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对杨树主要害虫,如天牛、杨小舟蛾和草履蚧的危害特点,提出防治方法。
关键词: 杨树;害虫;危害;防治
杨树是世界中纬度平原地区栽培面积最大、木材产量最高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发展杨树生产,不但能为这些地区提供大量的工业用材和生活用材,而且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调节气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杨树面积的不断扩大,其害虫的危害也日趋严重。现将杨树的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天牛
天牛幼虫蛀食主干、枝条和根茎,轻则造成木材质量下降,重则树干风折,甚至全株枯死,丧失利用价值。
1.1捕杀成虫
目前,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害杨树的天牛主要有2种:一是云斑天牛,其成虫体黑有光泽,每一鞘翅上有白色细花斑近20个,1年发生1代。成虫5月下旬出现,5月底至6月初为产卵盛期;二是桑天牛,6~7月成虫大量发生,有趋光性,夜间成虫出洞产卵。掌握其产卵期,就可以用木棍敲打树木,震落成虫并捕杀。
1.2捶击产卵处
云斑天牛的卵一般多产在离地面2m以内的树皮上,产卵伤痕圆形、椭圆形或月芽形,产卵处常有泡沫状或呈湿状。桑天牛产卵刻槽高度一般在距地面1~6m处,产卵处上部树皮多被咬成乱麻状,枝条细的则四周咬成环状伤痕。掌握产卵及危害特征后,可在巡捕天牛成虫时,用一小木锤或铁锤,在产卵伤痕处轻击数下,即可击破卵粒或击杀刚孵出不久的幼虫;或用刀把树皮连卵一齐刮下,刀口深达木质部,刮除后,外涂保护剂;也可用铁丝钩杀幼虫。
1.3堵塞虫孔
天牛幼虫蛀入木质部后,稍加留意即可发现皮部的虫孔,下部排粪孔有木屑及粪便排出,上部通气孔多带灰色伤流,只要全部堵塞虫孔,幼虫就会窒息而死。堵塞虫孔方法有:一是就地取树枝,按虫孔的大小削桩,用小木桩将所有大小蛀孔塞满塞紧;二是用粘性强的泥土堵孔,分层用木锤顶入塞满塞紧;三是用布条或棉球沾上挥发性强的农药塞入蛀孔,后用粘泥封闭蛀孔,效果最好。
1.4树干灌药
在发现树枝有新鲜虫粪排出的地方,在最后1个排粪孔处,用50%辛硫磷乳油200倍液、90%敌百虫1 000倍液或25%溴氯菊酯3 000倍液灌注虫孔内,处理3d后,继续检查1次,如仍有虫粪排出,再加处理。灌注药液的工具可用兽用注射器,或用背负式喷雾器,将喷头取下,喷杆头上可装上特别的尖喷头,打足压力,将尖头对准最下一个新鲜排粪孔将药注入,并在孔中插入一小枝干,以防洞中幼虫上爬。
1.5熏杀幼虫
毒签成分:磷化锌3%、草酸9%、阿拉伯胶粉56%、水32%。将胶水混合成2份(加热溶化),冷至80℃时,在一份内加入磷化锌,另一份加入草酸,用竹签在磷化锌中蘸药冷却阴干后,再蘸草酸胶液,遇水即产生毒气。
1.6树干涂毒
选择粘性强的泥土加水拌成泥浆,再加入敌敌畏或辛硫磷药50倍液。搅拌均匀后涂刷2m以下树干至基部,可有效阻止天牛咬伤树皮产卵,并能抑制已产卵的幼虫孵化。涂刷时间:5月中旬1次,7月中旬1次。
2杨小舟蛾
杨小舟蛾在长江中下游地区1年发生5~6代,以蛹在干基周围的枯枝落叶和地表土层内越冬,以幼虫啃食杨树叶片,可造成大面积杨树树叶被食殆尽,严重影响杨树的正常生长,甚至造成树木死亡。
2.1人工灭蛹
4月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产卵,4月下旬第1代幼虫开始孵化,5月上中旬为盛期;5月下旬第1代成虫开始羽化,6月上中旬为盛期;第2代成虫出现7月上中旬;第3代成虫出现于7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4代成虫于8月下旬至9月上旬发生、产卵,孵化为第5代幼虫,发育早的第5代蛹能羽化发生第6代。在蛹没有羽化前,将树干基部周围地面的杂草和2cm表土层清除,可杀灭虫蛹,减少虫蛹基数。
2.2树干注药
幼虫孵化前至幼虫初期,在树干基部打孔注药,打孔的个数依据树干的粗细而定,胸径20cm以下的打2~3个孔,20~30cm的打3~4个孔,每孔内注药液6~8mL,药剂选用内吸性杀虫剂,如久效磷等。
2.3喷雾
在幼树危害初期,用高压喷雾器械进行叶面喷雾,防治药剂可选用菊酯类农药。
此外,可推广应用抗虫转基因杨树。
3草履蚧
草履蚧成虫、若虫在嫩枝、幼芽等处吸食汁液,影响树木生长,甚至造成枯死。
3.1诱杀雌虫
草履蚧1年发生1代,以卵在树干基部附近的土壤中越冬,翌年1月下旬开始孵化。若虫孵化后,暂时停居在卵囊中,随着温度上升,在温暖的晴天开始出土上树,以3月上中旬上树较多。若虫上树时间多集中于10~14时,沿树干爬上嫩枝、幼芽吸食汁液,以4月为害最为严重。雌虫为害至5月下旬开始下树,钻入树干周围5~7cm深的土内或石块下,分泌白色絮状卵囊,将卵产于其中越夏、越冬。在5月雌成虫下树入土产卵前,在树干基部周围挖环形坑,坑内压实,并放些土块,再在上面覆盖些树叶,诱杀产卵雌虫。
3.2人工捕杀
用扫帚刷杀雌虫;或在8~10月挖除土中白色卵囊;或在早春初龄若虫出土上树为害前,在树干基部涂粘虫胶带。粘虫胶可用废重机油1L,松香150g,另加少许蜡加热搅拌配成;也可用棉籽油脚或生产脂肪酸剩下的废料加沥青熬制成油沥清粘虫液。胶环带以13~17cm宽为宜,涂胶后要定期检查,除去粘着的草履蚧,并加涂粘虫胶,以防干涸失效。
3.3药剂防治
草履蚧防治一定要掌握初龄若虫期,在早春初龄若虫出土上树危害时,喷80%敌敌畏乳油1 500倍液或50%久效磷乳油1 000~1 500倍液,1周喷1次,连续2次,早春喷药时,尤其要注意将树干周围喷淋透。也可进行树干注药:于草履蚧若虫期,在树干周围每隔5cm打1个孔,深达木质部,每孔注入50%久效磷药液(浓度为春季用原液、夏季用3倍液)0.5mL,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此外,要保护利用天敌,尤其是红缘瓢虫对草履蚧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公园在城市公共绿地中居于首要地位,是供人民群众游览、休憩、观赏、开展文化娱乐、社交活动和体育活动的优美场所,也是反映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口。随着我国城市的发展及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口的集中和密度的增大以及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公园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对公园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文章从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原则和配植形式入手,介绍了城市公园园林植物的种植设计,对提高城市公园的景观效果和公园各种功能的发...
本文分别从杨树病害,杨树虫害,蛀干虫害,食叶害虫,地下害虫,树干注射等方面阐述杨树苗圃土壤病害的防治。关键词:杨树;病虫害;防治 一、杨叶锈病的防治 症状特点:杨叶锈病又名黄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嫩梢和冬芽。初期害叶片上出现橙黄色粉状斑点,黄粉(夏孢子)日益增多,成为再侵染的病原中心。夏孢子借风传播,再侵染新叶。5、6月间最为严重,叶片病斑相连成片,常造成焦叶、落叶。冬芽受害后不能展...
阐述了大叶冬青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子处理、芽苗移栽、苗期管理、定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大叶冬青更好地应用于园林绿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叶冬青;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大叶冬青别名苦丁菜、菠萝树、大叶茶、苦灯茶,为冬青科冬青属常绿阔叶乔木。其树干通直,枝叶繁茂,树形优美,状似广玉兰;叶、花、果色相变化丰富,萌动的幼芽及新叶呈紫红色,正常生长的叶片为青绿色,老...
通过对早春大棚番茄、夏小白菜、秋延黄瓜三种蔬菜的统筹安排,形成了合理的栽培模式。介绍了该模式高效栽培技术和优良.口1种选用,可充分利用地力和本地气候特点,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关键词:蔬菜茬口安排栽培模式技术要点 勉县位于汉中盆地西端,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属北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4.2℃,无霜期237天,年均降水量849.5mm,是蔬菜生产大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0万余亩。...
休闲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开发多功能农业,并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有效模式。本文论述了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对田东县发展休闲农业的可行性作出分析,认为发展休闲农业是田东县旅游业突破的根本选择,最后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再次强调休闲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开发多功能农业,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
绿化已经成为我们城市建设的主流,大家在争相加大对城市绿化投入的同时出现了一股攀比之风,如“景观风”即一些地方过分的强调景观,忽略了自然生态、民族文化、地域特征,如“崇洋风”,即一味崇拜国外的文化艺术,忽略了本土文化、本土树种、传统的园林艺术,建设了一些不伦不类的“洋化工程”,造成了巨大的浪费;这里我对园林绿化建设中的几点常见误...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种子市场从以前的行政计划经营转变为市场经营,种子随农副产品的行情而变化,为适应新形势,种子行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围绕种子市场,搞好种子产业化建设二。 一、积极调整种子产业结构1.加快优质品种引进速度兴凯湖农场种子公司积极与佳木斯农垦科学院和省合江水稻所等科学院所联系,引进一新”、“特”、原种,即空育131.垦稻号、垦92一SI...
对生态型园林中植物种类的选择所产生效益及应注意的问题,园林规划及其设计方法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探讨。 园林设计在我国应该说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我们的造园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有一批在世界上堪称绝佳的传统园林范例和理论,说它年轻,是由于这门学科在实践中发展、演变和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接轨,又是近几十年的事,zo世纪so年代之前,园林规划设计业内人士很少,加上国力有限,除了出现过个别...
阐述了大豆常见病害,如大豆根腐病、大豆孢囊线虫病、大豆菌核病和大豆褐杆病的症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大豆病害;症状;防治 1大豆根腐病 1.1症状识别 从幼苗到成株期均可发病,主要被害部位为主根,一般初发病斑为褐色至黑褐色小斑点,以后迅速扩大呈梭形、长条形、不规则形大斑,病重时整个主根变为红褐色或黑褐色,皮层腐烂呈溃疡状,病部细缢,有的凹陷,重病株侧根和须根脱落使主根变...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城乡食物需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随着城乡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我国粮食供应格局也发生重大变化,光温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农业领域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我国食物供应和需求格局的重大变化 一、我国粮食生产格局的变迁 1.农耕文明的发展。我国西周时期农耕文明从关中平原扩展到黄河中下游,秦汉时期扩展到长江中下游和西北地区,隋唐时期更向东南沿海和...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729
影响因子:2.970
影响因子:0.620
影响因子:0.400
影响因子:0.680
影响因子:1.226
影响因子: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