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终身学习”大有取代“终身教育”之势。然而“终身学习”的提倡是否就是理论上的进步,从而在实践中有利于终身教育的推进呢?尤其对于教师教育来讲,是否更有利于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教师素质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呢?文章认为对待“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的转化应做进一步的思考,在重视学习者主体性的同时更要强调的职责。
一、终身教育向终身学->j的转化
“终身教育”概念化始于20世纪60年代。其倡导者为时任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终身教育局局长的法国活动家保尔·郎格朗。他认定:数百年来,社会把个人的生活分成两半,前半生受教育,后半生工作,这是毫无科学根据的。教育应是人的一生中连续不断地学习的过程。今后的教育应当是能够在每一个人需要时,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要的知识与技能。其于1970年发表的《终身教育引论》奠定了终身教育的理论基础。以1970年的“国际教育年”为契机,“终身教育”理念被广为推广,成为国际教育舆论的焦点。时至20世纪90年代,有些国家(如美国、日本)或在法律文本中列入终身教育条款,或制定终身教育专门法,或把终身教育列入教育政策文本。
在终身教育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其概念也在不断发展,“终身学习”的概念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按照《学会生存》一书中的陈述,这个发展的轨迹是:最初,终身教育只不过是成人教育的一个新术语;后来,逐渐地把这种教育思想应用于职业教育;随后,又涉及到在整个教育活动范围内发展个性的各个方面。到现在,终身教育这个概念,从个人和社会的观点来看,已经包括整个教育的过程了,可以说成为了“终身学习”。
“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变化说明什么问题呢?一是“终身教育”一词已经从指称成人教育,变成一个涵盖人生从生到死全过程学习的概念。而“终身学习”要领主要是指“人在一生中所需要的知识、技术,包括学习态度等,应该被如何开发和运用的全过程”。二是终身教育原指成年人或未成年人的职业教育,后来把普通教育也纳入其中。不过,更加重要的问题不在于人生各阶段教育内容的区别,而在于各阶段“教育”(或“学习”)内涵的变化。这就是各阶段的“教育”(或“学习”)不再局限于掌握知识,而在于“学会学习”。三是“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扩展,其内涵可以说并不是现行各阶段的教育,都堪称“终身教育”,从学习现成知识到“学会学习”,应是现行教育变革的一个漫长的过程,主要是指学校制度的调整,尤其是发展非制度化的教育,使越来越多的人获得越来越多的教育机会。
二、对“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转化的质疑
严格来说,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在概念上并不完全一致。就终身教育而言,其着眼点侧重在教育的服务与提供上,而终身学习的着眼点则侧重于学习者个人内部的变化。而由终身教育逐渐向终身学习转化的最为突出的原因立足在究竟由“谁”来成为终身教育的主体,以及又应通过怎样的方式和手段来确保终身教育能有效地实行。由此,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相区别的焦点就在于两个概念所涉及的主体不同。终身教育侧重于由和社会采取一系列主动措施,向民众提供他们所需要的各种教育机会,为民众实现终身教育创造条件,所以终身教育能否实现关键在于的作为,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而终身学习则侧重于民众自身作为学习的主体,主动发现、利用学习机会,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个人修养,它更多体现的是学习者作为生命主体的个体行为,民众自身对实现终身学习负有绝对的责任。众所周知,在终身教育的推进过程中,作为公权力的力量在各种社会因素中起着最为有力与权威的作用,国家权力所担负的责任也是任何其他力量所不能比拟的。由此,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的转化,到底是理论上的突破还是实践上的退步还有待进一步商榷。如果,因为对终身学习的盲目提倡,而导致在推动终身教育上行政责任减弱,甚至不作为,那笔者认为这种理论上的转化可以休矣。
三、对“终身教育”向“终身学习”理念转化背景下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思考
(一)对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构建的影响。在终身教育思潮的强烈冲击下,教师教育体系也在大力提倡终身教育,以保证教师的专业水平与知识的迅速更新保持一致。对于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现状而言,首要任务,就是要构建一个能够满足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的教师终身教育发展体系。当前在我国,这样的发展体系还没有完全构建起来,还有待于完善。
从理论上来讲,终身学习是比终身教育更为先进的教育理念。但如果以此来思考教师教育体系的实践,笔者认为,弊大于利。如上所述,终身学习较之终身教育更强调学习者自身主体性的发挥,而淡化的教育保障责任。作为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大部分教师都不缺乏主动学习的内部动力,“学高为师”,其内在的学习需求是保证教师为人师表的重要条件。并且,由于专业职称评定、教学成果评比、各种教育考核项目的存在,也使得教师不得不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以各种方式充实自身的专业知识。在终身教育的理念下,对教师终身教育的水平和质量负有重要责任,构建完善的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是的职责所在,同时有义务为教师的终身教育提供各种有利条件,以保障教师教育水平的提高。
(二)对构建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思考。当前,我国教师教育体系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教师的自我学习需求得不到满足;教师职后培训制度不健全;教师进修缺乏资金保证以及评价激励制度不完善等等。这些都制约着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而这些问题归结为一点,就是教师终身教育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不明确,部门和相关教育行政机构未发挥应有的保障作用,对教师终身教育的硬性资源支持不够,从而也就导致本应处于主体地位的广大教师无从发挥自身的主动性,限制了他们追求终身教育的积极性,影响了教师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在关注终身教育的实践性推进过程中,在终身教育理念向终身学习转化的背景下,我国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应考虑以下问题:
1.对教师终身教育从整体上进行科学规划并
予以制度化。要提出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教师教育体系的整体模式,要明确各阶段、各教师教育机构的任务,又要从整体出发来制定各阶段的目标、内容、教育模式、教学手段和方法,各个阶段之间要相互协调一致,各种教师教育机构和教育组织也要从整体上统一进行教育设计,以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2.开发教师教育资源,扩充教师教育设施。丰富教师教育内容,提高教师教育水平,为广大教师提供更多可选择的、优质的教育项目。此外,完善教师教育体系的实施管理制度、资金支持制度、评价激励制度。
3.尊重教师的自主发展意识。根据专业的不同、教师自身发展要求的不同,教师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应有灵活的制度保障和支持,包括各种形式的教师教育机构,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和方法。
师范生就业市场化后,师范生的就业不再受到行业、地域和所有制的限制.有了新的机遇;同时师范生就业也面临着教育部门职位饱和、师资来源渠道多元化、师范生供需不平衡和就业市场不完善等各种挑战。在这种新的形势下.高等师范院校必须探索开放型的办学模式.调整学科和专业结构.进行课程改革。完善对师范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师范生自身也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降低就业期望值以满足市场经济条件下用人单位的需求...
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十分有利于课堂潜力的开发,是贯彻素质教育与新课程理念的必然途径,初中地理课堂活动有效性教学的开展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个性与人格,提倡参与教学,其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与理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提高,也更为具体的教会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与应用。在我国素质教育日趋深人,新课程改革也更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参与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初中...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教学情境构建及协作和互动完成知识的构建,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及创新能力。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信息技术与医学临床课程的整合,利于推动医学教学方法的改进,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以及创新型优秀医学人才的培养。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现代教育技术;信息技术;医学教育;临床教学 面向新世纪,高等医学教育的核心和目标应该是培养集知识、能力、素质为一身的高...
提出应用多刚体动力学仿真技术和热力学数值模拟技术集成进行湿式摩擦离合器动态设计的方法,得到离合器摩擦片动态接合过程中温度分布和热应力分布,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基础。 1前言 湿式摩擦离合器是机械设备传动机构的重要部件,该类离合器的传统设计方法是按照稳定运行状态计算许用传递扭矩,校核摩擦材料的比压和挤压应力,确定离合器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绝大部分离合器的损坏不是在稳态运转时,而是在动态接合...
人是社会人,又是文化人。人在跨文化交际中易犯文化错误。而文化错误往往比语言错误更产重。通过分析学生文化浏试中语用失误的原因,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导入文化因素,培养学生的语言和语用能力. 英国文化人类学家EdwardBTylor在1871年出版的《原始文化》一书中指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社会习得的能力与习惯。”语言是人类用来表达...
大二这一学期我有幸参加了“拜师学教”活动,在去小学学教的过程中,我发现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课堂上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主要表现为同桌之间轻声细语或者动手动脚,个人的“左顾右盼”、好动,易受外界事物的干扰,窗外的一点点“风吹草动”都能引起他们的注意,如某人路过或者某动物驻足都能使他们转移注意力。尽管如此,小学低年级的课堂相较于小学高段...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对汽车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提出新的要求,为适应这种变化,我们作为从事该行业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应以适应和创新思想来诠释新的办学理念,即必需以完善教学计划、实施网络资源和师资共享、加大实践教学任务、行动导向教学法应用、开展第二课堂学习、注重技能考核与技能竞赛、加大技能学习与就业的合理转化、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来促进高职汽车检测与修理专业发展。 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在办学实践中创建了职业技术师范本科“三三+六三”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职业技术师范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通用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和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三大课程体系。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化发展课程体系三部分内容。整个课程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充分体现“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的特...
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对高师教师教育培养的未来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因此,高师教师教育必须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需要为依据深入进行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为中小学培养适应新课程的教育教学和自身不断发展需要的合格教师。 高师教师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的师资。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必然制约高师教师教育的课程改革。我国自2001年6月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信息系统依赖程度日益增强,采用风险管理的理念去识别安全风险,解决信息安全问题得到了广泛的认识和应用。该文首先介绍了风险评估工作的操作模式,指出了风险评估的实施过程阶段,简要阐述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的主要分析方法。 1风险评估概述近些年,信息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何预防信息风险、避免信息风险成为了一个广泛讨论的话题,不少企业团体、商业机构、政府组织都请了专业公司进行了风险评估。 1...
影响因子:3.943
影响因子:1.443
影响因子:1.72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155
影响因子:1.094
影响因子:1.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