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结合图书馆知识管理 发展 现状,重点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方案进行了研究。论文首先分析了知识管理基本理论,并分别从知识管理基本概念、知识管理内涵、知识管理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本文主要分析了图书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问题。
随着 科学 技术的迅速发展,图书馆步人了信息化、 网络 化、虚拟化时代,其职能也相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图书馆需要面临快速变化且难以预测的读者需求,必须与时俱进、拓展功能、紧跟时代主流,倡导变革。知识管理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完善的体系,可以预见在市场全球化、一体化的明天,在知识 经济 时代它必定成为促进各行各业创新,实现再造工程的有利工具。同时,图书馆知识答理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将会不断丰富知识管理的理论和内容。图书馆应努力创造条件,营造自己的知识管理体系,来提高组织效益,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1知识管理的概念
对知识管理的解释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的知识管理不仅包括对知识进行管理,而且还包括对与知识有关的各种资源和无形资产的管理,涉及知识组织、知识设施、知识资产、知识活动、知识人员的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狭义的知识管理内容则指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包括对知识的创造、获取、加工、存储、传播和应用。其中狭义的知识管理即对知识本身的管理,应该成为知识管理研究的核心内容。它包括三方面的涵义:(1)对显性知识的管理,体现为对客观知识的组织管理活动;(2)对隐性知识的管理,主要体现为对人的管理,因为人是主观知识的载体;(3)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之间相互作用的管理,即对知识变换的管理,体现为知识的应用或创新的过程。对显性知识的管理,即信息管理,目前在图书情报学领域己有大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但对隐性知识的管理和对知识变换的管理,目前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模式。
2图书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研究
2.1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
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就是通过对图书馆所拥有的公共知识和组织内知识(包括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组织、开发和利用,实现知识创新、知识扩散和知识增值的过程。图书馆的知识管理应理解为广义上的“知识管理”,既包括工作内容上的知识管理,又包括组织管理上的知识管理。前者是属于“科学的知识管理”范畴,主要是为了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效益;后者是属于“组织的知识管理”范畴,是为了提高图书馆自身的管理效率。图书馆知识管理是指应用知识管理理论与方法,合理配置和使用图书馆各种资源,充分地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信息与知识需求,并提升 现代 图书馆的各项职能和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的过程。图书馆知识管理有两个层面的含义:一是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改造图书馆管理和运营机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图书馆的竞争力和创新力;二是作为一种服务,图书馆建立知识获取和转化机制,支持读者有效地获取信息,提炼知识,创造知识。
2.2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
2.2.1知识创新管理图书馆知识创新管理就是对知识的生产、扩散和转移及其由相关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的管理。它包括知识的理论创新管理、技术创新管理与组织创新管理三个方面。理论创新管理就是通过追踪全世界图书馆学的最新发展动态,如对字图书馆、虚拟图书馆、多媒体图书馆等的深人研究,丰富和拓展图书馆学的研究领域,有利于图书馆学科的充实、更新与提高,而且促进了图书馆学 教育 的改革与发展;技术创新管理就是对由与技术创新全过程相关的机构和组织所构成的网络系统的管理。
2.2.2人力资源管理知识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核心的管理模式,人是知识管理最核心的管理因素,也是知识管理中最活跃和最主动的因素。图书馆是知识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其工作本身就是在创造新知识、探索新 规律 、发现新技术。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给图书馆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只有加强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力度才能适应这一变革。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图书馆馆员的管理,二是对读者的管理。
2.2.3信息资源管理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管理不仅包括对原有纸质 文献 的管理,还应包括对现代的 电子 文本及网络资源的管理;不仅包括对图书馆内显性知识的收集、整理、存储与传播,而且还应包括对图书馆内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利用。图书馆要有效的实施知识管理应该两手齐抓,要充分利用显性知识,设法挖掘、获取、转化和储存所有对读者和图书馆有用的隐性知识,使图书馆员由简单的管理图书向管理知识转化,使其能够顺应时代潮流,成为真正的知识导航员。
2.2.4知识服务管理知识管理最终体现的是知识的价值和服务的价值,不论是对显性知识的管理还是对隐性知识的管理,落到图书馆实处,都是为了以知识为内涵,以服务为中心,走知识服务之路。知识服务是图书馆联结用户和市场的纽带,在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
3知识管理在图书馆中的实施研究
3.1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原则
知识管理强调的是“人人被管理,人人皆管理”的管理思想,即强调组织成员都要参与到组织管理中来。要培养馆员参与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积极性,鼓励馆员参与知识管理的各个环节,并善于发现他人的思维价值,要使馆员意识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是图书馆整个知识管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以此来激发馆员参与的积极性。个体参与原则既体现了管理者对馆员的尊重,又可以锻炼馆员的思维能力,并在组织中建立集体智慧的动力机制,使管理人员能够更好地决策,并使更多的馆员主动配合决策的执行。
明晰原则一面指要让每位馆员明白馆内实施知识管理的具体目的、意义;另一面是指实施知识管理过程中各环节工作人员要责权明确、分工明确,并制定明确、详尽的奖惩制度,对于积极参与知识管理,并做出贡献的馆员要予以奖励,而对于懒散、懈怠、不认真履行其职责的馆员则要适当予以惩罚。在馆员间树立起管理者的威信,从而建立起一种开放与信任的环境,为知识管理的顺利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知识管理强调组织内知识的共享,因此在知识积累的基础上要努力实现知识的共享。另外,知识共享还要求馆员主动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工作经验经常地提供到图书馆的知识仓库中,共同进行知识仓库的建设与维护。知识只有经过交流才能发挥其更大的作用。在图书馆内,知识的交流一方面可以通过图书馆的内部网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定期开展馆员之间对工作经验、学习心得等方面的交流进行。通过交流可以促进馆员间的相互沟通,在业务知识上互通有无,营造一种和谐的工作气氛,使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能顺利开展。3.2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条件
图书馆要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关键是要建立适应知识管理的组织管理机制、技术机制以及有利于创新、交流、学习和知识应用的环境和激励机制。
3.2.1管理组织机制图书馆的组织结构应从以往固定的等级模式转向扁平化的 网络 模式。数字图书馆尤其需要更多地采用临时结构的组织方式,如特别业务小组(Task Force)或工程组(ProjectGroup)等,加强对快速变化的用户需求及市场的反应。在组织结构中引人CKO(Chief Knowledge Of-if cer)体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
3.2.2技术机制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现应充分支持知识的表示与管理、知识的积累与传递、知识挖掘与再生以及知识利用与评价,充分支持基于虚拟资源体系的服务集成,充分支持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专题化和智能化服务。这一技术系统实质上是一种将知识信息资源与用户和用户过程紧密结合的、灵活调用各种资源和功能的新型知识管理系统。它要求新的结构、技术和运行模式。
3.2.3环境和激励机制在图书馆内部建立和造就一个能够促进学习、交流、积累、创造和应用知识的环境,使每位员工都能认识并享受到这种环境的好处,积极为组织的知识创新、知识积累和知识服务贡献自己的力量。要建立一套激励机制和对员工的评价标准,使知识创造者和贡献者在职务晋升、 经济 收人和声誉等面优先得到肯定和褒扬。既充分尊重个人的兴趣和创造性,又强调基于组织目标的合作和团队精神。
3.3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方案
确定知识管理要达到的目标,对于图书馆而言,实施知识管理的最直接目标就是要促进图书馆自身及图书馆内员工掌握好图书馆工作的知识和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更好地为读者服务。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图书馆知识管理实施方案应包含的内容。
3.3.1建立图书馆知识管理网站该网站应包括的信息有:图书馆正在进行及正准备进行的知识管理项目介绍;图书馆内部关于知识管理的研究;图书馆知识管理小组可以向馆员及读者提供的服务内容介绍;还应提供一个图书馆内部知识管理的网上 论坛 ;对参与知识管理活动,促进知识共享的馆员的奖励机制等,促使全体馆员都来关注馆内的知识管理活动。
3.3.2建立一套连续、系统和精心设计、行之有效的体制通过此体制来确定、获取、组织及在图书馆知识网络上传播相关的知识,要给予足够的资源来支持知识管理活动的深人开展。作为知识管理小组的负责人,首先必须给予足够的领导地位和调动资源的能力。另外,还必须要具备知识管理的知识,懂得如何调节冲突,有能力承担项目的管理、规划和工作协调,能够尽快地获得并保持上级领导和用户的支持。
3.3.3建立图书馆知识库知识库的内容包括:图书馆的人力资源情况(包括馆员的职务、职称、所属部门、业务特长、科研成果等);图书馆内每个职位需要的技能及评价方法(针对馆员的不同职位,详细列出其应履行的职责及对其工作结果的评价方法);读者资料(读者的专业、年级、所借读书、读者疑难问题等);馆员共享社区(馆员业务经验互相交流、业务知识互相学习、疑难问题寻求帮助的园地)。
3.3.4建立一个能够与异地图书馆进行资源共享的技术基础设施,促进知识信息的流通成功的知识管理技术基础设施能够在适当的时间以适当的方式将适当的知识传递给适当的员工,并可以大大减轻员工离职造成的损失。因为员工拥有的知识技能己经存贮在图书馆的知识库中。
3.3.5培育一个以知识共享为核心的新型组织文化建立促进和鼓励知识共享的图书馆文化,消除馆员隐藏知识以保持个人地位与利益的动机,制订相应的措施激励馆员进行知识共享,营造图书馆知识共享的文化氛围。
3.3.6制订合理的知识管理评价体系定期对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将实际达到的目标与预期目标进行对比,寻找差距,以不断完善知识管理实施方案,使知识管理活动能顺利开展下去。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是一个新的课题,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也需要注重国内外研究相结合,引进国外相关方面的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借鉴成功 企业 实施知识管理的先进经验与方法,并在这些基础上大胆创新,从图书情报事业 发展 的角度出发对图书馆的知识管理进行更加深人的研究,为图书馆能更好地适应知识经济的大环境,为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
据科学研究,体感温度=气温-4*(每秒风速(m/scc)),可见人的感觉,特别是对外界冷暖的感觉与风的速度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这是影响人们生产和生活的重要的气象因素,笔者对人的体感温度与风速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以期能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有所帮助。 关键词:体感温度;风速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收听或收看天气预报时,一般都注意气温的高低,这当然是应该的。但是,与我们自身实际感受到的冷暖程度是...
中国先秦时期即已产生了许多深刻的国家关系伦理思想。其中,以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国家关系伦理思想主要体现在:坚持“为政以德”,为国家关系和谐奠定坚实基础;以“协和万邦”为促进国家关系和谐的总体原则;视“和而不同”为实现国家关系和谐的本质要求;树立“禁暴除害”的用兵理念以保障国家关系和谐。这些思想...
大学有追求自由的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政府对于大学的干预越来越多。大学在寻求自由与政府干预之间的矛质越来越突出。在长期发展中。逐渐表现为大学本身性质的矛质性。主要表现在大学权利的矛质性、大学属性的矛质性、大学追求价值的矛盾性、大学评价标准的矛盾性四个方面。 19世纪不断加速的工业革命给大学所发现的知识以越来越现实的影响。学术知识“发展了工业生产上的奇迹”。大学应该为国家服...
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一些用人单位和少数大学生不诚信现象展开分析,查找问题的症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论文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诚信 笔者多年在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不仅掌握了现代的科学文化,而且普遍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学风严谨,为人诚信。随着就业市场形势的变化,就业市场中一些用人单位和部分大学生...
对国内较新的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主要侧重于土地流转制约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以期能为进一步全面开展土地流转制约因素方面的研究提供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土地制度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从最初土地改革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建立农民土地私有制,把土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到农业合作化和人民公社化,逐渐整合土地和生产资源,再到包产到户,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实际上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适应社...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当前高校必须认真开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深刻理解并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把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和传统文化的学习结合起来。通过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在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
中国城市建设的快慢与个人私有财产权利的保护孰轻孰重,如何权衡二者的关系,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本文力图分析我国城市房屋拆迁法律制度现实构架,提出相关立法建议,以期保障城市建设顺利进行,保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009年来从四川的唐福珍女士抵抗暴力拆迁引火自焚,到上海某拆迁户投掷汽油燃烧瓶暴力抗拆,中国强制拆迁恶性事件继续频发。其后,北大五位法学院学者”联名上书”建议全国...
机房场地系统功能是为计算机设备提供稳定的电源和良好的运行环境。本文主要对机房各子系统进行简要的节能分析,通过实能够产生显著的节能效果,从而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油田地震资料处理中心是运用大型专用计算机系统对物探地震资料分析处理的部门,机房场地设备是保障计算机供电、机房环境的重要环节,每天24弓咐不间断运转,耗电且居高不下。工作人员责任心差、设备带故障运行等原因,造成电能损耗非常高,为了...
作为一种社会组织形式,人民公社在中国存续了26年之久。排除感情色彩,将其放在一定的历史范围内,用冷静、理性的目光对之加以重新审视,是有一定现实价值的。单一公有制的推行、集中动员体制的确立、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应该说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的主要社会运行机制。 农村人民公社是毛泽东及中国政府,为解决长期以来一直困扰着他们的一个重大问题——“三农”问题,...
软实力影响一个城市的整体形象和未来走向,城市软实力建设是一个全方位和长期的过程,也对现代城市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笔者从城市管理的视角,对城市软实力建设进行思考。 关键词:城市软实力;城市管理 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城市对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对个人的影响越来越大。21世纪又称为城市世纪,作为国家构成主体的城市,它的实力代表着国家的实力,它的崛起能带动国家的崛起。城市实力可以划分为硬实力和软实力,硬...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6.846
影响因子:2.549
影响因子:0.250
影响因子:5.722
影响因子:1.500
影响因子:1.710
影响因子:20.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