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通过对近几年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简单综述,梳理出一些评价自主创新能力的方式方法以及指标体系,并总结江苏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现状,以期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1 国外对区域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
1.1 区域创新能力的相关研究
Patrick Rond’e和Caroline Hussler认为当一个地区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企业掌握了某些能力时,创新似乎开始出现了。但是因为大多数部门从他们的工业邻居的创新能力中获利,所以降低了地区的工业差异性水平。因此更深层次的研究目标应该是更好地识别支持这种交互式网络进程的工具和方法。
有学者根据知识机构的位置、知识流的形式和合作的促进因素三种特征区分出挪威三种类型的区域集群体系:领土内含的区域创新网络、区域网络化创新体系和区域化的国家创新体系,认为在公司创新过程中如何利用全球、国家和地区(当地)的资源的方面不同集群是不同的。
Slavo Radosevic指出区域创新体系有4个决定因素:①国家因素:私有化、R&D体系:②部门特性因素:技术、经费、市场、需求;③微观特性因素:参与者、联接、能力;④区域因素:当地禀赋、社会资产。
David Doloreux,Saeed Parto认为区域制度特征、知识下部构造和知识转移体系、公司的战略和表现,象征了重要的基础条件和提升创新活动的刺激。区域机构和区域制度安排,应该被鉴定并且依据水平、等级和体系分类。
1.2 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
创新的评价,不同的学者的研究大相径庭。学者们将创新能力评价指标进行了各种分类。
传统上根据创新的空间形式,从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归纳出决定创新的因素。投入指标有:R&D经费、学习过程、技术知识溢出、技术获得、其它创新决定因素、其他经济和人力因素。产出指标有:专利、效用模型、科学出版物。其他指标有:普通的新想法:发明的利用、生产中的其他创新活动;技术发展、生产力增强和经济增长。Nizar Becheikh.ReieanLandry和Nabil Amara根据相关程度将创新能力指标划分为两类,间接的指标有:R&D、专利数据。直接指标有:①创新计算,包含来自各种渠道的创新数据,如新产品新过程的发布,专业期刊,数据库等;②基于企业的调查,由企业提供的调查组成。
由于这些指标都不能全面反映很多因素的相互影响,所以研究者开始应用他们自己的指标评价创新。Porter,Michael E.Scott Stern认为创新能力取决于共有创新基础设施的强度、支持创新集群的环境条件以及两者互动联系的强度。具体包括在研究开发中的人力资源、投资于研究开发的财力资源、对国际投资的开放度、知识产权的保护水平、教育投资水平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产业研究开发投资的强度:大学研究开发的水平。
Nizar Becheikh,Re’jeanLandry和Nabil Amara将技术创新分为产品创新和过程创新,通过对1993年到2003年的文献回顾发现37%的文章广泛关注产品创新;43%的两者都关注;13%的文章通过专利数据来研究,而不去区分这些描绘的数据究竟是属于产品创新还是属于过程创新;6%的研究不区分创新的类型。Mita Bhattacharya和Harry Bloch提出新的研究应该强调各种行业的决定因素,例如需求、技术、机会和独占性环境。有学者认为创新很少用实际的变量评价,因为不存在相应的数据。评价创新的重要性、新颖性以及企业期望的收益率更难。
总的来说,基于熊彼特创新经济学说的创新能力的评价含有很多不确定性。因此许多情况下实证研究过程中混杂了很多方法上的难点。
2 国内对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研究
2.1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指标
按照内涵划分的区域创新能力指标,包括资源能力、载体能力、环境能力、成果能力、品牌能力。有学者对这5个指标作了细致的分析。认为资源包括了人力、财力和物质资源,并将基础研究投入作为考量资源能力的重要指标;根据创新载体的三种基本形式(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将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作为考量载体能力的指标,将利用外资水平作为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的条件因素。因为成果是以论文、著作、专利、专有技术等形式体现的,所以将论文数作为测度成果能力的重要指标。刘凤朝等针对以上指标提出评价的基本原则是:综合评价与分项评价相结合、数理分析与机理分析相结合、状态评价与趋势评价相结合、能力评价与能力建设对策设计相结合。
根据系统性、可操作性、有效性、可比性、动态性原则,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在对上海、北京、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省市的自主创新能力比较时采用了5项指标: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创新绩效。吴良峥对以上指标作了解释。①知识创造的决定因素是经费投入、人员投入和过程管理水平。②知识获取取决于各部门能否进行很好的知识合作、分享知识,如产、学、研合作。③企业创新:创新的本质是一种经济活动;创新的基本组织实施单位是企业。④创新环境:基础设施水平、市场的大小、劳动者的素质、为企业创新提供金融支持的能力、本地区的创业水平等都是制约创新的重要因素。⑤创新绩效: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创新能力,有效的创新活动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这一体系的二级指标有①知识创造:研究开发投入、论文和专利、科技投入产出比综合指标;②知识获取:科技合作、技术转移、外国直接投资;③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大中型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设计能力、制造和生产能力、创新产出;④创新环境:基础设施、市场需求水平、劳动者素质水平、金融环境、创业水平:⑤经济绩效:宏观经济、产业结构优化度、产业国际竞争力、居民收入水平和就业。
文献中大部分采用的是以上两种评价指标体系,但也有少数是别的体系。邹学如,孙惠芬,陈海波参考国内外对区域创新能力的研究,选取包括区域创新能力实力、区域企业技术创新、环境和区域创新能力绩效共4个一级因子,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焦晓松、杨茜、曹颖琦根据科技活动的一般规律和特征,同时考虑到数据的可得性,设计R&D直接投入、技术引进和技术溢出、经济基础和教育水平、R&D直接产出几项指标。《中国城市自主创新科学评价》从基础创新能力、应用创新能力和品牌综合创新能力三个方面进行综合测评。具体指标主要围绕着四个方面:①行为主体;②创新资源整合;③创新、创新后与创新扩散等一系列能力的综合体现:④创新互动能力与创新集群能力的综合体现。朱海就将 区域创新能力的构成分为三个:网络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创新能力、创新环境,将它们作为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依据投入、产出分别设计。
2.2 区域自主创新能力评价的方式方法
李树德等采用创新投入、创新成果、创新绩效和创新环境四个一级指标和24个二级指标,先确定了评价指标体系中各具体指标的参考标准值,然后采用权威机构测算或公布的数据,对评价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后,用加权求和的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再运用统计数据,进行量化研究。李树德还指出确定指标的相对权重系数的方法主要有主观判断法、层次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和统计评估法等。
朱孔来的评价思路是先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预选指标,然后运用鉴别力分析、相关分析等定量分析方法对所筛选指标的可行性进行定量判断,剔除掉高度相关、交叉重复及鉴别力不强的指标,最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解决指标的权重问题,运用模糊隶属度函数的方法对各个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计算综合评价结果。
邹学如、孙惠芬、陈海波首先对二级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得到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各个因子的排名。然后采用德尔菲法获得每个一级指标的权重,最后计算出江苏省13个地级市的区域创新能力得分及排名。将综合得分进行聚类,可以把江苏省13个城市分为四类。
汪涛、刘婧在分析中部六省创新能力时采用了集对分析法,将各个评价对象的指标与理想方案加权后同一度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各项相对指标。
经典估计贝叶斯平(BACE)方法选取所有可能的影响因素,通过最小二乘法,分析得到各个数据的解释能力。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找出影响自主创新能力的因素,可以用来帮助建立有效的评价指标体系。
国际组织一般采用主导因素法、系统分析法和学习过程法等方法,从影响创新能力因素、知识的流动效率和社会的广泛参与角度对国家的创新能力进行评估。对于自主创新能力的评价的研究方法通常是先选择指标,再对各个指标量化并确定权重,然后建立模型,引进数据计算得出结果。每个步骤都有不同的方法可以选择,通常包括:多指标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方法、多层次综合评判的模糊数学方法、灰色聚类分析方法、C2R模型的DEA方法、集对分析法等等。
3 江苏地区的自主创新现状
总体上看,江苏高新技术产业已初具规模;创新基础较为雄厚;创新投入强度较大;创新产出较为丰富;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较显著。这五个方面综合水平处于全国前5名。全省自主创新呈现区域性分布,企业创新与企业规模、所有制呈相关性,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高校、企业呈相互配合的特征。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选择了数据资料较为完整的400余座城市,对其自主创新进行综合评价,主要内容包括基础创新能力、应用创新能力和品牌综合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根据该评价结果,省内城市中,南京排名第9,苏州11,无锡12,镇江27,常州34,南通46,徐州61。
林桂芳认为江苏自主创新能力的建设和培养当前面临着四大挑战:高层次人才短缺:科技投入力度偏小,离预期目标仍有差距;对外技术依存度过高,产业发展受制于人;科技资源分散,基础条件利用率低。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课题组指出严重影响江苏省自主创新的6大类障碍因素有: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障碍因素;职能障碍因素;科研人才开发障碍因素;知识产权保护障碍因素;投资障碍因素;政策障碍因素。
4 结束语
国外的创新的研究很细致,注重从某一个方面。例如信用、知识、文化等来研究创新。
国外没有“自主创新”的概念。“自主创新”的概念是我国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提出来的,对于自主创新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层面:宏观国家(区域)层面、中观产业(行业)层面、微观企业层面。我国的自主创新研究较多。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的信息来看,2004-2007年,以“自主创新”为篇名的文章达到了5 193篇,其中核心期刊中有937篇,CSSCI来源期刊有315篇。它们大多数以企业为主体。从不同的视角,如新型工业化、发展循环经济等来研究,还有是对区域或者全国的整体情况进行研究。有的从逻辑上全面分析,有的以具体情况作为出发点研究特殊问题,还有的只研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做法的一个方面。由于创新问题本身的多层次性,各个学者研究的视角不同,对自主创新能力的看法也各异,所以研究缺乏系统性和整体性。因此存在一些局限性。比如:各个层面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概念并不明确、评价指标多样性等。国家统计局正在进行“创新型国家进程的统计监测研究”希望据此提出监测指标及其实现目标值。
本文结合图书馆知识管理发展现状,重点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方案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知识管理基本理论,并分别从知识管理基本概念、知识管理内涵、知识管理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分析了图书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步人了信息化、网络化、虚拟化时代,其职能也相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图书馆需要面临快速变化且难以预测的读者需求,必须与时俱进、拓展功能、紧跟时...
企业一直是政府竞争的积极参与者和重要推动者,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企业与政府存在双向依赖关系。但是,这种双向依赖关系却受企业寻租和政府“理性经济人”影响而极为脆弱,并致使竞争行为变质。企业寻租诱发政府竞争行为异化包括限制市场进入、地区封锁、实行吱视性待遇、限制经营自主权、价格控制等。为了获取政府竞争中经济增长的优势,必须重新考虑政府在促进市场效率与经济增长中的职责,加强对寻租行为...
宗教是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引导创建具有新意的相对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宗教观,将宗教活动纳入健康有序的轨道显的十分必要。目前世界61亿人口中,信仰宗教的人数占4亿以上,美国信仰宗教人数占总人口的95,中国有1亿多人信仰宗教,世界上有13亿不信仰宗教的人口在中国。宗教以其虚幻的世界,给人们提出了一个形而上的目标,对社会成员如何面对不公正的社会现实提供了心理补尝。宗教的群众性构...
图书馆是社会知识创新中重要组成部分。阐述了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分析了知识管理型图书馆的特征与优势,提出了构建知识创新型图书馆的思路。 1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概念 DavidJ.Skyrme博十认为知识管理是对知识及其创造、收集、组织、传播、利用与宣传等相关过程的系统管理。它要求将个人知识转化为某个组织可以广泛共享与适当利刚的团体知识。知识管理是系统地、能动地发掘、优化、控制组织所积累的知识并使之...
中俄两国的国家关系正在走向成熟。“相互包容关系”的提出是基于对两个民族、两种文明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具有跨文明建设意义的创新思想,是对中俄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重关系发展方向的总的概括,体现了中俄两国政治家和主流学者在新世纪发展中俄各方面关系的一种设计模式。从法律文化的角度看,中俄两国的“相互包容关系”主要体现在反映两国政治关系的公法关系和反映两国经...
中南半岛对中国推行地缘战略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目前,还存在着若干制约中国同中南半岛国家关系的因素。我们必须加强同这几个国家的关系:增信释疑,睦邻友好;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积极稳定地推动领土领海的和平解决;引导该地区的地缘战略环境朝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一、中南半岛在中国地缘战略中的地位 地缘战略,即利用地缘关系及其作用法则,谋取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战略谋划中...
随着城市房地产事业的发展,不动产房屋的流通越来越快捷和普遍,在地产转移的过程中,不免会有地产是否受制于某个先前约定的问题出现。但是在我国的财产权益立法中,尚未勘定的《物权法(草案)》也只是在地役权方面作出了推动,对于个人之间完全凭喜好和兴趣在不动产之间签订协议的效力流转问题还未有顾及。本着法学理念应先进于时代的信念,我国立法应借鉴美国财产法中已趋成熟的“约定随土地转移制度”...
国家严格限制广播电影电视业市场准入,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广播电视业的经济属性日益凸现,许多广播电视的新景象层出不穷:广播电视购物、媒介购买、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媒体和娱乐公司共同运作平民选秀节目、网络电视、手机视频等等,使广播电视业的市场主体制度面临新的挑战。而在广播电视市场化进程中,符合广播电视产业当前发展的市场主体制度仍待完善。因此,研究、完善广播电视业市场主体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实践...
由中国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50多年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使得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越来越体现出它的价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之所以在实践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突出双赢;能够正确处理国家关系,破除惟我中心论;能够促进国家关系的持续发展。 2O世纪5O年代,中国与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了处理国家关系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至今已经...
气象航危报是气象各类报文中时效最强、优先级别最高的一类报文,本文根据地面气象电码手册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对航危报中不同情况的编报提出了自己的经验看法。 关键词:航危报;编报;注意问题 中图分类号P412.1 引言 气象航危报(航空天气报告和危险天气通报下同)是为军事、航空、航天以及其他部门提供有一定时效并适合气象保障任务要求的专用天气报。在所有报类中危险报又是时效最强、优先级别最高的一类报...
影响因子:1.503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280
影响因子:0.16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6.473
影响因子:2.170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