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进行皮肤病学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课程体系创新、建设配套教材、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改革等有效的研究和实施,有效的提高了皮肤病学的教学质量。
皮肤病学学科的发展已经对学科人才素质、知识构成和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改革现有课程设置,建设皮肤病学课程新体系。
1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根据现代医学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适应皮肤病学学科发展趋势,对《皮肤病学》课程及其结构进行优化和创新。即以皮肤病学学科为主导,将皮肤病、风湿病学与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有可能学习到更丰富、更富挑战性知识,有利于培养这一领域的新型人才。新构建的课程体系有机地融合了皮肤病学、风湿病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知识,使学生掌握皮肤病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该课程体系主要由3部分组成:(1)核心课程:整合皮肤病学、风湿病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知识体系组成的新《皮肤病学》,充分体现了各学科的优化组合,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之间的双向渗透与重组。(2)选修课程:包括免疫学新进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皮肤病学新进展、风湿病学进展等。(3)加强实践教学。增加临床见习等实践机会,使学生看到更多的病种,增加更多的临床知识,特别是一些少见病、罕见病的积累,正所谓“见多识广”,对将来的临床工作将大有好处,提高了临床教学的有效性。
2建设配套教材融合皮肤病学、风湿病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微生物学等学科的《皮肤病学课程新体系教材》正在编写中,拟作为皮肤病学教学的基础教材。《皮肤病学》多媒体课件经多年的教学实践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在其基础上融合更多新知识,适合现代皮肤病学发展规律的新的《皮肤病学》多媒体课件即将完成,其集传统教学的板书、挂图、模型、录像、幻灯、投影等于一身,图文并茂、动静结合,将病人的真实情况立体的呈现于学生眼前,易于理解和吸收,可提高教学效果。
3教学方法改革积极开展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以下特点:①教师从主讲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学生学习活动的导演者。②学生由原来被动地听转变为能够有机会参与、发现与探究。③媒体由作为教师讲解的工具转化为学生认知的工具。④教学过程由传统的逻辑分析、综合或讲解说明型转变为教师利用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教学情境,使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协商讨论、参与操作去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的教学过程。
此外,我们在开展运用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理论进行课堂教学设计与教学的同时,还重视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主要采用了以下两种教学方式:(1)学导式教学:课前要求学生按照教学大纲要求,自己阅读课本及有关书籍,归纳总结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和诊断。课堂上学生亲自上讲台讲述,学生讨论。最后由教师根据学生讲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难点进行重点讲解,并进行总结。通过这种教学方法不但提高了学生自学的能力,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2)问题式教学:以临床病例或临床实际问题开始,将要学的内容以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回答问题。课堂上提出的问题是在大纲的基础上向深度和广度扩充,将学生所学的知识与要将要讲述的内容联系起来,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知识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考试改革严格科学的考试制度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记之一。考试过程化、考试指标多样化、考试内容综合化、考试方式多样化、考试方式多样化、考试管理公正化,才会使考试作为贯穿教学全过程的评价活动,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及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才能的医学人才。
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提问、讨论、小论文等形式开展教学工作,考试贯穿整个教学全过程,考试成绩由平时成绩、测验成绩和考试成绩3部分组成。考试内容包括课程的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等方面,考试方式采用笔试、口实、操作、病例书写等方式。
实行考教分离,考题不由授课老师出,考前不出复习题目,这样可强化命题的严肃性,避免了可能产生的随意性,也增大了考试成绩的可比性,减少了不可比因素,增强了贯彻教学大纲的自觉性,减少了学生考前复习对教师的依赖性。
做好评卷的组织工作,保证评卷的质量,评卷前组织教师共同研究核定试题所出的参考答案和评卷标准是否合理。评卷过程中,坚持采用分题流水式评卷制度和试卷复核制度。
此外,我们还重视引导学生加强自我获取知识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专家开设专题讲座,引导学生自己查阅文献并参与专题讨论,有效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促进同学们了解最新的学科进展动向。
本文重点讨论了应用绩效考核的程序和方法,通过制定《绩效考核规则》,确定考核的对象、考核比例、考核时间、考核标准分值,然后由考核者制定被考核人的考核目标、标准,将直接上级考核法、强制比例法、目标管理法几种考核方法综合运用,设计成了我院目前使用的独特的绩效考核方法,通过医院绩效考核电子管理系统完成各级员工的绩效考核,通过绩效考核反馈系统,不断调整和完善绩效考核的程序。 为了调动人的工作热情及创新潜能...
药品标准法律制度中国药品质量用药安全药品生产监督管理 所谓“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在药品监管中,药品标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形式意义上看,药品标准可以说不是“法”,但在实质意义上却...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人们对医疗保健水平要求的不断提高,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已经迫住眉睫。医院的信息化建没可为医疗卫生领域的飞速发展提供巨大的潜力,医院实现信息化管理已成为衡量医院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中国入世为经济高速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同时也给各行各业长期形成的观念和体制带来一定冲击。既有机会义有挑战。通过多年的摸索和实践,我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在进一步发展。但我国的医院信息化建设住一定...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42例直肠癌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骶前静脉丛大出血中40例止血成功,2例死亡,Miles术35例,Dixon术7例,30例出血量为900~8000mL。结论手术操作不当是导致骶前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按盆腔解剖结构正确操作是预防出血的关键,术中压迫法和术后纱布填塞法是处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剖宫产率在提高。由于剖宫产后子宫内壁一般留有瘢痕,若再次怀孕行流产术,容易导致大出血。文章通过病例分析,提出剖宫产术后早孕流产大出血的预防措施。1病历摘要 例一:患者张××,女,27岁,牛杜镇人。剖宫产三年后,因怀孕行早孕人流术后阴道持续出血40d,于2007年5月12日入院。40d前因停经60d,尿妊娠试验阳性,行人工流产术后,术前未做B超检查,具体手术...
农村基层;早期诊断肺结核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肺部感染性疾病,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90%。痰中排菌者是主要的传染源,正确的抗结核治疗可使结核病的治愈率达到95%以上[1]。肺结核的诊断并不困难,但由于近年来临床上典型的中毒症状不多见,导致某些不典型肺结核误诊、漏诊时有发生,其原因主要在于未能坚持慎重、密切的诊断步骤和方法,诊断中应把握好病史采集、X线检查、痰菌检查等重要的环节。1重...
根据军队干部医疗保健例行体检工作的特殊需求,特别开发了《军队干部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其目的是充分利用军队现有医疗信息资源,规范管理体检数据,为体检工作搭建一个全新的信息化平台。该系统于2006年度在全军干部体检中推广使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论文关键词:军事人员体格检查软件设计医院信息系统 军队干部担负着我军现代化建设和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重任,维护和促进干部健康是增强部队凝聚力和提高战斗...
临床见习是临床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检验和提高理论教学效果的重要阶段。在皮肤性病学见习课内,根据临床典型病例的示教,复习相关疾病的医学理论知识,并密切联系临床实际,综合分析病情,制定可行治疗方案,训练灵活的临床诊治思维,为下一步进入临床实习奠定可行的临床思维模式,从而培养出符合临床需要的高素质医学人才。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医疗全球化和医学教育国际化已经成为医学教育不可回避的话题。我国医学教育在人...
目的研究无层流II类手术室空气消毒的最佳方法方法采用过氧乙酸喷雾法,紫外线照射,空气消毒机对接台手术间空气消毒的静态监测及效果比较,且三组均在彻底清扫手术间后开始消毒结果在保证接台手术合理间隔时间的前提下,三种空气消毒方法对手术室空气均有显著灭菌效果,且都小于卫生部颁布的手术室空气细菌量≤200cfu/m³,无统计学意义(P>0.05)空气消毒机的灭菌效果最佳,细菌杀灭率>98.8...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在结肠造口术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5~2008年36例结肠造口术患者手术前和手术后护理经验进行总结。结果36例患者恢复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和心理疾患的发生。结论以人为本的个体化护理是结肠造口手术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结肠造口术是结直肠肛门外科中常见的手术,分为临时性造口和永久性造口。临时性结肠造口术多用于结肠或直肠损伤,先天性肛门闭锁,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永久性...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3.645
影响因子:7.620
影响因子:2.402
影响因子:0.100
影响因子:0.700
影响因子:3.201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