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了我国传统步行商业街区的现状,通过对传统步行商业街区的分析,可以看到我国城市传统步行商业街区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指出要因时适宜地看待和解决问题,并不断更新和总结经验,以提高城市步行商业街区的总体建设水平。
城市的商业街区作为城市中最为活跃、最富有活力的因素,是反映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敏感区域,从而成为城市更新和改造过程中的主要问题之一。它的格局形态、空间特征、环境质量以及所反映出的文化素质、商业特色都是人们评价一座城市最主要的参照物。商业街区作为商品交换、金融服务、文化娱乐的活动场所,同时也集中体现着城市的风貌。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形成时期经济、交通发展条件的制约以及城市规划和管理的严重滞后,城市商业街区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诸如,物质环境恶化、布局混乱、交通堵塞、公用设施缺乏、地域特色丧失等等,它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时代和人们的生活及情感需求。同时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初世界范围的能源危机影响,“城市中心复兴”运动开始兴起。为了恢复城市中心区原有的功能和吸引力,鼓励市区改建开发以推动城市中心区的复兴,其中开辟步行商业街和恢复步行街传统是更新城市的重要手段之一,目的是将购物者吸引回衰败的市中心。世界各国的规划师们开始以不断创新的城市设计来解决这些矛盾。“从英国的林巴恩、魏林比模式、德国埃森、慕尼黑模式、莫斯科的加里林大街模式FMH到美国波士顿商场模式,规划师们不断探索和总结,为现代城市步行商业街的开发提供了大量理论与实践依据。”我国也为了改进城市景观、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丰富市民生活,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购物、休息、观赏和社交场所进行了大量的商业街区改造建设,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只注重眼前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于昔日的生态环境和文化底蕴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缺乏必要的人文关怀和对于人本身的重视等。本文正是试图通过对现代步行商业街区现状和实际的分析,结合如何将现代生活和文化传承相结合的探索,为现代步行商业街区在整体质量上的提高展开了一次深入的思考与讨论。
1我国传统步行商业街区的现状研究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我国的步行商业街区也得到长足发展。据资料统计,从1990年至今我国已经实施了步行化改造的商业街项目有200余个。对于这些城市中改造化了的步行商业街区都有着共同的特征:
1)具有较完整的历史景观。
城市中的传统步行商业街区通常都具有较为浓郁的历史风貌,其历史性建筑、文化脉络、生活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保护和保存,由较完整的或是可整治的景观构成。例如上海、天津、武汉等城市有租界的历史,外来文化强烈;北京、苏州则以传统文化见长,王府井、大栅栏、观前街则以民族风貌突出。
2)具有较丰富的人文内涵。
传统步行商业街区不仅保留着相对完整的建筑文化遗产,还保留着当地的人文景观和民俗风情。它们往往是一个城市固有的历史文化生活、商业政治经济发展的写照和缩影,能够反映出当地人的文化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模式等,传达出整个城市的历史人文信息。
3)具有多样化的服务功能。
随着社会物质生活内容的日益丰富和人们精神需要的激增,人们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购物环境。所以,传统步行商业街区虽然主要是为商业服务,但是也要为市民展开其他各项日常活动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如娱乐休闲、观光旅游、民俗文化活动、展览聚会、节假日的庆典表演等,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4)地理位置的便捷性。
传统步行商业街区经由长时期的发展形成,一般都具有良好的交通地理位置,接近城市交通枢纽的区域,市民可以借助各种交通工具便捷的到达,因为具备极强的可达性和地段优势。
2城市传统步行商业街区的现状分析
首先,在空间形态方面:1)传统步行商业街区街道其空间尺度亲切宜人,结构布局符合人们日常的活动规律,能够有效促进社会交往活动的发生。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的城市景观的形成,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开放空间,这使得人们的活动经常被办公楼的人口、地下车库、停车场所打断,阻隔了原本流畅、连贯而富有韵律的街道空间。2)新老建筑并存并不融。城市改造与更新后的新建筑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时代性,但没有完全不尊重传统街道的原有结构、文脉、风貌特色等,只是一味地追求现代化或是复古风、欧陆风,因而与原有建筑环境显得格格不入。3)缺乏人性化的公共空间设计。我国的一些商业步行街区常常由于过分片面地考虑商业效益,往往对于街道空问人性化的设计方面重视不够。4)街道空间特色趋同,历史文脉丧失,毫无地域特色。
其次,在人机交通方面:1)人车混杂,步行空间匮乏。我国的城市步行商业街区就存在着严重的人流与车流、购物与交通的混乱关系。而且,这种现象在传统商业区显得尤为突出,在那里人口稠密,机动车辆激增,步行者失去了相应的便捷和舒适,车辆也缺乏必要的停靠空间,城市环境空间质量明显下降。2)步行和车行交通不合理,缺乏立体化的设计。
3结语
街道沉淀着城市的人文记忆,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丰富内涵。许多人都报着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希望自己的城市与时尚和现代化同步,一方面又不愿舍弃古老的文化韵味。通过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到我国城市传统步行商业街区存在着很多的矛盾和问题,我们要因时适宜地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地更新和总结经验教训,以提高城市步行商业街区的总体建设水平。
按照新时期药事管理学教学目的要求,提出了四种该课程全新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走出校门进行现场实地调研的方法;现场参观实习的方法;个案讨论方法。 药事管理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在我国兴起的一门介于药学与管理学之间的新兴边缘学科,至今已有20年的历史。它涉及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法学等一系列相关学科,知识面宽。涉及范围广,应用性强,与药学专业其它专业课程有较大差别。目前...
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性质定位是事关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研究表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属于非营利组织范畴。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俱乐部不属于纯粹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或体育社团。基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应该将其定位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今后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发展,应该发挥自身能动性及社会适应能力,通过积极运营实现“自我造血”。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关乎到整个中华民族的健康素质。根...
针对在信息化环境下,铁路企业档案管理所面临的挑战,提出建立电子文件标准化管理体系,推进知识管理、安全屏障和档案管理队伍再造等措施,以提高企业档案管理水平。 论文关键词:铁路企业档案;管理;标准化;知识管理;安全屏障;管理队伍 当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快速渗透.已经使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为铁路企业参与竞争的基础性环节的企业档案管理.也不可避免的参与到这一深刻变化的过程之中。在这种迅速...
高校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已经成为教育管理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从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着手?分析了目前教务信息化管理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给出了相关对策?并提出了推动教务信息化山传统应用型向服务型转变的构想 1高校教务信息化的必要性 教务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中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工作?教务管理水平不仅体现着教务管理工作本身的效率?而且往往直接影响着高校的教学质量。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已山精英型...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我区广大农村学校已全面进入实验阶段。为了全面了解我区农村学校初中化学教师教育的情况,设计了“广西农村初中化学教师教育问卷调查表”,从三大方面进行调研,针对调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有效措施,以促进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健康发展。1.问题的提出新课程以全新的课程理念为统率,以特定的社会经济文化为背景,顺应时代发展的脉络,体现现代教育的精神,为培养“...
网络课程开发工作如今在各个高校开发的热情程度越来高,网络课程的开发无疑对整个学校的教学工作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但经过调查网络课程开发工作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即没有使网络课程优化教学,反浪费了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本文旨在通过对目前存在的网络课程问题分析,提在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这一环节上做出怎样的改进措施。使网络课程开发工日趋发展完善。 [论文关键词]网络课程:问题;教育技术培训 一、当前网络课...
家庭养成教育中存在种种问题,导致幼儿形成诸多的不良行为习惯。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及特点,幼儿的行为习惯主要表现为道德习惯、活动习惯、生活习惯和劳动习惯等方面。幼儿园教育要以各科教学渗透和区域活动培养为途径,以抓住兴趣、情感、意志三个非智力因素为主要策略,分级推进,逐步培养,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全面开展,使幼儿在自我服务能力、文明礼貌、卫生习惯等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一、问题的提出 幼儿是...
城市小区内的道路除了交通功能外,也是市政配套管线的主要通道。城市住宅小区的建设目标是功能齐全、环境幽雅、安全舒适,要求在合理布局和加强绿化的同时,做好管线综合规划设计。1管线综合布置的一般原则及各类管道特性(1)各种管线在运行中,能够保证在正常的气候和设计荷载条件下安全工作;(2)为了减少管线检修及施工时对交通的影响,管线应尽量布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并平行于道路中心线布置;(3)根据管线所输...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儿童同伴合作学习的关键价值在于促进儿童的认知改变,而同伴合作学习之所以能促进儿童认知改变是由于两个重要因素,即“同伴间的差异”和“积极的语言交流”。因此,为了促进儿童同伴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教师应确定适宜的合作学习任务,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提高儿童语言交流能力。 [论文关键词]建构主义;儿童同伴;合作学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分...
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制度是开放型教师教育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试图在全面认识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的社会意义的基础上,审视我国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现存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以推动我国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制度的建立和教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论文关键词:教师教育机构;资质认证;对策 教师教育机构指凡是承担幼儿园、中小学教师和其他学校教育人员的培养和培训机构,主要包括师范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院...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644
影响因子:5.610
影响因子:2.525
影响因子:0.48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840
影响因子:0.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