比较侧重语言现象的讲解,对于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文化和风俗很少介绍。而听力内容广泛,题材多样,并且英语听力教材中文章有很多是欧美人撰写的。如果学生知识面较窄或者跨文化历史背景知识缺乏,不了解他们的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民俗习惯、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常会感觉到听得懂单词却听不懂意思。语言的学习也应该是文化的学习,因此平时要多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以增强对英语国家的了解,从而便于更好地理解听力材料。
4.培养良好的英语听力心理素质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在情绪波动时,要注意加以认识和调控,化消极被动的情绪为积极的态度,为自己创造愉快向上的心境。影响学生听力提高的心理因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听的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二是过于紧张,没有良好的心态。前者是因为学生对听力重视不够,对听力内容不感兴趣,材料太难或听力的时间太长造成精神疲劳;后者是由于学生对于英语或者听力有畏惧情绪,担心听不懂,先在心理上造成紧张从而使听到的信息产生断层,所听的全文支离破碎,或者对所听的材料断章取义,难以理解全文大意。因此,要想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就要克服这两方面的缺陷,培养良好的英语听力心理素质。
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墩而就。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共同克服制约听力的负面因素,拆卸掉心理障碍,还要包括基础训练和必要的听力测试训练。多听、常听、反复听。既要充分利用手头的听力教材,进行“精听”和“泛听”的练习,又要积极主动地运用生活中的各种听力材料,总之,只有进行不断的努力才能最终提高自己的英语听力水平。
通过对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存在的网络安全问厦的分析,提出相应的安全对策,并介绍应用于电力系统计算机网络的网络安全技术。 在全球信息化的推动下,计算机信息网络作用不断扩大的同时,信息网络的安全也变得日益重要,一旦遭受破坏,其影响或损失也十分巨大,电力系统信息安全是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和对社会可靠供电的保障,是一项涉及电网调度自动化、继电保护及安全装置、厂站自动化、配电网自动化、电力负荷控制、电力营销、信...
分析了国内建筑设计行业先进的信息化技术,给出了一条建筑设计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之路,提出了以优化的管理为前提,采用图文管理,知识管理以及协同化设计相结合来完成设计院的信息化建设。 在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中,设计和管理一般分为2个系统来处理。整个企业信息化建设只引进管理信息系统还是不行的,设计系统也要考虑,这样最终能使得2个系统既能结合起来运行,共同享用资源,亦能分开来单独执行任务,对节约资源有利。...
应邀帮助杂志社审读稿件已有几年了,不断从各地来稿中吸收新鲜的教改经验,逐渐形成了一些想法。现扼要成文,旨在探究阅读教学新概念系统的组建思路。 一、建立“教学类型”的概念 北方有一种家常菜叫“大锅熬”,不管是什么菜蔬,一律投入锅中一熬了事。语文课上教那些“精读”课文,每每也惯用“大锅熬”的办法,无论鲜...
笔者结合几年的德育工作实践,认为:完善的制度是搞好学校德育工作的保障;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是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点;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窗口:家庭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论文关键词:德育工作制度班主任队伍养成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家庭教育 德育工作就是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
城市小区内的道路除了交通功能外,也是市政配套管线的主要通道。城市住宅小区的建设目标是功能齐全、环境幽雅、安全舒适,要求在合理布局和加强绿化的同时,做好管线综合规划设计。1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及各类管道特性(1)各种管线在运行中,能够保证在正常的气候和设计荷载条件下安全工作;(2)为了减少管线检修及施工时对交通的影响,管线应尽量布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并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布置;(3)根据管线所输...
在学校道德素质教育中,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教育在道德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养成教育是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确立科学、合理的行为习惯标准,是养成教育的重要方面。 道德素质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和体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根据研究性教学的理论,结合教学实践,从突发性情景策略、远景性情景策略、近景性情景策略、创设性情景策略四个方面对中等职业学校《市场学基础》研究性教学的操作策略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研究性教学应该是开放性的,教师要发扬民主作风,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管造和谐氛围,运用启发讨论,鼓励质授提问,提倡内化醒悟等教学手段来激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与创新能力,以提高教学效果。 研究性教学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从自然、...
现代英语课堂教学注重高效性、自主性,教师应拓展课堂时空,合理利用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课堂提问,使课堂教学高效进行,促进学生的认知、情感主体性的完美结合。 课堂教学是英语语言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课堂教学效果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很大,教师如何使课堂教学具有高效性、自主性,已成为人们密切关注的焦点。 认知和情感是人的素质全面发展不可缺少的方面,因此课堂教学应围绕这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语言学习主要通过认...
针对目前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些问题,提出开放式创新教学模式。该模式以教学改革为主体,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以实验室开放式教学模式为依托,以大学生科技竞赛为主要途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同时,对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形式、实验设备等方面进行完善,取得一定的成效。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经过多次改革和完善,仍存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和素质培养,重理论研究、轻实践环节训练,重共性教育、轻个性发展,重对...
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主要体现为知识情景建构观,学为中心观,教学互动观。结合双语教学的特点,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必须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方面入手,改变目前双语教学效果不佳的状况,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对双语教学的启发作用,提出了双语教学的一些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国际化的进程加快,必然要求高等教育培养人才日益综合化和国际化。此外,教育部对于高等院校双语教学的要求也将双语教学的推进提到...
影响因子:0.44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460
影响因子:1.826
影响因子:6.374
影响因子:11.446
影响因子:1.200
影响因子:6.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