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化进程是人类实现社会角色转变的重要一步,也是体现人类社会属性的关键所在。在当代中国社会加速转型的过程中,处于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当代大学生,特别是“80”后的女大学生,在价值观念、婚恋观念、传统道德、职业选择、心理行为等方面越来越表现出具有这代人个性特色的行为特点,这些也成为在当代大学生管理和引导工作中必须引起注意和亟待探讨、研究的问题。社会发展的多元化、个性化,促使以“80后”为主要代表的当代女大学生,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更加具有追求自我实现的心理动机,通过分析这些动机和表现,有助于理清当代女大学生社会化进程中主要的心理特征及表现,便于科学的开展学生的管理和引导工作,这也是本文的立足点所在。
关键词:社会化 自我实现 “80后”女大学生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社会的发展模式和构成在具有传统特色的若干特征的同时,也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种趋势一方面是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市场多元化带来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也是开放过程中带来的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特征表现在,人们社会化过程中的社会角色定位和多元价值观思想选择的问题。大学生作为社会转型和发展过程中,最为活跃的一个群体,这一点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尤为明显。作为这一群体主要构成的“80后”女大学生,在自我实现和个性展示的过程中,表现的越来越自信,越来越自我,虽不能说彻底颠覆了中国传统女性的形象和概念,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引领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促进了自我社会化的完成,带动了女性群体的积极变化。但是,也给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挑战,传统的管理和引导模式,在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实用主义、功利意识盛行,个性十足,社会加速转型的背景下,亟待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实现管理模式和引导方式的变革,既要体现时代性,又要保持连贯性;既要把握规律性,又要注意差异性;既要富于创造性,又要尊重传统性。在社会化的进程中,引导当代女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形成健康、和谐、健全、完整的人格。
1“80”后女大学生社会化的特点
社会化是指个人成为他所出身的社会、所存在的群体的一分子,并在此进程中与同伴产生共同行动的能力和意志,且个体行为符合该社会或群体的基本准则的一种过程。社会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其一,社会化主体的主动性。社会的发展是不断变化的,任何一个单个的人,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变化中,都是作为个体、个性而存在的,因此在其个人社会化的过程中,对于社会变化的选择,群体行为规范的形成,具有主动的鉴别和识别能力。也就是说在个体行为符合该社会或群体的基本准则的过程中,个人作为社会化的主体是主动的接受,而不是被动的强迫。
其二,社会化的过程贯穿于个人的一生。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人生厂长阶段、不同的环境中,扮演和承担着不同的自我角色和社会角色,因此在这个角色扮演和形成切换的过程中,就需要与周围的社会环境、交往群体相适应,也就始终存在着社会化定义前半部分所载明的——“个人成为他所出身的社会、所存在的群体的一分子,并在此进程中与同伴产生共同行动的能力和意志”,这样一种过程。这种过程必然贯穿于作为社会人的社会化个体的一生。另外,个体社会化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一个不断延续的过程,这种过程是社会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结束。
其三,社会化具有阶段性的特征,且在一定的时间段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社会化贯穿于人的一生,但是这个过程不是每时每刻都在剧烈变化的,有的时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例如教育社会化,女大学生在教育社会化的过程中,虽然也在感受着社会剧烈变化带来的各种外部刺激,但是大学时光的相对稳定性,也促使她们在稳定的环境中,检视自我的定位和人生发展的趋向,为下一步结束教育社会化,迈入个体社会化的另一个阶段作准备。
其四,社会化是共性和个性统一的过程。一方面社会发展有其一般规律,任何社会人都不可能脱离社会发展的固有阶段和历史进程而发展,因此这就使社会中的人,在社会化的过程中,具有了发展的共性,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个体社会化的进程是主动性的,个人是作为个体在社会中存在的,这也就使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中,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80后”女大学生,在其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中,也具有以上所载明的社会化特征,只是因为性别和个体化的差别,这种特征更为明显和鲜明。主要表现在:
第一,观念社会化更具有主动选择性。观念社会化是社会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的初始阶段,社会化的进程往往是从观念的选择开始。当代女大学生在自我个性的展示过程中,更多的表现出自我的意愿和属于自己这个群体的特征。更愿意展示自我、更愿意表现自我、更愿意融入社会化的发展成为“80后”女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日常的大学生活中,这种显著的特点主要是通过“校园活动”来实现的,因为从本文所论述的社会化的定义分析来看校园始终是大学生群体行为的主要归属地和发生地。“大学生的校园活动不仅直接展现了大学生和大学校园的风采,而且是大学生个性和主体性在校园中得以发挥、确证和检验的过程。因此,大学校园活动还是大学生为继续社会化提供经验积累的过程,还是大学生社会性不断修缮和补建的过程,还是大学生不断调整和补建社会化参照框架的过程。在大学生的社会化中,校园活动应成为大学生个性和主体性发展和发挥的重要渠道。没有个性和主体性发挥的社会化是没有归宿和发展的社会化,没有个性和主体性发挥的学生是没有活力的学生,没有大学生个性和主体性发挥的学校是没有活力的学校。”
第二,鲜明的、阶段性的自我社会化特征。这种鲜明的、阶段化的自我社会化特征,从现实的意义来看是当代女大学生高度自信和女性经济社会地位提高的重要表现。无论是在大学活动中,还是在宿舍的生活中;无论是在社会实践中,还是在自我形象地塑造中,处于大学社会化阶段的“80后”女大学生,从未表现“怯懦”的心理特征,她们在某些具有时代脉动的行为中,甚至成为直接的助推力量和新生活方式的维护者。例如在反对就业的性别歧视方面,当代女大学生更多的愿意站出来,通过媒体和法律的途经实现自己正当的社会权益。另外,作为阶段化特征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对待恋爱、婚姻、性行为等敏感话题的时候,“80后”的女大学生较之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甚至较之十年前的大学生,持开放态度的比例也是明显上升的。“男女生需求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男生总是更加倾向于认为最主要和最重要的性知识就是性生活具体知识和技巧, 而女生更加关心与性心理有关的知识。大学生在上大学前对于异性交往和恋爱的准备不足和入大学后向往和尝试异性交往和恋爱使异性交往与恋爱心理成为他们最迫切需要的知识”
第三,传统型的现代性。这是当代女大学生最大的特色和特点,应该说是时代赋予的最无与伦比的“礼物”。现代性的特征,使中国的女性从传统的概念中解放出来,可以更加主动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事业,更加自我的生活,而且这种变化是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的时间跨度内实现的。另外,在转型社会化的过程中,当代“80后”女大学生虽然受现代性的影响在行为上存在“乖张”的表现,但是我们必须
看到,这并不全部,五千年的传统文化不会在顷刻之间消除它的影响,因此具有传统美德,又蕴含现代性特征的当代“80后”女大学生是时代化的产物,也是这一代人主动选择、主动内化,适应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社会化中的主动内化,是一种以积极的姿态认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角色,自觉地学习社会规范、生活技能、文化知识,主动地选择和接受外部的社会性教化,并在主观世界中对自觉学习和主动接受的社会性进行内存性的整合和累积性的优化重构的过程。主动内化社会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内化态度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并实现自身社会属性形成和发展过程的自主选择和自我驱动。”
2 “80后”女大学生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在社会化进程中,始终存在一个过度社会化的问题。当代女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在这一进程中始终也是伴随着“成长的烦恼”等类似问题存在的。
第一,一个传统性与现代性的悖论。其实处在这一悖论中的,不只是“80后”的女大学生,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基本上都处于这样的“变迁镜像”中,这是社会发展体现在每一个人身上必然的“影子”,只不过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与群体适应,社会适应的过程中,在其自身上传统性与现代性的冲突性更带有明显的特征,从而构成了悖论出现的根本原因。上文提到,传统型的现代性特征中一点即“‘80后’女大学生虽然受现代性的影响在行为上存在‘乖张’的表现”。这种“乖张”的表现,笔者认为就是一种典型的过度社会化现象,一方面过度追求自我的发展,忽视他人的需求,不是适应群体的社会化,而是通过主动选择规避群体的作用,走向逆社会化的现象;另一方面个人行为超出社会化的阶段性特征,因为社会化具有阶段稳定性的特征,在一定稳定期内人们的思想接受能力和定势也是稳定的,超出这种社会主流思想的行为,虽然可能代表社会化发展的下一个阶段的方向,但是在这一阶段确是“另类”的。
第二,社会化进程中的角色混乱。社会角色是社会化进程中,不同阶段,不同场合社会人承担的各自应该完成的自我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往往出现失真的现象,这个也是过度社会化的一个显著表现。从行为主义的角度分析,个别“80后”女大学生的这种行为表现应该是一种“善意”的自我个性展示,而不是伤害性的体现,只是超出了社会化的阶段性,且不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只是与众不同的表现。“学生的仪表和气质是区别于社会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的仪表应该体现内在的气质,恰当的举止和得体的衣着可透显其丰富的知识、良好的修养。
学生的装扮应与学校整体和谐———时间把握适宜、地点选择适合、个性彰显适度。在现代的大学校园中,满头黄发、眼带五彩、吊带低胸等打扮前卫的女学生越来越多;长留鬓角、单带耳环、穿乞丐服等装扮怪异的男学生也为数不少。”
3 “80后”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解决途径
为了促进“80后”女大学生在大学阶段健康、和谐的发展,必须正确地分析这一群体的社会化特点,从教育实践意义出发既要保证她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又要与社会主流相适应,体现科学发展的时代要求。
第一,营造时尚、科学的校园文化。人们既要适应环境,但是也可以制造环境,引领时尚发展的潮流。适当的校园服饰文化、学习文化、形象文化、活动文化都应该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校园文化的营造过程中,我们应该根据各自的不同特点,将主动权让渡给学生,相信学生,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和组织的平台,让女性的时尚文化之风,映衬出时代发展的积极方向。在潜移默化中,适应社会化的发展。
第二,尊重人格的尊严。社会化的一个最终结果就是要形成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构成她们今后人生道路的有力支撑。因此,在社会化的诱导过程中,对待女大学生,更应该把握好人格尊重的分寸,多一份肯定,少一份否定,多一份沟通,少一份指责。女性的敏感性和细腻性,需要更多的肯定和支持,往往社会化成功的关键是在不经意间的一份鼓励和支持。
第三,重视社会化媒介的作用。从个体社会化的角度来看,社会化的媒介可以分为主观方面:父母、教师、同龄伙伴、同学、同事、领导等;客观环境方面:电视、电影、广播、报纸、杂志、书籍等。这些媒介对人的社会化起着交互作用,并且对女大学生不同发展阶段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必须重视校园社团和媒体的作用,体现其优质媒体导向的作用。“其实质是要求强化和完善校园媒体的导向功能,积极地发挥作用,围绕积极导向展开,尤其是要处理好信息价值和宣传价值的关系。在媒体宣传中要牢牢把握好舆论导向,确保舆论导向正确。”
总之,在社会化的进程中,无论是群体社会化和个体社会化,“80后”女大学生作为时代发展的宠儿,带有其自身的社会化特点,且社会化的进程结果是时代发展和主动选择相互作用的结果。科学、正确的引导其健康、科学的发展,形成健全的完美人格,不但有利于其自身的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也是大学作为教书育人场所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蕴含现代性积极因素和传统文化精粹的和谐社会化之路,才是“80后”女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根本方向。
参考文献
[1] 阙贵频,许珍.关于大学生社会化途径的探讨[J].百色学院学报,2005(5),p64.
[2] 潘绥铭,杨蕊.中国大学生性行为的追踪调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p1-16,p43-51,p185-189.
[3] 阙贵频,许珍.关于大学生社会化途径的探讨[J].百色学院学报,2005(5),p63.
[4] 吴丹,李任.大学生“过度社会化”问题探究[J].菏泽学院学报,2007(4),p131.
[5] 吴丹,李任.大学生“过度社会化”问题探究[J].菏泽学院学报,2007(4),p133.
在《1844科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讨论人的逻辑起点为:人二人尹工人或资本家。但这种逻辑起点存在问题:马克思以类存在物证明人是有意识的,以人是有意识的证明人是类存在物,这就陷入了循环论证的困境。 在《1844年经济学一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讨论人的逻辑起点为:人二人尹工人或资本家,这种不证自明的逻辑起点有什么问题吗?如果有,应该如何去评价?本文将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讨论。为什么在《1844年经...
本文论述了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的方向,目前我国在国际中所处的地位,中日关系的现状及走向。 (一) 当前世界格局正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国际关系处于大的整合和调整时期。主要表现是:在国家利益的构成中安全问题的地位下降,经济问题地位上升。国际冲突将主要因经济利益冲突而起。 中日关系是关系到世界局势的发展和中日切身利益的重要关系。对此,日本是极为重视的。1989年后日本首先恢...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良好习惯的养成,有利于生长发育、预防疾病、增强体质、保护其身心健康,将影响着孩子今后一生的发展。利用各种儿歌、故事、游戏、日常生活等形式,让幼儿不断地、反复学习洗手的正确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的认知、体验和经验,逐渐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强化。 1问题的提出 夏季是各种传染病的高发期,为了防止幼儿“病从口入&rd...
中南半岛对中国推行地缘战略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目前,还存在着若干制约中国同中南半岛国家关系的因素。我们必须加强同这几个国家的关系:增信释疑,睦邻友好;经贸合作,互利共赢;积极稳定地推动领土领海的和平解决;引导该地区的地缘战略环境朝有利于中国的方向发展。 一、中南半岛在中国地缘战略中的地位 地缘战略,即利用地缘关系及其作用法则,谋取和维护国家利益的战略。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的战略谋划中...
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人类得以解放的社会基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为妇女实现各项社会权利和家庭权利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条件和社会基础。在甘肃省肃南县祁丰浅藏区,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当地藏族妇女的就业领域得到了扩展,经济收入有所提高,藏族妇女的各项社会权利和家庭权利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作为社会大家庭一员的藏族妇女,逐步实现了她们的各项权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建设所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为少数...
我国广大西部地区城市社区建设刚刚起步,社区服务的定位与发展方向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立足理论、现实与西部开发的机遇,西部城市社区服务不能没有公益性,但从实际出发、从长远考虑社区服务应走向社会化、产业化。社区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龙头。社区建设包括社区服务、社区卫生、社区治安、社区文化、社区环境五大方面,社区服务在其中居于基础地位。这是因为社区服务发挥了基层社会保障的作用,解决的是人们的基本生活问题。社区服...
宗教是目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回避的问题。引导创建具有新意的相对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宗教观,将宗教活动纳入健康有序的轨道显的十分必要。目前世界61亿人口中,信仰宗教的人数占4亿以上,美国信仰宗教人数占总人口的95,中国有1亿多人信仰宗教,世界上有13亿不信仰宗教的人口在中国。宗教以其虚幻的世界,给人们提出了一个形而上的目标,对社会成员如何面对不公正的社会现实提供了心理补尝。宗教的群众性构...
目的分析影响城市老年人选择养老方式的主要因素,为卫生决策者采取相应的策略或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河北省石家庄、保定两城市60岁及以上老年398人进行抽样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进行结果分析。结果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系统和年龄层次与城市老年人选择不同的养老方式有密切关系。结论家庭养老目前仍是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首选,社区养老理念和服务模式亟待形成和发展。随着我国经济进...
韩国在电子政务项目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得益于政府上层对电子政务的支持,对电子政务规划清晰的责任界定和世界上最发达的通信网络结构。中国政府网站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信息更新不及时、不全面,百姓与政府之间的网上沟通不顺利。有鉴于此,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主要采取以下策略:设定具体目标,实施政府监管;投入一定成本,加强信息安全管理;建立移动执法平台,推进信息化建设。 论文关键词:电子政务韩国信息安全管理政府网站信...
农村黑恶势力是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进程中的不和谐因素之一,其存在和滋长的原因非常复杂,包括国家对农村控制力度在一定程度上的弱化及某些领域基层制度的缺失、农民作为弱势群体的处境及其内遏制系统的不完善、基层干部贪污腐败等。肃清农村黑恶势力必须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和创新农村管理体制,加大打黑除恶力度,推进农村平安建设。近些年来,黑恶势力在一些农村的存在与滋长严重妨碍了整个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构建。...
影响因子:4.05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04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40
影响因子:2.858
影响因子:0.500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