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阐述了大叶冬青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种子处理、芽苗移栽、苗期管理、定植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大叶冬青更好地应用于园林绿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大叶冬青;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大叶冬青别名苦丁菜、菠萝树、大叶茶、苦灯茶,为冬青科冬青属常绿阔叶乔木。其树干通直,枝叶繁茂,树形优美,状似广玉兰;叶、花、果色相变化丰富,萌动的幼芽及新叶呈紫红色,正常生长的叶片为青绿色,老叶呈墨绿色,5月花为黄色,秋季果实由黄色变为橘红色,挂果期长,十分美观,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是极好的生态景观树种。其适应性强,较耐寒、耐阴,萌蘖性强,生长较快,病虫害少,是城市理想的第3代绿化树种。同时,其叶、芽可制作苦丁茶,是优良的保健药用树种;木材可作细工原料;树皮可提烤胶等,发展前景很好。大叶冬青主要分布于长江下游各省及福建、浙江等地,生于沟坑旁阴湿处、山坡竹林内及灌木丛中,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特征特性
常绿乔木,高达20m。树皮灰黑色,粗糙,枝条粗壮,平滑无毛,幼枝有棱。叶厚革质,长椭圆形,长8~20cm,宽4.5~7.5cm,顶端锐尖,基部楔形,主脉在表面凹陷,在背面显著隆起;叶柄粗壮,长约1.5cm,聚伞花序密集于二年生枝条叶腋内,雄花序每一分枝有花3~9朵,雌花序每一分枝有花1~3朵;花瓣椭圆形,基部连合,长约为萼裂片的3倍,果实球形,红色或褐色,分核4。花期4~5月,果熟期10月。
大叶冬青原产我国南方,喜温暖湿润土壤,适生凉爽环境、深厚疏松的土壤。幼龄喜荫蔽,需一定的侧方遮阳,种子休眠期长达3年,苗期生长较慢。一般3年后进入速生阶段,树高年增长量可达50~110cm。1年中有2个生长高峰,分别出现在4月和7~8月,二次抽梢的特性为采嫩叶制作苦丁茶提供了条件。因当年生苗耐寒性较差,冬季需防-4~-3℃的低温;二年生苗木能适应-7~-5℃的自然低温;五年生幼树能适应-10℃的低温。
2 栽培技术
2.1 种子处理
因大叶冬青种子休眠期长达3年,种子需用湿沙贮存1.0~1.5年,并进行变温处理。用40℃的温水浸泡12h,置于5℃低温下处理24h;再用40℃的温水浸泡10h,用0.3%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30min,取出用清水泡8~10h,置于沙床内催芽。经3个月左右,种子陆续萌动、露白后播种。此法可使种子提前9~12个月发芽,发芽率达60%左右。
2.2 芽苗移栽
幼苗高1.5cm,出现真叶时,移入塑料袋营养钵中,排入苗床。株距6cm,行距12cm,塑料袋口径5cm,钵高10~12 cm。幼苗移入后怕高温日灼和干旱,要及时用75%遮阳度的网搭设遮阳棚,以遮阳保湿。
2.3 苗期管理
主要是在幼苗生长旺期施肥。4月每隔5d叶面喷施0.1%~0.3%过磷酸钙和磷酸二氢钾溶液1次,促进根系生长发育和茎木质化;7~8月每隔5d叶面喷施0.1%尿素液1次。苗木生长后期,每隔5~7d叶面喷施0.3%磷酸二氢钾或0.2%~0.3%的硫酸钾溶液1次,促进苗木木质化,增强越冬抗寒性。秋后增施钾肥,促进苗木木质化,后期适当缩短遮阳时间,从9月上旬起,逐步揭除遮阳网,增加光照。
2.4 定植管理
(1)绿化大苗栽培。根据本品种喜侧方荫蔽的生物学特性,选用金丝垂柳J842、黄山栾树、光皮树等阔叶树进行异龄混交复合配置,形成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的稳定的树种群落。落叶树行距2~3m,株距1.8~2.5m;行间种植大叶冬青,株行距均为0.4~0.5m。成活后视生长状况和绿化要求施肥管理。
(2)叶用园栽培。用二年生大苗定植,株距1m左右,行距1.0~1.2m,定植1年后矮化修剪定型,修剪高度1m以下;2年后即可采摘嫩叶制茶。因要取叶制茶,栽培过程要增施有机肥(腐熟的饼肥、鸡粪等),严禁偏施氮肥,尽量少施化肥,以达到无公害要求。
2.5 病虫害防治
大叶冬青病虫害虽少,但绝不是无需防治。无论是绿化还是制茶,都应提倡综合防治,强调保护环境。一是精修细剪,及时除去病虫枝、枯死枝、内膛过密枝,通过合理调整树体及树间结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恶化病虫害的生存环境。二是利用生物技术消灭害虫,利用天敌,采用人工饲养投放、引进等措施,增加天敌种群数量,控制害虫数量。三是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包括微生物源农药、动物源农药、植物源农药等。四是必要时可以使用矿物源农药,如波尔多液、石硫合剂等。五是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关键时可少量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如吡虫啉等,但在制茶采叶前20d禁止使用。六是改进喷药技术,注意适时喷药,减少施药次数和浓度,做到能兼治的不专治,能挑治的不普治,若防治1次有效,可不再多次喷药。
参考文献
[1] 万光忠.大叶冬青栽培技术[J].安徽林业,2007(1):26.
[2] 邓修衍,徐世云.大叶冬青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4(8):5.
[3] 李晓储,黄利斌.优良观赏保健树大叶冬青引种栽培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03(11):24.
介绍了加压滴灌地膜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选地与整地、选种与种子处理、播种、平滴出苗水、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以期为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加压滴灌;玉米;高产栽培 随着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和全球对玉米需求量的不断增加,提高玉米产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目前,通过地膜栽培玉米已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现在一些地区把节水设施应用到地膜玉米栽培中,通过改善灌溉条件来提高玉米的施肥水平,使玉米...
论文综述了激光拉曼光谱的发展历史、原理以及在催化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1拉曼光谱的发展历史 印度物理学家拉曼于1928年用水银灯照射苯液体,发现了新的辐射谱线:在入射光频率ω0的两边出现呈对称分布的,频率为ω0-ω和ω0+ω的明锐边带,这是属于一种新的分子辐射,称为拉曼散射,其中ω是介质的元激发频率。拉曼因发现这一新的分子...
针对杨树主要害虫,如天牛、杨小舟蛾和草履蚧的危害特点,提出防治方法。 关键词: 杨树;害虫;危害;防治 杨树是世界中纬度平原地区栽培面积最大、木材产量最高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发展杨树生产,不但能为这些地区提供大量的工业用材和生活用材,而且在防风固沙、水土保持、调节气候、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等方面都能发挥重要作用。但随着杨树面积的不断扩大,其害虫的危害也日趋严重。现将杨树的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在当今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造成积极思维的课堂气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要利用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学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造成积极思维的课堂气氛,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一、数学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1、把好数学兴趣关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因此,要...
通过对早春大棚番茄、夏小白菜、秋延黄瓜三种蔬菜的统筹安排,形成了合理的栽培模式。介绍了该模式高效栽培技术和优良.口1种选用,可充分利用地力和本地气候特点,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关键词:蔬菜茬口安排栽培模式技术要点 勉县位于汉中盆地西端,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属北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4.2℃,无霜期237天,年均降水量849.5mm,是蔬菜生产大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0万余亩。...
莱布尼茨继承笛卡尔关于空间与物质关联的观念,并提出相对时空观以反对牛顿的绝对时空观,从而否认空无一物的真空的存在。莱布尼茨对真空的研究成果在他那个时代并没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却为20世纪物理学革命摈弃牛顿的绝对时空提供了思想资源。莱布尼茨生活于被科学史家誉为“天才的世纪”的17世纪,与开普勒、伽利略、笛卡尔、帕斯卡、波义耳、牛顿等科学巨匠处于科学史上的同一个时代。莱布尼茨不仅...
选用优良的玉米杂交品种,是玉米品质和产量大幅度提高的前提,是保证提高玉米种植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关键词:合理选用;玉米;杂交品种 多年来,就我国而言,玉米生产重产量、轻质量的问题较为突出,降低了作为大宗农产品在市场经济中的商品率和竞争力,玉米生产中存在着品种结构不尽合理、产品质量不高等问题。目前我省玉米生产基本是普通玉米,品质不适合专用,往往造成积压、经济效益难以提高,也使得农民生产玉米...
本文分别从杨树病害,杨树虫害,蛀干虫害,食叶害虫,地下害虫,树干注射等方面阐述杨树苗圃土壤病害的防治。关键词:杨树;病虫害;防治 一、杨叶锈病的防治 症状特点:杨叶锈病又名黄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叶柄、嫩梢和冬芽。初期害叶片上出现橙黄色粉状斑点,黄粉(夏孢子)日益增多,成为再侵染的病原中心。夏孢子借风传播,再侵染新叶。5、6月间最为严重,叶片病斑相连成片,常造成焦叶、落叶。冬芽受害后不能展...
介绍了保护地葡萄栽培技术,包括环境技术条件、品种选择、建园、定植、植株管理、土肥水温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供葡萄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葡萄;保护地栽培;品种选择;定植;植株管理 沈阳市苏家屯区温室葡萄栽培已形成产业规模,达到了标准化生产。现有温室大棚8340栋,占地面积1112hm2。2008年底温室大棚可达10340栋,占地面积1378.67hm2,产品已销往20多个大中城市,同...
通过对早春大棚番茄、夏小白菜、秋延黄瓜三种蔬菜的统筹安排,形成了合理的栽培模式。介绍了该模式高效栽培技术和优良.口1种选用,可充分利用地力和本地气候特点,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 关键词:蔬菜茬口安排栽培模式技术要点 勉县位于汉中盆地西端,北依秦岭,南屏巴山.属北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气温14.2℃,无霜期237天,年均降水量849.5mm,是蔬菜生产大县。全县蔬菜种植面积10万余亩。...
影响因子:1.957
影响因子:0.290
影响因子:0.290
影响因子:1.672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770
影响因子:1.750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