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传时间:时间:2024-07-15 11:13:54
SCI论文中的讨论部分该怎么写?
确实,要写好讨论部分并非易事。它需要你将研究结果与已知文献结论进行深入的对比分析,这无疑需要丰富的知识积累。讨论部分的真正目的,是通过这种对比分析,凸显你的研究的创新性和合理性。
在正式撰写讨论之前,你可以问自己以下6个问题,以确保逻辑自洽,讨论的全面深入:
我的假设是正确的吗?
如果我的假设只是部分正确,或者与已发表的文献结论完全不同,那么从我的结果中实际能推断出什么结论?
先前的研究对该主题已有哪些发现?我的结论如何改变或补充了该领域的现有知识?
为什么我的结果对该领域很重要?这些结果是否为科学共识增添了新的证据,或者反驳了先前的研究?
在我的研究基础上,未来的研究将如何进行?哪些关键实验是必须要进行的?
你最希望给读者留下哪个结论点的深刻印象?
关于讨论部分的框架结构:
通常,首段会再次总结论文的主要结果,并强调其意义。紧接着的2-5段,会结合已知文献逐一讨论对比每个结果,无论是相似还是相反,都会分析其原因。最后,会讨论本研究的局限性和优势。而在结论(Conclusion)部分,会再次总结本研究的主要贡献及意义。
讨论部分容易犯的错误有以下四点:
引入结果部分没有提到的新结论或证据。记住,讨论部分提到的所有结果必须在“结果(Results)”部分已经呈现过,不能在讨论部分引入新的结论。
对局限性或负面结果避而不谈。局限性和负面结果能让读者了解你的研究课题的全貌,是对你论文结果未涉及部分或不完美部分的有益补充,审稿人也会很关注这部分内容。
“局限性(Limitations)”部分的撰写推翻了你的方法或结果部分的陈述。即使你的研究存在重大局限性,也不能以己之矛攻己之盾,推翻你自己的结果,否则论文将很难站得住脚。
夸大你的研究的重要性。对于你的研究如何充分解决重大问题做出过于宏大的陈述,会引起审稿人和读者的质疑。毕竟学术研究还是更提倡实事求是,有凭有据。
以下是一些讨论部分的例句模板:
总结本研究结果:
This study has identified …
The research has also shown that …
These experiments confirmed that …
This study has found that generally …
The investigation of X has shown that …
和以往研究进行对比分析:
支持过往研究结果:
This study confirms that X is associated with …
This finding is consistent with that of Smith (2000) who …
Comparison of the findings with those of other studies confirms …
This also accords with our earlier observations, which showed that …
These results corroborate the findings of a great deal of the previous work in …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esent results, previous studies have demonstrated that …
Consistent with the literature, this research found that participants who reported using X also …
和过往研究结果相反:
This study has been unable to demonstrate that …
However, this result has not previously been described.
This outcome is contrary to that of Smith et al. (2001) who found …
This finding is contrary to previous studies which have suggested that …
In contrast to earlier findings, however, no evidence of X was detected.
The yields in this investigation were higher compared to those of other studies.
However, the findings of the current study do not support the previous research.
讨论本研究的局限性:
This current study is limited by the absence of …/the possible effect of …/the fact that it only surveyed …/by the fact that it was restricted to …
The most important limitation lies in the fact that …
The main weakness of this study was the paucity of …
未来研究展望:
A further study with more focus on X is therefore suggested.
There is abundant room for further progress in determining …
Future studies on the current topic are therefore recommended.
Further work is needed to develop reliable analytical methods for …
To develop a full picture of X, additional studies will be needed that …
In future investigations, it might be possible to use a different X in which …
许多学术研究者在论文被录用后,都会关心一个问题:多久才能在网上检索到自己的论文?这个问题的答案涉及多个层面,包括期刊的出版频率、数据库的更新周期,以及学术成果的整体质量等。接下来,我们将从这些角度深入探讨这一问题。论文被录用后,通常多久才能在网上检索到呢?首先,我们要明白,期刊的审稿和出版流程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从论文提交到录用,可能需历经数月甚至更久的等待。录用后,期刊还需进行版面设计、内容编辑等...
SCI论文审稿流程及专家拒审原因1.提交论文:作者将论文提交至SCI期刊,编辑初审后进行评估,与主题相关且有新意的论文被分配至专家评审。2.发送邀请函:编辑向专家发送邀请函,要求其评审论文,并将论文的详细信息和截止日期附在邮件中。3.评审:专家根据论文的主题和自身专业领域进行评审,并给出评审意见。4.编辑评估:编辑根据专家的评审意见,决定是否可发表,并根据意见向作者发出修改意见,要求作者进行修改。...
在学术研究的竞技场中,医学领域的成果发表常被冠以"慢工出细活"的金科玉律。然而,当我们将目光投向预印本平台上48小时内完成发布的神经外科手术术式革新报告,或是模块化写作团队三个月内产出的12篇跨学科肿瘤学研究系列论文时,这种传统认知的裂缝便清晰可见。最新数据显示,75%的期刊能在8个月内完成论文发表,但仍有10%的案例需要长达三年的漫长等待——这相当于让一项急性传染病防控研究错过三个流行季的验证窗...
在科学的殿堂里,每一步都显得异常艰难,但又无比充实。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的SCI发表成功经验,这不仅仅是一篇经验总结,更是我科研路上的一段深情回忆。记得刚开始接触科研时,我还是一个懵懂的研究生,对SCI这个高大上的名词只有敬畏和仰望。那时的我,每次看到师兄师姐们拿着发表的SCI论文,眼中都会闪烁着羡慕的光芒。我暗自下定决心,有一天,我也要在这片学术的海洋里留下自己的印记。但科研的道路从来不是一帆...
文献综述和论文的区别主要在于它们的写作目的、结构和内容。首先,文献综述的目的在于总结和阐述某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和趋势,而论文则是对某个具体的研究问题或假设进行深入探讨。因此,文献综述的结构更为开放和多样化,而论文的结构则相对固定,主要包括引言、文献综述、方法、结果和结论等部分。其次,文献综述的内容主要是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和评价,包括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方面的内容。而论文则更加注重对研究问...
1选择感兴趣的领域。兴趣即是最好的动力,带着兴趣和热情进行写作,痛苦会减少。2贴合目标期刊的主题。投稿的时候看一下适合投哪个期刊的哪个主题下,提高中稿率3选题有新意,科研需创新。搜集权威期刊和知名学者的研究现状和学术动态,认真研究和分析写过的相关内容,或者研究他们的不足之处,可为我们写作的创新点提供思路,创新除了内容上有所创新外,也可以在结构上进行创新,比如加入些新的理论与之融合,提前研究下自己所...
职称著作是用于评职称的著作,是评职称的加分项。一般来说,评职称的著作是指学术专著,包括专著、译著、编著等。在评职称的著作中,学术专著是最具代表性的,它是一种学术研究,通过研究、分析和总结,将研究成果汇编成书。由于学术专著需要经过严格的评审和审核,所以其学术价值和水平相对较高,是评职称的重要依据之一。除了学术专著外,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著作也可以用于评职称,比如教材、科普读物等。但是不同类型的著作在评...
心血管疾病作为全球健康的主要威胁之一,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因素的关联一直是研究热点。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和大型生物数据库的建立,医学生如何将临床数据转化为高质量的SCI论文,成为提升科研能力的关键。本文以病例对照研究为例,结合心血管疾病基因关联分析的实际案例,探讨从数据到论文的转化路径。临床问题的科学化提炼病例对照研究作为回顾性分析工具,其核心在于通过比较患病组与健康组的暴露因素差异,识别潜...
作为一名医生,我的日常总是被繁忙的诊疗工作填满。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诊室,到夜晚的灯火阑珊时分,我穿梭在病房与门诊之间,为患者解除病痛,这是我职责所在,也是我选择这份职业时的初心。然而,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余,我还有一项同样重要却鲜为人知的“副业”——撰写医学论文。写论文的想法,源于一次学术会议的启发。那次会议上,来自国内外的专家们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那些前沿的理念和技术让我眼界大开。我意识...
作为医学杂志社的编辑,我每天都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稿件,对于选题、格式和内容方面都有一些心得和建议。首先,谈谈我们最感兴趣的选题。我们倾向于那些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前沿性的研究,尤其是那些能够推动医学进步、改善患者生活的课题。当然,我们也非常欢迎那些深入探讨医学伦理、医疗政策等热点问题的文章。在文章格式方面,我们希望作者能够遵循一定的学术规范。标题要简明扼要,能够准确反映文章的主题;摘要部分要精炼,...
影响因子:3.170
影响因子:1.400
影响因子:2.760
影响因子:0.000
影响因子:2.330
影响因子:2.716
影响因子:3.693
影响因子:0.000