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武汉市将发展智能建造作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要措施,作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和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以科技创新引领建筑业向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高位推动 科学谋划智能建造新思路
湖北省委、省领导高度重视智能建造工作,对发展智能建造作出重要批示。武汉市认真贯彻落实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以及湖北省委、省的工作部署,将“推进全国智能建造试点”工作任务列入2023年武汉市工作报告和市委深化改革重要事项,并提出了“7+1+N+3”的智能建造发展思路,即着力推动建造工艺、现场管理、智能装备、集成设计、过程运维、知识共享、智能指挥系统7个方面的转型升级,按“平台化、在线化、服务化”的方式,构建统一的智能建造平台,把管理活动、数据采集、智能装备等N种生产要素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推动项目生产工艺、生产组织、生产方式的变革,最终实现提升品质、提高效率、降低消耗三大目标。
武汉市将以智能建造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通过行政主管部门引导——出政策、院士专家团队谋划——定规划、上下游企业联动——建生态、产学研用联合——搭平台等一系列工作举措,积极探索建立可复制可推广的智能建造政策体系、技术体系、标准体系、发展路径和监管模式。
创新机制 大力培育智能建造新产业
目前,武汉市已经发布支持智能建造发展的23条政策措施,并将智能建造作为9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进行培育,创新提出了智能建造产业链链长负责制,总链长由市委、市主要领导同志担任,按照“市级领导领衔、部门联动推进、专项举措保障”的思路,建立“九个一”工作体系,即一份产业链图谱、一套创新体系、一套政策体系、一张招商地图、一批链主企业、一批产业园区、一个专家团队、一支产业基金和一张任务清单。目前,中建三局、中交二航局、中铁十一局、葛洲坝集团等30家企业已列为武汉市智能建造重点发展企业,具备较好的智能建造产业基础。其中,中建三局研发了超高层建筑智能化施工装备集成平台,可以缩短约30%的塔机爬升工期,节省约40%的塔机费用,有利于解决建筑施工安全防护设施简陋、露天作业受环境影响大等问题,入选了国务院国资委《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中铁科工研制了地铁车辆段构件装配施工智能建造设备“赤沙号”,只需要1名司机和1名指挥员操作,施工效率提高1倍以上,大大减少了施工噪音和粉尘排放。
接下来,武汉市将重点培育一批智能建造产业链链主企业,推动建立产学研科技创新联合体,促进上下游产业链条协同、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快提升建筑业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示范引领 研发应用智能建造新技术
一是以提品质、降成本为目标,打造智能建造试点示范项目。武汉市光谷科学岛科创中心项目、武昌滨江天街项目D2地块等12个项目已入选湖北省绿色建造智能建造品质建造科技创新融合试点项目,征集了39个市级智能建造试点示范项目。部分项目通过应用智能建造新技术实现了工程建设提质增效,如武汉市国家网络安全人才与创新基地项目通过应用中信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研发的智能建造平台,将数字化技术贯穿设计、招标采购、施工、运维四个阶段,实现不同主体的高效协同,减少设计变更58%,节省成本12%,缩短项目工期10%;美好集团在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中广泛应用预制混凝土构件智能生产技术,实现机器人自动布置模具、钢筋网片自动加工、混凝土智能布料和高效节能全自动养护,较传统半自动化生产线减少约50%用工,生产效率提升3倍,生产精度达到毫米级。武汉市将每年培育一批具有示范效应的智能建造项目,充分展现智能建造对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建设高品质建筑的实施效益。
二是以科技创新平台为依托,加快智能建造关键技术研发推广。2022年1月,华中科技大学获批牵头建设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由丁烈云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按照“1+N”建设模式,打造数字化设计与CIM、智能感知与工程物联网、工程装备智能化与建造机器人、工程大数据平台与智能服务等关键共性技术实验室以及桥梁、建筑、轨道交通等领域技术实验室。目前,该中心正在积极开展“工程建造云边端数据协同机制与一体化建模关键技术”“支持非线性几何特征建模的建筑信息模型(BIM)平台软件”“高层建筑自升降智能建造平台关键技术与装备”等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研究工作。下一步,武汉市将以“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为依托,紧紧围绕巩固提升世界领先技术、集中攻关突破“卡脖子”技术、大力推广应用惠民实用技术,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智能建造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和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着力提升建筑业科技创新水平。
在肿瘤治疗领域,每一次科学突破都如同暗夜中的火炬,为患者照亮生存之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曾被认为是血液系统的"顽疾",但以达沙替尼为代表的靶向药物,正通过精准打击癌细胞核心机制,重塑着疾病治疗的格局。生存率跃升背后的科学密码达沙替尼作为第二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同时阻断BCR-ABL和SRC家族激酶的双重通路。这种"双保险"机制如同在癌细胞内部同时切断两条通讯光缆,使得约80...
外墙面抗渗防水技术措施深圳地区风压为70kg/m2,当降雨量超过10cm/h时,墙面构成整批水幕,水对墙面的净水压同样为70kg/m2,这是外墙渗漏最主要的外部原因。外墙防渗漏部位主要集中于混凝土墙体与砖墙交接部位、对拉螺杆孔洞,穿墙钢管孔洞,爬架预留孔洞。以及外墙配电箱薄弱部位。外墙防渗漏是一个系统工程,从主体施工阶段就必须采取措施,形成多点设防。1、主体施工阶段的重点控制措施(1)保证混凝土结...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培丽: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为我国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中小城镇是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关键,也是衔接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和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重要枢纽。本期论坛探讨的话题,对于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和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意...
引言:CKD患者使用SGLT2i的16项推荐意见。2023年12月,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刚刚发布的新版《糖尿病与肾病报告》指出:糖尿病是导致慢性肾脏病(CKD)的主要原因之一,约有30%~40%的糖尿病患者发展为CKD。钠-葡萄糖转运体2抑制剂(SGLT2i)如卡格列净、达格列净、恩格列净、艾托格列净和恒格列净,具有独特的降糖作用机制——主要通过抑制近端小管SGLT2功能,减少葡萄糖重吸收。近...
职称是引导行业人才队伍发展的“指挥棒”。2月27日,记者从江西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该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将突出品德为先,并注重临床实践。据了解,为进一步加强江西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江西省人社厅会同江西省卫生健康委、江西省中医药管理局,经过2年的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研究制定了“1+2”政策文件,即《关于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以下简...
3月19日,教育部公布2023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并发布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4种新专业纳入本科专业目录,其中包括健康科学与技术、体育康养等与医药卫生事业相关的专业。此外,教育部将护理学、助产学调整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1护理学助产学调整为国控专业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新增审批本科专业名单,健康科学与技术专业布点高校为上海交通大学,体育康养专业布...
日前,北京市人社局、卫健委印发《北京市深化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制度改革实施办法》,对医卫从业人员评审职称有了新的要求和优惠政策。里面提到:建立二、三级医疗卫生机构主治医师晋升高级职称前到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服务的新机制。在本市医疗卫生机构中注册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急诊和全科等临床专业的主治医师,在晋升副主任医师之前到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服务满6个月,并在院前急救服务结束时由院前医疗急救机构按照有关...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2023年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重点工作计划》,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明确部门职责,系统谋划和扎实推进新时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坚持切实增强合力、部门分工协作的原则,确保完成《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明确的定期开展视力监测、完成年度评议考核、近视率核定等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主要任务。国近视率高且有低龄化趋势,近视人群基数大。2020年我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
经过风餐露宿、披星戴月在高原大漠戈壁无人区连续近20小时的奔波,中国第三次新疆综合科学考察(新疆科考)阿尔金山野外考察队一行7日凌晨4时多抵达阿尔金山下的若羌县依吞布拉克镇,完成本次阿尔金山野外考察调研工作,多名年轻学子科考队员经受考验,收获满满。 第三次新疆科考空天地网一体化综合科考监测体系建设项目负责人、中科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中科院新疆生地所)刘铁研究员介绍说,这次野外科考行程达400...
近日,2026年卫生资格考试的报考条件正式发布,引发广大从业人员的关注。作为医疗行业的重要准入考试,其报考条件直接关系到众多从业者的职业发展路径。本文将系统梳理报名方式、资格要求等关键信息,帮助考生高效完成报考准备。一、报名通道与操作指南本次考试提供线上线下双轨报名渠道。网上报名需登录国家卫生健康委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官网,按照系统提示完成信息填报、资料上传及缴费流程,全程约需20分钟,操作过程类似网...
影响因子:3.298
影响因子:0.824
影响因子:6.081
影响因子:1.596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1.870
影响因子:2.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