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过对飞行学生航空体育素质的强化训练、测试、比较,论证了航空体育素质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对飞行能力的形成具有十分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提高飞行训练质量,减小停飞率,降低飞行训练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1实验目的与对象
航空体育素质亦称飞行员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即在高空密封作业环境条件下抗颠簸、抗失能、抗缺氧、抗疲劳和在复杂多变的飞行环境条件下正确作出判断和处置的能力。也是飞行学生进行正常飞行训练,完成飞行任务的航空生理学基础和基本保证。
飞行能力,是指顺利完成飞行训练科目内容,完成飞行任务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品质的合理组合方式,是心智和动作能力的有机结合。如何通过强化航空体育素质的训练,改善和提高飞行学生的航空体育素质水平,有效促进飞行能力的形成,帮助飞行技术的学习和提高,减小停飞率和降低飞行训练成本,提高办学的综合效益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
本研究在飞行技术专业2004级450名飞行学生中筛选出飞行兴趣不浓,性格较内向,意志品质较薄弱,运动能力和空间定向能力较差,注意力分配、灵敏协调、快速反应能力较弱,可能被停飞的学生60名,从中随机抽取3O名学生组成实验组,余下的30名学生组成实验对照组不参加强化训练J。实验组的30名学生参加航空体育素质强化训练,每周强化训练一次课(2学时)。实验强化训练为一年时问(72学时)。
2实验内容与方法
2.1实验内容
根据从事飞行技术学习和训练所必须具备的航空身体素质和能力,我们选择、设计了与之相关的身体练习内容,编制了相应的实验训练方案。有关实验内容、测试指标、测试方法,请有关专家作了内容和结构效度检验。
2.2实验方法
(1)测试采用了PPCSS98型飞行员心理能力倾向性品质测试系统,对60名学生进行注意集中性,注意搜寻能力,空间定向能力1、2等方面内容的测试。该系统具有国际先进水平,信度和效度以及预测符合度较高。进行PCATD飞行练习评估标准测试。进行航空体育专门器械操控能力测试和飞行员必备航空体育素质测试。
(2)强化实验训练过程中,为了避免实验对象由于心理因素而引起的实验效应,我们采取了对实验组学生淡化实验目的回避原则,尽量保证实验的客观真实性。
(3)对照组30名学生不参加航空体育素质的强化训练,实验组的30名学生按实验训练方案进行航空体育素质强化训练。实验训练结束时对实验组的30名学生再进行相关的航空体育素质和飞行能力指标的测试,并将强化训练前、后的测试统计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4)强化实验训练前、后所测试的数据资料,均在计算机EXCEL200软件包上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进行T检验。
(5)追踪对照组30名学生与实验组30名学生的飞行训练成绩和停飞人数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
3结果分析
3.1实验组与对照组训练前测试结果统计
表2说明随机抽取的实验组和实验对照组样本,在个体的心理能力倾向性品质,PCATD飞行练习评估标准测试,航空体育器械的操控能力和飞行员必备身体素质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基本处在同一个水平上。
3.2实验组训练前后测试结果比较
表3说明:实验组3O名学生通过为时一年的航空体育素质强化训练后,所测试的相关航空体育素质和飞行能力指标统计结果与实验组训练前的相关测试结果进行比较有明显变化和提高。特别是心理能力倾向性品质与训练前测试的各项指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组30名学生强化训练后,操控航空体育专门器械的能力和航空体育素质水平有明显提高;PCATD飞行练习评估标准测试结果比较,其操控能力明显增强。在空中体位与方位感受能力,注意力的分配,前庭器官平衡稳定性,灵敏、协调素质、快速反映能力和人际沟通交往能力都得到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表4、5说明:实验组和对照组60名学生中停飞人数百分比高于总停飞人数百分比,进一步说明样本的筛选是相对客观、准确的。实验组停飞率低于对照组;实验组飞行成绩优秀,良好率高于对照组,说明通过航空体育素质的强化训练,能有效促进飞行能力的形成,帮助飞行技术的学习和水平的提高,能起到降低停飞率和降低飞行训练成本的作用,效果明显。
4结论
(1)通过实验研究证明,航空体育素质与飞行能力成正相关。航空体育素质水平的改善与提高,能有效促进飞行能力的形成与增强。飞行能力水平可以通过航空体育素质的强化训练得以提高。
(2)飞行能力的形成与增强,能有效促进飞行技术训练质量的提高,减少停飞率,降低飞行训练成本。
(3)在飞行学员的选拔招收过程中,增加航空体育素质测试内容;招录后加强航空体育课程的研究与建设,增强航空体育教学训练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高飞行学员的航空体育素质和飞行能力。
随着多媒体教学的普及和教学设施的完善,很多的老师喜欢在课堂上为学生放映英文原版电影,用来提高学生的英文水平。但是据了解,大部分老师和学生都是把看电影作为一种课堂休闲,并没有起到它应有的作用。为了能够让电影发挥其作用,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人选择影片,如何利用电影提高教学质量等,都是值得深入的探讨的。 一、应用英文电影教学的优势 电影是最形象的文学作品,也是在细节上最真实的、最口语化的...
就地下管线综合规划与管理中所遇到的管线同步建设、重复开挖道路、合理利用地下空间、管线间距控制、档案管理等问题介绍了一些具体的做法,从而做到在有限的空间内合理布置所有管线,做好客观控制及管理市政管线的工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道路下的市政管线也日益复杂。由于各市政管线多数未能和道路同步施工,使城市道路二次开挖现象非常严重,不但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人力、物力...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我区广大农村学校已全面进入实验阶段。为了全面了解我区农村学校初中化学教师教育的情况,设计了“广西农村初中化学教师教育问卷调查表”,从三大方面进行调研,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有效措施,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健康发展。1.问题的提出新课程以全新的课程理念为统率,以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为背景,顺应时代发展的脉络,体现现代教育的精神,为培养“...
专业标准是教师专业化的维度之一。教师教育信念是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和内在动力。通过对中西教师专业标准的梳理和比较。发现我国教师存在着以教育信念为核心的内在规则的缺失。所以从外在标准到内在规则去建构教师专业标准成为中国教师专业化的根本维度 论文关键词:专业标准;外在标准;内在规则;教师专业化;教师教育信念 教师专业标准是教师质量保证机制的初始环节和基础条件。教师专业标准分为外在标准和内在...
文章通过对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务件下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分析,结合我们的国情,借鉴教育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发挥政府、高校职能,构建新时期全方位的就业市场体系,用新思路、新办法、新机制来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本该属于劳动力市场上强势群体的青年人,如今也开始面临着就...
以职业素质养成为最终目标,提出“十佳”班委的指导性、激励性、目标性建设与管理机制,并对其设置意义和运作方法进行讨论。 在成功组织的管理要素中,一支优秀的团队必定有一个优秀的管理核心,或者说,组织的核心影响力,对组织的成功起到关键性作用。在班级建设与管理中,作为班主任助手的班干部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体验过某种学生干部角色的孩子,一般要比普通学生进步快,在后期实习和进入工作...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已然成为一大社会问题。本文从我国总体严峻的就业形势出发,重点阐述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表现,并深入分析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进而得出我国政府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政策措施。1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形势1.1我国宏观就业形势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出现以来,我国就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从土地劳作中转移出来...
文章从国内外教师教育发展走向出发,分别介绍了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及中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动向,概述了当今世界教师教育的发展趋势和特点。在总结国内外教师教育发展特点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三所重点师范院校在当前形势下采取的发展策略。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发展策略;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 2007年,教育部开始对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实行免费教育。经历了l0年高等学校招生并轨改革后,国家重新恢复对师范生实...
在学校道德素质教育中,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确的道德观念。养成教育在道德素质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养成教育是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确立科学、合理的行为习惯标准,是养成教育的重要方面。 道德素质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和体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的教育活动。...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现行高师院校特别是地方性高师院校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缺陷正日益显现。为适应并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必须优化创新高师院校课程体系,建构适应时代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师范特点的课程新体系。课程是育人的重要媒体,是教育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日益深入,教师教育体系的开放,高等师范院校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培...
影响因子:5.589
影响因子:12.425
影响因子:1.961
影响因子:2.638
影响因子:1.380
影响因子:5.834
影响因子:1.170
影响因子: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