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软件项目管理”课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增加教学手段、大量的案例研究和进行实际的大型软件项目模拟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探讨,以期希望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的要求逐步提高,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教育也正从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步向综合素质教育进行转化。“软件项目管理是各高校计算机软件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大型软件开发中管理软件项目的基本能力,使学生理解规范化的软件开发和质量控制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软件本科专业大四学生的专业基础课,课程重视学习有关软件开发和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又注重培养学生掌握实际的项目经验和项目案例完成的实践能力。
本文首先提出传统的软件项目管理的课程教学上的问题,如课程的理论性过强、目前的教学模式对于课程很重要的管理经验没有帮助、单一的课程教学手段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等,然后针对以上问题,从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软件项目管理”课程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但在目前的“软件项目管理”的课程教学还存在以下问题:
1.课本内容理论性过强
由于篇幅的限制和软件项目管理的理论知识体系的庞杂,相关课本中大部分内容都是有关知识的直接讲解,只能包含少量工程案例。课本内容的理论性过强,理论知识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使得学生在对课程的理解上大打折扣,同时也让学生无法有效地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在课程最初的知识讲解阶段,学生经常会有“我又不是研究生,学这些干什么?”“直接告诉我怎么做不就行了?”“我只要能考试通过就行”,“我不学这些也照样项目开发”,以及“等到实际工作需要的时候再学也不迟”等的错误想法,影响了课程学习的积极性。
2.软件项目管理水平的高低偏重于经验的积累
想要提高实际的软件项目管理水平,除了掌握有关基础知识外,需要大量的实践经验,而当前的教学模式对此帮助有限。学生对于实际的软件项目开发的经验略显不足,对项目管理更没有概念。填鸭式的传统教学不能提高即将走向社会的学生的相关经验和技能,很容易让学生对于这门注重实践的课程失去自信心。
3.传统的课堂教学手段单一
由于社会的进步,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很容易受新兴事物的影响,对所学的课程有更高的要求。而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课堂讲解知识,学生被动接受,这无法激发当代大学生的求知欲,使得大学生在思想上有依赖,不能对所遇到的软件项目问题积极思考应对,不利于达到培养软件项目管理人才的课程目标,久而久之,也使得大学生对于该课程的学习失去兴趣。
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大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增强课程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研究的重点。
二、关于“软件项目管理”教学方式的探讨
针对以上提出的问题,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保证理论知识的学习与项目实践并举
充分运用计算机教学的特点,在课堂上采用各种新的教学手段。除了课程幻灯片外,还加入教学场景录像,管理工具演示动画,项目案例的计算机模拟等。首先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知识的信息容量、加深知识点的映象,还能保证理论知识与实践相联系,使得学生充分理解学习课程的目的、理解规范化的软件开发和质量控制过程,掌握大型软件开发中管理软件项目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工具等,将未来的个人发展目标和课程目的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通过利用多种新教学手段修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如,某些同学反映自己不用学习也应该能进行项目管理,在观看了一些实际的场景录像后,认识到以前接触实际项目太少,特别是大型项目,从而认识到项目管理的确是一门需要掌握大量知识才能刚刚入门的实践性学科。此外,在讲解一些具体的软件开发的知识,比如类似估计软件工程量的工作上,利用制作的管理工具演示动画,使得对于学生来说原本枯燥的基于COCOMO模型的计算,变成直观有趣易于理解的工程动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掌握知识点的速度,充分理解模型运用于实际工程的过程,进而增强学生的综合能力。
2.组织学生分析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际项目经验,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除了课本知识外,还搜集了大量来源于实际项目的案例,在课堂上通过计算机模拟的形式,让学生认识到软件项目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是复杂和层出不穷的,需要在课内课外努力学习,不断学习。在案例教学中,注意采用启发式教育的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思考,解决实际的问题。比如在第一章人员管理,对于如何管理优秀的人员,如何使优秀的人员更优秀这类问题,如果只是单纯讲述课本的知识点,学生根本不会去思考,只是被动听课,过后不能留下深刻的意见。因此,引入若干用计算机模拟的实际项目案例让学生分析,比如给出“某党政机关的信息中心的项目经理,遇到了技术水平高又没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开发人员,不能采用有效手段制约的前提下如何进行项目管理?”或者“某公司正进行《员工职业发展与研发中心和谐发展》的活动,身为项目经理,要如何做才能在研发团队中培养、实施员工之间的合作与适度竞争?”这类案例,让学生以项目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和抢答。这样的训练,有以下优点:
第一,使得学生加深了解和掌握有关软件项目开发与管理的知识;
第二,使得学生通过大量的实际项目案例分析获得实践经验;
第三,了解遇到实际问题应该如何灵活运用哪些课程知识来解决,发掘潜力,使得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
第四,项目小组是对现实的项目团队进行模拟,让学生在项目小组中认识到如何进行有效的项目团队的合作;
第五,小组间的竞争是对现实项目团队间竞争的模拟,使得学生认识到竞争的活力和动力;
第六,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调动课堂情绪。几乎每个有案例分析的课堂都无比热烈,学生也由最初由于以前习惯使然的谨慎观望,到后来积极思考和讨论发言,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
3.组织项目小组。进行课堂项目模拟
为了学生能够对于实际项目的体验更加深刻,在课程一开始,就让学生按照个人意愿组成最少不少于3人最多不超过5人的项目小组,项目管理者采用民主轮换制或者优胜劣汰制,并结合课程的第二部分“为项目管理做好准备”的“定制项目愿景”章节,让学生结合课本知识,选取一个现实中较大的有实际应用价值的软件项目,给出包含项目干系人、需求、风险、回报等内容的课堂报告,以此为基础,在整个课程期问完成该项目。结合课本中各个部分的知识和要求,分别进行有关“项目计划”、“项目启动”、“项目过程”、以及“项目完成”的课堂ppt报告。在课堂中进行实际项目的报告和评审会议的现场模拟,让其余小组模拟软件客户,进行报告的小组模拟项目开发团队。在报告会中,项目开发团队要就项目的需求分析和软件设计、人员组织和分配、项目计划、项目管理和控制、项目提交、运行评价等等方面对“客户”负责,客户尽力提出要求,使得项目成功完成。整个实际的项目由学生通过团队完成,通过这样的课堂模拟,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第一,通过项目小组的组合和项目经理的选择,让学生在组内学习项目团队的合作和获得软件项目管理与被管理的实际经验;
第二,使得学生真正进行团队合作完成较大的实际软件项目;
第三,通过五次重要的报告,使得学生在实际的较大型的软件项目开发和管理上积累经验;
第四,通过进行团队PPT报告和现场模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实验性”的软件项目管理和面向客户的实际的软件项目管理的区别,深刻认识软件项目管理是对“人’’的管理;
第五,让学生灵活运用课本的理论知识对软件项目进行开发和管理,而不是以往的背诵知识应付考试,克服课程的“教条式”。
三、结束语
软件项目管理是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对于计算机软件专业的学生十分重要。特别是使得即将走向工作岗位的学生从“学院派”向“实践派”过渡的课程之一,能够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对该课程的教学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比如在课堂中增加新的教学手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组织项目小组进行较大的项目的开发和管理,进行大量实际案例的分析、讨论和点评,使得学生理解课程目标,深入掌握理论知识并将所学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采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拥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从实践的效果来看,学生的课堂情绪高涨,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绝大多数学生都表示认同和欢迎。
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知识庞杂,和其他课程如软件工程、软件测试等联系紧密。因此,如何更近一步的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完善和发展教学模式,仍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本文从工程管理的角度出发,分别阐述了在工程监理项目中来自业主、监理及施工单位的各类风险,并对其进行分析及评估,从而提出了个人的的想法及建议。 关键词:工程项目;风险管理;防范对策 建设监理制度是我国建筑市场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在项目实施阶段已经普遍推行。工程建设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行为时往往面临着很多风险,如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了质量缺陷和工期拖延,业主除了对承包商进行惩罚外,一般还要追...
建构主义是当代心理学理论申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被喻为是“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在了解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础上,作了一些简要的评述,以期进一步明确建构主义学习观在教育教学中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观;述评;启示 1.建构主义学习观 建构主义也被译作结构主义,其创始人可追溯至瑞士的著名心理家皮亚杰。他认为:“每一...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对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分析,以职业市场为导向制订出具有地域和专业特色的工程造价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几年的实施,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用人单位满意度显著提高;实践证明:依据职业市场需求动态调整制订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人才培养方案是合理的、可行的。 高等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是就业教育,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及培养模式必须紧紧围绕学生就业这个目标,满足社会、经济、岗位的需求的前提下制订,最...
分析建构主义各个流派的主张,找出它们在知识观、学习观、师生定位观、学习环境观等问题上的共同之处,并以此为指导,对课堂条件下和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的自主学习模式和合作学习模式进行研究,探讨不同学习条件下的学习设计与实施以及可借鉴的学习方式和方法,均有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建构主义理论综述 随着众多学者从教育学、教育社会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技术学等视角对认知功能、学习环境与条件等研究的深入.以及多媒...
本文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结合教学实践,对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由于计算机网络具有资源共享的特点,因此在教学模式上应采取:1、传授式;2、交互式;3、协作学习式;4、任务驱动式;5、问题研究式。新教学模式的设计要注意的几个问题:1、网络资源的利用;2、学习情景的创设;3、评价体系的改革。 论文关键词:网络教育;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随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主要标志的信...
中学历史新课标的制定,对历史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对教师教育也提出了新的课题,要求师范院校的学生提高实践水平和研究性学习能力,拥有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这实际上是对高师历史教学发出的呼吁。 论文关键词:新课程改革;探究式学习;教师教育 新世纪的历史课程标准确立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倡导把学科知识融人生活主题。大学与中学的历史教学在培养目标、方向、教学任...
知识构建作为信息构建在知识管理的高层应用,具有知识性,更强调人的需求,注重知识生态系统的平衡。文章研究了知识构建对知识管理的优化作用,并指出知识构建对图书情报学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多学科相互融合、完善图书情报学基础理论、图书情报学的实证应用以及技术支持等方面。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情报学界的研究也越来越倾向于知识的研究。从知识论诸说到知识管理的研究,都离不开知识的获取与挖掘、组织与传播、...
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强盛、民族发展的需要。增强课堂教学的民主性、参与性和开放性,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贯彻创新教育。 创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就是一部创新的历史。如果只有记忆和模仿,就不可能有发展,就不可能有人类的文明,未来需要什么?需要创新。教育承担着创造未来的使命。早在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呼吁把“...
批判地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牙体牙髓病学的理论教学改革,通过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创设符合教学需要的情景以及引导学员合作学习的过程,使学员熟练掌握牙体牙髓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牙体牙髓病学教学 牙体牙髓病学是口腔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牙体牙髓病发病率和就诊率很高。口腔科医师只有熟练掌握牙体牙髓病的基础理论和治疗方法,才能提高疾病的治愈率,进而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打好基础。,...
对医学生物化学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剖析了影响学生学习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若干因素,尝试在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与该理论相适应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入手,探索新的医学生物化学教学模式。 论文关键词:医学生物化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模式 医学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它在分子水平探讨生命的本质,即研究生物体的分子结...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50
影响因子:3.40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561
影响因子:4.961
影响因子:0.540
影响因子:1.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