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在目前的教育模式下,部分中学养成教育明显滞后。本文主要从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中学生自身因素四个方面阐述造成养成教育滞后的原因。
关键词:部分中学;养成教育;滞后;原因
养成教育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上,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通过训练、严格管理等种种教育手段,全面提高人的“知、情、意、行”等素质,最终养成自觉遵守社会道德和行为规范等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作为道德素养的最重要的真理在少年时期没有成为习惯,那么,所造成的损失是永远无法弥补的。”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也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养成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中心内容,是形成良好校风、学风的关键。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是学生从事其他活动的重要前提,而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则是优良品德形成的标志。因此,在中学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但不可忽视的是目前部分中学养成教育明显滞后。本文试探究部分中学养成教育明显滞后的原因,期盼对学校加强和改进养成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社会转型时期,各种问题的产生,是影响学校养成教育发展的客观原因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的重大变迁之中,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是中国社会的一次深刻变革,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进行着举世瞩目的变革。在此过程中,人们的思想也被推入一个动态的发展阶段,人们的行为方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非规范性。由于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影响,加上西方以“个人主义、金钱至上”为核心的价值观的冲击和封建主义“不劳而获、贪图享乐”残余思想的影响,致使权钱交易、贪污腐化、索贿受贿、卖淫嫖娼、吸毒贩毒等社会腐败、丑恶现象滋生蔓延。这些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社会现象无疑会给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的中学生以巨大的影响和冲击,不可避免地对学校的养成教育造成了负面影响。
在转型过程中,青少年的思想观念、道德行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等,一方面为新的经济动力所驱动,萌发了许多新的内容,注人了许多新质;另一方面也遇到了一些矛盾和冲突,产生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这必将影响青少年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特别是价值观念的形成。身处校园又相对单纯的青少年学生对此既常感到困惑和不解又自知无能为力,这种不平衡会导致一定的逆反倾向,对外部事物一概反对,甚至借助反常的过激言行来表达。社会变迁作为重大的应激源将不可避免地给学生带来不同程度、不同方面的心理冲突,包括重利轻义、重己轻人等等。主要表现在:多元文化的碰撞导致那些心理素质差、认知能力弱的中学生在各种消极文化迅速蔓延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迷茫、焦虑、消极、冲动、偏激等心理障碍,进而引发行为失范;不良事件如分配不公、贫富悬殊、以权谋私、贪污腐败、公款挥霍等,给学生的心理带来了高强度的负面效应,从而必然对学校的养成教育产生消极影响。
二、学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缺失,是导致学校养成教育滞后的直接原因
学校是学生最集中的场所,青少年在学校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应在做人等自我修养方面得到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重智轻德,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抓教学质量,简单地以分数划线;部分学校只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课堂上的满堂灌代替了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社会“两张皮”,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脱节,致使学生道德水平有所下降,行为走样。
我国传统德育也因其自身的困境而无法给予青少年以有力的价值引导与行为塑造,在偏差行为的防治中表现得软弱无力。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并未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脱离广大青少年的生活实际,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不仅忽视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缺乏切实可行的教育内容,片面注重道德原则和道德知识的灌输,空洞说教。大部分普通中学面临升学率压力和争夺生源的压力,学校不得不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补课,考试频繁,题海泛滥,以应付日趋激烈的竞争。重智育轻德育,重行政管理轻思想教育,重教书轻育人,过分地强调和追求升学率,以致大大加重了学生们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整天处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这势必造成学生心理、行为异常,思想空虚,意志脆弱。
不民主的师生关系,使本来已经很单调、冷漠的学校气氛又蒙上了一层可怕的阴影,学校这块令人神往的乐土失去了应有的魅力。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非民主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有些教师或班主任对学习成绩好的、听话的学生偏爱,对后进生缺乏耐心细致的教育帮助和有效的管理与引导,或粗暴对待,或避而不教,或采取空洞的“形式教育”。不少教师过多地扮演着“学生行为惩戒者”的角色,把“听话”作为最有价值的道德标准,把对“听话”学生的培养作为自己工作中的最大满足,师生关系演化为一种主宰与臣服的关系。部分教师不能一分为二地对待不服管教的学生,对他们一味地批评、斥责、讥讽,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人格遭受践踏,丧失了自尊心和上进心,导致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效果不理想。
三、家庭教育的误区,间接影响了学校养成教育的巩固与提升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发展。现在的许多中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娇惯、纵容、溺爱,致使孩子任性、懒惰、自私,在生活中不能自理,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使学生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有的父母忙于工作,特别是那些经商的父母,常年在外,只是及时地满足、充裕孩子的生活花费,却缺少交流,使孩子缺少约束,缺少关爱,缺乏对别人的理解。
二、学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上的缺失,是导致学校养成教育滞后的直接原因
学校是学生最集中的场所,青少年在学校不仅要学习和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还应在做人等自我修养方面得到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学校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重智轻德,忽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片面抓教学质量,简单地以分数划线;部分学校只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了道德品质、行为规范的培养;在教育方式上课堂上的满堂灌代替了社会实践活动。学校、社会“两张皮”,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脱节,致使学生道德水平有所下降,行为走样。
我国传统德育也因其自身的困境而无法给予青少年以有力的价值引导与行为塑造,在偏差行为的防治中表现得软弱无力。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青少年道德教育并未从日常生活中的细节开始,脱离广大青少年的生活实际,违背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不仅忽视基本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而且缺乏切实可行的教育内容,片面注重道德原则和道德知识的灌输,空洞说教。大部分普通中学面临升学率压力和争夺生源的压力,学校不得不经常利用休息时间补课,考试频繁,题海泛滥,以应付日趋激烈的竞争。重智育轻德育,重行政管理轻思想教育,重教书轻育人,过分地强调和追求升学率,以致大大加重了学生们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整天处
于一种智力超负荷的高度紧张状态。这势必造成学生心理、行为异常,思想空虚,意志脆弱。
不民主的师生关系,使本来已经很单调、冷漠的学校气氛又蒙上了一层可怕的阴影,学校这块令人神往的乐土失去了应有的魅力。教学和班级管理中的非民主现象也是屡见不鲜。有些教师或班主任对学习成绩好的、听话的学生偏爱,对后进生缺乏耐心细致的教育帮助和有效的管理与引导,或粗暴对待,或避而不教,或采取空洞的“形式教育”。不少教师过多地扮演着“学生行为惩戒者”的角色,把“听话”作为最有价值的道德标准,把对“听话”学生的培养作为自己工作中的最大满足,师生关系演化为一种主宰与臣服的关系。部分教师不能一分为二地对待不服管教的学生,对他们一味地批评、斥责、讥讽,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人格遭受践踏,丧失了自尊心和上进心,导致对学生的养成教育效果不理想。
三、家庭教育的误区,间接影响了学校养成教育的巩固与提升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孩子的发展。现在的许多中学生是独生子女,父母的娇惯、纵容、溺爱,致使孩子任性、懒惰、自私,在生活中不能自理,不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使学生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有的父母忙于工作,特别是那些经商的父母,常年在外,只是及时地满足、充裕孩子的生活花费,却缺少交流,使孩子缺少约束,缺少关爱,缺乏对别人的理解。
本文分析了英语课程改革的目标,重点阐述了新课标下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供大家参考。 论文关键词:初中英语新课标创新 1、前言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风吹遍了全国中小学校。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都在培养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综合能力。而传统的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知识的内在联系。新课程标准主要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有限的时间内用科学方法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学习效...
世界经济全球化导致国际市场上人才竞争日趋激烈。因此,教师教育改革和发展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从历时角度考察了美国教师教育改革的历史发展,又从共时角度对比分析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现状及存在的弊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既要放眼世界,学习和借鉴他国经验,跟上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又要立足本国实际,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改革之路,使我国教师教育沿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论文关键词:教师...
现代教育改革中,对现代教育技术的掌握和应用只是教育改革的手段之一,如果不配合对传统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变革,改革的成效往往不甚显著,甚至极端情况下还会倒退。因此,结合现代教育思想的现代教育技术才更有生命力,在改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效率与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才更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文章首先简要地回顾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征,继而探讨和分析了其与现代...
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化是就业市场化问题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反映。大学生就业问题涉及到我国高等教育体制,也涉及到市场经济体制在教育领城的运用问题。就业市场化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劳动就业管理体制市场化的产物。毕业生就业市场既有一般劳动力市场的一般特征,也有不同于社会就业市场的特点,具有其独特的内洒、运行机制和特征。 就业市场化是人事制度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进行改革的必然结果,是从传统计划经济时...
分析医学职业教育实施“双证”并重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对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实验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改革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措施,以适应就业市场需求。 论文关键词:医学职业教育;“双证”并重制;就业市场;需求 医学职业教育实施“双证”并重制是指学生在校完成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成绩合格者可获得学历证书,根据今后将从...
商务英语写作是英语专业和国际贸易等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一门实用性较强的课程。本文在分析商务英语写作基本特点的前提下,论述了当今大中专院校商务英语写作教与学中的困难,并在分析困难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商务英语写作教学质量的策略。关键词:商务英语写作;困难;策略一、引言进入21世纪,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贸易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此基础上不同文化之间商务交流变的越发频繁。商务英语写作作为商务...
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必然,须做到考虑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考虑学生的思维结构,考虑教材的逻辑结构。 关键词:数学 教学 数学活动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托利亚尔在他所著的《数学教育学》一书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思维活动的教学)。"这种提法,是符合数学教育发展要求的,在数学教育改革的今天,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非常必要。 所谓数学活动是指把数学教学...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为了切实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努力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新途径:要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基本道德素质;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强纪律和法制教育;恰当运用奖励和惩罚等德育辅助手段;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本文通过对隐性知识及其传播特征的分析,认为隐性知识是可以传播的。在分析网络视频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以及网络工具软件对隐性知识传播影响的基础上,指出信息技术可以促进隐性知识的传播。同时利用野中郁次郎的SECI模型理论,构建出在网络中传播隐性知识的新模式,即利用知识管理技术搭建网络平台,对隐性知识传播过程进行管理;在网络中建立虚拟学习社区,为隐性知识传播提供新的载体。 一、隐性知识及其...
我们民族要复兴。必玄要有健康奉健全的国民,国民要有民好的习谊,鱿必常妥t视素质教育养成教育。 1坏习惯往往使人深陷泥潭.好习惯常常让人受益终生我们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什么东西对于我们最重要?不言而喻是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健康的身体是“10,爱情、事业、名誉、金钱等等,都是“1”后面的“00,一个数在"1”后面的“0"越多,...
影响因子:0.600
影响因子:1.466
影响因子:1.977
影响因子:2.97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21
影响因子:6.772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