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结合当前实际情况,笔者首先分析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根据多年经验提出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的有效措施。供相关人员借鉴。
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应运而生,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逐步转变,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机制也逐步演变发展。
1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现状
当前,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体系包括代表和公众利益的质量监管,建设单位及其代表建设单位利益的监理单位等中介组织对参建主体质量行为和活动的督促监管,以及直接参建主体的质量审核监管三个层次。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体系中,三个层次之间有着相对独立、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关系。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是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体系的核心,它分别对工程建设责任主体一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勘察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和材料、构配件、设备供应单位等实施全面质量监管。监理单位是关键,它根据委托内容代表建设单位监管施工、设计的质量,通过道道工序检查、层层把关签字,使建设工程投资、建设、质量监管进人良性循环。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分包单位和材料、构配件、设备供应单位等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则是自身对建设工程质量进行控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按照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进行工程建设,有利于实现工程质量要求。
2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
现行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还处于破旧立新的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尽如人意的状况。具体来说,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2.1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立法不完善
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立法方面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表现是:立法层次过低。应该说《建筑法》是我国建筑市场的最高层次的法律,但它只规定了工程质量管理的要求,没有规定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管,为此,关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规定只能在第二层次即行政法规中有所规定,甚至只能在更低层次的部门规章和一些地方法规或文件才有所涉及;立法不健全。《建筑法》颁布于1997年,现在很多条款已不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规则和行政管理的要求,存在许多与国际惯例不相符的条款,更没有规定建设工程质量监管问题;缺乏与《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相配套的法规及实施细则,导致有关质量责任主体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操作性不强。
2.2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存在随意性
目前我国正处在市场经济初期,建筑市场机制发育不完善,建筑市场混乱,各质量责任主体行为不规范,对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质量监管者见多不惊,往往风声大雨点小。此外人情、人际关系的复杂性或者有关部门及其它职能部门的不正常干涉,也导致监管的随意性。
2.3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渠道不畅通
在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中,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系统具有重要作用。但是遗憾的是,我国很多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机构尚未建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系统。由于各质量责任主体的组织形式、工作程序不一致,因此没有形成统一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信息系统,这种情况不利于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顺利进行。
3完善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机制的措施
针对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一步完善我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管。
3.1完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法律法规
为了有效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必须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它们是进行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的法律准绳和规范依据。现行《建筑法》与全面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的实际要求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鉴于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特殊性,有必要从长远出发,借鉴发达国家的成熟做法,酝酿制定一部《建设工程质量法》,并在此基础上,颁布实施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法规,从根本大法上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奠定一个更加坚实的法律基础,合理确立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制度的法律地位,明确规定建筑市场各方责任主体的质量责任,严格界定建设工程质量事故责任人员的法律责任及其相应的惩处标准。
3.2改革现行建设工程技术标准
改革现行建设工程技术标准,实行“技术法规与技术标准相结合”的体制。所谓技术法规是由国家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制定,通过立法机构审议、发布,强制执行的。在技术法规中可引用技术标准中有关强制性条款;技术标准则是自愿采用的,由专门的标准化机构或社会组织来制定发布。
3.3完备建设工程市场准人制度
在市场经济模式下,应该按照市场运作规律进行宏观调控,国际上建设管理比较成功的国家,无一不在建设市场的准人制度上大做文章。严格的注册专业人员许可制度和企业资质等级管理制度,在有效约束从业组织和从业个人正当从事专业活动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从业组织和从业个人资质管理方面,我国仍然存在不少薄弱环节。因此,我国应当改革现行的企业资质管理办法,制定合适的企业资质认证标准和管理办法,统一协调管理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其他工程咨询单位的从业资质,充分发挥专业人员作用,高度强化个人执业责任,形成企业从业资质与个人执业资格相结合的建筑市场准人制度,推动建筑市场逐步走向成熟。
3.4由无区别监督向差别化监督转变
原有的对不同企业、不同工程均实施单一的、无区别的质量监督模式,不能起到扬优治劣的作用,因为工程建设规模和有限的监督力量之间存在矛盾,决定了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不可能全面覆盖,监督面越大,监督管理的深度越不够。因此,必须有所侧重,改变以往对每个企业、每个项目都实施平均资源监督的思路,应该集中资源解决影响最突出的问题,抓住重点环节和薄弱环节,实行差别化管理。差别化管理在当前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根据不同企业和项目经理的业绩、信誉、工程质量保证能力以及其他综合情况,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动态确定和区分重点和一般监管对象,对其实施不同强度的监督管理。二是在工程类型上,要重点加强对大型公共建筑、市政桥梁工程和中小学校舍工程质量安全等直接涉及到城市公共安全的工程的监督管理。三是在实体质量上,要突出对技术风险较大工程的监督。注意抓好对技术风险较高的高切坡、深基础、抗震结构、异型结构、大跨度结构、大型幕墙等部位的设计、施工组织设计或技术方案现场的监督检查。
3.5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
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管信息化建设,运用现代科学手段,提高建设工程质量监管管理水平。为此要重视运用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管理监管、检测工作,充分发挥信息化管理在监管、检测工作中的作用。要重视将建设工程质量监管检查记录录入监管管理信息系统中,及时将地基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备案,竣工验收条件审查,监管报告审查签发等工作在网上发布,使有关人员能及时查询所监管工程建材检测结果,对不合格报告及时跟踪处理等等。在信息化建设中,为了及时向社会宣传贯彻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规章,公布监管工作信息、地区质量状况,积极引导促进各责任主体单位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应建立建设工程质量信息公示制度。
4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工程建设环境日趋复杂、工程质安监督机构资源约束条件下,履行工程质量监管职能必须立足自身,放眼全局,探索有效监管模式,抓住要点,才能真正确保工程质量安全保底线。
笔者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了当前综合院校教师教育类课程设里存在的问题。丈章指出,为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必须构建教师专业化所需要的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综合院校参与教师教育培养工作是客观现实的迫切需要,是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培养适应基础教育所需要的师资队伍,充分发挥综合院校的优势,构建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是本文研究的问题,目的是为促进综合院校教师教育改革,提供可借鉴的...
职业教育必须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依赖职业教育的大发展,两者相互依赖、互相支撑文章在分析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的基础上.论述了产业结构升级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以预见.中国各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将加快产业升级.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然而.技能型人才短缺已经成为制约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职业教...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对于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深化新课程改革、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关键首先是加强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其次是提高广大教师对教育技术能力与教育教学质量关系的认识.在提高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过程中,还要紧密结合学校的总体建设、日常教学、教育科研等实际情况,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培训活动. 深化新课程教学改革、推进教育...
本文通过对商13-45块进行了油藏数值模拟和剩余油研究,确定了剩余油分布,认为构造和井网完善程度控制了剩余油在平面上的分布,并将研究结果应用于生产实际中,提出了下步潜力方向。 关键词:断块油藏;数值模拟;剩余油;构造 1、地质情况简介 商13-45断块内共24条断层,其中有13条断距相对较大(10~30m),延伸长度较长,将整个断块分为9个相对独立的断块。其余断层断距相对较小(...
压缩课堂教学无用时间,提高学术学习时间所占比例是当前减负的有效途径。 当前,对于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有人将责任归之于学校或教师,有人将之归为教育制度,还有人认为“罪魁祸首”是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低下。的确,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发展的落后限制了对教育的投入,虽然国家对教育投人逐年增加,但仍显不够。然而,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发展不是短期所能奏效的;同样,由经济决定、深受文...
中学英语课堂的教学行为:“活动”与“参与”,是英语教育实现向素质教育转变的基本形式,事实上优秀的课堂教学完全可以负载起培养提高学生多方面的优良素质的任务。成功的课堂教学应是“活动”最充分、“参与”度最深的教学。 生本教育的生态课堂教学模式的宗旨是一切为了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自由开放地独立自主地学...
师范院校培养的英语专业学生,毕业以后如果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英语教师,不但要具有深厚扎实的英语学科文化素质,更应具备较强的英语教育教学技能。从培养英语专业师范生的教师专业精神、英语学科专业知识与从师技能、教师教育理念以及重视英语微格教学训练四个方面提出如何培养高师英语专业学生的从师素质。 关键词:高师 英语专业 从师素质 教师教育理念 微格教学训练引言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
随着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运用,网络成为历史与社会教学中不可替代的强有力的认知工具,对教与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中,将网络与课程进行整合,探索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意义深远。本文着重探讨网络环境与历史与社会教学整合的可能性及优越性以及网络环境下历史与社会教学的初步尝试及反思。网络环境同历史与社会教学整合的可能性 首先,应从网络和历史与社会学科的特点出发。 “《历史与社...
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的形象是学生模仿的榜样。班主任是学校党组织和行政领导的助手,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实践者,是学生集体的建设者、组织者、领导者、管理者和教育者,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 一、教师与班主任 从这个问题谈起,似乎有些跑题了,但是我不这样看。谁去对学生进行规范教育,谁去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无疑是全体教师,但是付出更多的却是班主任。只有所有...
结合生物化学教学实际,通过改革教学内容、双语教学和创新性实验等,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 生物化学是介于生物与化学之间重要的边缘学科,是物理、化学等理论与技术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领域所产生的交叉学科,是一门集理论与实验为一体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相关学科的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具有知识密集、信息量大、内容复杂、记忆性强、实验技术更新快等特点。面对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和生物专业学生分配就...
影响因子:3.057
影响因子:0.424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197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840
影响因子:0.530
影响因子:6.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