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学技术奖励制度是我国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的具体体现。
新中国成立初期,党和就十分重视科学技术奖励工作,科技奖励体系雏形初显。1950年8月至1955年8月,国家先后颁布了3个科技奖励条例。但在10年动乱期间,刚起步的国家科技奖励事业被迫中断。
1978年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我国再次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会上对7657项科技成果进行了隆重表彰,标志着我国科技奖励制度的恢复。此后5年间,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开始了重建的步伐:重新颁布了多项条例,恢复了国家发明奖,正式设立国家自然科学奖,一大批科技成果获得不同程度的奖励。
改革开放后,我国科技奖励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有了更宽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内涵,开始更多地依据科技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引导科技创新的方向。而这一原则,也成为我国科技奖励工作一直延续至今的基本精神。
针对当时我国科技发展以引进先进技术和跟踪国外发展为主的特点,为推动行业的科技进步和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鼓励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二次创新,1984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设立。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增列“国家星火奖”(后于1999年停止),奖励在发展农村经济和乡镇企业中做出创造性贡献的科技成果。
1994年,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设立,奖励对中国科技事业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国公民和组织。
1999年,国务院对国家科技奖励制度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革,发布了《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后于2003年修订),国务院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包括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以及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条例规定,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的组织工作,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社会力量设立面向社会的科学技术奖,应当在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手续,在奖励活动中不得收取任何费用。
1999年,科技部发布实施《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后于2004、2008年两次修订),对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候选人及组织、奖励范围和评审标准、评审机构、推荐工作、评审程序、异议及其处理、授奖等事项做出了规定。同年,科技部还发布实施了《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管理办法》《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后于2006年修订),鼓励并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行为。
2003年,科技部又发布实施了《关于受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推荐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规定》。至此,一个相对完整、层次鲜明、管理规范、导向明确的国家科技奖励体系基本成形,我国科技奖励基本形成了一个“国家科技奖‘少而精’、省部级奖和社会力量设奖健康有序发展”的新局面。
改革开放30年来(1978-2008),国家共奖励科技成果15169项(不包括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授予的765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910项,国家技术发明奖383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0354项;授予14名我国著名科学家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54名外籍专家和1个外国组织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准予登记的全国性社会力量设奖已达196项(后注销9项)。获奖项目的时代特色鲜明,是我国当时科学技术水平和政策的镜像。
新世纪以来,国家科技奖励把推动自主创新摆在突出位置,国家自然科学奖和国家技术发明奖重视加强对原始性创新成果和尖子人才的奖励,国家科技进步奖重点奖励系统集成的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的紧密结合。
60年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尤其是科技实力有了飞跃发展,这其中离不开科技奖励制度的贡献。在引导科技发展方向和创新模式、激励和表彰科技创新人才、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道路上,科技奖励工作还将继续结出累累硕果,在共和国发展史上留下光辉的印记。
在医疗卫生领域,职称评审不仅是职业发展的核心路径,更是专业能力的权威认证。随着2024年卫生高级职称评审政策的调整,临床医学、护理学、药学等领域的晋升规则迎来结构性变革,尤其体现在学历门槛动态化、能力考核多维化、成果评价实用化三大维度。以下从不同职称序列与学科领域切入,解析新规则对医务人员的影响。一、临床医学:从「论文导向」到「临床+科研双驱动」主治医师的评审标准在学历与临床实践年限的平衡上更为精...
摘要:与传统现浇式住宅相比,装配式住宅建造更为复杂,需要多项统筹兼顾。文章基于精益建造的新型项目管理理念,以星江湾项目为例,从项目组织、设计和施工阶段等3方面介绍该项目建造实施情况,重点对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智慧工地平台、工法样板楼、灌浆施工等进行说明,表明精益建造在设计优化、施工指导、质量管理等方面取得成效,并指出下一步研究改进方向。关键词:BIM“低碳经济、绿色建筑”精益建造装配式住宅项目管理1...
当前医院药学服务正处于转型关键期,临床药师既是药物治疗的执行者,更是医疗团队中不可或缺的决策参与者。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持续推进,药师群体正面临从"药品供应保障"向"药学服务创新"的职能转变。在此背景下,构建系统的学术成长体系尤为重要。线上讲座:突破时空的学术练兵场依托5G技术构建的虚拟学术空间,临床药师可通过半小时的午休时间参与顶尖医院案例研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开展的《化疗...
在全球医药市场的激烈角逐中,抗贫血药物赛道正以惊人的速度扩张。据最新数据显示,这一领域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2%,市场规模已突破百亿美元门槛,成为制药企业必争之地。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口服制剂凭借其便捷性和高患者依从性,牢牢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份额超过60%。铁剂口服液:老药新生的市场密码作为抗贫血药物的经典剂型,铁剂口服液近年来通过技术创新焕发新生。其主要成分如硫酸亚铁、多糖铁复合物等,通过直接...
近年来,随着卫生行业准入门槛的规范化,2025年卫生资格考试的审核流程呈现出更严格的趋势。然而,不少考生反映,即便笔试成绩合格,仍可能因后续环节疏漏导致**“考试通过却拿不到证”**的困境。这种现象背后涉及多重因素,需要考生从报名阶段就建立全流程风险意识。材料不全:最容易被忽视的"隐形门槛"根据多地考区反馈,2025年审核中新增的社保证明要求已导致部分考生材料被退回。某考区要求提供连续2年的社保缴...
政策导向明确:国内期刊成为成果主阵地根据最新申报要求,科技部明确要求本批重点专项产出的学术论文在国内期刊发表比例不低于50%。这一政策被业界视为"学术本土化的风向标",相当于为国内学术期刊每年定向输送数千篇高质量研究成果。以生物科技领域为例,若某项目团队发表10篇论文,则至少5篇需落地于《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国内核心期刊。这一规定不仅强化了本土学术话语权,更通过"学术反哺"机制推动国内期刊影响...
止血药物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其主要作用是促进止血,用于治疗出血或出血性疾病。常见的止血药物包括氨甲环酸、蛇毒类血凝酶、维生素K和去氨加压素等。那么,特殊人群如何使用止血药物呢?常用止血药物一、抗纤维蛋白溶解药物氨甲环酸(止血环酸)和氨基己酸为赖氨酸的合成衍生物,可抑制纤溶酶原活化为纤溶酶、抗纤维蛋白溶解,高浓度时能直接抑制纤溶酶,对纤溶酶活性增高引起的出血有良好疗效。01 氨甲环酸(TX...
一、职称晋升的“入场券”怎么拿?想冲刺职称晋升,先得摸清“敲门砖”要求。比如内科主治医师考试,硬性门槛是必须持有执业医师资格证,这相当于医生的“驾照”。工作年限也很关键,像骨外科副主任医师晋升,本科需担任5年主治医师,专科则要7年,这就像游戏里的“经验值”积累,少一天都不行。特别注意,学历必须来自国家认可的正规院校,野鸡大学的文凭在这儿可不管用。二、申报材料里的“隐藏关卡”别以为满足年限就稳了,申...
中华出版促进会2023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目录最终结果发布根据习总书记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指示以及教育部、科技部、人社部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相关文件精神,按照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标准专家共识(第一版)医务人员职称论文类型专家共识(第一版)及核心期刊一票否决的情况要求,初步确定2023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目录,并经中华出版促进会医学出版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科研出版工作委员会专家审核,最终结果...
科学家在19世纪末之前就已经开始研究人体微生态,但在之后的半个世纪进展缓慢,对医学的发展影响很小。20世纪4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加速了抗生素的规模化生产和全球应用,但是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在挽救大量生命的同时,也破坏了人类微生态。同时,现代城市化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等的巨大影响,加剧了对人类微生态的破坏0年代以来的研究逐步显示,从感染、炎症、营养不良到肿瘤等疾病,都与人体微生态有重要关系,这为认...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06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029
影响因子:2.725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361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