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进行皮肤病学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课程体系创新、建设配套教材、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改革等有效的研究和实施,有效的提高了皮肤病学的教学质量。
皮肤病学学科的发展已经对学科人才素质、知识构成和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改革现有课程设置,建设皮肤病学课程新体系。
1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根据现代医学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适应皮肤病学学科发展趋势,对《皮肤病学》课程及其结构进行优化和创新。即以皮肤病学学科为主导,将皮肤病、风湿病学与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有可能学习到更丰富、更富挑战性知识,有利于培养这一领域的新型人才。新构建的课程体系有机地融合了皮肤病学、风湿病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知识,使学生掌握皮肤病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该课程体系主要由3部分组成:(1)核心课程:整合皮肤病学、风湿病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知识体系组成的新《皮肤病学》,充分体现了各学科的优化组合,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之间的双向渗透与重组。(2)选修课程:包括免疫学新进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肤病学新进展、风湿病学进展等。(3)加强实践教学。增加临床见习等实践机会,使学生看到更多的病种,增加更多的临床知识,特别是一些少见病、罕见病的积累,正所谓“见多识广”,对将来的临床工作将大有好处,提高了临床教学的有效性。
2建设配套教材融合皮肤病学、风湿病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皮肤病学课程新体系教材》正在编写中,拟作为皮肤病学教学的基础教材。《皮肤病学》多媒体课件经多年的教学实践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在其基础上融合更多新知识,适合现代皮肤病学发展规律的新的《皮肤病学》多媒体课件即将完成,其集传统教学的板书、挂图、模型、录像、幻灯、投影等于一身,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将病人的真实情况立体的呈现于学生眼前,易于理解和吸收,可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开展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①教师从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导演者。②学生由原来被动地听转变为能够有机会参与、发现与探究。③媒体由作为教师讲解的工具转化为学生认知的工具。④教学过程由传统的逻辑分析、综合或讲解说明型转变为教师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协商讨论、参与操作去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的教学过程。
此外,我们在开展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的同时,还重视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教学方式:(1)学导式教学:课前要求学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自己阅读课本及有关书籍,归纳总结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诊断。课堂上学生亲自上讲台讲述,学生讨论。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讲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并进行总结。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学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问题式教学:以临床病例或临床实际问题开始,将要学的内容以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回答问题。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是在大纲的基础上向深度和广度扩充,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要将要讲述的内容联系起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知识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试改革严格科学的考试制度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记之一。考试过程化、考试指标多样化、考试内容综合化、考试方式多样化、考试方式多样化、考试管理公正化,才会使考试作为贯穿教学全过程的评价活动,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才能的医学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提问、讨论、小论文等形式开展教学工作,考试贯穿整个教学全过程,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测验成绩和考试成绩3部分组成。考试内容包括课程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等方面,考试方式采用笔试、口实、操作、病例书写等方式。
实行考教分离,考题不由授课老师出,考前不出复习题目,这样可强化命题的严肃性,避免了可能产生的随意性,也增大了考试成绩的可比性,减少了不可比因素,增强了贯彻教学大纲的自觉性,减少了学生考前复习对教师的依赖性。
做好评卷的组织工作,保证评卷的质量,评卷前组织教师共同研究核定试题所出的参考答案和评卷标准是否合理。评卷过程中,坚持采用分题流水式评卷制度和试卷复核制度。
此外,我们还重视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引导学生自己查阅文献并参与专题讨论,有效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同学们了解最新的学科进展动向。
应用宫血宁胶囊治疗产后42天以后恶露淋漓不净或不规则子宫出血,并与抗生素加益母草膏治疗组比较。旨在探讨中药宫血宁胶囊对产后恶露时间延长的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宫血宁胶囊治疗产后恶露延长效果显著,在观察的42例患者中有效率达95·2%,优于抗菌素加益母草膏治疗组(P...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对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968例在我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进行了护理。结果:对术后患者采取必要的观察及护理,可以防止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968例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结论:采取剖宫产术后护理确保了母婴安全、健康。关键词:剖宫产;护理 1引言 剖宫产手术是一种解决阴道分娩困难或胎儿紧急情况下快速分娩的手术,是经腹...
总结便民服务中心在应对突发性奶粉事件过程中的服务管理经验,认为完善的工作制度,科学的组织管理,对医护人员的严格培训,重视各种因素对民众造成的心理影响,适时的心理干预,及时转载卫生部公布的有关信息,以及医院的正面引导来缓解医院的压力,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是医院成功应对此次事件的主要对策。 “三鹿”奶粉事件是人工喂养的婴幼儿食用了高含量三聚氰胺的配方奶粉导致泌尿系统结石的事件...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放射线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手术切除瘢痕疙瘩,美容缝合后行放射线治疗一个疗程。结果本组55例各种原因引起的瘢痕疙瘩经上述治疗效果好,无复发。结论应用手术切除联合放射线治疗瘢痕疙瘩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关键词:瘢痕疙瘩手术切除放疗各种原因造成的瘢痕疙瘩,病程长,呈持续性生长,痒痛不适,部分破溃经久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外貌及肢体功能。一般增殖性瘢痕单纯手术切除后不易复发,而...
药品标准法律制度中国药品质量用药安全药品生产监督管理 所谓“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在药品监管中,药品标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形式意义上看,药品标准可以说不是“法”,但在实质意义上却...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高龄患者的手术方法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43例高龄低位直肠癌患者,其中行Miles手术4例,保肛手术39例(低位吻合21例,超低位吻合18例)。结果保肛手术组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至5年,均无吻合口狭窄、吻合口漏,无吻合口局部肿瘤复发;所有病例无手术死亡。结论根据高龄患者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严格掌握适应证,正确选择术式,利用双器械吻合技术行低位直肠...
临床见习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和提高理论教学效果的重要阶段。在皮肤性病学见习课内,根据临床典型病例的示教,复习相关疾病的医学理论知识,并密切联系临床实际,综合分析病情,制定可行治疗方案,训练灵活的临床诊治思维,为下一步进入临床实习奠定可行的临床思维模式,从而培养出符合临床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医疗全球化和医学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医学教育不可回避的话题。我国医学教育在人...
采用文献研究与系统思考的方法,对国内外医院知识管理现状与发展动态进行分析,以期为改进医院管理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发达国家医院早已引人知识管理。目前国外医院知识管理研究处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阶段而我国医院知识管理的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发展与研究方向应突出表现在知识管理与医院核心竞争力、医患关系知识管理、医院与供应商关系知识管理、虚拟医院知识管理等方面。 知识管理(KnowledgeManageme...
农村基层;早期诊断肺结核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痰中排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正确的抗结核治疗可使结核病的治愈率达到95%以上[1]。肺结核的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近年来临床上典型的中毒症状不多见,导致某些不典型肺结核误诊、漏诊时有发生,其原因主要在于未能坚持慎重、密切的诊断步骤和方法,诊断中应把握好病史采集、X线检查、痰菌检查等重要的环节。1重...
目的研究吉妮宫内节育器在育龄妇女中使用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副作用。方法对212例放置吉妮宫内节育器(IUD)和194例放置“T”型环宫内节育器妇女进行一年的临床观察和对照研究。结果放宫内节育器1年后随访,吉妮宫内节育器带器妊娠1例,脱落1例,因症取出3例,带器妊娠率、脱落率和因症取出显著低于“T”型环组(P<0.05),续用率高于“T&rd...
影响因子:4.01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300
影响因子:1.120
影响因子:2.765
影响因子:0.810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