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政策风向标:2025年医疗领域新规解读2025年医疗圈迎来多重政策叠加期,国家医保局发布的四项新规彻底重构医疗支付体系。门诊押金制度的取消直接降低患者就医门槛,而医保卡跨省家庭共享功能则释放了"健康储蓄"新可能,这些都将间接影响医护人员服务量考核指标。值得关注的是中药标准管理专项规定,首次将经典名方研发纳入法定标准体系,为中药从业人员提供明确的科研转化路径。(1)免疫规划调整带来的科研机遇百白...
近年来,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报考热度持续攀升,2025年更是迎来历史性转折点。据最新统计,河南、新疆、内蒙古等10余省份的报考人数刷新历史纪录,全国总报考规模较往年显著增长。这一现象背后,既反映了医疗卫生行业人才竞争的加剧,也凸显了职称晋升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然而,与报考热潮形成对比的是,多地数据显示,考试整体通过率已跌破40%的临界点,引发从业者对考试难度与公平性的广泛讨论。报考人数激增的...
肺挫伤是指胸部创伤后对肺实质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损伤,肺挫伤后血液和其他体液在肺组织内积聚,过多的液体使通气/血流比失衡,从而导致缺氧。肺挫伤是引起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和肺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介绍了肺挫伤的诊断和治疗,以加深读者认识。 临床表现 肺挫...
在医疗资源的棋盘上,二三线城市医院如同被遗忘的棋子。国家财政对基层医疗投入的历史性缩减,导致二甲、三乙医院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某地级三级综合医院仅能维持基础诊疗设备更新,而磁共振等高端仪器多集中在省会三甲医院。这种资源虹吸效应形成恶性循环:设备落后导致病患流失,收入下降进一步加剧设备老化。犹如缺乏灌溉的农田,县域医院在硬件竞赛中逐渐失去生长力。评审标准的“高跟鞋困境”当三甲医院的评审模板套...
《经济参考报》记者近日了解到,随着近年来各项支持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重点措施不断落地,业界看好中医药产业前景,认为跨国药企有助于我国中医药企业加快创新。 业内人士认为,外企进入中医药领域,经历了三个阶段——原料采购期、初级观望期、开始合作期。近年来,多家跨国药企开始在第三个阶段加强布局。 2022年4月22日,在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上,成都高新区与参会企业阿斯利康举行阿斯利康中医药创新产业...
近年来,卫生资格考试作为医疗行业人才选拔的重要通道,其政策调整始终牵动着百万考生的心。2025年各地降分政策的差异化实施,犹如一场精准施治的“分级诊疗”,既考虑区域人才缺口,又兼顾考试公平性。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一政策的地域性特征及其背后的逻辑脉络。一、降分政策的地域分布图谱2025年卫生资格考试降分政策呈现明显的“东稳西活”格局。以新疆、西藏为代表的边疆地区,临床医学类合格线最大降幅达15分,相当于...
近年来,随着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电子病历系统在提升诊疗效率的同时,也暴露出信息安全管理漏洞。部分医疗机构因制度不健全或人员违规操作,导致患者病历信息被非法泄露,甚至出现工作人员为炫耀将患者隐私扩散至微信群的事件。此类行为不仅违反伦理准则,更触犯法律红线,严重损害患者权益与社会信任。为强化责任意识、规范信息管理,现就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使用要求明确如下:一、严守信息使用边界,明确合法用途电子病历信...
近年来,我国基层医疗机构的药品配备问题一直是医疗改革的重点之一。基层医疗机构长期面临药品配备少、供应不稳定等问题,尤其是医保用药限制更是让许多患者不得不频繁往返于不同级别的医院。2024年以来,随着内蒙古、湖南等地率先取消一级及以下医疗机构的医保用药限制,这一政策变革正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开,为基层医疗市场带来了新的想象空间。政策背景:从限制到松绑的转变长期以来,基层医疗机构的用药受到多重限制。例如...
据国家疾控局微信公众号12日消息,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12日印发《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公众佩戴口罩指引(2023年4月版)》。 指引提出,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措施。根据《关于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的总体方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方案(第十版)》要求,为指导公众科学佩戴口罩,有效保护公众健康,指引如下: 一、应佩戴口罩的情形或场景...
汇丰集团财富管理及个人银行业务全球行政总裁努诺·马托斯日前在伦敦接受新华社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中国经济展现出长期增长潜力,继续为海外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富有吸引力的发展机遇。 马托斯说,回顾2022年,中国及亚洲市场展现了强大韧性。“中国经济从疫情影响中恢复的步伐比预期更快,这为2023年的发展奠定了稳固基础。” 他说,汇丰集团近期将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期由原先的5.0%上调至5.6%,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