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广东省深圳市积极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以科技创新引领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高起点定位、高标准推进智能建造发展,在建立完善政策体系、夯实技术支撑能力、建设试点示范工程、培育龙头骨干企业、构建产业生态体系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
谋划政策产业体系
深圳市将智能建造工作融入城市发展、科技创新发展、行业发展,做到同频共振、同步共进。《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深圳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将建筑产业互联网、建筑机器人等内容作为重点发展方向;《深圳市现代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强调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力,建立智能建造与新型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产业体系。
夯实技术支撑能力
一是组织智能建造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依托深圳市工程建设领域科技计划项目,组织研发智能设计云平台、智慧物联施工管理系统、建筑装饰产业互联网管理平台、钢结构焊接机器人、地下空间施工机器人等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如在全国率先研发应用建筑工程人工智能审图系统,目前已具备800余条标准条文的审查能力;建设工程智慧监管平台集成应用物联网、遥感、云计算和大数据智能分析技术,在线监管项目已超过2000个,有力推动建筑工程施工监管从“人防”到“技防”的转变。二是积极推广应用智能建造新技术新产品。通过开展新技术认证、发布新技术推广目录等方式,积极推广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的设计协同软件、人工智能设计技术、工地数字化管理平台、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智慧运维平台、工程项目管理产业互联网平台、建筑机器人等30余项智能建造新技术。尤其是重点推进了BIM技术应用,市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应用的实施意见(试行)》,要求新建市区投资和国有资金投资建设项目、市区重大项目、重点片区工程项目全面应用BIM技术,并从项目立项、规划用地、施工许可、项目监管等环节进行把关。2022年6月,深圳市正式上线采用IFC通用格式的BIM报建系统,通过对国内外软件厂商的BIM模型数据进行统一信息转换,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有力支撑基于BIM的工程建设项目消防设计审查、施工许可和竣工联合验收。三是探索智能建造应用场景。探索基于人工智能的施工图设计与审查、工厂生产数字化管理、5G智慧工地、质量安全环境智能监测、智慧建筑管理、工程建设全周期数字化管理、建筑工人管理及数字货币支付、数字化采购、数字档案交付等场景建设,形成一批智能建造典型应用场景。
发挥骨干带动作用
培育壮大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智能建造骨干企业、上市公司和高科技企业。一是推动建筑业企业向智能建造转型。以中建科技、中建科工、中建海龙、特区建工为代表的骨干建筑业企业在智能建造技术研发和应用方面持续发力。其中,中建科技、中建科工均入选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评选的“全国科改示范企业”,中建科技自主研发的装配式智能建造平台,打通数字设计、智慧商务、智能工厂、智能工地和智慧运维等全产业链;中建科工建成了国内领先的钢结构智能生产线,搭建面向钢结构的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探索钢结构智能建造模式。二是鼓励华为、腾讯、深智城、大疆、小库科技、万翼科技等装备制造和信息技术企业布局智能建造产业。其中大疆研发的航测无人机在土石方工程测量和施工现场得到广泛应用,腾讯云推出微瓴智慧建筑管理平台以及智慧建筑数字化底座CityBase,小库科技研发的智能设计云平台实现装配式建筑设计方案智能评估优化、施工方案多专业同步深化以及工程实时算量自动报价。三是引导施工类、勘察设计类、技术服务咨询类企业以智能建造为重点提高研发投入,力争到“十四五”末研发投入比重分别达到3%、4%、5%,进一步发挥骨干企业在智能建造科技创新领域的示范引领作用。
培育高效产业集群
一是高位规划布局智能建造产业。将智能建造作为深圳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列入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录、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产业导向目录、绿色低碳产业指导目录重点支持方向。二是重点培育智能建造产业链。着力打造智能建造“数字设计、智能施工、智慧运维、建筑产业互联网”四大特色产业,“智能生产、智能建造设备装备”两大配套产业,构建完整、高效、协同的智能建造产业链。鼓励和支持建筑业企业、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等各类机构优势互补加强合作,汇聚深圳技术优势,打造行业级、企业级、项目级建筑产业互联网平台。三是着力打造智能建造产业基地。依托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推动建设智能建造产业园区。重点在龙岗区建设“深圳建筑产业生态智谷”,以“总部基地+园区”方式布局智能建造产业集群,努力打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智能建造产业示范基地。
建设标杆示范工程
深圳市积极推动智能建造技术在工程项目的集成应用,建设以长圳公共住房项目、华润集团总部大厦、腾讯滨海大厦为代表的试点示范项目。其中长圳公共住房项目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首批7个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之一,集成应用BIM技术、智能建造平台、三维测量机器人、钢筋绑扎机器人等16个“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49项关键技术成果,累计节约工程造价约7500万元,缩短总工期约10%,有效提升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华润集团总部大厦采用空中造楼机、BIM5D平台、智慧工地、放样机器人、VR(虚拟现实)等28项智能建造技术,实现“三天一个结构层”的快速爬升。腾讯滨海大厦搭载微瓴智慧建筑管理平台,探索智能派梯、智慧能源、智慧灯控、智慧安防、智慧寻车和车位引导等智慧运维应用场景。
下一步,深圳市将以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在试点期间,通过建立完善技术标准、项目建设、产业培育、管理创新、人才培养、政策支持“六大体系”,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探索智能建造发展深圳模式,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在全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3月19日,教育部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4种新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其中包括健康科学与技术、体育康养等与医药卫生事业相关的专业。此外,教育部将护理学、助产学调整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1护理学助产学调整为国控专业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健康科学与技术专业布点高校为上海交通大学,体育康养专业布...
“为国家的长远发展打地基、铺好路,科技部的任务就是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正在接受共和国部长访谈的科技部部长万钢面带微笑,随手端起身边的咖啡。 “这种支撑和引领包括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方面,科技无处不在。比如这杯咖啡,是海南产的咖啡豆经过科学研究、测试,最终烧制出来的具有蓝山风味的咖啡,就是我们自主创新的成果。” “走出危机,...
近日,山东省、四川省、浙江省、江苏省、安徽省等多个地区已陆续公布了2024年度卫生高级职称评审的过审名单。相关地区的通知已经汇总完毕。(注:部分地区仅公示了部分过审人员名单,请仔细阅读文件表头后再查看表格)...
近年来,“生酮饮食抗癌”的概念在健康领域引发广泛讨论,但最新研究揭示了一个被忽视的真相:真正影响抗癌效果的关键并非饮食中的脂肪或碳水化合物比例,而是一种名为姜黄素的植物化学物质。这种天然成分通过多途径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机制,正在改写人们对饮食与癌症关系的传统认知。姜黄素:癌症的“多面狙击手”姜黄素是从姜黄、咖喱等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抗氧化剂,其抗癌活性已在胃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十余种癌症类型中得到验证...
口腔微生物是人体中最多样化、最独特的微生物群落之一,也是人体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目前在人类口腔微生物组数据库(theexpandedHumanOralMicrobiomeDatabase,eHOMD)收录的细菌种类已经接近800种。口腔微生物的稳态维持是口腔健康及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正常情况下,口腔微生物多以生物膜形式存在,与宿主之间保持动态平衡。然而...
卫生高级职称面审是医疗从业者职业晋升的关键环节,其综合性、专业性与临场性要求考生在有限时间内全方位展示专业素养。2025年的评审中,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方向的考生需结合学科特点,针对性准备以下核心模块:一、面审核心结构与评分逻辑拆解面审通常分为三个环节:个人陈述、专业问答和综合评议。个人陈述需在5分钟内浓缩职业成就,如内科医生可突出疑难病例的诊疗思路或科研转化成果,外科医生则需强调手术技术创...
在医药创新的浪潮中,罗氏制药再次以科学之力改写流感防治的格局。2025年4月25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的速福达®(玛巴洛沙韦)III期CENTERSTONE研究结果,犹如一束穿透迷雾的光——流感患者单次口服该药物后,其未接受治疗的家庭成员感染风险显著降低32%。这一突破性数据不仅颠覆了传统“个体治疗”模式,更开创了“治疗即预防”的群体免疫新路径,尤其在中国多代同堂的家庭结构中具有划时代意义。...
美国食品药物监督管理局(FDA)已批准balfaxar(人源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物)用于需要紧急手术或侵入性手术的成年患者,以逆转由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治疗引起的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症。 Balfaxar简介Balfaxar是一种人源血浆衍生的非活化四因子凝血酶原复合物浓缩物(4F-PCC),含有凝血因子II、VII、IX和X,以及抗凝蛋白C和S。它可以通过补充患者因华法林治疗而缺乏的...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推动注册制改革走深走实,更好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圳证券交易所《证券市场导报》拟开展“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下的注册制理论与实践”专题征文。诚邀资本市场领域相关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下的注册制的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征文相关安排如下: 一、征文主题 本次征文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主题: 1.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下的注册制理论基础与改革逻...
近年来,HR+/HER2-晚期乳腺癌的治疗格局正经历革命性变革。作为占比高达70%的乳腺癌主要亚型,这类患者长期面临CDK4/6抑制剂一线治疗进展后的方案选择困境。而随着药物A与药物B的Ⅰ期临床数据相继披露,医学界首次观察到双靶点协同作用带来的突破性曙光。从实验室到临床:Ⅰ期试验的破冰意义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如同新药研发的"探路先锋",主要评估人体对药物的耐受性、安全性及代谢特征。对于抗癌药物而言,这...
影响因子:0.31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810
影响因子:1.930
影响因子:0.380
影响因子:0.85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