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传时间:时间:2025-07-18 17:51:14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记录不仅是医疗行为的法律凭证,更是动态评估患者病情的重要依据。以45岁男性患者张三为例,其术后因疼痛导致夜间无法入睡的案例,揭示了护理记录中需重点关注的三大核心问题:疼痛管理细节的精确性、睡眠干预措施的连贯性,以及夜间巡视记录的时效性。
一、镇痛药物记录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阿片类药物作为术后中重度疼痛的基础用药,其记录需包含剂量调整依据、不良反应观察及多模式镇痛协同效果。例如张三使用芬太尼后出现呼吸频率下降至10次/分,需立即记录并联动医生调整方案,同时补充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形成协同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联合用药时需在记录中明确标注各类药物的给药间隔,避免叠加副作用风险。临床中常见疏漏是将"患者主诉疼痛缓解"简单记录为"疼痛减轻",而忽略使用疼痛评分量表(如VAS评分)量化评估,这可能导致后续治疗缺乏数据支撑。
二、睡眠环境调节需形成"证据链"记录
研究显示60%以上的术后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张三的案例中,护理措施包含温度调节至22℃、安装遮光窗帘等环境干预,但记录常止步于"已执行"。更专业的做法应记录干预前后的客观对比:如"调整后夜间觉醒次数由5次降至2次",或通过睡眠质量问卷(PSQI)评分变化体现效果。对于电子设备使用限制这类非药物措施,需具体到执行时间(如"睡前2小时收回电子设备")而非笼统记录"健康宣教"。耳穴压豆等中医护理技术则需记载取穴位置(神门、皮质下等)及患者反馈,形成可追溯的完整证据链。
三、夜间巡视记录要体现"时间戳"价值
该患者因疼痛反复觉醒的特殊性,要求巡视记录必须包含具体时间点(如02:15患者主诉疼痛评分4分,给予曲马多50mg口服)而非模糊的"夜间巡视无异常"。骨科术后患者疼痛常呈现昼夜节律性加重,这要求护士在03:00-05:00疼痛高峰时段加强记录频次。典型案例显示,规范的巡视记录既能防范患者跌倒等意外(如记录"04:30协助如厕,步态平稳"),又能为镇痛方案优化提供依据。建议采用"ABCD"记录法:A(Assessment评估)、B(Behavior行为观察)、C(Care护理措施)、D(Documentation文件衔接),确保记录的医学和法律双重价值。
四、记录盲区:疼痛与睡眠的恶性循环
临床易忽视的是疼痛与睡眠障碍的相互作用机制。张三夜间疼痛加剧可能源于褪黑素分泌受抑制,而睡眠剥夺又会降低疼痛阈值。护理记录需呈现这种动态关系,例如:“23:00疼痛评分3分,但患者因焦虑持续翻身,01:00评分升至5分,予心理疏导联合镇痛”。此类记录能提示医生考虑加用右美托咪定等兼具镇静镇痛作用的药物。对于特殊人群(如肾癌术后患者),还需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对睡眠的影响,避免尿频因素被误判为单纯镇痛不足。
五、法律视角下的记录优化策略
从医疗纠纷案例可见,未记载镇痛药物具体批号、未记录睡眠干预措施的患者知情同意、巡视记录时间涂改等问题,均可能导致举证失败。建议采用"双轨制"记录:电子病历系统自动生成给药时间等结构化数据,而护士手写补充患者表情、体位等细节。例如:“07:18患者呈蜷缩体位,面部表情痛苦评分FPS-R 6分,与家属沟通后拒绝追加镇痛剂”。这种"客观数据+主观描述"的模式,既能满足JCI认证要求,又保留了人文关怀的温度。
护理记录的本质是医疗决策的"时空胶囊",它凝固了护士的专业判断与患者的即时状态。在张三的案例中,一份包含疼痛动态变化曲线、睡眠干预效果量化表、巡视异常事件报告的记录,不仅能指导个性化护理方案的调整,更能在医疗质量评审中展现闭环管理的专业性。记住:没有微不足道的记录,只有未被发现的关键细节。
根据国家医学考试中心统一部署,2025年度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成绩将于7月15日9时正式开放查询。北京考区考生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获取成绩:一、成绩查询方式1.官网查询:登录国家医学考试网(www.nmec.org.cn),进入“考生服务”栏目,输入准考证号及身份证号查询。系统高峰期可能出现短暂卡顿,建议错峰操作,如同早高峰地铁分流,选择非工作时段访问更顺畅。2.微信推送:绑定官方公众号的考生,...
近期,《LancetNeurology》(IF=46.5)的10月刊发表了卒中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结果(GlobalBurdenofDiseaseStudy2021)。结果显示,2021年,全球卒中死亡人数约730万,占所有死亡数的10.7%。研究方法全球疾病、伤害和风险因素负担研究(GBD)是一项持续进展的研究工作,旨在量化全球健康状况。本研究估计了1990-2021年204个国家/地区的总体卒中...
8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内分泌科陈康等人的研究《中国肥胖患病率及相关并发症:1580万成年人的横断面真实世界研究》发表于学术期刊Diabetes,ObesityandMetabolism。该研究涉及近1580万名成年人受试者。研究发现,按照我国超重和肥胖的BMI分类标准,受试者中超重人群占比34.8%,肥胖人群占比14.1%。数据显示,超重和肥胖在男性中比女性更普遍,男性超重人...
导读慢性肾脏病(CKD)是近年来国际热议的话题,其患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一类治疗CKD的药物,已被多篇国内外指南/共识列为1A类推荐,无论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尽管SGLT2抑制剂在临床中的疗效已得到广泛认可,其作用于肾脏疾病的具体机制尚未完全阐明。2024年10月24日-27日,美国肾脏病学会年会(ASN)肾脏周在美国加...
近日,国内医药行业再掀波澜。恒瑞医药一款名为SHR-A1811的ADC药物临床数据在ESMO大会上亮相,其针对HER2低表达乳腺癌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61.4%,犹如在靶向治疗领域投下一枚深水炸弹。这个数据意味着,每10位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就有超过6人出现肿瘤显著缩小,让业界看到了改写临床指南的可能性。ADC赛道的新王者逻辑ADC(抗体偶联药物)被称为"生物导弹",其核心在于精准打击肿瘤细胞。...
比利时巴可公司旗下巴可(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29日在江苏苏州举行开业仪式。巴可联合首席执行官CharlesBeauduin表示:“我们坚信巴可投资中国的决策是正确的,对巴可(苏州)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在中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我们盼望与业内同仁携手开启智慧医疗新征程,共创中国医疗新未来。” 1934年在比利时创立的巴可是一家为娱乐、企业、医疗保健市场设计并开发可视化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先技...
当前,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方案已成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该联合模式较传统化疗方案使患者的生存获益取得显著提升。然而,大多数ES-SCLC患者在接受一线免疫联合化疗治疗后仍不可避免出现疾病进展。目前,ES-SCLC患者的后续治疗选择较为有限,仍以化疗单药为主,患者在接受进一步的化疗治疗后中位总生存期(OS)仅为4~5个月[1],生存状况亟待改善。为进一步提升患者...
对于即将查询2025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的护师考生而言,查分仅是职业发展的第一步,后续关键事项的妥善处理同样至关重要。以下从查分操作到职业规划的全流程指南,结合最新政策与实用建议,帮助考生高效过渡至下一阶段。一、查分操作指南:官方渠道与登录细节2025年考试成绩已于6月11日开放查询,考生需登录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官网(中国卫生人才网),点击“2025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查分入...
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balfaxar(人源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物)用于需要紧急手术或侵入性手术的成年患者,以逆转由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治疗引起的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Balfaxar简介Balfaxar是一种人源血浆衍生的非活化四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物(4F-PCC),含有凝血因子II、VII、IX和X,以及抗凝蛋白C和S。它可以通过补充患者因华法林治疗而缺乏的...
在全球医药产业创新格局深度调整的背景下,改良型新药正以"政策驱动-市场需求-技术突破"的三重逻辑重塑行业发展路径。正如2024改良型新药峰会专家共识中张强院士所强调的"药物递释系统创新是突破临床价值瓶颈的核心路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发布的《化学药品改良型新药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进一步明确其定义——在已知活性成份(API)基础上,通过结构、剂型、给药途径等优化实现明显临床优势的药品,...
影响因子:2.389
影响因子:8.119
影响因子:2.032
影响因子:3.738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