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在办学实践中创建了职业技术师范本科“三三+六三”人才培养模式,并提出了职业技术师范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通用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和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三大课程体系。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化发展课程体系三部分内容。整个课程体系突出职业教育特点,充分体现“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的特色。
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师资。同普通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独特的规律,因此职业技术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类课程构建须根据职业教育规律,培养具备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胜任职业教育工作的未来教师。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在办学实践中创建了职业技术师范本科“三只+六三”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职业技术师范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的通用课程模块、学科专业课程模块和教师教育课程模块三大课程体系,对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作了有益的实践。
一、课程体系改革的指导思想
首先,教师教育类课程要充分体现“面向职教、服务职教、引领职教”的特色。“面向职教”是指面向职业教育主战场;“服务职教”是指为职教事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引领职教”是指要走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前沿,引领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这就要求改革者必须深人研究国际先进的职教育理念和方法,密切联系国内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实际,站在更高的起点构建和改革教师教育课程。
其次,教师教育课程是培养教师素质的主要课程,课程计划围绕培养职教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理论和实践并重,精炼课堂教学,强化教师技能训练,多渠道搭建学校与中职学校、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平台,确保信息交流和教学实践。
第三,教师教育课程要注重教学模式和方法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根据课程性质选择运用项目式、合作式、案例分析式、理论实践一体化等教学模式和方法,既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又要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掌握教学方法。
二、教育教学能力培养要求
根据我国《教师法》规定,借鉴国际职业教育经验,结合我国职业教育实际,根据学校本科生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提出了职业技术师范本科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示范和传授职业道德能力。拥有作为合格公民的基本意识和道德素养,明确教师的职责及角色任务,能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二是职业教育教学基本能力。掌握职业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够设计编写教案,并有效地组织和实施教学;能够使用普通话有效地表达和交流;能够应用信息技术整合课程及教学内容。
三是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能力。掌握职业教育课程设计的方法,并具有设计开发新课程的能力,包括行业调研、设计课程、编写教材、评估课程的能力。
四是学生服务与管理能力。能够指导学生人格健康发展,能够科学地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进行就业和创业教育。
五是职业教育测量与评价能力。能够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专业技能按照行业提供的能力标准进行全方位评价鉴定。
六是交流与合作能力。能够与行业人员、行政管理人员以及学生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合作。
七是专业发展能力。具有科学的职业理想和职业信念,在专业方面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
根据职业技术师范本科生教育教学能力培养要求,将能力要素转换为课程要素,在遵守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要求基础上,改革教师教育类课程体系。具体内容及安排见表表2。
(一)理论课程体系改革
精选职业教育理论课程。使学生通过学习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了解职业教育的基本史实、事实和现实,促使学生主动思考为什么要教、为什么而教、教什么、怎么教。树立与时代相适应的职业教育学生观、教师观、课程与教学观、评价与发展观。
增设职业教育教学研究课程。通过职业教育研究类课程,加深学生对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需要探究和创新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课课程开发能力、行业调研与服务能力、鉴定与评估能力。
(二)实践课程体系改革
强化职业教育技能课程。通过学习和训练,掌握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当前国际、国内主流职教教学改革内容、方法,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思。培养学生的教学组织与实施能、服务与管理能力、交际与沟通能想力力等。重视职业教育实习。学校采取有效措施与中等职业学校开展各种互惠合作,加强教育实习基地建设,使学生参与职业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体验实际教学和学生管理过程,培养学生教学实践能力,养成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专业责任感。
(三)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化发展课程体系改革
通过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化发展课程,养成自觉的职业规范和教师道德素养,树立科学的职业理想,培养专业发展能力。新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加强了技能训练和职教教学改革研究课程,突出了职教教师能力培养的主题,必修课培养教师基本能力,选修课提供开放的空间,学生可根据需要选择拓宽或加深专业领域。除基础课外,都是理论和实训相结合的课程。
四、课程体系改革的效果
新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后,增设了职业教育课程设计与开发系列课程,增加了技能训练课程,强化了微格教学,学生的职业教育课程意识和教学实践能力大大增强。教育部教学评估专家组在对学校测评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教师技能给予了高度评价。学校学生还连续3年获得吉林省高校师范类大学生普通话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新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实施后,学校师范类毕业生98%获得了中职学校教师资格证书,就业率在95%以上。25%的毕业生在吉林省中职学校任教,很多毕业生到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经济发达省份的职业学校任教,就业前景非常广阔。
毕业生受到就业学校的广泛好评。认为学校毕业生“进人教师角色快,能够把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内容、方法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教学改革意识强”,形成了师范生就业的良哇循环,学校的社会信誉不断提高。
物理学作为一门最基础的自然学科,在产生形成发展的过程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文化。为了充分挖掘自然科学中的人文思想,加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之间的联系,文章从唯物辩证法、美学、科学道德3个方面剖析了物理学中的人文文化。 物理学是一门最基本的自然学科,它是探讨物质结构和物质基本运动规律的学科,所以人们往往认为物理学只是包含一些枯燥的理论公式,而忽视了物理学中包含的人文因素诸如人文哲学思想、美学、道德等方面...
对大学生开展廉洁教育是具有前瞻性的从源头上预防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系统工程,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政治保证。通过对廉洁教育现状调研的分析与思考,解析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建议,从而构建事半功倍的廉洁教育长效机制。大学生在校形成廉洁思想,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廉洁奉公,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未来社会的健康发展!青年一代是国家的未来,青...
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度上升,庞大的建筑能耗,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建筑行业全面节能势在必行,其中建筑设计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本文主要对建筑节能在建筑设计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落实建筑节能措施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一些个人的建议供同行参考。 1、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高速发展,我国的建筑能耗逐年大幅上升,已达全社会能源消耗量的32%,加...
国内外个人数字图书馆发展研究目前还处在发展初期。个人数字图书馆是公共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延伸,以信息、知识共享为原则,并实现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升华。本文对个人数字图书馆定义、网络与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关系.功能、必要性,构建要求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个人数字图书馆在网络社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论文关键词:数字图书馆个人图书馆个人知识管理 1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定义 关于个人数字图书馆的定义武汉...
近年来,地方师范院校在积极探索教师培养模式改革的过程中,对创新培养模式的重要性已形成共识,但涉及内部改革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并没有得到明显改观。通过分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素质结构提出的新要求,就地方师范院校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师专业化和实践教学上如何跟进.提出几点认识和思考。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对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能力与知识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与此同时,教育部颁布的《...
信息系统以及相关软件项目的设计开发已经不是企业运作管理中的一部分了,各软件企业都在积极地将软件项目管理引人开发活动中,对软件项目开发实行有效的管理。 目前,中国的软件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急需规范管理并以项目为主导的环境中。企业每天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几个越来越大的大型项目,而将是成百上千不断发生和进行的项目。产生这种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包括客户需求的不断提高导致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产品开发项目数量...
文章通过研究教师教育技术创新索质的内涵,结介新课程理念,以及新课程对教师索质的要求,分析实施新课程中教师的教育技术创新内容,探讨培养教师教育技术创新索质的途径。2004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标准》是我国颁布的有关教师的第一个专业能力标准,是指导中小学教学人员、中小学管理人员、中小学技术支持人员教育技术培训与考核的基本依据。从教育技术的&...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普通高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文献分析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及深刻反思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缺陷,总结出了问题探究、情境陶冶、自主学习三种武术教学模式,并进一步阐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高校武术教学模式重构的启示。 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我国传统武术教学模式的博弈 1.1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精神内涵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倡导者是美国学者杰夫里&midd...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已成为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心理透视,找出根本原因,并提出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根本对策。论文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心理透视;对策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不仅影响他们自身的成长和将来工作成就,而且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如何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已成为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目前,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研究的文章不胜枚举,有从教育管...
加强大学生公关礼仪素质的培养,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构建和谐社会人才的需要。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工作者,理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大学生公关礼仪素质的培养方面进行积极的探索。 理解大学生公关礼仪素质培养的社会意义,加强大学生公关礼仪素质的培养,对于造就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1大学生公关礼仪素质培养的社会意义 我国是一个具有悠久礼仪历史文化...
影响因子:4.371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340
影响因子:0.500
影响因子:2.537
影响因子:0.750
影响因子:0.725
影响因子:0.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