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拟从社会 历史 角度出发,以杰克伦敦的代表作《野性的呼唤》为研究对象,主要探索小说中主要动物意象Buck的象征意义。更重要的是,本文同时将中文畅销书《狼图腾》中的主要动物意象狼与Buck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在二者象征意义的对比中得出自己的结论。
一、意象派的介绍
意象派是20世纪初最早出现的 现代 诗歌流派。在西方文学中,意象被庞德定义为 “that which presents an intellectual and emotional complex in an instant of time, a vortex or cluster of fused ideas endowed with energy ” (意象是在一瞬间呈现出的理性和感情的复合体)。 意象派主张用鲜明的形象去约束感情,不加说教、抽象抒情、说理。因此意象派诗短小、简练、形象鲜明。意象派在文学 发展 过程中仅仅存在了十年时间,但作为文学概念和写作方法,“意象”及其所具有的象征意义,却在世界文学舞台上一直活跃至今。本文将对两部文学作品中的两个动物意象进行对比研究。
二、两部文学作品中主要动物意象的象征意义
(一)《野性的呼唤》中Buck的象征意义
《野性的呼唤》主要讲述的是Buck伴随着淘金热的浪潮,在经历各种遭遇和困难后,从一只家养的狗蜕变成为一只西部广袤荒野中狼群的首领。从转变的宏观过程中,我们可以 总结 出:Buck象征着对生活有超强适应能力的人。这一点贯穿于杰克伦敦作品的始终。
首先,Buck强壮的身体使其在克朗代克荒原的生存成为可能。在故事的开始,作者便告诉我们淘金者们需要狗来帮助其完成财富梦想,这些狗必须要有健壮的肌肉来挖掘金子,还要有厚厚的皮毛来抵御严寒。这暗示我们:在恶劣的 自然 环境下,生存的先决条件就是强壮的身躯。而四肢发达、重约一百四十磅的Buck是一只巨大的圣伯纳犬。从基因学的观点来看,Buck已经具备了克服雪域荒原的基本素质。
它在寒冷的北方的生活经历也向我们证明了它具有这样的素质。
初到北国,它目睹了被野蛮和残忍笼罩着的荒原。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它必须学会如何与其他同伴争夺食物。另一方面,繁重的工作和恶劣的生存环境使Buck变得更加强壮。
其次,Buck是外在力量与内在精神的完美统一。Buck从本质而言不是一只普通的狗。虽然在一个富裕的家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它并没有像其他宠物狗一样养尊处优。它不能理解它们的生活方式,它看不起它们,有时甚至完全忽略了它们的存在。
此外,当Buck被穷凶极恶的家伙们转手倒卖时,它的内心也完全没有被征服。相反,这些经历更加唤醒了它的兽性。面对凶残的主人,它依然勇敢地释放自己的愤怒与不满。这反映出Buck具有出色的品质——反抗精神。
作为狗群中的新成员,Buck表现得安静却又极富观察力。它认真观察其他成员的脾气和特点以便找到与它们相处的方式。它不像同伴Dave那样荒废生命,以吃饭和睡觉作为生活的目标;也不像Curly那样跑来跑去招致反感与拒绝;不像Pelly那样温顺懦弱;更不像Blacks那样对周围环境漠不关心。它时刻都在观察、反思和学习。Buck没有被残酷的环境所击败。相反,它完全适应了周围的环境,并等待机会脱颖而出。
综上所述,在一个缺乏有力的道德体系和 法律 框架的世界,Buck必须时刻准备接受生命的挑战。它需要活力和勇气,而这勇气恰恰来源于内在的精神和外在的力量的完美统一。Buck恰恰象征了这一点。
(二)《狼图腾》中“小狼”的象征意义
《狼图腾》作者姜戎以广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为其叙述背景,通过描写主人公在当地的知青生活、与狼的直接接触,同时参照大量的史书和理论著作,他展开了对于狼的研究,以及对于华夏民族性格的反思。在这部作品中,作者高度赞扬了 中国 游牧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品格。更重要的是,他将这种民族性格归因于狼。他将狼视为原始游牧民族严厉而又优秀的老师、草原的灵魂和华夏民族民族精神的源泉。由此,在作者的眼中,狼的意象象征着自强不息的精神。
故事主要讲述了知识青年杨克在内蒙古大草原插队下乡的生活经历,以及他从最初的害怕狼,进而转变为对狼的强烈的好奇心,直到最后完全被狼所吸引并决心研究狼的全部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狼作为动物意象所具有的象征意义逐渐地凸显出来。
在游牧民族的信仰中,狼的智慧和其品格是“腾格里”(Mongke Tengri 蒙语,意为天神)所赐。狼是腾格里疼爱的儿子。显然,他们的观点与他们对部落图腾的敬仰紧密相连。但是这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游牧民族对于狼的崇拜。这种崇拜有几个原因:
首先,游牧民族民族性格中的警觉来源于狼。因为狼在人狼斗争的时候表现出的快速性和突然性,草原人民不得不在睡眠中也时刻保持头脑的清醒,以便在危险来临时立即做出反应。其次,由于狼群突然发动袭击,牧民们必须彼此合作以获得成功。第三,牧民们从狼那里学会了对于誓言和信仰的忠诚。本文作者认为,狼的坚定和忠诚是它们在灾难不断的大草原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同样,草原人民在经历了多年的文明进化与发展,对 “腾格里”的忠诚与信仰始终未变。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无数游牧民族的帝王、领袖和英雄为华夏民族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其成就恰恰是建立在狼的品格和精神的基础之上的。 (三)两个动物意象象征意义的对比
其象征意义的共同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两个动物意象汇集于同一交叉点。从《野性的呼唤》中我们可知,Buck本身是一只狗。但是随着生存境遇的改变,它的生命轨迹发生了变化——从一只家犬蜕变成一只狼。而《狼图腾》中狼的形象一直未变。因此,Buck和狼在象征意义上的交叉点在于二者都具有兽性。其次,他们象征同一精神——勇往坚定地使自己变得强大。Buck生活在寒冷偏僻的北部冰原,而狼生活在多灾多难的大草原。但是它们都成功地适应环境,而且它们的生存过程赋予其生命以更深刻的意义。第三,两个意象反应了共同的生存法则——适者生存。其象征意义的不同点也可归纳为三点:
首先,其象征意义的内涵不同。Buck具有更加广泛的比喻意义。从读者的角度来看,Buck象征着一个坚定勇敢的人。读者被这个形象所吸引不仅是由于其强壮的体魄和潇洒的外表,还有它像人一样的思考和人格化的行为。例如:在凶残的主人快要将它打死的时候,它的内心依然反抗着。但是它的聪明在于它转变了反抗的方式:它不再用力量反抗,而是开始用头脑——它在公众场合顺从主人,却在私下里与之作对。此外,Buck想尽办法使自己成为领头犬也反映出它拥有像人类一样的志向和野心。从Buck在 自然 环境和社会环境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化的行为,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Buck的形象在现实社会中是有其具象化的载体的。而《狼图腾》中的狼可以被视作一种精神符号。它的精神意义是作品作者的概括与升华。
其次,两个动物意象传递的思想不同。Buck所要传递的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Buck的生存和竞争完全是一个个体适应环境的过程。而狼所要表达的是集体主义。狼的生存和竞争完全是一个个体借助于群体力量而行动以生存的过程。
再次,两个动物的生存目标不同。Buck的生存目标不仅仅是活着。它有更大的理想——统治其他生物。作为家犬,它统治着主人家里的其它动物;作为狗队的成员,它努力地使自己成为领头犬;甚至最终加入狼群,它也始终保持着首领的角色。而狼的生存目标是活下来。它们将生命看作第一位,并竭尽所能地适应环境。因此,狼的生存第一和Buck与生俱来的野心有着本质的区别。
结论
本文将《野性的呼唤》与《狼图腾》两部文学作品中的主要动物意象“Buck”和狼进行对比并得出结论:两个动物的兽性在其生存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精神和性格同样反映出两个不同民族的性格和 发展 轨迹。
分析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和建设信息化管理的一些关键环节,最后引起档案信息资源安全问题的防范,提出相应的信息安全保障措施。 城市建设档案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活动过程中直接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纸、图表、声像等各种载体的文件材料.面对新形势,城建档案工作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数字化城建档案馆建设的步伐,全面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特有的经济效益、社会...
谐音禁忌是一种语言回避行为,它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折射的典型映证。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观察,谐音禁忌是巫术与礼教双重压迫下所产生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站在心理学的角度审视,谐音禁忌又是一种基于注意强化的心理而建构起来的修辞文本模式,它能够引发接受者的“不随意注意”,并在“不随意注意”的导引下走向“随意注意”,从而加深对修辞文本的理...
传统社会与现代市民社会的核心价值和行为模式有着根本的差异.我们要实现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就必须要经过一种“典范的转移”:即伦理上确立规则道德观,经济上建立市场经济,同时还必须肯定个体的价值,提倡人权。 石元康的《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典范转移?》始终在追问一个问题,即从中国文化到现代性,到底是否正经历一种如托马斯。库恩在谈科学革命的结构时所提出的典范转移?读完全书,我们就会发...
新现实主义是西方现代电影流派之一。多以真人真事为题材,描绘法西斯统治给意大利普通人民带来的灾难。这一系列的坚持写实主义的美学原则和方法,使意大利电影抛开了过去那种浮夸的形式,转向了真实的社会生活内容,对于世界电影艺术朝着更加切近生活的方向迈进,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美国好莱坞电影在二战后出现了一个低谷期,但是在经历国内一系列运动和欧洲电影的影响下后,又很快完成了历史性蜕变,由旧好莱坞转为新好莱坞,迎来...
中国和印度同属文明古国,历史源远流长,因此从比较历史法的视角看待两国的教育,会让我们从历史角度对两国的教育有新的认识,了解两国的历史与现行教育制度的关系。 中国与印度同属四大文明古国,历史源远流长。按照著名学者季羡林对文化的划分:印度、中国和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这三者共同组成了东方文化体系。因此无论在历史和文化方面,两国都具有很多共同点值得我们关注。本文试图从比较历史法的视角,对中国和印度的教育...
文章指出,电视新闻人员应在前期拍摄和后期编辑上不断提高、充实和创新,跟上电视新闻改革的步伐。目前,新闻节目的“现场性”这个概念已经悄然兴起,现在,即使一些中小型电视台也开始尝试。传统的新闻学多数教科书对“新闻”的定义是“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新闻是最近发生的能引人兴味的事实。”“...
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继承、发扬优秀的民俗文化,这是建设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途径。从江西优秀的民俗文化入手,从四个方面分析优秀民俗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作用。 论文关键词:江西民俗文化;和谐;新农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全国人民正在积极行动起来,投人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是其主要内容之一。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是当下最热门的...
张爱玲及其小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从敏感的自省者、冷傲的个人主义者、都市人的优越感和中西文化的熏陶四个方面分析张爱玲小说的创作心理。 张爱玲是带着一个美丽而苍凉的手势,在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突兀”而来的,几乎一夜之间,成为红极一时的作家。她似一颗彗星划了一道美丽的轨道,在浩淼的文坛辉煌而过,留下无尽的论说与回味。 在她走红文坛之初,傅雷称她的《金锁记...
20世纪初,西方社会的剧烈震荡,对史学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在冲击之下.传统史学袭落下去,法国年鉴学派应运而生。年鉴派第一代代表马克·布洛赫和吕西安·弗费尔通过一系列优秀的历史学著作,建立了年鉴学派的史观和方法论,在历史研究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全面超越了传统史学,丰富了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对20世纪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年鉴学派得名于吕西安·费...
随着企业巨型化趋势的明显,企业并购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文化整合是企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但文化整合并没有统一的方法和模型,企业只有充分认识到文化整合的重要性。把握好文化整合各阶段的主要冲突,采用相应的策略进行文化整合的管理,并购将会是天堂的婚礼。 一 问题的提出 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Stigaler,G.J)认为:“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方式的兼并而成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