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的护理方法对术后患者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968例在我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进行了护理。结果:对术后患者采取必要的观察及护理,可以防止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968例患者术后康复情况良好。结论:采取剖宫产术后护理确保了母婴安全、健康。
关键词:剖宫产;护理
1引言
剖宫产手术是一种解决阴道分娩困难或胎儿紧急情况下快速分娩的手术,是经腹部切开子宫取出胎儿、胎盘的手术,是产科较大的手术。手术伤口大、创面广,很容易引起并发症和后遗症。因而加强术后护理是产妇顺利康复的关键。随着剖宫产指征的放宽,剖宫产手术的普及,并发症似有增加。现将对剖宫产患者的术后观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2临床资料
本院2009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患者968例,年龄18岁~45岁,其中,因头盆不称及臀位200例,巨大儿50例,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10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8例,社会因素(因家属和孕妇要求选择分娩时间)600例。
3护理体会
3.1病情观察
3.1.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病人回室后立即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注意保暖。腹部切口压沙袋,6 h后取下。接通尿管并妥善固定于床旁,观察尿液性状、颜色及尿量。观察输液是否通畅,有无脱落、扭曲、漏液。严密观察产妇神志、面色、尿量及子宫收缩情况,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
术后6 h~8 h,密切观察产妇呼吸、脉搏和血压,并观察产妇的精神、意识等情况。由于少数患者可出现低血压反应,因此应观察产妇有无低血压,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并注意呼吸频率、幅度。由于手术创伤的反应,术后3 d内产妇的体温可略升高,一般不超过38 ℃,称术后吸收热,属正常范围,不需特殊处理。如术后体温持续升高不退,或手术3 d后仍有发热,应引起重视,寻找发病原因,观察伤口有无感染或合并其他并发症,必要时给予加强抗生素控制感染。
3.1.2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
一般情况下,术后宫底平脐或脐下。若患者宫底脐上或更高,则考虑子宫出血或膀胱处于充盈状态影响子宫收缩,要主动查找原因,并给予正确处理。处理时可按摩子宫,应用宫缩剂、止血剂。产妇回室后我们遵医嘱常规给予静脉点滴缩宫素或肌肉注射缩宫素,因此未发生因子宫收缩乏力而导致阴道流血的情况。
3.2体位护理
将手术患者安置于适宜房间,了解术中有无异常变化。剖宫产术大多采用锥管麻醉,术后6 h内去枕平卧,6 h后可取半卧位,并鼓励产妇床上多翻身活动,以改善肠道通气功能,松弛腹肌减轻切口疼痛,有利于恶露的排出,预防褥疮的发生,可使产妇感到舒适,又利于静脉回流,防止血栓形成。
3.3心理护理
(1)患者心理情况尤为重要。及时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向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剖宫产术后产妇卧床生活不能自理,同时产妇对切口瘢痕的担心,对新生儿状况的担心,以及母乳喂养的担心等因素使产妇产生心理负担,加上长时间卧床,产妇出现腰酸、背痛、焦虑、失眠等,因而拒绝检查和护理。护士应主动进行宣教,安慰患者,消除产妇的紧张情绪和顾虑,使其在心理上获得满足及安全感,增加产妇的自信心,从而使产妇处于较佳的身心康复状态。
(2)术后鼓励产妇早下床活动。根据产妇的病情和耐受性,逐渐增加活动量和活动范围,以产妇满意舒适为宜,早下床活动可促进子宫复旧,利于伤口愈合,促进肠蠕动,防止腹胀、肠粘连。同时应鼓励产妇咳嗽排痰,有利于肺扩张和分泌物排出。
3.4会阴、乳房及皮肤护理
(1)会阴护理术后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垫、内衣裤,术后当日即用0.1 %新洁尔灭液冲洗外阴,以后每日两次。
(2)乳房护理保持乳房清洁,每次哺乳前用温水擦洗乳头。乳汁分泌过多时,婴儿又不能吸净,应将多余乳汁挤出,以促进乳汁分泌。如乳房胀痛,可协助产妇按摩乳房。
(3)避免局部皮肤长期受压而发生压疮,产褥期产妇身体虚弱,出汗较多,应常更换、清洁衣裤,由于恶露污染应勤换一次性消毒会阴垫。护士应加强宣教,协助术后患者翻身及侧卧位。
3.5饮食护理
剖宫产术后,因麻醉药效尚存,为避免咳嗽、呕吐等,临床上仍主张术后禁食6 h,以后根据情况可进流质饮食,如米汤、鸡汤等,可利于促进肠蠕动及尽早恢复肠道功能,避免引起肠麻痹、肠粘连,肛门未通气前忌食甜食等产气食物,防止肠胀气。等胃肠功能恢复可给予半流质饮食或恢复正常饮食。
3.6母婴同室
给予母乳喂养技术指导,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是婴儿的最佳食品,利于母亲子宫复旧,减少产后阴道流血。
3.7出院前宣教
出院指导加强营养,坚持母乳喂养4~6个月,注意观察恶露的性质,产后6周~8周进行产后常规检查,产褥期内禁止性生活,产后6周应采取避孕措施。
4结果
968例产妇术后平均住院4 d,术后2例发生伤口脂肪液化,无感染发生,18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术后无1例子痫发生,1例术中出血约8 000 mL,发生失血性休克,经我科全体医务人员积极抢救及术后加强护理,治愈出院。
5体会
(1)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通过在肿瘤患者静脉输液中规范地实施健康教育,有效地保护了患者的血管,满足了患者的需求,使患者感到被关心及重视,从而使护患距离逐步缩小,减少了意外事件的发生,避免了护患纠纷,患者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2)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在护理人员少、护理工作量大的情况下,教会患者掌握一定的输液知识,不但使静脉输液的操作过程变得流畅,而且使整个输液过程能够顺利完成,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3)促使护士在工作中不断学习、补充新知识。要提高静脉输液知识的宣教质量,就要求护士不断加强对新药知识的了解,特别要掌握各种药物的作用、副作用及输液过程中异常问题的处理方法,为患者提供满意服务。
6总结
剖宫产术是解决难产,处理高危妊娠的重要措施。随着麻醉及剖宫产技术的不断改进,剖宫产手术安全性逐渐提高,以及保护母婴安全的社会需求不断上升,要求剖宫产手术的孕妇愈来愈多,剖宫产术后患者的观察对护理要求也愈来愈高。虽然手术方式不断改进,手术质量不断提高,术后镇痛的广泛使用以及各种先进仪器的临床应用,但仍有不安全的因素,应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适时地进行剖宫产,提高手术的安全性,降低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并发症和后遗症,确保母婴安全、健康。
挖掘传统护理理念的合理因素,探讨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必要性,总结概括中西方人文护理思想精华,构建中国特色“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指导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关键词: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初探 一、构建中国特色护理理念的合理性 中国传统护理理念实质是中医护理理念。大量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千金方》、《温疫论》等中,多方面强调“三分...
目的探讨直肠癌根治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的预防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1年1月至2007年12月收治的42例直肠癌术中骶前静脉丛大出血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骶前静脉丛大出血中40例止血成功,2例死亡,Miles术35例,Dixon术7例,30例出血量为900~8000mL。结论手术操作不当是导致骶前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按盆腔解剖结构正确操作是预防出血的关键,术中压迫法和术后纱布填塞法是处理...
总结便民服务中心在应对突发性奶粉事件过程中的服务管理经验,认为完善的工作制度,科学的组织管理,对医护人员的严格培训,重视各种因素对民众造成的心理影响,适时的心理干预,及时转载卫生部公布的有关信息,以及医院的正面引导来缓解医院的压力,维持正常的医疗秩序,是医院成功应对此次事件的主要对策。 “三鹿”奶粉事件是人工喂养的婴幼儿食用了高含量三聚氰胺的配方奶粉导致泌尿系统结石的事件...
建构主义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学习并研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同时开展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实践,对推进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会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简要介绍了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等基本观点,同时阐述了该学习理论在病理学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是当代学习理论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
药品零售企业是药品流通的最终环节。药品零售与其他零售业一样,受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的影响。但药品又具有与其他商品不同的特征,药品关乎生命健康,是政府、公众、舆论的焦点,目前医药卫生改革方向不明确,行业政策层出不穷,药品零售企业全面开放,进入壁垒降低,随着各行业各进军医药售药业引发的竞争,药店的赢利空间越来越小,企业为生存及其他目的而选择了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的涉及面越来越广。本文就目前药店实施多元...
目的:了解心内科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我科临床护理人员进行不计名测试。结果:(1)被试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四个因子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
根据军队干部医疗保健例行体检工作的特殊需求,特别开发了《军队干部体检信息管理系统》,其目的是充分利用军队现有医疗信息资源,规范管理体检数据,为体检工作搭建一个全新的信息化平台。该系统于2006年度在全军干部体检中推广使用,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军队干部担负着我军现代化建设和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的重任,维护和促进干部健康是增强部队凝聚力和提高战斗力的重要内容。中央军委对干部的体检工作一直十分重视,特别...
目的探讨手术切除联合放射线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方法手术切除瘢痕疙瘩,美容缝合后行放射线治疗一个疗程。结果本组55例各种原因引起的瘢痕疙瘩经上述治疗效果好,无复发。结论应用手术切除联合放射线治疗瘢痕疙瘩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关键词:瘢痕疙瘩手术切除放疗各种原因造成的瘢痕疙瘩,病程长,呈持续性生长,痒痛不适,部分破溃经久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外貌及肢体功能。一般增殖性瘢痕单纯手术切除后不易复发,而...
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进行皮肤病学教学模式的创新,通过课程体系创新、建设配套教材、教学方法改革、考试改革等有效的研究和实施,有效的提高了皮肤病学的教学质量。 皮肤病学学科的发展已经对学科人才素质、知识构成和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改革现有课程设置,建设皮肤病学课程新体系。 1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根据现代医学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为适应皮肤病学学科发展趋势,对《皮肤病学》课程及其结构进行优化和...
药品标准法律制度中国药品质量用药安全药品生产监督管理 所谓“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作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在药品监管中,药品标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形式意义上看,药品标准可以说不是“法”,但在实质意义上却...
影响因子:0.360
影响因子:0.860
影响因子:8.860
影响因子:1.77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810
影响因子:0.880
影响因子:0.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