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学计划是培养人才的主导性文件,反映培养出的人才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层次和工作能力。教学计划规定了什么时间设置什么样的课程以及课程的学时学分,它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文中以测绘工程专业为例分析了大学生就业比较困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学制定的教学计划不合理,培养的学生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提出对刚绘工程专业教学计划进行改革的几个思路。
1.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分析
据中国教育在线(http ; //www. eol. cn/jiuyedy4516120060621/t20060621184927.shtml)知,从2001年到2006年,大学生就业率连续下降,2001年6月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本科生就超过了80% , 2002年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0 % , 2003年就业率降为75% ,2004年73% ,2005年72. 6 %。因此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困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一个难题,其原因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扩招引起人才的相对饱和,就业市场供过于求。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的在校人数比以前扩大了几倍。全国大学毕业生2001年为114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为338万,2006年为413万。大学的专业设置数量不断增加,就测绘工程专业而言,近几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据中国高等教育网统计,2007年计划招收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校就有67所(如表1)。但是,测绘学科毕竟是比较小的学科,如此众多的学校开设测绘工程专业无疑给学生就业带来了更多的压力。
第二,在“宽口径,厚基础”的指导思想下,培养的大学生专业素质不高。目前把大学教育定位为素质教育,为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大学开设的课程中基础课所占的比重过大,学生常常是2年之后才接触专业课程,加上学生要复习考研究生、找工作等等,学生学习专业课程的有效时间充其量就是1年半,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要把众多的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修完,也只有走马观花、匆匆浏览了。例如某校的通识课程(基础课)和公选课包括形势教育、军事理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应用文写作、体育、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及程序设计、高等数学等等,其学分占到全部学分的35%左右,而在总授课课时中,占到了50%左右。
第三,专业课程设置过多,学生有专业而无专长。随着全球定位系统(GPS )、地理信息系统( GIS )和遥感(RS)的兴起,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除了要学习传统的课程之外,还要学习这些新的课程,课程多了,每门课的教学时间短了,造成了学生有专业而无专长的状况。传统的课程包括测量学、测量平差、控制测量、工程测量、摄影测量、测量程序设计、测绘专业英语等,90年代之前的工程测量专业也就学这么多东西,现在除了这些还有地理信息系统、GPS原理与应用、遥感、AutoCAD、数据库、数字测图、地籍测量等等,部分教材的编著者为了评职称的需要,有意的增加字数,造成内容不断增加,加大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和经济负担。
第四,学生缺乏行业背景知识,造成了就业的又一大障碍。测量服务的行业除了测绘外还有建筑、土木、水利、电力、煤炭、公路、铁路、地质勘探、土地勘察、农业、航空航天等等,学生就业时如果没有相关的知识,很难适应行业的需要。中国矿业大学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学习了采煤方法、煤田地质、巷道掘进等相关知识,到煤矿工作后就可以很快进人工作状态。90年代之前,所有的测绘专业都是有行业背景的,如河海大学依托水利水电、中国矿业大学依托煤炭行业、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依托测绘行业等,而现在随着国务院部委的撤销,专业部属的高校都转为地方或教育部直属,无行业背景的测绘专业逐渐增多,从表1中可见一斑。
第五,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流于形式,学生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以至于毕业生独立工作能力差,设计、指挥、协调能力更差。其实在学习期间有许多课程设计、实习,时间比较长。如某校数字化测图实习5周;控制测量课程设计1周;控制测量实习4周;工程测量课程设计1周;工程测量实习2周;测量平差课程设计1周;地理信息系统实习2周;摄影测量2周。这些实习各自为政,需要通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将所学知识进行融合,但是,由于毕业设计和实习期间,正值学生找工作的黄金时间,再加上学校对实习经费的投人不足,很少有老师带学生到生产单位去实习,做的毕业设计题目也大多是理论上的探讨、研究,或者是程序设计,学生在工作岗位上基本用不到。
2改革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培养人才的主导性文件,反映培养出的人才所具备的知识结构层次和工作能力。教学计划规定了什么时间设置什么样的课程以及课程的学时学分,从教学计划中可以反映出基础课、专业课、实践性课程所占的比重,它规定了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前面已经分析了,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有五个,而后面的四个都与教学计划有关,因此必须改革教学计划来培养出适应市场要求的学生。
第一,不要过分强调“宽口径,厚基础”,史富贵在调查研究后指出,过分强调“宽口径,厚基础”是不适应测绘专业的。应适当的减少通识课程或压缩通识课程的学时数,或在通识课程中摒弃与测绘专业关系不紧密的内容。像前面提到的应用文写作,完全可以在通识课中删掉。比如,大学物理中与测量专业有关的内容主要是电磁波理论,其他内容就可以少讲甚至不讲。鼓励学生在大学一年级参加四级英语考试,通过后学生就不要在英语上浪费时间了。这样就能够压缩通识课程的时间,增加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
第二,在同一专业中设置不同的方向,使学生有所专长。那么多的课程通通学一遍,其结果只能是样样精通,样样稀松。因此,应该设置至少两个方向,属于某方向的学生要加强在这个方向上课程的学习,而属于其他方向的课程要少学。例如可以设置工程测量和地理信息两个方向,两个方向的课程设置、学时数、实习、设计等应该有明显的区别。
第三,根据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增加行业方面的背景课程,强化在优势行业的竞争。
从徐州师范大学测绘工程本科专业从2003到2006年毕业生在各个行业的比重统计可看出:行业主要包括测绘、煤炭、水利水电、土建工程、土地管理、地质勘探等,而每年在各个行业所占的比重也不一样。
从事专业测绘的人员的比重变化不大,2004年最低为16 % , 2005年最高为28. 9%;从事土建工程的毕业生每年都有,但是比重有下降的趋势;从事地质勘探的人员每年都有,但比重在上升;并且绝对数量也在增大;而从事煤矿测量的还是比较少,2006年则没有。由相关的统计资料不难看出,毕业生就业的去向除了测绘之外.就是地质勘探和土建工程。因此,要增设地质勘探和土建工程这两个行业方面的背景知识课程,例如地质学概论,土建工程概论,建筑学等。由此逐渐形成行业特点,提高学生在这几个行业的就业优势。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者的学习是主体将其原有知识经验与新获得的知识相互融合、相互改造,以构建起自己新知识经验的过程。它又可分为:激进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主义、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社会性建构论和控制论系统。 建构主义认为,主体自己不能直接通向外部世界,而只能通过利用内部构建的基本的认知范畴去组织经验,从而发展知识。因此,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世界的绝对正确的表征.不是...
新媒体的特征?启发我们的课堂教学改革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性这一根本特征?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探索。教学应充分利用个性化的教学手段?促使每位学生有差异的发展。教师要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魅力。众所周知以多媒体电脑和勺_联网络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继报纸、)‘一播和电视之后的“第四媒体”。它的产厂}一小仅引发厂通讯...
在当今教育改革与知识经济的时代趋势中,源自企业界的知识管理理论为教育的发展与革新提供了另一条可行途径。从知识管理角度,从收集、整理、保存、传递和分享、创新几个层面探讨如何对英语学习策略做知识管理,从而提高英语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真正实现终身学习。 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管理这一概念越来越受到关注。它源自企业界,指有效获得、储存、分享、应用以及创新知识的过程。知识管理使得储存...
一段时问以来矿难事故在中国频繁爆发,而且一旦发生就很难拉制,这已经不能I}单归结为自然灾难或偶然现象,而应被认为是一种带有某种必然性的事件。通过对矿难原因深层次、多角度剖析,在“以人为本”理念指导下,作者从法律制度与观念建设角度,提出解决矿难问题的主要策略。 时至今日,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代化建设日益欣欣向荣。但是近年来煤矿行业接连不断地发生重大恶性...
通过区域环境现状分析,以及对规划主要内容和目标评述,认为西北诸河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实施将给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和水环境等方面带来长期的、深远的有利影响,局部、暂时的不利影响是可以控制的,并针对这些不利影响提出了减免措施,即:优化水资源工程建设设计方案,合理选址选线,使大部分不可逆影响得以弱化或减免;加强对规划实施可能影响的重要城市河段水环境和生态环境敏感区的监测,切实掌握其变化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
针对“软件项目管理”课程中出现的问题,从增加教学手段、大量的案例研究和进行实际的大型软件项目模拟三个方面进行了教学探讨,以期希望能够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本科生的要求逐步提高,计算机软件专业的教育也正从传统的应试教育逐步向综合素质教育进行转化。“软件项目管理是各高校计算机软件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
语言走信忽的载体,也是人与人交际的工具。培养交际能力走英语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中.创造友好的教学坏境,营造良好的交际气氛,开展丰畜多彩的课堂交际活动以及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师生之间建立融洽、健康的情感和人际关系,为有效实施各种教学手段典定基础1、精心设计课堂的开场白,活跃课堂气氛。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多年的教学实...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我区广大农村学校已全面进入实验阶段。为了全面了解我区农村学校初中化学教师教育的情况,设计了“广西农村初中化学教师教育问卷调查表”,从三大方面进行调研,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有效措施,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健康发展。1.问题的提出新课程以全新的课程理念为统率,以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为背景,顺应时代发展的脉络,体现现代教育的精神,为培养“...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所以,教师不仅应当是一名知识的传授者,更应是一个学生思想的塑造者。教学中,利用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文质兼美的文本;校园环境的“软硬”作用;丰富多彩的活动;良好的师德师风,把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与传授知识结合起来,培养真正智与德全面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论文关键词:生活世界的活动和交往;文本;校园环境;活动;师德...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普通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文献分析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深刻反思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缺陷,总结出了问题探究、情境陶冶、自主学习三种武术教学模式,并进一步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校武术教学模式重构的启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我国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博弈 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精神内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倡导者是美国学者杰夫里&midd...
影响因子:5.846
影响因子:1.733
影响因子:1.155
影响因子:0.34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7.240
影响因子:2.034
影响因子: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