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系统以及相关软件项目的设计开发已经不是企业运作管理中的一部分了,各软件企业都在积极地将软件项目管理引人开发活动中,对软件项目开发实行有效的管理。
目前,中国的软件企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急需规范管理并以项目为主导的环境中。企业每天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几个越来越大的大型项目,而将是成百上千不断发生和进行的项目。产生这种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这包括客户需求的不断提高导致产品生命周期缩短;产品开发项目数量大增;新技术导致了对研究和开发项目需求的增加;为了提高业务赢利能力,改进业务模式的项目需求大增等。在这种多项目并发、技术含量高、变化速度快、资源有限的环境下,如何对企业、项目、资源实施科学的管理,加强团队能力,实现软件企业的生产规模化、规范化、国际化,是当前我国软件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中国目前软件业的落后状况,实际已经不是技术本身的问题,而是科学管理的问题,软件工程理论与软件项目管理的实际应用与经验,是我国软件企业急待学习与渴求的。中国软件业各个层次上的管理问题,目前可以说已经制约了中国软件业走向国际化的进程。
一、软件项目管理的概念
从概念上讲,软件项目管理是根据管理科学的理论,结合软件产品开发的实际,保证工程化系统开发方法顺利实施的管理实践,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从而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文档等进行分析、管理和控制的一系列活动。实际上,软件项目管理的意义不仅仅如此,进行软件项目管理有利于将开发人员的个人开发能力转化成企业的开发能力,企业的软件开发能力越高,表明这个企业的软件生产越趋向于成熟,企业越能够稳定发展(即减小开发风险)。
软件项目的开发不同于其他产品的制造,软件开发的整个过程都是以设计过程为主(几乎没有制造过程);另外,软件开发不需要使用大量的物质资源,而主要使用的是人力资源;并且,软件项目开发的产品大多数是程序代码和技术文档,并没有其他的物质结果。基于上述特点,软件项目管理与其他项目管理相比,具有很大的独特性。
二、软件项目管理的目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软件产品的规模和复杂度也随之增加。个人单打独斗的作坊式开发方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软件项目中“项目黑洞”也应运而生:项目无法按期完成、项目合作方的工作难以协调、用户需求经常变动、工作质量难以保证,给企业带来为了愈来愈多的损失。这种情况说明了软件项目开发及管理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需要更多的重视和研究。
没有运用软件项目管理是面临如此众多问题主要原因之一。软件项目管理作为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是为了使软件项目能够按照预定的成本、进度、质量顺利完成,而对成本、人员、进度、质量、风险等进行分析和管理的一系列活动。因此,对于以“项目”为基本运作单位的各软件开发企业,都在积极地将软件项目管理引人开发活动中,对软件开发实行有效的管理。因此,决定一个软件项目实施成功与否,软件项目管理无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软件项目管理已经是公认的软件开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三、软件项目管理的原则
1.平衡原则
在我们讨论软件项目为什么会失败时可以列出很多的原因,如管理问题、技术问题、人员问题等等,但是有一个根本的思想问题是最容易忽视的,也是软件系统的用户、软件开发商、销售代理商最不想正视的,那就是:需求、资源、工期、质量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问题。
需求定义了“做什么”,定义了系统的范围与规模,资源决定了项目的投人(人、财、物),工期定义了项目的交付日期,质量定义了做出的系统好到什么程度,这四个要素之间是有制约平衡关系的。如果需求范围很大,要在较少的资源投人下,很短的工期内,很高的质量要求来完成某个项目,那是不现实的,要么需要增加投资,要么工程延期;如果需求界定清楚了,资源固定了,对系统的质量要求很高,则可能需求延长工期。对于上述四个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鼓吹“多快好省”四个字。正视这四个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是软件用户、开发商、代理商成熟理智的表现,否则系统的成功就失去了一块最坚实的理念基础。
2.高效原则
在需求、资源、工期、质量四个要素中,很多的项目决策者是将进度放在首位的,现在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产品早上市一天,就早挣一天钱,挣的就比花的多,所以一定要多挣”,基于这样一个理念,软件开发越来越追求开发效率,大家从技术、工具、管理上寻求更多更好的解决之道。基于高效的原则,对项目的管理需要从几个方面来考虑:要选择精英成员;目标要明确,范围要清楚;沟通要及时、充分;要在激励成员上下工夫。
3.分解原则
“化繁为简,各个击破”是自古以来解决复杂问题的不二法门,对于软件项目来讲,可以将大的项目划分成几个小项目来做,将周期长的项目化分成几个明确的阶段。
项目越大对项目组的管理人员、开发人员的要求越高,参与的人员越多,需要协调沟通的渠道越多,周期越长,开发人员也容易疲劳,将大项目拆分成几个小项目,可以降低对项目管理人员的要求,减少项目的管理风险,而且能够充分地将项目管理的权力下放,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目标会比较具体明确,易于取得阶段性的成果,使开发人员有成就感。
4.实时控制原则
实时控制项目进度的机制,依靠一套规范的过程来保证实时监控项目的进度,以实现实时控制项目的进展,将项目的进展情况完全的实时的置于你的控制之下。实时控制确保项目经理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保证项目具有很高的可见度,保证项目的正常进展。
5.分类管理原则
对于不同的软件项目其项目目标差别很大,项目规模也是不同的,应用领域是不同的,采用的技术路线差别也很大,因而,针对每个项目的不同特点,其管理的方法、管理的侧重点应该是不同的。就像古人讲的,“因材施教”,“对症下药”。项目经理需要根据项目的特点,制订不同的项目管理的方针政策。
6.简单有效原则
项目经理在进行项目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得到开发人员这样的抱怨“太麻烦了,浪费时间,没有用处”,这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当然这样的抱怨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方面从开发人员本身可能存在不理解,或者逆反心理的情况,另一方面,项目经理也要反思:我所采取的管理措施是否简单有效?搞管理不是搞学术研究,没有完美的管理,只有有效的管理,而项目经理往往试图堵住所有的漏洞,解决所有的问题,恰恰是这种理想,会使项目的管理陷人一个误区,作茧自缚,最后无法实施有效的管理,导致项目的失败。
7.规模控制原则
该原则是和上面提到的其他原则相配合使用的,即要控制项目组的规模,不要人数太多,人数多了,进行沟通的渠道就多了,管理的复杂度就高了,对项目经理的要求也就高了。在微软的MSF中,有一个很明确的原则就是要控制项目组的人数不要超过10人,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也和项目经理的水平有很大关系。但是人员“贵精而不贵多”,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这和我们上面提到的高效原则、分解原则是相辅相成的。
8.组织的知识积累原则
有效的积累知识的方法是:人员专业化培养,知识与载体分离。具体的做法是,把需要度量的知识实体分为固定知识(项目成果)和流动知识(参与人员),再把知识实体的价值体现划分成不同的度量平面。根据所有知识实体在不同度量平面上的知识度量值,可以形成不同的知识平面指数和公司知识指数,并可根据此知识指数体系来全面分析公司的知识积累状况,并迅速做出恰当的反应。知识与载体分离体现的是,在组织中人力资本与组织资本是有区别的,简单地说,人力资本属于员工个人,企业只可租借使用;而组织资本就是8小时以外员工带不回家的企业资产,它为公司所有。对企业来说,相比于人力资本,组织资本更为重要。一个管理者(领导者)必须知道如何容纳和积累知识,使之为公司所有。
建构主义理论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学习观为.学习是认知主体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对新知识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分析了目前高职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如何改革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帮助他们实现英语阅读中的意义建构.进而提高其英语阅读的水平和能力。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起源于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论皮亚杰认为.个体...
建构主义代表了学习理论的发展方向,对学习的主动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的强调体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理念。建构主义对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的独特解读契合了心理健康教育对主体性、情境性、活动性、体验性的内在要求,启迪心理健康教育正确处理了“教”和“育”、感知和体验、个体活动和群体活动、情境性和抽象性、个别差异和因材施教等一系列焦点问题。 心...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之间、地区之间不同程度的发展,地区差距不断扩大,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就业市场随之出现“西冷东热”的现象。为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辽宁省大力推进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联动,形成了以政府的支持和协调,各市就业主管部门,各高校和用人单位共同创建的区域性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联动机制,以促进大学生就业为目的,大力开展区域性合作和发展,构建全国就业市场联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力理论对高中化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探究性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思考和实践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领悟科学、技术、社会三者紧密关系。化学教学过程和评价机制上的不断进步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一、引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建构主义理论要求教师...
根据流域综合规划的特点及其环境影响特征,对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和重点进行分析,提出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任务和工作要点,为编制工作方案和开展环评工作提供参考。 1流域综合规划环评的目的和重点 流域综合规划一般包括防洪、排涝、灌溉、供水、水电、航运、水土保持、旅游及水资源保护等九项专项规划,规划环评要以涉及水资源时空分配和造成河道阻隔的工程(如供水、水电规划中的水库等水利枢纽工程、输水...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现行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缺陷正日益显现。为适应并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必须优化创新高师院校课程体系,建构适应时代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师范特点的课程新体系。课程是育人的重要媒体,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高等师范院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培...
教师教育政策是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航标,反思新中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在教师教育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和不同阶段,教师教育政策总是或强或弱或显性或隐性地左右着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与走向。本文回顾历史,分析问题,以期对未来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做出前瞻性的思考。 教师教育政策是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航标,脱离教师教育政策的教师教育实践是盲目的,脱离教师教育实践的教师教育政策是空洞的、主观的。回顾新中国教...
阐述了生态建筑对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及重要性?讲述了生态建筑的设计准则?呼唤建筑设计师关注生态建筑设计。 当今世界?人口剧增?资源锐减?生态失衡?境遭到严重破坏?人类生存和发展与全球的环境问题愈演愈烈?生态危机几乎到了一触即发的程度。在严峻的现实面前.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和评判我们现时正奉为信条的城市发展观和价值系统。 为了建筑、城市、景观环境的“可持续”?建筑学、城市规...
本文就怎样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怎样把数学教学融入到幼儿园各科教学活动中、如何提高幼儿园数学教学质童进行了探究。认为教师要从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等着手方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通过长期的教学体念,我们会发现数学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在数学活动中,怎样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怎样把数学教学融人到幼儿园各科教学活动中呢?如何才能提高幼儿数学教学的质...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在某种环境中开展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建构主义的提出与建立对指导学习过程的研究和促进教学改革的进行具有普遍意义。在地理学科的教学中运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有独特的优势。 论文关键词:高科技时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模式 1问题的背景 21世纪是高科技时代,是知识社会。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著的《学会生存一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表明,教育现代...
影响因子:2.396
影响因子:3.057
影响因子:1.180
影响因子:0.480
影响因子:0.400
影响因子:1.25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