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现代社会,人们对“教师专业化”在认识上还存在着误区,主要是把教师工作理解为技术性职业。而非认为是专业。由此,在实践层面也是恪守现代社会的“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走的是对教师进行集中划一培训以完善教学技能来实现教师专业化的模式和道路。这种现代性范式违背了人文科学的“人文向度”和“精神建构”特性,忽视了教师职业的特点,对教师专业化缺乏应然的意义关照和生命关照“教师专业化”的正确之路应该是在充分关注其价值理性维度基础上,恰切地利用其外在的技术理性维度,以达到“职业”与“专业”两个视域的融合。
近十几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教育实践的深入,“教师专业化”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在这个唯“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自然科学独占鳌头且受万人推崇的现代社会,人们对教师专I.化还存在着认识上和实践上的误区,追求教师专业:,的“愿景”并非一帆风顺。那么,到底该如何解读“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的现代性范式究竟存在何弊端?“教师专业化”最终路在何方?本文将围绕这三个方面分别予以阐述。
一、问题:对“教师专业化”的解读误区
(一)对“教师专业化”的认识误区
关于“教师专业化”,已经有众多学者对它的内涵做过阐释,在此,笔者不想在这个层面上进行赘述,而是要引入一个关于“职业”与“专业”的故事,以期引发读者对教师专业化认识误区的思考——有两个人同时在堆砌砖头,从远处走过来第三个人问他们在做什么?一个回答说:“我在砌砖头”,另一个则说:“我在建大厦”。
看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笔者认为,第一个人或许这辈子只能成为一个普通的泥瓦匠,因为他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件毫无创造性和乐趣可言的事情,仅仅把它当成一种技术性“职业”;而第二个人却具有大艺术家或大建筑师的胸怀与风范,他把工作赋予了想象乃至“生命”的意义,把它当成了一种具有精神内涵的“专业”。那么,教师的工作到底属于“砌砖头”还是“建大厦”呢?
毋庸讳言,教师的工作是具有独特性的,因为他打交道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富有丰富内心活动并且是不断“生成”中的人;他承担的任务不但是“传道、授业、解惑”,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的知识、智慧和人格魅力去“育人”。l1j正是这种职业特性决定了教师工作具有非同于自然学科的独特“人文向度”和“精神建构”使命,教师从事的是一种拥有“信仰”的教育工作。由此,教师工作应该属于一种内在的理念性专业,而非一种外在的技术性职业。但据“教育新闻调查”显示,却有将近一半的教师将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作为养家糊口的手段,作为一种职业。+21由此带来的后果是怎样的呢?持教师“职业”观的人大多会认为教师工作只是一种需要教学技能技巧的完善、而不需要在精神情感上投入过多热情的职业。
(二)对“教师专业化”的实践误区
由于认识上的误区,人们不可避免在实践层面上也会犯错,即认为通过集中划一的技能培训(如新教师试用期培训、小学教师基本功培训、骨干教师培训以及职务培训等形式)来完善教师的教学技能,这样就可以实现教师的专业化。
且让我们来看一看培训的效果到底如何:由于我国目前的教师在职教育主要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培训内容相对脱离教学实际,培训过程中对教师的情感体验关注较少,培训者与教师以及教师与教师之间缺乏对话和交流,再加上培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了目前的培训并不能适应不同学校和教师的发展需求,难以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除此以外,要求教师在学历上达标一直是中国教师在职培训时关注的重点,至于“专业”发展的要求则长期未获强调。“在参加在职进修的教师中,盛行着一种以形式代替实质,以文凭代替水平,以学历代替学问和才能的价值取向上的偏差”。
二、辨析:“教师专业化”现代性范式的弊端及其批判
(一)弊端
我们要辨析教师专业化现代性范式的弊端,首先有必要明确“范式”的含义。“范式”(paradigm)词原出自希腊语,有“共同显示”的意思,由之引出“模式”、“范型”等含义。Iq962年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中对“范式”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系统阐述,指常规科学所赖以运作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规范。是从事某一科学的研究者群体所共同遵从的世界观和行为方式。
从上文论述的教师专业化认识和实践上的误区,可以看出我国现代教师专业发展遵从的是自然科学“技术理性”至上的范式。这种现代陛范式的特点是秉持实证主义科学观.追求教师专业化的“客观性”与“普适性”,屈从于工具理性,坚信培训方式的有效性,最关心的就是被视为从事教师“职业”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等“素养”的获得与传递。由此导致的最直接的弊端是,使得教师专业化不得不遭遇着“科学知识贬抑人文知识”的现代性困境。151毕竟,上级行政指令式的培训只是一种外在的要求。而不是发自教师自主、自愿的内在诉求。此外,它的间接受害人便是我们一直关注的受教育的主体——学生,因为在这种范式下培养出的所谓的“专业化教师”也不会把学生看作是具有丰富内心世界的真正意义上的“人”,很可能只是把他们当作自己演练“技术”的“机器”。
(二)批判
有位学者说过,知识教育、技能教育的泛滥和流行就其根源来说,是教育背离了“人是目的”这一根本依据后所导致的人的工具化的必然结果。笔者认为对于教师专业化问题而言,这种教育价值理念是值得借鉴的。外在的训练只能实现教学技能技巧的完善,却无法达到教育所要求的“精神契合”的境界。而在这个唯技术理性的现代社会,一切却都处于“祛魅”的过程之中,人的意义也被理性的算计所取代,工具理性以把“人”变成“机器”而获得了彻底的胜利,而人的自由、意义和幸福则被打得落花流水,成了水月镜花。
目前,我国教师专业化的现代性范式恪守的完全是自然科学的“技术理性”模式,运用的是外在的对人的灌输、训练以及控制手段,完全忽视了教育科学的“人文向度”以及对“人”精神和生命意义的关照,缺失了对教师自身“情感”反恩及体验的强调,最终导致的只能是人在技术上的“格式化”,对人的精神来说却只能是价值的“异化”!
三、对策:“教师专业化”的正确之路
笔者认为,教师专业化的正确之路在于教师“职业”观与“专业”观两个视域的融合。我们虽然批判教师专业化的现代性范式,批判持教师“职业”观的人,认为他们没有准确把握教师工作的价值内涵,过度关注教师专业化的技术理性,忽视其“人文向度”和“精神建构”,尚缺乏正确的教师“专业”观。但这并不是说“职业”与“专业”是对立的,教师专业化不仅需要精神意义上的“专业”,它也需要技术上的“职业”,这两者并不矛盾,甚至笔者认为。教师“专业”之中本身就包含着“职业”,正如有学者所说的那样。教师要“先做教书匠,再做教育家”。只有在“教书匠”这个基础上,才有可能成为“教育家”。故此,我们应该寻求这两者的结合,而不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将之对立。在“教师专业化”问题上,我们需要在充分关注其内在价值理性维度基础上,恰切地利用其外在的技术理性维度,以达到两个视域的融合,这才是我们最终希望实现的归宿所在!
回首“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历程,它犹如行进在“林中路”中,那里有小路、弯路、歧路,甚至还有鲁迅所说的“无路”,然而,只要坚持两个视域的融合,“相信终能从迷雾般的幔帐中,寻绎出一条路来”。
比较起传统就业市场,网络就业市场的优势非常突出,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从网络招聘与求职的角度,分析了网络就业市场的利与弊,并从技术、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此项工作的建议。 论文关键词:网络;就业市场;大学生;求职 利用网络进行招聘和求职以其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费用省、覆盖面广等特点正在吸引着大量企业和高校毕业生。它通过信息技术来降低沟通成本,使信息双向更加对称,提供给劳动就业者公平、便捷的服务...
在阐述隐性知识概念的基础上,对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中的隐性知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影响参考咨询服务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因素,最后论述了图书馆实现参考咨询服务隐性知识转移与共享的策略。 参考咨询服务是基于读者需求的信息资源利用开发工作,比较集中地体现了图书馆开展社会教育、传递科学信息和开发智力资源等社会职能,是“图书馆工作的心脏”。科技的发展,知识经济的到来,引导着图书馆的服...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正确理解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能确保《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的有效实施。文章从技术、教育技术的概念,对能力概念的理解,教育技术概念的变迁,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内涵等四个角度对“教育技术能力”内涵进行了阐述。 论文关键词:教育技术;教育技术能力;教育信息化 全球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成...
教育机智指教师面临新的意外情况时,能迅速而准确地做出判断,并因势利导地采取有效教育措施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教育教学目标能顺利实现的保证,也是成功教育者法宝之一。因此,教师要从素养、知识、品德等不同方面培养自己的教育智慧。“不论教育者怎样研究教育理论,如果他没有教育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实践者。”从教育家乌申斯基这句话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教育机智的重要性。这也是每位...
健全人格就是把自己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起来,以较高的动机水平和自我意识为基础,形成一个高层次、高效能的自我调节和控制系统和完整的心理结构。健康人格形成离不开主观能动性的积极发挥,这是内因,本文就健全人格的自我养成教育问题,从对己、对人、对环境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健全人格;自我养成 健全人格就是把自己的知、情、意、行统一协调起来,以较高的动机水平和自我意识为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多媒体网络大学英语教学提供理论基础。作者经过为期一年的实验发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的多媒体网络英语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有影响;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中的作用从“教”转变为“导”。本文也指出教师在全新的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育部正式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指出,“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
我国的教师教育改革正处在一个复杂的、艰难的转型时期,面临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为此,我们必须首先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教育改革,其次要用正确的思想来指导教师教育改革,最后要用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教师教育改革,只有树立新的教师教育改革理念,才能顺利、全面地推进我国教师教育改革。 一、从战略高度来认识教师教育改革 民族振兴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教师,而教师的素质源自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是教育子系统...
万吨列车编组辆数多,载重大,整列车处于多个变坡点上,时于操纵万吨列车的主要技术,机车同步操纵,动力制动、空气制动机的安全操纵问题,减小纵向冲动,乘务员的安全理念等方面进行论述。 为了适应神华煤炭外运的逐年增长,进一步扩大神华铁路特别是大准铁路的运输能力,以及大秦铁路开行万吨列车对大准铁路的要求,于2006年3月25日成功的开行了单元重载万吨列车,安全行车是铁路运输的基础,确保万吨列车操纵的安全更...
发展性教师评价的目的是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促进教师职业发展,保证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评价为教师提供信息反馈和指导,使教师发扬自身优点,及时纠正TJ作中的不足,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向和目标。发展性评价能够提高全体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的内驱力,引导教师注重自身专业结构的整体水平的提高。 一、树立发展性评价的理念 伴随着高职教育的发展和变革,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个内涵建设也在不断获得丰富和充实。高职院校...
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分析了国内外网络教学系统的现状,结合认知科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研究了自主学习、自适应学习与协作学习等三种教学模式,设计了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网络教学系统模块. 论文关键词:网络;建构主义;自适应;自主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教学系统也层出不穷.基于WWW模式的网络教学以Internet网为桥梁,缩短了教师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8.879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440
影响因子:1.231
影响因子:5.435
影响因子:4.199
影响因子: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