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传时间:时间:2024-10-08 10:27:26
前列腺素(PG)类药物能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小板高反应和血栓素A2水平;可扩张微血管、改善肾脏血流;还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组织性纤溶酶原激活物,具有一定的溶栓作用。目前,PG类药物主要由PGE1和前列腺环素(PGI2)类似物组成,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肺动脉高压及动脉闭塞性疾病。国内许多研究也提示,PGE1和PGI2可以减轻尿蛋白,改善肾脏微循环,减轻局部炎症反应等。基于此,许多学者认为PGE1和PGI2可以治疗合并2型糖尿病的慢性肾脏病(CKD)患者。然而,在临床实践中,部分肾内科的医生对PGE1和PGI2并不了解。
基于上述原因,2024年9月13日,中华医学会杂志社肾脏病专家委员会发布了首部PG类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CKD中国专家共识,回顾了PG类药物治疗CKD患者的机制、提出了临床实践中需要注意的11项注意事项。
药物机制
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减轻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改善肾脏缺氧,防治肾间质纤维化;
降低肾脏炎性因子水平,减轻局部氧化应激反应;
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减少细胞外基质积聚
减少肾小球免疫复合物导致的损伤
1.临床应用建议
①建议PGE1或PGI2类药物应用于全程治疗,以尿白蛋白排泄率、 肾小球滤过率作为监测和疗效判定指标:
建议早期应用,有微量蛋白尿、肾功能正常时即可开始应用PGE1或PGI2类药物治疗。合并肾功能不全时,建议PGE1或PGI2类药物可持续使用至透析或肾移植。
②在2型糖尿病患者CKD标准治疗的基础上,酌情联合PGE1或 PGI2类药物,或PGE1联合PGI2类药物序贯治疗,以增强疗效。根据患者尿蛋白、肾功能和血压情况,在个体化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ACEI)药物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 抑制剂(SGLT-2i)、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等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应用 PGE1 或 PGI2类药物,可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风险,减少尿蛋白排泄,延缓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③PGE1或PGI2类药物可改善患者的高凝状态,应用期间监测凝血功能改变:临床应监测2 型糖尿病 CKD 患者的凝血功能改变。给予抗血小板聚集、抗凝以及溶栓等药物治疗时,应关注患者出血发生的风险。PGE1或PGI2类药物可改善患者高凝状态,且具有出血风险小的特点。
④对已经长期口服抗血小板药物或抗凝药物及其他影响凝血功能药物的患者,在应用PGE1或PGI2类药物前应充分评估出血风险,出血风险高的患者不建议、或谨慎联合使用PGE1或PGI2类药物。
⑤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病、心力衰竭、肺源性心脏病、脑梗死等)的患者应用PGE1或PGI2类药物,有助于改善心脑血管预后。PG 类药物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舒张血管平滑肌细胞、改善器官微循环的作用,已在心血管疾病中广泛应用。心脑血管疾病是CKD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对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2 型糖尿病 CKD 患者, 建议使用PGE1或PGI2类药物治疗。
2.个体化用药
临床应用中应结合患者合并疾病和药物治疗情况,制订个体化PGE1或PGI2类药物的使用剂量和疗程:
①成人2型糖尿病CKD患者推荐前列地尔注射液用量为5~10μg/d,7~14d为1个疗程。
②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也有大剂量应用案例:国内临床观察性研究中,前列地尔注射液的剂量多为10~20μg/d,7~14 d为1个疗程;在《中国老年2型糖尿病诊疗措施专家共识(2018年版)》中,对有明确大血管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患者,尤其是有下肢动脉闭塞症者,建议定期静脉输注PGE1类药物10~20μg/d,连续10~20d为1个疗程;在前列地尔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研究中, 前列地尔使用剂量40μg/d,静脉滴注,连续3周,取得了较好疗效。
③门诊成人患者推荐应用贝前列素钠(BPS)口服治疗BPS剂量建议40μg/次,3次/d。患者应饭后口服,若无头痛等不良反应,可较长时间使用。
3.不良反应
①一般不良反应:
前列地尔注射部位静脉炎;皮疹、皮下出血;头痛、头晕、耳鸣;消化系统症状(口渴、烧心、恶心、呕吐、腹泻、腹痛、食欲不振);发热、心悸、皮肤潮红。可给予对症治疗,必要时可停止用药。
②严重不良反应
严重不良反应偶见,包括:出血倾向、休克;间质性肺炎;肝功能损伤;心绞痛;心肌梗死。当发生严重不良反应时应停止给药,给予适当的处置。
4.其他注意事项
以下情况禁用:
①妊娠或可能妊娠的妇女禁用;
②活动性出血患者;
③既往对该类药物有过敏史者。
考试结束的铃声只代表答题阶段的落幕,后续流程如同马拉松选手冲过终点后的科学恢复期,每一个环节都牵动着职业生涯的进阶钥匙。对于2025年10月15日参加卫生高级职称内科考试的医护人员,此刻更需要以手术刀般的精准度处理考后事务。成绩查询如同生命体征监测考试结束后的第42个工作日,省级卫生人才网将亮起成绩查询入口的指示灯。这个时间点好比术后病人的关键观测期,建议在11月26日前后设置手机日历提醒,如同设...
对于即将查询2025年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成绩的护师考生而言,查分仅是职业发展的第一步,后续关键事项的妥善处理同样至关重要。以下从查分操作到职业规划的全流程指南,结合最新政策与实用建议,帮助考生高效过渡至下一阶段。一、查分操作指南:官方渠道与登录细节2025年考试成绩已于6月11日开放查询,考生需登录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官网(中国卫生人才网),点击“2025年度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查分入...
英国研究人员用基因技术改造烟草,使其植株能合成飞蛾的性信息素,可用于干扰或诱捕飞蛾,控制虫害。性信息素对于昆虫求偶、繁殖至关重要,人们可以在农作物中放置信息素分散剂,模仿雌性昆虫的性信息素,诱捕雄性昆虫或分散其寻找配偶的注意力。利用这类物质防治害虫可减少杀虫剂的使用。目前一部分昆虫性信息素可以用化学手段合成,但通常生产成本较高,还会产生有毒副产物。英国厄勒姆研究所日前发布的新闻公报说,该机构团队发...
近年来,国家在中医药领域推出一系列便民利企政策,其中针对零售药店销售中药饮片的管理要求出现显著调整。一项允许药店在特定条件下免配执业中药师的新规引发行业关注,其核心在于对药食同源类定型包装中药饮片的销售松绑。这项政策不仅降低了药店的经营门槛,更通过分类管理实现了精准监管。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2023年10月1日起,多地开始实施药店销售中药饮片免配执业中药师政策。根据陕西省商洛市和江西省的具体规定,零...
3月19日,教育部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4种新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其中包括健康科学与技术、体育康养等与医药卫生事业相关的专业。此外,教育部将护理学、助产学调整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1护理学助产学调整为国控专业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健康科学与技术专业布点高校为上海交通大学,体育康养专业布...
2023年9月20日,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在北京举办了“中国科技论文统计结果发布会——暨中国一流科技论文世界影响力评价论坛会议”。在此次会议上,我们特别整理出了一份“2023年全国医药卫生类电子期刊核心影响因子排行榜”,以供大家参考。我们希望这份排行榜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核心影响因子:期刊评价前两年发表论文的篇均被引用的次数,用于测度期刊学术影响力。核心总被引频次:期刊自创刊以来所登载的全部论文在...
2022年,恒瑞医药有3款自主研发创新药获批上市,分别为羟乙磺酸达尔西利片(商品名:艾瑞康®)、脯氨酸恒格列净片(商品名:瑞沁®)和瑞维鲁胺片(商品名:艾瑞恩®),均通过此次医保谈判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艾瑞康®是中国首个自主研发的新型高选择性CDK4/6抑制剂,联合氟维司群用于激素受体(HR)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阴性的经内分泌治疗后进展的复发或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瑞沁®是中国首...
4月23日,休整几日再出发的广州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又开始热闹起来,第133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第二期正式开展。本期展会展览面积达50.5万平方米,展位数量超2.4万个,线下展参展规模创历史新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增强国内外大循环的动力和活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好统筹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围绕构建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
近年来,我国医疗体系改革不断深化,其中医生职称评审制度的优化成为推动医疗服务质量提升的关键环节。针对现行评审机制中存在的资历与能力不匹配、评价标准单一等问题,新规提出“工作满15年且中级职称任职满7年可申报副高”的突破性条件,同时探索对部分优秀医生的直接聘任机制。这一变革不仅为基层医生开辟了职业发展新路径,更通过人才激励间接撬动医疗服务质量的整体提升。一、破冰之举:年限门槛调整背后的深层考量将副高...
前言尽管风湿免疫疾病的治疗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取得了显著进展,但目前的治疗方法仍然不能永久治愈该类疾病,且作用机制不够精确,可能会增加感染的发生风险。2023年,此类疾病的治疗迎来的重大进展有望改善现有治疗的局限性。本文重点介绍三种主要的新兴疗法,即嵌合抗原受体(CAR)T细胞广泛靶向B细胞、精准细胞疗法选择性靶向自身反应性B细胞以及单克隆抗体和双特异性抗体靶向自身反应性T细胞。注:自身反应性B细胞...
影响因子:2.400
影响因子:0.414
影响因子:2.100
影响因子:1.100
影响因子:2.581
影响因子:1.030
影响因子:7.558
影响因子:3.7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