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疾患,大学图书馆应实施阅读疗法服务。文章重点阐述了阅读疗法的历史发展及大学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优势和对策。
1阅读疗法的历史沿革
阅读疗法(ReadingTherapy)有狭义、广义两种鳃释。狭义指用有选择的读物辅助医学和精神病学的治疗;广义指针对因精神和情绪而引发的疾病如抑郁、紧张、精神性焦虑、恐惧、偏执症等,也包括对器质疾病的辅助治疗,如:生理残疾、情绪问题、社会人格问题(酗酒、吸毒、家庭暴力、代沟、种族、同性恋等伦理问题)等等。
1.1阅读疗法的悠久历史
它最早出现在我国的夏商时代。汉朝时,出身于皇族的刘向,有旬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何谓“医愚”?简而言之,就是启迪智慧,增加知识和灵性。纵观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皆是凡事任其自然,心态坦然。是的,书读多了,境界高了,凡事不患得患失,心胸豁达,自己排解各种私心杂念,保持健康乐观的心境,从而达到益智健体,去病防病之目的。
仔细推敲起来,阅读疗法的实践源远流长。刘勰的《文心雕龙》“铭箴”篇中有:“箴者,针也,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斯文之兴,盛于三代。”这说明,中国在三代,即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的夏、商、周时代,就盛行一种“用以规过,疗以心疾”的文体“箴”。那时的人们用针石治疗生理疾病,用“箴谏”、“箴诫”治疗心理疾患。刘勰的这种对文体“箴”之源流的考据,向我们提示了阅读疗法在远古中国的存在。“箴”的发明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有意识开展阅读疗法的开始,而不自觉开展“书疗”的渊源还可能更早。据有关文献报道,阅读疗法在甲骨文产生时就可能已经萌芽了。
1.2阅读疗法的渐进发展
可以说,每个朝代,阅读疗法都有优秀的代表案例。西汉文学家枚乘的名作《七发》,不愧为中国心理治疗史上的一篇重要文献,它认为要保持旺盛的精神状态一定得多昕圣人辩士的“精言妙道”,极力呼吁阅读疗法;曹操读陈琳檄文而头痛立即痊愈,成为阅读疗法史上的典型案例;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人称“少陵可杀”,意即:杜大诗人的诗篇可以祛病!还有南宋学者陆游则是自发地利用阅读疗法养生保健的先驱之一。
虽然如此,中国的阅读疗法的研究尚处于低幼阶段,鲜见的少许文章也多是介绍西方的研究状况。它有两个明显特点:一是适用范围广:医院、书馆、戒毒所、养老院等;二是专业机构林立:研究所、图书治疗圆桌会、图书治疗委员会、诗歌治疗委员会、绘画治疗研究所等等……由于这些场所都提供“书疗”,因此,老弱病残、儿童、犯人、吸毒者都是受益人群。
2阅读疗法的类型
2.1科学的阅读疗法和技术的阅读疗法
阅读疗法的概念一经提出,就有分歧。学者布莱恩认为,阅读疗法是作为一门科学所必须具备的一个条件,即必须具有实验的数据支持并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施行,才可成为一门科学;而另一位学者埃莉诺·布朗则认为阅读疗法即是科学,又是技能。她把科学的阅读疗法严格限制在资格医师的工作范围内,她认为,只有医师把阅读作为药方,方可视为科学的阅读疗法,而通过图书馆员提供的阅读材料,来弥补人格缺陷或协助解决个人问题,则局限于技术阅读疗法。
2.2隐性阅读疗法和显性阅读疗法
杰克逊认为阅读疗法可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所谓隐性阅读疗法,是把文献作为一种“文化资源”,由图书馆员推选提供给读者,以帮助读者领悟人生,完善人格,增加自信。显性阅读疗法,则是由专业心理指导师实行,目的是配合常规疗法,辅助治疗已经存在的生理或心理疾病。
2.3以阅读为中心的阅读疗法和以“互动”为中心的交互式阅读疗法
海尼斯认为,以阅读为中心的阅读疗法是由咨询服务的图书馆员那里发展而来。此种阅读疗法是以阅读为中心的读者自我管理式疗法。至于怎么阅读?悟出什么?没人负责,最多是在读者归还图书时进行简单对话,大略掌握一下阅读效果,显然,这种阅读疗法是表层的、初级的,不疼不痒的。
海尼斯比较赞成的是交互性阅读疗法。在她看来,要研究读者,尤其是有心理问题的读者,执行“对症下书”原则,能够体现读者和文献之间的交互性。交互性阅读疗法与以阅读为中心的阅读疗法之明显区别就在于治疗重心不是“阅读”和领悟,而在于读物的指导性和以人际交流来调节读者的心患。它强调接触读者并对读者进行全程干预和管理,如打电话、QQ对话、布置任务、开会等。
2.4治疗亚健康的阅读疗法和治疗已患病的临床阅读疗法
发展阅读疗法是一个人虽未生病,但已出现人格、精神上的缺陷,为将疾患消灭于萌芽状态,而及时向读者提供精神食粮,改善其人格,蓄养其精神,使其健康全面发展。它实质上是养生保健。
相反、临床阅读疗法,是已患病的个体所应接受的疗法。资格医师在常规药物手术治疗外,还要精选图书提供给患者,以调节其情志达到辅助治疗的目的。
3大学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可行性与对策
3.1大学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可行性
3.1.1资源与人力优势
大学图书馆拥有门类齐全的各种纸质与电子书刊,为开展阅读疗法提供了丰富的“药源”。同时,它还有一批受过正规训练的馆员,能熟练的推荐各类文献信息资源,在具体治疗实践中,能对症下药,因人而异地进行指导。另外,幽雅宁静的学习氛围,有利于阅读疗法的开展。
3.1.2大学生群体是接受性高的群体
大学生自我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较高,他们一般能从书刊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和心理困惑的原因;阅读是学生们司空见惯的活动,图书馆又是公共场所,保密性强,不伤自尊;电子阅览室的各大网站提供前沿的网络信息,更吸引众多学生的阅览。另外,阅读疗法集防病治疗于一体,具有“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并举,标本兼治”的独特疗效,即通过阅读,增长见识,改善气质,提高心理素质。
3.2大学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的几项措施
3.2.1强化阅读疗法的宣传教育
使学生们了解阅读疗法的原理及基本常识,正确认识阅读疗法的预防治疗作用,使之以积极的心态对待阅读疗法,直接参与有关阅读疗法的服务与管理,培养他们自觉利用文献——药物的习惯,使之受益终身。
3.2.2加强阅读导读工作
阅读疗法的重要工具是读物,因此,帮助和指导他们选择最适合的读物是阅读辅导工作的重要职责和内容,也是阅读疗法最重要的环节。阅疗人员要根据治疗的目的、心理问题的类型和患者的特点来指导他们的阅读。在指导患者阅读时,应努力启发患者正确发挥自我意识的调节能力,使其自觉地避免接触那些可能增加自己精神负担的读物,使自我暗示与治疗要求和目的相符合。所选读物应符合治病的目的、患者的情况和病因以及阅读水平,要避免观点模糊甚至错误的书籍。阅疗人员要把阅读辅导渗透到大学生的读书生涯中,使他们的身心通过读书而得到健康有益的发展。
3.2.3建立阅读疗法阅览室
为了使学生易于接受,可称之为:“休闲屋”、“健康书屋”等,该室的藏书要有助于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室内环境要幽雅静谧,气氛融洽而又明快,在直观上使读者一走进这种环境情绪就自觉有所调适,人就变得开朗和沉静起来。
3.2.4成立阅读疗法研究小组
为了更好地发挥阅读疗法的功能,阅读疗法研究小组的成员必须包括三个部分:心理医生、图书馆员和大学生。心理医生负责研究工作的总体指导和心理卫生知识的培训;图书馆员做好阅读疗法的宣传,管理好有关书刊,与班主任、辅导员、学生处等保持密切联系,制定有针对性的阅读书目,负责具体做好阅读疗法工作;学生会则负责协助图书馆做好阅读疗法的宣传组织工作,及定期地反馈同学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在图书馆和学生之间起到桥梁作用。
综上所述,大学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服务,既:有可行性,又有现实性。大学图书馆可以为培养时代骄子的良好心理素质提供绿色的“养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越来越突显预防和发展的功能。一言以蔽之,阅读疗法是集预防治疗于一体的高层次情感疗法,在大专院校的学生群体中有普遍的推广价值。
法律信仰是实现真正法治社会的精神条件,是现代法律有效运行的心理基础。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法律信仰对整个法治来说更具有基础性、发展性、未来性;同时,法律信仰对青少年的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而养成教育对青少年法律信仰具有特殊的借鉴作用和价值。青少年法律信仰养成教育的途径应在实践中有所侧重。 学界关于法律信仰的讨论颇多,大多数都认同法律信仰是实现真正法治社会的精神条件,是现代法律有效...
结合近年来一些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概述了较成熟的深基坑支护类型及适应范围,简述了深基坑设计理论及其存在的一些问题,对深基坑支护工程今后的技术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进一步完善深基坑支护技术。 深基坑工程是随着城市建设事业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较类型的岩土工程,基坑支护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岩土工程问题既涉及土力学中典型强度与稳定问题,又包含了变形问题,同时还涉及到土与支护结构的共同作用以及结构力学等问题。...
中学生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中学图书工作在学生的养成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影响深远。要按照优化图书藏书体系、做好图书宣传工作、加强图书利用教育、构建人性化的管理规范、发挥教师示范作用的思路.切实加强中学图书工作建设,为发挥中学图书工作对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作用创造条件。 论文关键词:中学;图书工作;养成教育 教育的目的,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以帮助每个人获得自我实现...
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出了如何结合课堂教学,深挖教材的科学性、思想性,离德育于智育之中的具体做法。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教师作为学校的主体,在学校教育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中,教师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教师做好教书育人的重要途径,是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教育,使学生掌握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这个有力武器。进行专业思想及理想教育,激发学生更高的...
该文试结合现代知识管理的一般理论,就我国目前高职教学改革,尤其是课程核式和教学模式改革问题提出相关的改革思路和方法. 论文关键词:知识管理:课程根式;教学模式 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构成了现代高校教学的两项最基本的认知任务。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定培养目标和规格决定了高职教学对知识传授的内容和模式的选择性。笔者认为,将现代知识管理理论应用于高职教学中,在确保传授知识效率和效益的前提下,可以更好地研究有利...
本文从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及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角度,阐述了高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并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论述了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语言交际中的跨文化因素是一个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我国很多学生学习英语多年,仍无法用英语进行得体交际的主要原因是忽略了目的语国家的背景文化知识的学习。随着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意识到语言的文化内涵,“文化意识”也首次作为独...
一段时问以来矿难事故在中国频繁爆发,而且一旦发生就很难拉制,这已经不能I}单归结为自然灾难或偶然现象,而应被认为是一种带有某种必然性的事件。通过对矿难原因深层次、多角度剖析,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作者从法律制度与观念建设角度,提出解决矿难问题的主要策略。 时至今日,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代化建设日益欣欣向荣。但是近年来煤矿行业接连不断地发生重大恶性...
在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如何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提高高三思想政治复习课的复习效果是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的不懈追求。教师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策略理论指导复习.通过学生的自主复习、教师引导,建构良好的知识网络.能让学生的复习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2009年江苏省委、省政府明令禁止加重学生负担,在这个自上而下的政策的推动下,高中普遍存在的暑假学校组织集体补课的现象多年来第一次没有出现,而且平时双休日、晚...
长期以来,我国学校教学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讲授,这种传递一接受式的教学模式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作者从信息社会所需人才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运用教育技术构建创新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并展开了初步的讨论。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的文化基础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应付21世纪面临的各种挑战,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才是: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富有创...
交往礼仪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对小学生进行交往礼仪教育要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三维”教育模式,形成教育合力,使小学生交往礼仪教育能得到理想的效果,促使小学生健康成长。 论文关键词:交往礼仪;养成教育;三维模式 小学生交往礼仪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柳斌曾说:“中小学加强德育首先要从文明礼貌做起。文明礼貌...
影响因子:1.500
影响因子:10.618
影响因子:2.060
影响因子:6.313
影响因子:0.950
影响因子:1.436
影响因子:0.990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