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中国成立60周年来,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许多为世界瞩目的成就。尤其在1978年以后,我国的科技事业在经过了十年寒冬后,重新站在了世界科技创新力竞争的起跑线上,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也逐渐起步,助推新中国科技发展。
我国原有科技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逐步形成的,其突出特点是科技资源集中在所属独立科研院所。这一体制曾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我国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也为科学技术自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原有科技体制弊端日益突出。自20世纪80年代始,决定对科学技术体制进行坚决的、有步骤的改革。
1985年,发布《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启动了科技体制改革。199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确立了“科教兴国”战略,提出“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改革方针,开展了科研院所结构调整的试点工作。1999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技术创新大会,发布了《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推动应用型科研机构和设计单位向企业化转制,对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实行分类改革。2006年,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对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做出战略部署,发布了《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提出努力形成技术创新、知识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区域创新、科技中介服务等相互促进、充满活力的国家创新体系。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重要进展和显著成效。改革以前,国科研力量和科技资源主要集中在独立科研机构。1999年时,级科研院所共有1000多家,其中产业部门370多家,中科院120多家,公益部门等所属有300多家,军工院所250多家。到目前,除军工院所外,产业部门所属370多家已全部完成企业化转制(包括13家中科院研究所),公益类院所265家已明确改革方案,在级非军工院所中,已完成企业化转制的接近一半;此外,地方也有近900家开发类院所完成企业化转制。初步形成了科研院所、高校、企业和科技中介机构等各具优势和特色的创新主体。
科技体制改革在优化科技力量结构和布局的同时,还促进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不仅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还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据统计,2007年247家级转制院所承担来自企业的委托开发经费127亿元,是2000年的4倍;申报专利3674项,转让技术成果1642个,直接受益企业达1.12万家。
在炎热的夏季,黄瓜以其清爽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价值成为餐桌上的宠儿。科学研究表明,坚持每天早晨空腹食用一根黄瓜,可能为身体带来多方面的健康改善。这些发现不仅揭示了黄瓜作为普通蔬菜的非凡潜力,更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简单易行的养生方式。改善消化系统的天然助手黄瓜因其柔软的组织结构和高达95%-96%的含水量,成为典型的易消化食物。空腹食用时,其中的膳食纤维能温和刺激肠道蠕动,就像给消化道做"晨间按摩",帮助...
通信系统在高速公路信息化建设以及现代化建设中承担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是今后高速公路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研究通信系统在高速公路的结构组成、作用机制等剖析机电工程技术,然后更加深入的分析高速公路中机电系统新技术,为以后的研究提供基础。1机电通信系统简介1.1系统硬件组成(1)电源。电源的通常规格为220V交流电,该电源设备的设计标准是按照通信系统的电源要求设计。与此不同的是网络设备的电源要求是48...
由于工程变更在施工中的影响,国内外研究者对工程变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提出了诸多控制工程变更的方法,如程序控制、加强监理制度以及加强决策者对投资行为的管理等。美国建筑业研究所等机构还专门委派了工程变更管理人员,他们以定量的方式研究工程变更对项目的影响和变更的本质。但是,由于工程变更的复杂性,对于它的控制还缺乏系统性的研究,特别是从技术、经济和法律手段等多个角度的综合考虑。因此,对于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
摘要:智能建筑是指利用集成方法,将智能型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结合,通过对设备的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的管理和对使用者的信息服务及其与建筑的优化组合,获得投资合理,适合信息社会需要,并且具有安全、高效、舒适、便利和灵活特点的建筑物。本文探讨了智能建筑系统的设计。关键词:智能;建筑;设计;注意要点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智能建筑是指以计算机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
让阅读抵达更广阔人群,基层的乡村图书室发挥着独特作用。在重庆市合川区龙凤镇米兰村,70岁的村民王治伦20年坚持自办乡村图书室,免费为村民提供阅读空间。王治伦的祖辈就很爱读书,代代相传,为后人留下了很多珍贵的书籍。从小耳濡目染,王治伦不仅自己养成读书的习惯,而且心中有一个建乡村图书馆的梦想。 重庆市合川区龙凤镇米兰村村民王治伦:那个时候我的想法很简单,就是让周边的人多学点知识,少去打点牌。 在2...
拉肚子,在医学上被称为腹泻,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并不是什么大毛病。就是这么常见的一个症状,有时也会带来不小的麻烦。腹泻是指大便次数增加,超过3次/天;粪便稀薄(含水量超过80%)或带有黏液或脓血、未消化的食物;主要症状是大便次数增多、稀便,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患者会伴有发热、呕吐、腹痛、乏力等表现。发生腹泻后应该怎么做?发生腹泻后,建议查明腹泻原因,避免诱因的持续刺激。如果存在肠胃疾病或其他疾病的影响,...
在医疗创新领域,评审政策常被视为保障安全与效用的“守门人”,但若以逆向思维审视,这套机制是否也在无形中筑起了阻碍突破性技术发展的“高墙”?某生物科技公司的案例颇具代表性——因政策限制导致新药研发周期被迫延长两年,这不仅意味着数亿研发成本的沉没,更可能让患者错失救治窗口期。当全球医疗竞争进入加速度时代,传统审批逻辑与创新节奏的错位值得深度反思。政策刚性与创新弹性的结构性矛盾现行评审体系的核心问题在于...
导言: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中国临床科研突飞猛进。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SCI论文数量的激增,更有质量的显著提高;登上最知名期刊亦不新鲜。 我们希望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出各科室研究的热点课题、SCI期投稿趋势,以及活跃的学术机构和医生科学家群体。今天和各位同仁解析2023年核医学科发表的SCI论文。 检索数据库:Medline检索工具:Healsan™检索范围:2023/01/01:20...
医护科普行动指南:国家卫健委引领新方向,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制度保障为医护人员赋能医护人员如何在科普领域发光发热?国家卫健委已为我们指明方向!近日,国家卫健委举办新闻发布会,揭示了提升全民健康素养的新策略,同时,也为医护人员的科普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障。6月6日,一场以“持续提升健康素养,着力增进全民健康”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在国家卫健委举行。会上,除了对近期重要政策文件进行通报外,还宣布了从今年...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记录不仅是医疗行为的法律凭证,更是动态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依据。以45岁男性患者张三为例,其术后因疼痛导致夜间无法入睡的案例,揭示了护理记录中需重点关注的三大核心问题:疼痛管理细节的精确性、睡眠干预措施的连贯性,以及夜间巡视记录的时效性。一、镇痛药物记录的"三要素"缺一不可阿片类药物作为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基础用药,其记录需包含剂量调整依据、不良反应观察及多模式镇痛协同效果。例如张...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89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646
影响因子:6.355
影响因子:2.303
影响因子:0.240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