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分别从杨树病害,杨树虫害,蛀干虫害,食叶害虫,地下害虫,树干注射等方面阐述杨树苗圃土壤病害的防治。
关键词:杨树;病虫害;防治
一、杨叶锈病的防治
症状特点:杨叶锈病又名黄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嫩梢和冬芽。初期害叶片上出现橙黄色粉状斑点,黄粉(夏孢子)日益增多,成为再侵染的病原中心。夏孢子借风传播,再侵染新叶。5、6月间最为严重,叶片病斑相连成片,常造成焦叶、落叶。冬芽受害后不能展叶或收缩加厚,向叶背卷缩。叶柄、嫩梢被害形成条状病斑。雨季发病较轻,8~9月又进入第二次发病盛期。这时苗圃地极易感染此病。
防治建议:(1)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0倍喷雾;(2)65%代森锌500倍液;(3)敌诱钠200倍液喷洒,每隔15天喷1次;(4)发病时喷洒1∶1∶125~170波尔多液1次,以后用0.3~0.5波美度石硫合剂防治。
二、杨树灰斑病的防治
症状特点:叶片感病后在上面生水渍斑,很快变褐色,最后变灰色,边缘褐色,几天后灰斑上出现许多小黑点,不久连成片,呈黑绿色。嫩梢感病后死亡变黑,上部新叶全死亡变黑,病斑以上部位易风折。
防治建议:(1)6月末开始喷洒代森锌500倍液;(2)1∶1∶120~170波尔多液每15天喷1次,连喷3~4次。
三、杨树褐斑病的防治
症状特点:病斑先出现在叶背面,后在正面发生。发病初期在叶片表面出现黄褐色小点,逐渐扩大,边缘颜色较深而整齐。到后期病斑中心变为灰褐色,上生有黑点,即病菌的孢子。7~8月发病为害最严重,病斑多数相连成片。种植过密和温、湿度较高时,发病较为严重。
防治建议:同黑斑病。
四、杨树黑斑病的防治
症状特点:病斑先出现在叶背面,后正面叶产生。初生针刺状凹陷小点,两天后变黑达1mm。5~6天后,病斑产生灰白色突起小点,后多数病斑汇合为多角斑或大圆斑,病重时全叶变黑枯死。一般5~7月靠雨水传播发病,7~8月为发病盛期。高温多雨、重茬地、苗木生长不良、低洼地和苗木过密湿度大的情况下,病害发生重。
防治建议:(1)每10~15天喷洒1∶1∶125~170波尔多液1次进行预防;(2)喷65%可湿性代森锌、福美铁250倍液;(3)喷25%多菌灵200倍液,雨季喷药加0.3%的胶(或豆粉、豆汁等)增加粘着性,防冲刷;(4)喷托布津500~1000倍液防治。
五、杨树苗圃地下害虫防治
对地下害虫,可于育苗前翻耕圃地时,用50%甲基乙硫磷颗粒剂1.5~2kg/亩拌细土后,一半翻耕前撒圃地,另一半于耙前撒垡头,通过育苗后浇水,使药剂有效成分充分溶解扩散到土壤中,以有效杀灭地下各种害虫。插条发芽后,用50%甲胺磷或1605农药1200~1500倍液根基喷雾,可有效防治幼芽被咬现象。
六、天牛的防治
桑天牛,成虫黑色,体和鞘翅密被均匀的淡棕色绒毛,2年1代。幼虫在蛀道内越冬,经2次越冬后,第3年4月底5月初开始化蛹,蛹期26~29天,成虫出现于6月,6月中旬~7月中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咬破皮层、木质部呈“U”形刻槽,产卵1~2粒于其中。卵孵化后,幼虫先向上蛀食10mm左右,然后掉头向下蛀食,每隔一定距离咬1圆形排泄孔用于排泄粪便,幼虫一生排泄孔数目为15~19个。
星天牛,黑色,具光泽,每鞘翅具有大小白斑约20个。1年1代,老熟幼虫在树干基部或树根蛀道内越冬,次年4月中旬开始化蛹,5月上旬成虫羽化,5月底~6月上旬为羽化盛期,羽化后成虫取食嫩枝皮层补充营养,10~15天后交尾,于树干近地面处树皮上咬深2mm、长8mm的“丁”或“人”字形刻槽产卵1粒。卵6月中旬开始孵化,在树皮下盘旋蛀食,约30天后开始向木质部蛀食,有通气孔并从中排出粪便。9月下旬后,绝大部分幼虫转头向下,沿原虫道移至注入孔,再开辟新虫道向根部蛀食,并越冬。
防治方法:防治时间应抓住5月底~6月中上旬成虫羽化后、幼虫孵化前的有利时机,防止幼虫进入主干内蛀食,其它时期亦应及时防治,减小虫害的危害。
(1)人工防治。星天牛成虫飞翔力较弱,可在羽化盛期人工捕杀。自主干基部围绕树干用石灰水刷白可防止成虫产卵。在主干基部,发现有黄色泡沫状流胶的产卵刻槽后,可用木锤砸击卵槽,砸死其中的卵或初孵幼虫。桑天牛成虫有假死性,羽化盛期容易人工捕杀。幼虫危害期,用金属丝从新鲜排粪孔插入,刺杀蛀道内幼虫。亦可采用钩杀法防治,即用自行车钢丝等,对孔洞内的幼虫进行钩杀。
(2)化学防治。可用毒签插入新鲜排粪孔,或用药剂(如敌敌畏原液与柴油1∶20混合液)注射,并用泥封孔,可将幼虫毒死在蛀道内。分别用菊脂类药3000倍、甲胺磷500倍、1605的1000倍,DDV 1500倍液,将虫粪清除后,再用注射器将药液注入蛀道内,然后用棉球或湿泥堵塞孔洞,或者将棉球浸上药液,用镊子或钢丝将药球推入孔洞。用磷化锌12%,草酸36%,阿拉伯胶粉16%,水36%配制毒竹签塞孔,效果较好。
(3)保护天敌。啮小蜂、花绒坚甲是天牛卵、幼虫的有效天敌,应注意加以保护。
七、蛀干害虫生物防治
在防治过程中,可以借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李梦楼教授提供的黄斑星天牛的天敌花绒坚甲进行生物防治。将花绒坚甲卵块放置在被害树木的虫孔下方1cm处,6天后幼虫孵出,第8天观察,发现了少量已经死亡的黄斑星天牛2~3龄幼虫体,到第10天后,发现树杆上有85%蛀孔已经变干,没有发现新危害情况,防治效果较好。因此,在黄斑星天牛防治过程中,化学防治见效快,效果明显,但不利于环保。用黄斑星天牛的天敌昆虫花绒坚甲进行生物防治,虽然费工,但效果良好,可在林业生产中推广应用。
八、杨枯叶蛾和柳毒蛾的防治
幼虫为害杨树和柳树,猖獗时,短期内能将整个林木叶片吃光,严重影响林木生长。幼虫形似洋辣子,全身被刚毛。白天多栖伏在枝干上,与树皮紧贴在一起,颜色与树皮相同,夜间取食为害,蚕食叶片。幼虫一般4月即开始活动,6月老熟幼虫在被害树皮缝、树下土内、枯枝落叶或其它缝隙中化蛹。7~8月上中旬为第1代幼虫为害盛期,9月第2代幼虫孵化稍食后即开始越冬。
防治建议:(1)幼虫期喷青虫菌剂400~800倍液或苏云金杆菌剂600倍液、10亿/ml的松毛虫杆菌。(2)1000倍50%杀虫螟松乳油,1200倍80%敌敌畏乳油。(3)灯光诱杀成虫。
九、刺蛾类害虫的防治
刺蛾又名洋辣子,有黄刺蛾、绿刺蛾、扁刺蛾、褐袖刺蛾等不同种类。食叶危害,严重时把树叶吃光,影响树木生长。有毒毛,刺人疼痒。成虫在枝干或落叶上结茧过冬,次年5月中下旬化蛹,6月中旬前后羽化并产卵。幼虫7月开始孵化,群集啃食或者分散蚕食叶片。刺蛾类幼虫先期常把叶啃成灰色透明网状,长大后分散蚕食叶片,只留下叶柄。
防治建议:(1)于冬、春季在树木附近的松土里挖虫茧杀死。(2)喷2000~4000倍50%的辛硫磷乳剂或500~1000倍规格为每克含孢子100亿以上的青虫菌防治幼虫。
潜叶蛾类害虫的防治。分杨白潜叶蛾和杨银潜叶蛾两种,也是杨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不仅危害欧美杨,而且危害毛白杨。杨树叶片被潜食后变黑、焦枯,严重时满树枯叶,提前脱落,对树木生长影响很大。
该虫1年发生3代,以蛹结茧在被害叶片或树皮缝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杨树放叶后成虫羽化,成虫有趋光性,卵一般产在叶片正面,成块状或条状。幼虫孵化后从卵壳底部蛀入叶肉,幼虫不能穿过主脉,老熟幼虫可以穿过侧脉取食,虫斑内充满粪便,因而呈黑色,几个虫斑相连形成一个棕黑色坏死大斑,致使整个叶片焦枯脱落。幼虫老熟后从叶片正面咬孔而出,生长季节多在叶背吐丝结“H”形白色茧化蛹,越冬茧大多分布在叶正面、树皮缝等处。
防治建议:(1)成虫产卵期和幼虫发生期喷1.8%阿维菌素2000~2500倍液或20%绿保素1500~2000倍液,也可喷25%灭幼脲3号500~600倍液。第3代幼虫防治适期在8月下旬。(2)冬春季节清除林内落叶,集中消灭越冬虫蛹,减少虫源。
休闲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开发多功能农业,并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有效模式。本文论述了发展休闲农业的意义,对田东县发展休闲农业的可行性作出分析,认为发展休闲农业是田东县旅游业突破的根本选择,最后提出相应对策措施。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并再次强调休闲农业是建设现代农业,开发多功能农业,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
阐述了大叶冬青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子处理、芽苗移栽、苗期管理、定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大叶冬青更好地应用于园林绿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叶冬青;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大叶冬青别名苦丁菜、菠萝树、大叶茶、苦灯茶,为冬青科冬青属常绿阔叶乔木。其树干通直,枝叶繁茂,树形优美,状似广玉兰;叶、花、果色相变化丰富,萌动的幼芽及新叶呈紫红色,正常生长的叶片为青绿色,老...
通过对早春大棚番茄、夏小白菜、秋延黄瓜三种蔬菜的统筹安排,形成了合理的栽培模式。介绍了该模式高效栽培技术和优良.口1种选用,可充分利用地力和本地气候特点,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关键词:蔬菜茬口安排栽培模式技术要点 勉县位于汉中盆地西端,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属北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4.2℃,无霜期237天,年均降水量849.5mm,是蔬菜生产大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0万余亩。...
莱布尼茨继承笛卡尔关于空间与物质关联的观念,并提出相对时空观以反对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从而否认空无一物的真空的存在。莱布尼茨对真空的研究成果在他那个时代并没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却为20世纪物理学革命摈弃牛顿的绝对时空提供了思想资源。莱布尼茨生活于被科学史家誉为“天才的世纪”的17世纪,与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尔、帕斯卡、波义耳、牛顿等科学巨匠处于科学史上的同一个时代。莱布尼茨不仅...
介绍了无公害面条菜温室高效栽培技术,包括留种、整地、适期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内容,以供种植者参考。 关键词:面条菜;温室高效栽培;整地;适期播种;田间管理 面条菜又名米瓦罐、麦瓶草,石竹科二年生草本。常生于麦田、荒地。全株有腺毛,茎直立,叉状分枝。茎生叶对生,矩圆形或披针形。聚伞花序,顶生,花粉红色。果实表面光滑,顶端开裂。种子多粒,红褐色,扁圆柱状,上有环状排列的点...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城乡食物需求格局发生重大变化,农业发展面临新的形势随着城乡土地利用格局的变化,我国粮食供应格局也发生重大变化,光温水资源的合理配置成为农业领域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性问题。 我国食物供应和需求格局的重大变化 一、我国粮食生产格局的变迁 1.农耕文明的发展。我国西周时期农耕文明从关中平原扩展到黄河中下游,秦汉时期扩展到长江中下游和西北地区,隋唐时期更向东南沿海和...
化学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从日常生活中可以积累很多的化学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提高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学与人们生活越来越密切。有效引导能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下面是本人教学过程中的一点体会: 1日日相伴的化学品——食盐、碘化合物 我们知道食盐的主要成分就是氯化钠,这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一种调味品。但是它的作用绝不仅仅...
本文讨论的津州市林业生产经营体系的建设模式,可为非传统林区的林业建设提供参考。 掩州市地处福建省南部沿海,面积12680hm,介于汕头、厦门两经济特区之间,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地理、自然环境、区位优越,山、海资源丰富,历史上就是农业较发达的地区。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人,我市的现代化农业建设开始进人崭新的发展阶段。市委、市政府根据我市的实际,提出“海上再造一个津州,山上再造一...
通过对早春大棚番茄、夏小白菜、秋延黄瓜三种蔬菜的统筹安排,形成了合理的栽培模式。介绍了该模式高效栽培技术和优良.口1种选用,可充分利用地力和本地气候特点,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关键词:蔬菜茬口安排栽培模式技术要点 勉县位于汉中盆地西端,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属北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4.2℃,无霜期237天,年均降水量849.5mm,是蔬菜生产大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0万余亩。...
对生态型园林中植物种类的选择所产生效益及应注意的问题,园林规划及其设计方法从专业角度进行分析探讨。 园林设计在我国应该说是一门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说它古老,是因为我们的造园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有一批在世界上堪称绝佳的传统园林范例和理论,说它年轻,是由于这门学科在实践中发展、演变和与现代社会的融合接轨,又是近几十年的事,zo世纪so年代之前,园林规划设计业内人士很少,加上国力有限,除了出现过个别...
影响因子:1.360
影响因子:3.40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234
影响因子:15.177
影响因子:1.857
影响因子:0.790
影响因子:4.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